段秀玲;翟艳
目的:分析影响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其机理,以引起检验人员重视,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数据.方法:在作者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复习文献,去粗存精总结成为系统性的学术资料.结果:本文就“影响血液样本质量的因素”、“检测前因素”以及“仪器和器材因数”等作了详细叙述,并对其机理的分析.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排除人为因素干扰,是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程朝;吴静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掌握消毒规范知识的现状急救仪器及对其行为依从性的影响,为相关部门提高医护人员掌握急救仪器消毒规范知识制定方案和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自行编制ICU医护人员规范消毒急救仪器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新疆地区4家三甲医院200名ICU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掌握ICU常用11种急救仪器的消毒规范知识及其规范消毒依从性的现状.结果:11种仪器中喉镜、简易呼吸器、吸引器的消毒知识掌握与规范消毒行为依从性的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8种仪器的知识掌握程度与规范消毒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ICU医护人员对急救仪器消毒规范知识掌握程度影响其消毒行为依从性.
作者:张宏英;梁彦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皮肤肿瘤的整形修复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2010年12月以来的36例皮肤肿瘤患者按照整形外科原则分别采用直接缝合、局部皮瓣方法修复手术皮肤创面.结果:36例病例全部一次修复,术后随访无复发,局部皮瓣移植均完全成活,切口瘢痕小,外形满意.结论:按照整形外科原则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使皮肤肿瘤得到彻底的根治,同时兼顾美观的目的.
作者:何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12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以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以帕罗西汀加常规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抗抑郁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抑郁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杜怀文;谭塔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布状况.方法:选用30种变应原点剌液对34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反应343例,阳性率100%.主要变应原以葎草、户尘螨、粉尘螨、蒿属的阳性率高.结论:伊犁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为葎草、户尘螨、粉尘螨、蒿属.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安全、快速、特异性强,可作为筛查和寻找变应原的重要监测手段.
作者:张正强;解美犁;单智慧;邓显柏;韦菊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方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并对其表征.方法:分别以壳聚糖(CS)和海藻酸钠(ALG)为阳离子组分和阴离子组分,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碳酸钙(CaCO3)微球模板上交替自组装,制备核/壳结构微胶囊,利用扫描电镜(SEM)、粒径分析仪、Zeta电位仪、热重分析(TGA)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微囊进行表征.结果:利用含有羧甲基纤维素纳(CMC)的CaCO3微球作为模板制备得到微胶囊,SEM及粒径分析仪表征结果表明得到了表面光滑、粒径均一(2~5 μm)的微胶囊,TGA结果显示CaCO3微球中CMC失重质量为5.26%,ξ-电位的变化揭示了CS和ALG在CaCO3微球上的层层增长.结论:制备的微囊圆整且粒径均一,为微囊作为给药载体提供了基础.
作者:孙丽;苗明;吕顺忠;陈文;郭亚可;连冠;熊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状况,并制定相应措施,来控制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47 857例我院出院病人进行院内感染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共发生院内感染530例,感染率为1.11%;病房中的高龄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侵袭性操作易引起相应部位的感染;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切口、泌尿道、胃肠道等;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
作者:孙美华;胡星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正确指导基层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根据本地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考核标准,对30家基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形势化,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知识缺乏,在许多环节上存在隐患.通过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消毒、灭菌、标准预防与手卫生、重点部门建设、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基层医院领导应转变观念,加大人、财、物投入,提高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许新玲;李玉琴;蒋雅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2012年1月以来所行的14例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例均获的成功,无中转手术、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满意.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可靠,颈部美容效果好.
作者:阿不来提;高魁;朱光荣;肖国权;晁忠;李新宏;李涛;艾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机体各种炎症因子干扰或阻断胰岛素信息传导通路有关.一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调控分子,可能具有抑制各种炎症因子释放,调节胰岛素敏感性的功能.本文就一氧化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金保;谢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密度海绵床垫结合婴儿爽身粉在骨科预防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9月至2012年7月期间76例需长期卧床,入院无压疮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刚一入院即使用高密度海绵床垫,海绵垫弹性要以病人睡后腰背部、臀部下陷深度不超过3cm为准,对受压部位的皮肤采用婴儿爽身粉涂抹并轻轻按摩.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常规护理要求护理.两组都按规定时间翻身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期观察病人骶尾部及足跟部等受压处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压疮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密度海绵床垫结合婴儿爽身粉在骨科可以起到预防压疮的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姜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神经病学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了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就读的临床实习生120例,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模式组60例,多种教学模式组60例,收集神经病学理论及临床见习教学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教学模式与多种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教学模式与多种教学模式在临床见习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教学模式能提高临床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及操作能力,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实践效果突出.
作者:刘春红;姚恩生;梁华峰;唐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发生脱管的原因.方法:对我科6例住院病人经口气管插管脱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脱管的原因与患者疼痛、紧张、舒适度改变,缺乏有效的肢体约束、固定不牢,镇静不足,护患沟通和知识宣教欠缺,护士人员不足及工作经验缺乏或疏忽等有关.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对年轻护士的业务培训,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合理使用镇静剂及有效的肢体约束,加强巡视及沟通,可以减少脱管的发生率.
作者:段秀玲;翟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方法:收集分析我院近5年采取输尿管镜技术、B超引导等离子电切技术急诊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43例.结果:全部患者成功碎石取石并留置双J管,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及尿常规未见同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和尿路感染.结论:输尿管镜技术和B超引导下输尿管口切开取石技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作者:张成;周玉泉;赵子明;罗赛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清洁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探讨清洁切口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提取2011年1~3月病历,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提取2012年1~3月病历,对41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2012年较2011年下降了87.1% (P<0.01),抗菌药物费用下降(P<0.01),但感染率未上升(P>0.05).结论:干预措施对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可行、有效的,部分清洁切口围手术期可不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静;张义军;黄新玲;彭曦;刘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某医院2001-2010年医疗工作质量变化情况并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比较,为医院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和TOPSIS法从医院医疗数量、医疗效率、诊断质量、治疗质量、管理质量5个方面对医院10年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近10年来医院业务发展轨迹基本相符,医疗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总体上,两种方法评价医疗质量是等效的,评价结果可信.
作者:杨平;贾丽萍;芮素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避孕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668例愿意接受人工流产的年轻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抗生素及口服益母草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经前期综合征、细菌性阴道炎和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和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盆腔感染、宫腔粘连、组织残留及未转经再妊娠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能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术后月经恢复及减少并发症,避免再次妊娠重复流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芮红苇;李璐瑶;刘照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安氏II类一分类伴双颌前突的拔牙矫治病例,采用Nance托与横腭杆联合增强口内支抗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诊疗的安氏Ⅱ类一分类伴双颌前突的患者45例,男性18例,女性27例,均进行拔牙矫治.拔牙后Nance托与横腭杆联合增强口内支抗行直丝弓矫治,对治疗前后患者的面部软组织侧貌和硬组织进行头影测量的对比分析.结果:①支抗磨牙在矢状方向上,U1A-RL和U1E-RL分别减少了2.61mm和5.67mm,(t=11.30,P<0.001;t=18.90,P<0.001);U1-NA减小15.06°,A-RL减小了1.36 mm,(t=2.73,P<0.005;t =2.1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硬组织U1-SN、U1-NA、L1-NB分别减小了13.14°、12.26°、10.82°,(=3.30,P<0.002;=2.76,P<0.002;t =2.72,P<0.001);U1-L1增大了29.73°,(t=3.29,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软组织Cm-Sn-Ls和Ls-FH在矫治后分别增大了8.12°和4.03°,(t=9.14,P<0.001;t =6.7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颌内支抗和正确的正畸治疗设计可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可操作性强,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代海涛;刘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癌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近年来其治疗水平有所提高,但疾病本身及其治疗均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医护人员需正确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协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从而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昏迷病人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按口腔护理常规操作;观察组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行口腔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口臭发生率为36.36%,口腔炎症发生率为27.27%;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为15.15%,口腔炎症发生率为6.06%.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昏迷患者运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行口腔护理,能更好的预防患者的口臭和口腔炎症.
作者:潘佳莉;朱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