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氧化碳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王金保;谢建新

关键词:一氧化碳,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血红素氧合酶-1
摘要: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机体各种炎症因子干扰或阻断胰岛素信息传导通路有关.一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调控分子,可能具有抑制各种炎症因子释放,调节胰岛素敏感性的功能.本文就一氧化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ance托与横腭杆联合支抗正畸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安氏II类一分类伴双颌前突的拔牙矫治病例,采用Nance托与横腭杆联合增强口内支抗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诊疗的安氏Ⅱ类一分类伴双颌前突的患者45例,男性18例,女性27例,均进行拔牙矫治.拔牙后Nance托与横腭杆联合增强口内支抗行直丝弓矫治,对治疗前后患者的面部软组织侧貌和硬组织进行头影测量的对比分析.结果:①支抗磨牙在矢状方向上,U1A-RL和U1E-RL分别减少了2.61mm和5.67mm,(t=11.30,P<0.001;t=18.90,P<0.001);U1-NA减小15.06°,A-RL减小了1.36 mm,(t=2.73,P<0.005;t =2.1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硬组织U1-SN、U1-NA、L1-NB分别减小了13.14°、12.26°、10.82°,(=3.30,P<0.002;=2.76,P<0.002;t =2.72,P<0.001);U1-L1增大了29.73°,(t=3.29,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软组织Cm-Sn-Ls和Ls-FH在矫治后分别增大了8.12°和4.03°,(t=9.14,P<0.001;t =6.7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颌内支抗和正确的正畸治疗设计可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可操作性强,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代海涛;刘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癌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近年来其治疗水平有所提高,但疾病本身及其治疗均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医护人员需正确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协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从而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浆脑利钠肽与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时对血浆脑利钠肽变化的影响,为KD预后评估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住院患儿符合KD确诊患儿31例,对照组有完整心脏超声检查资料的患儿40例,且试验组及对照组均完善心脏彩超及脑利钠肽等检查,并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KD并冠脉损害患儿的血浆脑利钠肽的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疗中,遇到发热时间持续5d以上,年龄≤1岁,有WBC、PLT计数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浆脑利钠肽升高的患儿应警惕KD合并cAL的发生.

    作者:潘金勇;张惠荣;文乙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影响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其机理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其机理,以引起检验人员重视,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数据.方法:在作者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复习文献,去粗存精总结成为系统性的学术资料.结果:本文就“影响血液样本质量的因素”、“检测前因素”以及“仪器和器材因数”等作了详细叙述,并对其机理的分析.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排除人为因素干扰,是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程朝;吴静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神经病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病学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了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就读的临床实习生120例,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模式组60例,多种教学模式组60例,收集神经病学理论及临床见习教学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教学模式与多种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教学模式与多种教学模式在临床见习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教学模式能提高临床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及操作能力,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实践效果突出.

    作者:刘春红;姚恩生;梁华峰;唐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病例导入式教学与实践同步教学在全科医师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案式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调查问卷统计原理学分析研究病案导入式教学在全科医师眼科学授课中的运用.结果:案例式教学法多项评价指标都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正确适当地实施案例式教学有利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理解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虹;马朋举;李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HV-8和HIV感染与卡波西肉瘤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K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多发性色素性血管肉瘤,又称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 8,HHV-8),又称为KS相关性疱疹病毒(KS-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目前研究表明,HHV-8与各型KS均有密切的联系,是各种临床类型KS发病的重要病原体.KS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特别是AIDS-KS型.随着AIDS发病率的逐年增长,HHV-8和HIV双重感染KS患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

    作者:关灿彬;普雄明;李幸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PACS影像数字系统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是计算机科学与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的需求.把PACS影像数字系统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全过程,运用该系统在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PACS影像数字系统较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在现代医学影像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少华;王成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发生脱管的原因.方法:对我科6例住院病人经口气管插管脱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脱管的原因与患者疼痛、紧张、舒适度改变,缺乏有效的肢体约束、固定不牢,镇静不足,护患沟通和知识宣教欠缺,护士人员不足及工作经验缺乏或疏忽等有关.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对年轻护士的业务培训,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合理使用镇静剂及有效的肢体约束,加强巡视及沟通,可以减少脱管的发生率.

    作者:段秀玲;翟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3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按标准纳入,共32例.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进行补铁治疗,总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治疗后8周时Hb、Hct、SF值,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1例因转院退出.31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1例,有效17例,进步3例,总有效率为90.3%;治疗后血Hb、Hct、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安全有效,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补铁的方式.

    作者:于荣;梁宗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避孕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避孕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668例愿意接受人工流产的年轻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抗生素及口服益母草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经前期综合征、细菌性阴道炎和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和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盆腔感染、宫腔粘连、组织残留及未转经再妊娠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能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术后月经恢复及减少并发症,避免再次妊娠重复流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芮红苇;李璐瑶;刘照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石河子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7例肺透明膜病人院0.5小时内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治疗6h后再次行血乳酸测定,计算治疗后6h乳酸清除率,并将患儿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含放弃)组19例;高乳酸清除率组61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6例,比较其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各组胎龄、性别、入院时日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死亡组患儿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7.5±3.9) mmol/L及(8.14 ±5.0)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50.1±21.0)%,死亡组6h乳酸清除率(12.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7.7±3.8)mmol/L及(8.3±5.4) 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13.1%,低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为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用于评估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的预后.

    作者:孙桂芳;罗延峰;杲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眼科术前访视对儿童和老年患者的意义

    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疏导,可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大限度地减轻紧张焦虑,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同时术前访视能使患者的掌握相关疾病健康知识,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体位配合麻醉及手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确保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采取不同的术前访视措施,才能够增加术前访视的效果.

    作者:韩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整形外科原则治疗皮肤肿瘤36例体会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皮肤肿瘤的整形修复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2010年12月以来的36例皮肤肿瘤患者按照整形外科原则分别采用直接缝合、局部皮瓣方法修复手术皮肤创面.结果:36例病例全部一次修复,术后随访无复发,局部皮瓣移植均完全成活,切口瘢痕小,外形满意.结论:按照整形外科原则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使皮肤肿瘤得到彻底的根治,同时兼顾美观的目的.

    作者:何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液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1-6月每月连续一周出院的病历4 176份,选取使用中药注射液的病例并填写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调查表1900份,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液使用患者平均年龄56岁;中药注射液金额约占总金额的18.17%;中药注射液使用率为45.50%;中药注射液不合理用药率为16.36%;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率为7%.结论: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广,应重视用药安全性问题,加强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彭曦;陈卫军;李静;郭明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综合指数法和TOPSIS法在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某医院2001-2010年医疗工作质量变化情况并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比较,为医院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和TOPSIS法从医院医疗数量、医疗效率、诊断质量、治疗质量、管理质量5个方面对医院10年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近10年来医院业务发展轨迹基本相符,医疗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总体上,两种方法评价医疗质量是等效的,评价结果可信.

    作者:杨平;贾丽萍;芮素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中的线粒体DNA突变

    人类肿瘤的形成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突变有重要关系,许多恶性肿瘤中存在mtDNA突变.mtDNA突变可以损伤氧化磷酸化的功能,增加活性氧的产生,这些又能反过来加速DNA的突变,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特定的mtDNA突变可以使肿瘤细胞获得适应新微环境和处理氧化胁迫的能力,从而利于肿瘤细胞转移.mtDNA的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相关,其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恶性肿瘤的靶点.

    作者:王晓娜;许波;马成俊;王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石河子石总场镇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石河子石总场镇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发现重点人群,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历年报告的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石总场镇2006-2011年报告乙型肝炎6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2.62/10万,年发病率高为247.41/10万,年发病率低为166.62/10万,乙型肝炎高发年龄段在60-70岁之间,以老年发病为主,35-45岁年龄段也呈现一个高峰.职业分类以工人和离退休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1.94%和26.39%,男女性别比为2.13∶1.结论:石总场镇乙型肝炎发病总体呈波动趋势,2010年乙肝疫情有所下降,无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男性、职业为工人是乙肝发病的重点人群.

    作者:田启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正确指导基层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根据本地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考核标准,对30家基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形势化,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知识缺乏,在许多环节上存在隐患.通过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消毒、灭菌、标准预防与手卫生、重点部门建设、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基层医院领导应转变观念,加大人、财、物投入,提高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许新玲;李玉琴;蒋雅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输尿管壁间段结石的初步体会——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方法:收集分析我院近5年采取输尿管镜技术、B超引导等离子电切技术急诊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43例.结果:全部患者成功碎石取石并留置双J管,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及尿常规未见同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和尿路感染.结论:输尿管镜技术和B超引导下输尿管口切开取石技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作者:张成;周玉泉;赵子明;罗赛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