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中的线粒体DNA突变

王晓娜;许波;马成俊;王振华

关键词:线粒体DNA, 突变, 肿瘤发生, 转移, 治疗
摘要:人类肿瘤的形成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突变有重要关系,许多恶性肿瘤中存在mtDNA突变.mtDNA突变可以损伤氧化磷酸化的功能,增加活性氧的产生,这些又能反过来加速DNA的突变,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特定的mtDNA突变可以使肿瘤细胞获得适应新微环境和处理氧化胁迫的能力,从而利于肿瘤细胞转移.mtDNA的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相关,其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恶性肿瘤的靶点.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整形外科原则治疗皮肤肿瘤36例体会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皮肤肿瘤的整形修复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2010年12月以来的36例皮肤肿瘤患者按照整形外科原则分别采用直接缝合、局部皮瓣方法修复手术皮肤创面.结果:36例病例全部一次修复,术后随访无复发,局部皮瓣移植均完全成活,切口瘢痕小,外形满意.结论:按照整形外科原则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使皮肤肿瘤得到彻底的根治,同时兼顾美观的目的.

    作者:何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一氧化碳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机体各种炎症因子干扰或阻断胰岛素信息传导通路有关.一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调控分子,可能具有抑制各种炎症因子释放,调节胰岛素敏感性的功能.本文就一氧化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金保;谢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12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以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以帕罗西汀加常规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抗抑郁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抑郁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杜怀文;谭塔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密度海绵床垫结合婴儿爽身粉在骨科预防压疮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高密度海绵床垫结合婴儿爽身粉在骨科预防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9月至2012年7月期间76例需长期卧床,入院无压疮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刚一入院即使用高密度海绵床垫,海绵垫弹性要以病人睡后腰背部、臀部下陷深度不超过3cm为准,对受压部位的皮肤采用婴儿爽身粉涂抹并轻轻按摩.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常规护理要求护理.两组都按规定时间翻身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期观察病人骶尾部及足跟部等受压处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压疮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密度海绵床垫结合婴儿爽身粉在骨科可以起到预防压疮的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姜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正确指导基层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根据本地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考核标准,对30家基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形势化,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知识缺乏,在许多环节上存在隐患.通过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消毒、灭菌、标准预防与手卫生、重点部门建设、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基层医院领导应转变观念,加大人、财、物投入,提高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许新玲;李玉琴;蒋雅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2011-2012年清洁切口围手术期未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感染研究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清洁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探讨清洁切口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提取2011年1~3月病历,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提取2012年1~3月病历,对41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2012年较2011年下降了87.1% (P<0.01),抗菌药物费用下降(P<0.01),但感染率未上升(P>0.05).结论:干预措施对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可行、有效的,部分清洁切口围手术期可不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静;张义军;黄新玲;彭曦;刘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眼科术前访视对儿童和老年患者的意义

    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疏导,可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大限度地减轻紧张焦虑,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同时术前访视能使患者的掌握相关疾病健康知识,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体位配合麻醉及手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确保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采取不同的术前访视措施,才能够增加术前访视的效果.

    作者:韩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输尿管壁间段结石的初步体会——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方法:收集分析我院近5年采取输尿管镜技术、B超引导等离子电切技术急诊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43例.结果:全部患者成功碎石取石并留置双J管,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及尿常规未见同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和尿路感染.结论:输尿管镜技术和B超引导下输尿管口切开取石技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作者:张成;周玉泉;赵子明;罗赛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影响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其机理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其机理,以引起检验人员重视,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数据.方法:在作者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复习文献,去粗存精总结成为系统性的学术资料.结果:本文就“影响血液样本质量的因素”、“检测前因素”以及“仪器和器材因数”等作了详细叙述,并对其机理的分析.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排除人为因素干扰,是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程朝;吴静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病例导入式教学与实践同步教学在全科医师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案式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调查问卷统计原理学分析研究病案导入式教学在全科医师眼科学授课中的运用.结果:案例式教学法多项评价指标都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正确适当地实施案例式教学有利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理解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虹;马朋举;李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避孕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避孕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668例愿意接受人工流产的年轻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抗生素及口服益母草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经前期综合征、细菌性阴道炎和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和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盆腔感染、宫腔粘连、组织残留及未转经再妊娠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能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术后月经恢复及减少并发症,避免再次妊娠重复流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芮红苇;李璐瑶;刘照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异叶青兰提取物平喘止咳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异叶青兰提取物的止咳平喘作用.方法:建立组胺/乙酰胆碱(HA/Ach)引喘实验模型及氨雾致小鼠咳嗽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共5组,测定氨雾致咳反应及小鼠引喘潜伏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种剂量提取物能拮抗HA/Ach诱发的小鼠药物性哮喘和延长氨水致咳的潜伏期,咳嗽次数减少.结论:异叶青兰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作用.

    作者:袁勇;曹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氨甲喋呤及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及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指征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氨甲喋呤及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对照组58例,氨甲喋呤单用.每周查血β-hCG,直至正常.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 (56/60),对照组治愈率51.72% (30/58),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了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治愈率较单用氨甲喋呤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副作用并未增加,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许秋丽;蔡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液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1-6月每月连续一周出院的病历4 176份,选取使用中药注射液的病例并填写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调查表1900份,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液使用患者平均年龄56岁;中药注射液金额约占总金额的18.17%;中药注射液使用率为45.50%;中药注射液不合理用药率为16.36%;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率为7%.结论: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广,应重视用药安全性问题,加强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彭曦;陈卫军;李静;郭明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综合指数法和TOPSIS法在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某医院2001-2010年医疗工作质量变化情况并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比较,为医院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和TOPSIS法从医院医疗数量、医疗效率、诊断质量、治疗质量、管理质量5个方面对医院10年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近10年来医院业务发展轨迹基本相符,医疗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总体上,两种方法评价医疗质量是等效的,评价结果可信.

    作者:杨平;贾丽萍;芮素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氧水口腔护理预防昏迷患者口臭及口腔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昏迷病人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按口腔护理常规操作;观察组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行口腔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口臭发生率为36.36%,口腔炎症发生率为27.27%;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为15.15%,口腔炎症发生率为6.06%.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昏迷患者运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行口腔护理,能更好的预防患者的口臭和口腔炎症.

    作者:潘佳莉;朱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PACS影像数字系统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是计算机科学与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的需求.把PACS影像数字系统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全过程,运用该系统在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PACS影像数字系统较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在现代医学影像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少华;王成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石河子石总场镇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石河子石总场镇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发现重点人群,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历年报告的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石总场镇2006-2011年报告乙型肝炎6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2.62/10万,年发病率高为247.41/10万,年发病率低为166.62/10万,乙型肝炎高发年龄段在60-70岁之间,以老年发病为主,35-45岁年龄段也呈现一个高峰.职业分类以工人和离退休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1.94%和26.39%,男女性别比为2.13∶1.结论:石总场镇乙型肝炎发病总体呈波动趋势,2010年乙肝疫情有所下降,无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男性、职业为工人是乙肝发病的重点人群.

    作者:田启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石河子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7例肺透明膜病人院0.5小时内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治疗6h后再次行血乳酸测定,计算治疗后6h乳酸清除率,并将患儿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含放弃)组19例;高乳酸清除率组61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6例,比较其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各组胎龄、性别、入院时日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死亡组患儿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7.5±3.9) mmol/L及(8.14 ±5.0)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50.1±21.0)%,死亡组6h乳酸清除率(12.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7.7±3.8)mmol/L及(8.3±5.4) 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13.1%,低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为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用于评估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的预后.

    作者:孙桂芳;罗延峰;杲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疆伊犁地区34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布状况.方法:选用30种变应原点剌液对34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反应343例,阳性率100%.主要变应原以葎草、户尘螨、粉尘螨、蒿属的阳性率高.结论:伊犁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为葎草、户尘螨、粉尘螨、蒿属.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安全、快速、特异性强,可作为筛查和寻找变应原的重要监测手段.

    作者:张正强;解美犁;单智慧;邓显柏;韦菊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