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丽;蔡云霞
目的:探讨病案式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调查问卷统计原理学分析研究病案导入式教学在全科医师眼科学授课中的运用.结果:案例式教学法多项评价指标都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正确适当地实施案例式教学有利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理解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虹;马朋举;李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皮肤肿瘤的整形修复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2010年12月以来的36例皮肤肿瘤患者按照整形外科原则分别采用直接缝合、局部皮瓣方法修复手术皮肤创面.结果:36例病例全部一次修复,术后随访无复发,局部皮瓣移植均完全成活,切口瘢痕小,外形满意.结论:按照整形外科原则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使皮肤肿瘤得到彻底的根治,同时兼顾美观的目的.
作者:何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机体各种炎症因子干扰或阻断胰岛素信息传导通路有关.一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调控分子,可能具有抑制各种炎症因子释放,调节胰岛素敏感性的功能.本文就一氧化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金保;谢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K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多发性色素性血管肉瘤,又称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 8,HHV-8),又称为KS相关性疱疹病毒(KS-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目前研究表明,HHV-8与各型KS均有密切的联系,是各种临床类型KS发病的重要病原体.KS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特别是AIDS-KS型.随着AIDS发病率的逐年增长,HHV-8和HIV双重感染KS患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
作者:关灿彬;普雄明;李幸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密度海绵床垫结合婴儿爽身粉在骨科预防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9月至2012年7月期间76例需长期卧床,入院无压疮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刚一入院即使用高密度海绵床垫,海绵垫弹性要以病人睡后腰背部、臀部下陷深度不超过3cm为准,对受压部位的皮肤采用婴儿爽身粉涂抹并轻轻按摩.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常规护理要求护理.两组都按规定时间翻身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期观察病人骶尾部及足跟部等受压处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压疮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密度海绵床垫结合婴儿爽身粉在骨科可以起到预防压疮的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姜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石河子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7例肺透明膜病人院0.5小时内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治疗6h后再次行血乳酸测定,计算治疗后6h乳酸清除率,并将患儿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含放弃)组19例;高乳酸清除率组61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6例,比较其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各组胎龄、性别、入院时日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死亡组患儿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7.5±3.9) mmol/L及(8.14 ±5.0)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50.1±21.0)%,死亡组6h乳酸清除率(12.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7.7±3.8)mmol/L及(8.3±5.4) 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13.1%,低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为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用于评估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的预后.
作者:孙桂芳;罗延峰;杲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人类肿瘤的形成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突变有重要关系,许多恶性肿瘤中存在mtDNA突变.mtDNA突变可以损伤氧化磷酸化的功能,增加活性氧的产生,这些又能反过来加速DNA的突变,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特定的mtDNA突变可以使肿瘤细胞获得适应新微环境和处理氧化胁迫的能力,从而利于肿瘤细胞转移.mtDNA的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相关,其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恶性肿瘤的靶点.
作者:王晓娜;许波;马成俊;王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方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并对其表征.方法:分别以壳聚糖(CS)和海藻酸钠(ALG)为阳离子组分和阴离子组分,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碳酸钙(CaCO3)微球模板上交替自组装,制备核/壳结构微胶囊,利用扫描电镜(SEM)、粒径分析仪、Zeta电位仪、热重分析(TGA)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微囊进行表征.结果:利用含有羧甲基纤维素纳(CMC)的CaCO3微球作为模板制备得到微胶囊,SEM及粒径分析仪表征结果表明得到了表面光滑、粒径均一(2~5 μm)的微胶囊,TGA结果显示CaCO3微球中CMC失重质量为5.26%,ξ-电位的变化揭示了CS和ALG在CaCO3微球上的层层增长.结论:制备的微囊圆整且粒径均一,为微囊作为给药载体提供了基础.
作者:孙丽;苗明;吕顺忠;陈文;郭亚可;连冠;熊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状况,并制定相应措施,来控制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47 857例我院出院病人进行院内感染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共发生院内感染530例,感染率为1.11%;病房中的高龄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侵袭性操作易引起相应部位的感染;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切口、泌尿道、胃肠道等;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
作者:孙美华;胡星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正确指导基层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根据本地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考核标准,对30家基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形势化,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知识缺乏,在许多环节上存在隐患.通过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消毒、灭菌、标准预防与手卫生、重点部门建设、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基层医院领导应转变观念,加大人、财、物投入,提高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许新玲;李玉琴;蒋雅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及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指征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氨甲喋呤及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对照组58例,氨甲喋呤单用.每周查血β-hCG,直至正常.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 (56/60),对照组治愈率51.72% (30/58),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了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治愈率较单用氨甲喋呤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副作用并未增加,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许秋丽;蔡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某医院2001-2010年医疗工作质量变化情况并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比较,为医院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和TOPSIS法从医院医疗数量、医疗效率、诊断质量、治疗质量、管理质量5个方面对医院10年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近10年来医院业务发展轨迹基本相符,医疗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总体上,两种方法评价医疗质量是等效的,评价结果可信.
作者:杨平;贾丽萍;芮素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2-2009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福辛普利治疗组和对照组.其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福辛普利,治疗前后均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治疗组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了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结论:福辛普利能有效降低血压,明显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并使左室松驰、充盈,舒张期顺应性和僵硬度的指标产生明显的改善.说明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方法:收集分析我院近5年采取输尿管镜技术、B超引导等离子电切技术急诊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43例.结果:全部患者成功碎石取石并留置双J管,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及尿常规未见同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和尿路感染.结论:输尿管镜技术和B超引导下输尿管口切开取石技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作者:张成;周玉泉;赵子明;罗赛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昏迷病人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按口腔护理常规操作;观察组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行口腔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口臭发生率为36.36%,口腔炎症发生率为27.27%;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为15.15%,口腔炎症发生率为6.06%.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昏迷患者运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行口腔护理,能更好的预防患者的口臭和口腔炎症.
作者:潘佳莉;朱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疏导,可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大限度地减轻紧张焦虑,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同时术前访视能使患者的掌握相关疾病健康知识,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体位配合麻醉及手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确保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采取不同的术前访视措施,才能够增加术前访视的效果.
作者:韩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由张澜翻译并修订的觉察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在汉族人群中已经广泛应用,目前并无该量表的哈萨克族专用版,本研究旨在探讨该量表是否适合在哈萨克族中应用,并建立该量表的哈萨克文版.方法:按照量表修订程序,对量表进行翻译与回译,形成哈萨克文版的试测版.根据试测反馈,修正量表的指导语,形成哈萨克文版量表.在哈萨克族中选取220名被试进行测量,并进行探索性因素与验证性分析.结果:量表包括3个因素,共解释方差52.177%;α系数为0.796,折半信度为0.787,RMSEA=0.05.结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良好,验证性分析显示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可用于哈萨克族人群觉察压力的测试.
作者:李娉;蔺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按标准纳入,共32例.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进行补铁治疗,总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治疗后8周时Hb、Hct、SF值,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1例因转院退出.31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1例,有效17例,进步3例,总有效率为90.3%;治疗后血Hb、Hct、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安全有效,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补铁的方式.
作者:于荣;梁宗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2012年1月以来所行的14例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例均获的成功,无中转手术、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满意.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可靠,颈部美容效果好.
作者:阿不来提;高魁;朱光荣;肖国权;晁忠;李新宏;李涛;艾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时对血浆脑利钠肽变化的影响,为KD预后评估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住院患儿符合KD确诊患儿31例,对照组有完整心脏超声检查资料的患儿40例,且试验组及对照组均完善心脏彩超及脑利钠肽等检查,并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KD并冠脉损害患儿的血浆脑利钠肽的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疗中,遇到发热时间持续5d以上,年龄≤1岁,有WBC、PLT计数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浆脑利钠肽升高的患儿应警惕KD合并cAL的发生.
作者:潘金勇;张惠荣;文乙竹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