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脑利钠肽与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潘金勇;张惠荣;文乙竹

关键词:血浆脑利钠肽,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时对血浆脑利钠肽变化的影响,为KD预后评估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住院患儿符合KD确诊患儿31例,对照组有完整心脏超声检查资料的患儿40例,且试验组及对照组均完善心脏彩超及脑利钠肽等检查,并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KD并冠脉损害患儿的血浆脑利钠肽的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疗中,遇到发热时间持续5d以上,年龄≤1岁,有WBC、PLT计数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浆脑利钠肽升高的患儿应警惕KD合并cAL的发生.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中的线粒体DNA突变

    人类肿瘤的形成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突变有重要关系,许多恶性肿瘤中存在mtDNA突变.mtDNA突变可以损伤氧化磷酸化的功能,增加活性氧的产生,这些又能反过来加速DNA的突变,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特定的mtDNA突变可以使肿瘤细胞获得适应新微环境和处理氧化胁迫的能力,从而利于肿瘤细胞转移.mtDNA的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相关,其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恶性肿瘤的靶点.

    作者:王晓娜;许波;马成俊;王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石河子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7例肺透明膜病人院0.5小时内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治疗6h后再次行血乳酸测定,计算治疗后6h乳酸清除率,并将患儿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含放弃)组19例;高乳酸清除率组61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6例,比较其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各组胎龄、性别、入院时日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死亡组患儿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7.5±3.9) mmol/L及(8.14 ±5.0)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50.1±21.0)%,死亡组6h乳酸清除率(12.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7.7±3.8)mmol/L及(8.3±5.4) 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13.1%,低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为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用于评估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的预后.

    作者:孙桂芳;罗延峰;杲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氧水口腔护理预防昏迷患者口臭及口腔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昏迷病人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按口腔护理常规操作;观察组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行口腔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口臭发生率为36.36%,口腔炎症发生率为27.27%;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为15.15%,口腔炎症发生率为6.06%.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昏迷患者运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行口腔护理,能更好的预防患者的口臭和口腔炎症.

    作者:潘佳莉;朱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癌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近年来其治疗水平有所提高,但疾病本身及其治疗均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医护人员需正确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协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从而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氨甲喋呤及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及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指征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氨甲喋呤及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对照组58例,氨甲喋呤单用.每周查血β-hCG,直至正常.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 (56/60),对照组治愈率51.72% (30/58),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了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治愈率较单用氨甲喋呤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副作用并未增加,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许秋丽;蔡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异叶青兰提取物平喘止咳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异叶青兰提取物的止咳平喘作用.方法:建立组胺/乙酰胆碱(HA/Ach)引喘实验模型及氨雾致小鼠咳嗽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共5组,测定氨雾致咳反应及小鼠引喘潜伏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种剂量提取物能拮抗HA/Ach诱发的小鼠药物性哮喘和延长氨水致咳的潜伏期,咳嗽次数减少.结论:异叶青兰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作用.

    作者:袁勇;曹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PACS影像数字系统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是计算机科学与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的需求.把PACS影像数字系统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全过程,运用该系统在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PACS影像数字系统较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在现代医学影像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少华;王成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避孕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避孕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668例愿意接受人工流产的年轻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抗生素及口服益母草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经前期综合征、细菌性阴道炎和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和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盆腔感染、宫腔粘连、组织残留及未转经再妊娠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能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术后月经恢复及减少并发症,避免再次妊娠重复流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芮红苇;李璐瑶;刘照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输尿管壁间段结石的初步体会——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方法:收集分析我院近5年采取输尿管镜技术、B超引导等离子电切技术急诊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43例.结果:全部患者成功碎石取石并留置双J管,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及尿常规未见同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和尿路感染.结论:输尿管镜技术和B超引导下输尿管口切开取石技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作者:张成;周玉泉;赵子明;罗赛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石河子石总场镇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石河子石总场镇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发现重点人群,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历年报告的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石总场镇2006-2011年报告乙型肝炎6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2.62/10万,年发病率高为247.41/10万,年发病率低为166.62/10万,乙型肝炎高发年龄段在60-70岁之间,以老年发病为主,35-45岁年龄段也呈现一个高峰.职业分类以工人和离退休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1.94%和26.39%,男女性别比为2.13∶1.结论:石总场镇乙型肝炎发病总体呈波动趋势,2010年乙肝疫情有所下降,无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男性、职业为工人是乙肝发病的重点人群.

    作者:田启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一氧化碳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机体各种炎症因子干扰或阻断胰岛素信息传导通路有关.一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调控分子,可能具有抑制各种炎症因子释放,调节胰岛素敏感性的功能.本文就一氧化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金保;谢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密度海绵床垫结合婴儿爽身粉在骨科预防压疮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高密度海绵床垫结合婴儿爽身粉在骨科预防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9月至2012年7月期间76例需长期卧床,入院无压疮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刚一入院即使用高密度海绵床垫,海绵垫弹性要以病人睡后腰背部、臀部下陷深度不超过3cm为准,对受压部位的皮肤采用婴儿爽身粉涂抹并轻轻按摩.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常规护理要求护理.两组都按规定时间翻身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期观察病人骶尾部及足跟部等受压处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压疮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密度海绵床垫结合婴儿爽身粉在骨科可以起到预防压疮的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姜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影响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其机理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其机理,以引起检验人员重视,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数据.方法:在作者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复习文献,去粗存精总结成为系统性的学术资料.结果:本文就“影响血液样本质量的因素”、“检测前因素”以及“仪器和器材因数”等作了详细叙述,并对其机理的分析.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排除人为因素干扰,是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程朝;吴静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数字医疗现状与发展

    目前,全球医疗行业在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疗建设;以达到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1].世界医疗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都在推进各自的医疗数字化进程,中国的数字化医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有较大提升.笔者从管理、医院应用、技术进展等层面对数字医院现状进行概述.

    作者:唐育梅;杜鹏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病例导入式教学与实践同步教学在全科医师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案式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调查问卷统计原理学分析研究病案导入式教学在全科医师眼科学授课中的运用.结果:案例式教学法多项评价指标都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正确适当地实施案例式教学有利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理解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虹;马朋举;李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觉察压力量表哈萨克文版的初步修订

    目的:由张澜翻译并修订的觉察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在汉族人群中已经广泛应用,目前并无该量表的哈萨克族专用版,本研究旨在探讨该量表是否适合在哈萨克族中应用,并建立该量表的哈萨克文版.方法:按照量表修订程序,对量表进行翻译与回译,形成哈萨克文版的试测版.根据试测反馈,修正量表的指导语,形成哈萨克文版量表.在哈萨克族中选取220名被试进行测量,并进行探索性因素与验证性分析.结果:量表包括3个因素,共解释方差52.177%;α系数为0.796,折半信度为0.787,RMSEA=0.05.结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良好,验证性分析显示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可用于哈萨克族人群觉察压力的测试.

    作者:李娉;蔺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HV-8和HIV感染与卡波西肉瘤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K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多发性色素性血管肉瘤,又称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 8,HHV-8),又称为KS相关性疱疹病毒(KS-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目前研究表明,HHV-8与各型KS均有密切的联系,是各种临床类型KS发病的重要病原体.KS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特别是AIDS-KS型.随着AIDS发病率的逐年增长,HHV-8和HIV双重感染KS患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

    作者:关灿彬;普雄明;李幸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3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按标准纳入,共32例.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进行补铁治疗,总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治疗后8周时Hb、Hct、SF值,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1例因转院退出.31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1例,有效17例,进步3例,总有效率为90.3%;治疗后血Hb、Hct、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安全有效,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补铁的方式.

    作者:于荣;梁宗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发生脱管的原因.方法:对我科6例住院病人经口气管插管脱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脱管的原因与患者疼痛、紧张、舒适度改变,缺乏有效的肢体约束、固定不牢,镇静不足,护患沟通和知识宣教欠缺,护士人员不足及工作经验缺乏或疏忽等有关.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对年轻护士的业务培训,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合理使用镇静剂及有效的肢体约束,加强巡视及沟通,可以减少脱管的发生率.

    作者:段秀玲;翟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疆伊犁地区34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布状况.方法:选用30种变应原点剌液对34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反应343例,阳性率100%.主要变应原以葎草、户尘螨、粉尘螨、蒿属的阳性率高.结论:伊犁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为葎草、户尘螨、粉尘螨、蒿属.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安全、快速、特异性强,可作为筛查和寻找变应原的重要监测手段.

    作者:张正强;解美犁;单智慧;邓显柏;韦菊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