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3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丽娅;李旭;梁彦平;刘加明

关键词: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杂合肾脏替代治疗, 病死率
摘要:目的:探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ybri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HRRT)能否降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3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28天全因病死率.方法:69例脓毒症合并AKI 3期患者随机进入试验组(n=35,人组后立即行HRRT)、对照组(n=34,出现紧急指征时开始HRRT),HRRT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模式.观察治疗7天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治疗7天前后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28天全因病死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均接受了HRRT,对照组22例达到了紧急指征接受了HRRT.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IL-6(HR=1.006,95%CI:1.002 ~ 1.010,P=0.002)、TNF-α(HR=1.165,95%CI:1.034~ 1.313,P=0.012)均为患者28天死亡的危险因素.治疗前两组IL-6、TNF-α、hsCRP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天后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间SOFA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天后,试验组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01),对照组略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天后两组间SOFA评分无显著差异(P=0.111),试验组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2).28天全因病死率比较,试验组(34.3%)略低于对照组(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结论:(1)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将增加脓毒症合并AKI 3期患者28天死亡风险;(2)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hsCRP水平,但未显著降低患者28天全因病死率.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对比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肥胖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对比.方法:选自2016年5月-2017年10月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肥胖患者62人,根据病情采用手术治疗或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后,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仍然大于5,人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5的患者,愿意配合实验的50人纳入目标,进行针对肥胖的护理干预,出院后电话回访指导,干预时长2月.结果:患者BMI指数下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减少,长呼吸暂停时间(s)下降,平均低血氧饱和度提高,AHI指数降低(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使患者减重达到很好的效果,进而改善了OSAHS患者的一系列症状.

    作者:刘静;朱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MSCs联合EPCs在组织工程血管化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促进组织工程血管化.方法:利用全骨髓贴壁法结合差时贴壁法分离、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MSCs和EPCs,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MSCs和EPCs的表面标记物.取第3代MSCs和EPCs,分别按3× 106个接种于无纺布聚乙醇酸支架(PGA)上后体外培养8周(MSCs+EPCs组按1.5×106个以1∶1的比例共同接种).细胞-支架复合物常规切片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评价CD31、CD34在各实验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MSCs+EPCs组的细胞数目及组织形态较MSCs组、EPCs组多且规则,PGA代谢产物已基本完全降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1、CD34在MSCs组、EPCs组、MSCs+EPCs组中的染色得分为(1.67±0.82)、(1.33±0.52),(4.83±1.33)、(5.33±1.03),(8.67±0.52)、(8.00±2.45),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s联合EPCs体外可促进组织工程血管化,并且其增殖分化和促血管生成能力高于单一培养组.

    作者:李智伟;邢立行;张中洲;王小义;姜慧娇;郭黎娇;杨雄峰;陈雪玲;吴向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精准治疗理念在胃癌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体会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故胃癌精准治疗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精准治疗的概念,着重分析了精准治疗理念在胃癌外科临床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其在胃癌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以期指导胃癌外科临床教学,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增强临床技能.

    作者:周进;母丹东;董安琦;陈涛;朱新国;李德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名增生性瘢痕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将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在瘢痕增生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即刻给予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随后观察3个月并记录患者的瘢痕变化情况,并依据温哥华瘢痕标度法Vancouwer scar scale,VSS)进行评分,并统计、对比治疗有效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等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4%,而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仅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系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瘢痕增生均有明显好转,V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佳,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数据显示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增生性瘢痕方面应用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VSS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董炜;张慧;王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40例大咯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疗效及复发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其术后复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7年12月治疗的40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评估介入栓塞治疗疗效,分析咯血复发的原因.结果:40例大咯血患者,26例介入治疗后即刻止血,7例术后少量咯血,有效率为82.5%,其中25例患者术前使用血管收缩药物,14例介入治疗后即刻止血,4例术后少量咯血,7例介入治疗无效,有效率为72.0%,13例术中造影责任血管纤细.术后37例患者获得1~6个月随访,平均(3.4±1.2)个月,8例患者复发,其中4例术中单纯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全部复发,复发原因: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2例病灶区域其它侧枝血管建立而复发,2例血管再通;4例肺结核患者病变进展.结论:完全栓塞参与病灶供血的血管,减少术前应用血管收缩药物,栓塞材料联合应用可有效地提高大咯血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复发率.

    作者:王永亮;李燕;张德智;濮芸健;盛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及其时机选择.方法:整理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2月7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发病时间的长短分为两组:Ⅰ组为从发病到手术时间t≤72h,n=35;Ⅱ组为从发病到手术时间72h<t≤7d,n=35;通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住院时间(d)、放置引流管时间(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住院时间(d)、放置引流管时间(d)等指标明显优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Ⅱ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病程在3~7天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也可尝试行LC.

    作者:尹颜新;程林;左伯军;耿永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数字化虚拟教学系统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虚拟教学系统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应用虚拟数字化教学系统完成牙体预备的全程数字化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通过调查问卷方法,评价数字化教学的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数字化教学系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成绩,P<0.05,该教学系统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对基础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结论:数字化虚拟教学系统可以改善口腔修复学牙体预备的教学效果.

    作者:唐小雪;周政;李启期;李琦;高芸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本生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某大学医学院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本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护本生积极应对得分(2.10±0.41),高于全国常模,消极应对得分(1.32±0.57),低于全国常模.(2)男生消极应对得分(1.45±0.61),高于女生(1.30±0.56),不同性别的护本生消极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四年级消极应对得分(1.48±0.63)均高于一年级(1.21±0.55)、二年级(1.31±0.55),不同年级的护本生消极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应加强对护本生应对方式的教育与指导,着重培养高年级护本生和男生的积极应对方式.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作者:杨惠敏;杨琴;赵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维吾尔族妇女早期宫颈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宫颈癌手术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试验组40例,前者行开腹手术,后者以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出血量较开腹组少,首次排气、导管留置、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00%,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18.6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作者:杨秀玮;陈龙毅;万迎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寻找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感染的预防措施,总结术后感染的处理方法.方法:对4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伤口部位感染18例,前颊部感染9例,咽峡前间隙感染5例,干槽症8例.拔牙窝内残留牙根2例及牙冠1例,残留碎骨片3例,异常肉芽组织7例,龈瓣松弛9例,邻牙未处理2例,舌侧骨壁膨出及骨折4例,拔牙窝空虚8例,原因不明者4例.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后,感染症状逐渐消退.结论:(1)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适应证选择得当、术前准备较完善,拔牙方式合理、拔牙创处理及时,术后感染机会将大幅度下降;(2)及时有效处理术后感染可很快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查小雨;宋云江;武辉;黎昌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出院患者的中医延伸护理服务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出院患者对中医延伸护理服务需求情况,构建符合本地区的中医延伸服务模式,为出院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中医延伸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本科室2017下半年500名出院患者对中医护理服务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出院后中医延伸护理内容需求主要集中在中药指导、运动康复、体质养生、中医药膳指导,患者不同年龄和性别对中医护理服务的需求差异明显;希望服务方式为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指导,受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结论:对出院患者中医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能够帮助科室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出院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中医延伸护理服务,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熊琪;夏伟伟;梁洁;杨百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石河子市八毛养老院老年人感染性疾病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石河子市八毛养老院老年人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分析发病原因,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为养老院护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改进工作习惯及流程,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石河子市八毛养老院接受治疗老年人的患感染性疾病的病例资料,根据感染部位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出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然后在同一病种中根据老年人的自理情况再次分类,分为自理、半失能及失能,并分别统计出这三大类老年人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14名接受治疗的老年人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73.4%;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14.5%;消化系统感染发生率为9%;压疮发生率为3%;其中失能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发生率74%,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16%,消化系统感染发生率为3%,压疮发生率6%.半失能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78%,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14%,消化系统感染发生率为7%,压疮发生率为2%.自理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48%,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13%,消化系统感染发生率为39%,压疮发生率为0%.结论:石河子市八毛养老院老年人群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尤其以失能老年人发生率高,其次为半失能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第二,仍以失能老年人发生率高;压疮及消化道系统感染发生相对较低.感染性疾病是常见疾病,养老院应当进行基础院感知识的培训,加强失能老年人的基础护理,预防养老院内的感染,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婴幼儿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危重的实验室预测指标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危重的实验室预测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208例婴幼儿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资料,按照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将患儿分为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对可能与重症肺炎病情严重度相关的入院24h内首次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危重组和非危重组间8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CRP升高、代谢性酸中毒、低Na+、血K+异常、低Ca2+、CK-MB升高、肝肾功能异常.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终筛选出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指标:代谢性酸中毒、低Na+、血K+异常、低Ca2+,其优势比OR值分别为3.128,1.322,2.672,12.181.结论:婴幼儿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伴有代谢性酸中毒、低Na+、血K+异常、低Ca2+,提示病情危重程度高,应密切监测病情进展并及时干预,从而提高治愈率.

    作者:周旭晨;郭改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3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ybri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HRRT)能否降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3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28天全因病死率.方法:69例脓毒症合并AKI 3期患者随机进入试验组(n=35,人组后立即行HRRT)、对照组(n=34,出现紧急指征时开始HRRT),HRRT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模式.观察治疗7天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治疗7天前后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28天全因病死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均接受了HRRT,对照组22例达到了紧急指征接受了HRRT.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IL-6(HR=1.006,95%CI:1.002 ~ 1.010,P=0.002)、TNF-α(HR=1.165,95%CI:1.034~ 1.313,P=0.012)均为患者28天死亡的危险因素.治疗前两组IL-6、TNF-α、hsCRP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天后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间SOFA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天后,试验组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01),对照组略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天后两组间SOFA评分无显著差异(P=0.111),试验组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2).28天全因病死率比较,试验组(34.3%)略低于对照组(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结论:(1)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将增加脓毒症合并AKI 3期患者28天死亡风险;(2)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hsCRP水平,但未显著降低患者28天全因病死率.

    作者:阿丽娅;李旭;梁彦平;刘加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氟康唑单独应用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复杂性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复杂性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70例我院门诊就诊的复杂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给予实验组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独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65.71%,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6例(17.14%)病情复发,实验组暂时未发现有复发情况发生(x2=-6.563,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能够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赵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血清IL-12与BNP水平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清IL-12与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石河子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入院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12(IL-12)与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观察治疗后24小时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并对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予以评定,主要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BNP和IL-1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P和IL-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的SDNN、SDANN、RMSSD、PNN50等心率变异时域指标长于对照组,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有所改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血清IL-12与BNP水平,延长心率变异时域,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丹;郭萍;韩艺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铸瓷嵌体修复活髓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铸瓷嵌体修复活髓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35例活髓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给予铸瓷嵌体修复治疗,并对活髓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回顾性分析修复后牙龈反应情况(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修复后统计使用效果满意度及一年后的修复成功率.结果:修复后,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明显降低,修复后使用效果满意度可达97.14%,一年后的修复成功率可达100.00%,效果十分理想.结论:铸瓷嵌体修复活髓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可有效缓解牙龈反应,修复成功率较高,且修复后使用效果非常理想,值得借鉴并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对吉西他滨治疗肺癌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对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肺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肺癌患者按是否患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1)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6.3%,部分缓解率为28.1%,总有效率为34.4%,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32.1%,部分缓解率为42.9%,总有效率为75.0%,两组资料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心脏毒性、肝脏毒性等不良反应,且两组资料除肝脏毒性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肝脏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对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肺癌疗效有影响,化疗前应采取措施治疗或控制病情.

    作者:李晶;费晶;马晓平;巩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克苏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开展主动监测,了解阿克苏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14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阿克苏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布病报告疫情.在全地区9县(市)开展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每县(市)分层流行病学调查3 000人,年龄在6~ 60岁之间,既往已确诊报告的布病病人不在此次调查范围.每县(市)抽取有布病可疑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血样1 000份.在每县(市)问卷形式调查不同人群600人以上进行防治知识测试.结果:2014年阿克苏地区新发布病病例1 285例,总体发病率为53.99/10万,其中各级医疗机构全年报告发病数576例,布病流调27 197人,血清学检测11 840人,阳性709份,阳性率5.99%,确诊新发病例709例,患病率2.6%.结论:主动监测较被动监测能够发现更多的病人,尤其是急性期布病病人.建议在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三位一体”的防治模式,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病人,避免布病慢性化.

    作者:朱艳艳;闫卫民;戴思芸;阿不来提·阿布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前S1抗原在HB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病毒(HB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汉族HBV感染200例(其中慢性HBV携带者61例,慢性乙型肝炎75例,肝硬化43例,肝癌21例)和健康对照者200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载量,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前S1抗原及HbeAg等,ALT、AST等生化指标使用罗氏7600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各病例组HbeAg阳性、HBV-DNA阳性和PreS1-Ag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C组的肝功能指标ALT、AST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HbeAg与PreS1-Ag两种检测指标的阳性率较一致,检测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S1-Ag与HBV-DNA,HBeAg检测率高度符合,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病毒复制指标.本研究提示PreS1-Ag可作为HbeAg和HBV-DNA检测的补充和对照,其与HBV感染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魏瑜;蔡伟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