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超声对药物流产的监测效果观察

刘雅歆

关键词:阴道超声检查, 药物流产, 监测
摘要: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对药物流产的监测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该院阴道超声检测的50例药物流产者的临床资料,药物流产前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测量患者孕囊平均内径,根据孕囊平均内径大小将患者分为5组,药物流产后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查看患者药物流产效果。结果药物流产后超声图像显示流产失败3例、不完全流产5例、完全流产42例,与2、3、4组患者组间相比,1、5组患者失败率及不完全流产率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63,χ21~3=5.875,χ21~4=6.347,χ25~2=5.474,χ25~3=5.968,χ25~4=7.365,P<0.05),2、3、4组组间不完全流产率及失败率均较低,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0.146,χ22~4=0.536,χ23~4=0.385,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简单、准确判断孕囊大小等多方面优点,临床上其应为药物流产患者的首选检查项目,可对流产效果进行检测并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临床处理。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机制,分析和研究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检测脂联素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45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 PCOS 患者作为试验组对象,选取同时间段来该院就诊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象,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比较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联系。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值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而血清脂联素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发现,胰岛素抵抗和脂联素之间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PCOS 患者多伴有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异常,其中低脂联素水平可诱发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二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作者:杨枫;王建榜;苏鹏;吴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给予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经过治疗,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 FPG (4.30±0.26)mmol/L 和 HOMA-IR(3.12±0.11)显著小于对照组 FPG(4.72±0.35)mmol/L 和 HOMA-IR(3.2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8.4±2.6)d 显著低于对照组(11.9±1.5)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费用(3752.6±364.8)元显著少于对照组(4469.8±326.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93.6%)和护理满意度(96.8%)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63.5%)和护理满意度(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JCI 标准下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实践与应用

    目的:了解 JCI 标准实施过程中,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实践与应用,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信息化方式对检验危急值进行报告和追踪,从实验室信息系统中筛选出2015年1~6月的危急值项目数据,计算出危急值确认时间、处理时间、确认率、处理率等指标。结果危急值发生率0.694%,主要分布于血小板计数(PLT )、白细胞计数(WBC)等项目,临床科室分布主要以血液内科、新生儿科、肾内科等科室为主。危急值项目确认时间中位数,红细胞计数(RBC)长,需26分钟,血液酸碱度(PH)时间短,需5分钟。红细胞计数(RBC)、凝血酶原时间(PT )的15分钟内确认率确认率低于80%,危急值项目60分钟内处理率,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钠(NA)、葡萄糖(GLU)低于80%,临床科室中产科危急值确认率低于80%,产科、老年病科、乳甲胰腺外科的危急值处理率低于80%。结论 JCI 标准实施过程中,信息化方式可以提高检验危急值的报告和追踪的效率;检验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目标数据监测,根据数据监测的结果及时进行原因分析,是促进检验与临床的有效沟通,保障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浩;付靖瑜;汪宏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观察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的干扰因素分析以及改进措施

    目的:分析探讨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的干扰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3月该院收集的混合血清标本20份作为检测标本。该次研究所有的检测仪器为贝克曼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次研究所涉及的常规生化试剂有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UA ),TBA 测定方法为酶循环法。观察特殊清洗前后生化试剂组合 TBA 测量结果。结果生化试剂处理前,TC/TBA 为(8.12±0.03)μmol/L , TG/TBA 为(218.03±6.45)μmol/L ,HDL-C/TBA 为(8.13±0.05)μmol/L ,LDL-C/TBA 为(184.01±5.16)μmol/L ,UA /TBA为(474.11±10.24)μmol/L 。经统计学检验,TG 、LDL-C 以及 UA 对 TBA 有影响(P <0.05)。生化试剂处理后,TC/TBA 为(8.13±0.05)μmol/L ,TG/TBA 为(8.12±0.03)μmol/L ,HDL-C/TBA 为(8.12±0.03)μmol/L ,LDL-C/TBA 为(8.12±0.04)μmol/L ,UA/TBA 为(8.12±0.04)μmol/L 。经统计学检验,特殊清洗处理后生化试剂对 TBA 无影响(P>0.05)。结论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有干扰。因此,要提高改进措施如加强清洗及科学性的有序检测从而避免污染,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

    作者:李叶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体会(附4例报告)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impacted ureteral stones ,IUS)是指结石嵌顿原位2月,伴中度以上的肾积水,是输尿管结石中较难治疗的特殊类型结石[1]。虽然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碎石仍是其治疗首选方法,但由于积水较重,结石嵌顿时间长,其输尿管往往伴有扭曲成角,肉芽包裹,仍有一定的失败率,且有大出血的风险。逆行输尿管镜碎石虽然创伤小,但 Gdor 等[2]报道输尿管镜失败率达56%,往往会中转开放手术。开放手术创伤大,已不作为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受到患者的欢迎。该科从2014年9月至今完成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跃;付炼;胡华;刘超颖;何英剑;马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多元化术前宣教模式对减轻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及手术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多元化术前宣教模式对减轻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及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在2014年6月前入组的65例患者按照常规术前宣教方式干预,在2014年7月开始,对入组的63例患者在总结治疗中护理问题的基础上,改进优化流程,建立了适合该院手术术前宣教模式,比较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压力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宣教后,多元化组心理压力状况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化组患者的对疾病的了解及手术的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组患者术前宣教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2.0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术前宣教模式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术前宣教的依从性,减少延期手术、麻醉方式改变等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杨梅;余娜;田聪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治疗患者10年随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于荆州市中心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治疗,且随诊10年、资料完整的近视患者136例(241眼)。将241眼分为中度近视组(近视度-3.00~-6.00 D ,48眼)、高度近视组(近视度-6.00~-10.00 D ,134眼)和超高度近视组(近视度-10.00~-16.00 D ,59眼)。术后随诊10年,观察并记录视力、屈光度、角膜前表面曲率和眼压。结果中度近视组术后10年裸眼视力大于0.5和1.0比例分别为100.00%、84.00%,高度近视组分别为100.00%、83.95%,超高度近视组分别为91.45%、33.33%。各研究组术后10年佳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是98.21%、98.43%、92.34%。术后第1年屈光度回退明显,超高度近视组回退量大,中度近视组回退量小;术后第2~10年,超高度近视组屈光度回退大,中度和高度近视组回退不明显。术后第1年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较之后更明显,超高度近视组角膜前表面曲率改变多,中度近视组改变少。术后10年随诊时,患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远期效果稳定,是治疗近视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但近视程度越大,手术效果的预测性及术后视力稳定性越小。

    作者:王晓舟;魏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便秘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4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交替归属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排便积分、Bristol 大便性状分型中理想便形和便秘发生率。结果干预14 d 后,研究组患者排便积分由(2.48±0.49)分下降到(0.97±0.50)分,对照组由(2.46±0.53)分下降到(2.03±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 Bristol 大便性状分型中理想便型由14.52%(9/62)上升至70.97%(44/62),对照组理想便形由12.90%(8/62)上升至19.35%(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81%/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作用,能有效改善排便积分及大便性状分型,患者微创术后便秘及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作者:代建萍;陈玉娇;王丽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16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16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16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各分支钙化积分及总积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左主干及总钙化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钙化程度比较:观察组重度钙化百分比高(88.57%);对照组无钙化者百分比高(77.14%);观察组无钙化、少量钙化患者百分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钙化者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有助于明确冠心病患者钙化程度,临床诊断价值较高,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和诊断。

    作者:杨德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降钙素原在20例输入性疟疾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 )在20例输入性疟疾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3年间输入性疟疾患者 PCT 检测结果与疟原虫分型、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有20例患者进行了 PCT 检测,其结果100%(20/20)有升高,范围在0.38~100.00 ng/mL 。间日疟 PCT 为(0.85±0.58)ng/mL ,高达正常值30倍;恶性疟 PCT 为(28.20±34.50)ng/mL ,高达2000倍。白细胞总数升高者占20%(4/20),降低者占25%(5/20)。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占95%(19/20),中性粒细胞(NEU )/淋巴细胞(LYM )>4倍者占75%(15/20),PLT 降低者占80%(16/20)。结论恶性疟患者 PCT 升高程度明显高于间日疟患者,PCT 高低及 NEU /LYM 值的大小可能预示输入性疟疾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黄富礼;郑海三;彭颖;邹永胜;钟利;黄永茂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攀枝花市克山病发病周期及粮食中硒含量论证研究

    目的:对攀枝花市克山病流行周期及粮食中硒含量进行论证研究。方法按年度及月份对攀枝花市1967~2013年报告的克山病病例进行汇总分析。比较2006年和2014年当地粮食标本硒含量检测结果。分析粮食标本硒含量与克山病报告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攀枝花市克山病发病有一定的周期性,高发期持续约3~5年,7~9月为高发月份。2014年粮食标本硒含量结果与2006年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就攀枝花市整体而言,粮食中硒含量与克山病发病呈正相关(P<0.05);就曾有克山病病例报告的乡镇而言,粮食中硒含量与克山病发病无相关性(P>0.05)。结论克山病发病可能与粮食中硒含量无相关性。

    作者:李顺品;刘云兴;卢明章;高伟;曾文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样本光照时间对血清总胆红素测量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验室常规工作条件下样本光照时间对血清总胆红素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1)收集4.22 mg/L 、15.06 mg/L 、44.92 mg/L 3个浓度的混合人血清样本用避光管冻存于超低温冰箱。(2)按“同步等时法”准备实验室常规工作条件下光照0~8 h 的样本,同时每间隔15 min 用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并记录。(3)在实施严格避光措施的实验室应用 Doumas 参考方法[1]测量各样本的总胆红素含量,观察8 h 内实验室常规工作条件下光照对总胆红素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1)实验当日实验室常规工作条件下8:00~16:00的光强度为303~620 Lux 。当天光线强时间是11:00~13:00,光照强度为422~620 Lux 。(2)以实验室常规工作条件下光照0 h 样本的吸光度为100%计算实验室常规工作条件下光照0.5、1、1.5、2、4、6、8 h 后样本的总胆红素吸光度下降率,3个浓度样本的下降比例分别为低值:3.57%、7.95%、14.61%、16.40%、31.66%、40.91%、49.35%;中值:1.42%、4.85%、8.41%、10.28%、23.82%、33.21%、40.25%;高值:0.45%、2.60%、2.92%、4.90%、11.59%、16.59%、21.06%。结论为保证血清总胆红素测量结果的准确,血清总胆红素测量样本在离体后应尽快测定,否则实验室应采取严格避光或在控光措施保存样本。

    作者:胡滨;刘春龙;孙慧颖;韩玉霞;陈宝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两种护理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干预护理两种护理方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1年在该院脊柱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7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干预护理组(试验组),每组35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 指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为观察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骨水泥灌注量为2~5 mL ,两组患者 VAS 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定改善,但是在术后第3天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也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过程中,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刘新梅;常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婴幼儿哮喘患儿血 Ca2+、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哮喘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骨代谢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评价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婴幼儿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中重度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均给予规范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随访观察2年;同时选择同期该院健康儿童1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随访12个月、24个月后测定 Ca2+、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骨钙素(BGP)水平,并应用标准法测量两组身高、体质量。并对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24个月后的哮喘症状评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24个月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34、43.67,均 P<0.05),且治疗24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12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P<0.05)。观察组患儿随访12个月、24个月后的身高及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时、随访12个月、24个月后的 Ca2+、P3+、BGP 、IGF-1、IGFBP-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哮喘患儿,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李淑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结肠镜检查操作困难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结肠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肠道疾病诊治,也是结直肠疾病筛查的主要方法[1-2]。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如结直肠息肉和腺瘤,从而有效降低结肠直肠癌发病率[3]。结肠镜检查质量是保证结肠镜筛查结果有效性的关键。目前,评价结肠镜检查质量的指标包括插管成功率、撤镜时间、肠道准备质量、腺瘤检出率等[1]。结肠镜检查操作失败有可能增加疾病漏诊风险。有研究表明,结肠镜检查操作失败,可导致近端结肠病变漏诊率和发病率上升[4]。目前,一般要求内镜操作者在所有受检者中的插管成功率大于90%,在筛查患者中大于95%[1]。但对部分操作者而言,这个目标仍然充满了挑战。本文对结肠镜检查操作困难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予以综述,旨在为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提供帮助。

    作者:刘鸿儒(综述);杨幼林(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和TNF-α表达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 P-10、白介素(IL)-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共9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IL-6、TNF-α水平的变化、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质量及指数检测结果以及心脏彩超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IL-6、TNF-α水平分别为(47.92±10.25)pg/mL 和(109.25±21.33)pg/mL ,低于对照组患者(57.11±15.34) pg/mL 和(128.16±120.35)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较治疗前降低,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段大变化速率(+ Dp/dtmax)和左室内压下降大变化速率(- Dp/dtmax)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和降低的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 MM P-9和 MMP-10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 MMP-9和 MMP-10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不仅能有效抑制 MMP-9和 MM P-10,从而有效逆转心室重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血清 IL-6及血清 TNF-α表达,提高患者疗效。

    作者:张艳;任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阴道超声对药物流产的监测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对药物流产的监测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该院阴道超声检测的50例药物流产者的临床资料,药物流产前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测量患者孕囊平均内径,根据孕囊平均内径大小将患者分为5组,药物流产后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查看患者药物流产效果。结果药物流产后超声图像显示流产失败3例、不完全流产5例、完全流产42例,与2、3、4组患者组间相比,1、5组患者失败率及不完全流产率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63,χ21~3=5.875,χ21~4=6.347,χ25~2=5.474,χ25~3=5.968,χ25~4=7.365,P<0.05),2、3、4组组间不完全流产率及失败率均较低,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0.146,χ22~4=0.536,χ23~4=0.385,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简单、准确判断孕囊大小等多方面优点,临床上其应为药物流产患者的首选检查项目,可对流产效果进行检测并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临床处理。

    作者:刘雅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清自身抗体 P-ANCA 及 GAB 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测定血清自身抗体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和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 UC 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入住该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 UC 患者60例、其他肠道疾病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组60例,UC 组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又分为远端受累组36例和广泛结肠受累组24例。分别检测3组血清自身抗体 P-ANCA 和 GAB 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UC 组 P-ANCA 和 GAB 的阳性率分别为58.3%、33.3%,高于其他肠道疾病组6.7%、3.3%和健康对照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上升为66.7%,但特异度为下降为91.7%。结论血清自身抗体 P-ANCA 、GAB 单独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对 UC的临床诊断有一定指导作用,同时联合检测相对于单独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王璋;吴泉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外疝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腹外疝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入住该院进行腹外疝手术的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造成其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比较患者经护理后排尿情况的改善情况。结果影响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的原因主要有麻醉影响、手术操作不当、排尿方式改变的影响、药物因素、术后舒适度的影响及心理因素等,各原因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对策后,380例患者在术后1~3 h 内即完成排尿的比率有50.00%,较其他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的原因包括麻醉影响、手术操作不当、排尿方式改变的影响、药物因素、术后舒适度的影响及心理因素等,对患者术后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后,绝大部分患者都能够在术后6 h 内排尿,对患者改善术后排尿情况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梁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新生儿出生早期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早期血清降钙素原(PCT )变化规律及常见围产因素对 PCT 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无感染健康新生儿470例,其中足月儿240例,早产儿230例,分析其出生一周内血清 PCT 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胎龄等常见围产因素对 PCT 水平的影响。结果足月儿及早产儿 PCT 水平在出生时极低,出生后12 h 内均略上升,并分别于出生后≥12~24 h 及≥24~48 h 达峰值,随后均逐步下降,后两者分别在出生后约72 h 后及96 h 后降至正常婴儿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早产儿的 PCT 水平与样本检测时间(出生日龄)及其胎龄大小相关,足月儿 PCT 水平仅与出生日龄相关。结论足月儿及早产儿在出生早期 PCT 生理波动规律有所不同,且早产儿胎龄与 PCT 水平相关,该发现对于新生儿早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许蔓春;廖扬;任广立;马恒颢;石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