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JCI 标准下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实践与应用

杨浩;付靖瑜;汪宏良

关键词:JCI, 危急值报告, 患者安全
摘要:目的:了解 JCI 标准实施过程中,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实践与应用,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信息化方式对检验危急值进行报告和追踪,从实验室信息系统中筛选出2015年1~6月的危急值项目数据,计算出危急值确认时间、处理时间、确认率、处理率等指标。结果危急值发生率0.694%,主要分布于血小板计数(PLT )、白细胞计数(WBC)等项目,临床科室分布主要以血液内科、新生儿科、肾内科等科室为主。危急值项目确认时间中位数,红细胞计数(RBC)长,需26分钟,血液酸碱度(PH)时间短,需5分钟。红细胞计数(RBC)、凝血酶原时间(PT )的15分钟内确认率确认率低于80%,危急值项目60分钟内处理率,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钠(NA)、葡萄糖(GLU)低于80%,临床科室中产科危急值确认率低于80%,产科、老年病科、乳甲胰腺外科的危急值处理率低于80%。结论 JCI 标准实施过程中,信息化方式可以提高检验危急值的报告和追踪的效率;检验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目标数据监测,根据数据监测的结果及时进行原因分析,是促进检验与临床的有效沟通,保障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有效方法。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针对性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艾滋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针对性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密切接触艾滋病患者的接触者共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触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组接触者使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接触者通过健康教育前后的艾滋病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和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干预后接触者关于艾滋病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明显高于治疗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接触者所接触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艾滋病家庭密切接触者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有效的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能够对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治疗的目的。

    作者:许萌;王素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H型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特征与其对患者长期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 H 型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特征与其对患者长期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在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2级患者140例,根据患者 Hcy(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 H 型高血压组79例,单纯型高血压组61例。检测患者血液中血糖、血脂含量以及血栓前状态指标和患者的血压。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栓前状态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调查,对患者血栓的发生率以及生存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发现,H 型高血压组和单纯型高血压组之间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8,P=0.063>0.05),且两组之间舒张压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7,P=0.059>0.05);H 型高血压组和单纯型高血压组在 TM (血栓调节蛋白)、GM P-140(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F1+2(凝血酶原片段)、AT-Ⅲ(抗凝血酶Ⅲ)对比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血糖、血脂、FIB (纤维蛋白原定量)、血浆黏度、D-Dime(血浆 D-二聚体)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Hcy 与TM 表现出正相关性(P<0.05),与 AT-Ⅲ表现出负相关性(P<0.05),而与 GMP-140、F1+2、D-Dimer 、FIB 没有表现出相关性(P>0.05);H 型高血压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型高血压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8,P=0.017);H 型高血压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型高血压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79,P=0.023)。结论 H 型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中促凝标记物 TM 的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升高,而抗凝标记物 AT-Ⅲ的水平会出现明显的降低。同时,H 型高血压组会更加容易形成血栓而威胁患者的生命。

    作者:李鲁明;林雁;王红军;孙吉胜;邵红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和卵巢血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卵巢血流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血流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子宫动脉 Vmax 、Vmin 水平均低于术前,RI 、PI 均高于术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子宫动脉 Vmax 、Vmin 均明显下降,RI 和 PI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卵巢动脉血流参数 Vmax 、Vmin 、RI 、P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血流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能降低子宫血供,对卵巢血流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玉珍;束长珍;黄琴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洗胃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更为有效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洗胃治疗方法。方法将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洗胃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进的洗胃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中需进行反复胃管插管的患者比例,到达阿托品化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反复插管患者比例、达阿托品化的时间、发生反跳的比例、洗胃液呈红色的比例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大泡性皮疹的比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呼吸道插管技术及辅助呼吸机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不仅可有效避免反复插管,缩短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也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王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互联网+”视角下医疗服务流程再造的思考

    目的:探索与思考“互联网+医疗”对医疗服务流程再造的作用与方式。方法通过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互联网+医疗”应把握的五个关键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医疗服务流程再造方式的思考,并以门诊医疗服务流程为例对当前医疗服务流程进行再造。结果“互联网+”模式在医院预约诊疗、信息引导、费用结算、患者随访与满意度评价、估计护理差错事故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结论“互联网+”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工作准确度,减少查错发生,提升工作效率,对于医疗服务流程再造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坤素;肖雅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病原体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44例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的病原学资料,探究病原体分布情况,并对该类患儿感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与其他病原体相关因素、检出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粪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毒素检测后,CD 毒素 A和(或)B 阳性标本为32例,占全部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数量的22.22%。 CD 感染患儿年龄明显低于其他病原体感染患儿;CD 感染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患儿,均属于肺炎继发 AAD 的危险因素,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对144份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后,发现无沙门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志贺菌等致病菌生长,而其他致病菌则呈优势生长,其中大肠杆菌、念珠菌检出率明显高于 CD 检出率;产气荚膜梭菌、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检出率明显低于 CD 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与 C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病原体分布中,念珠菌占有较大比例,检出率更高,患儿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极易受抗菌药物影响,临床中应根据患儿检测结果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周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放松训练配合纽曼护理模式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配合纽曼护理模式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4例拟行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放松训练配合纽曼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SDS 和 S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 CD3+、CD4+、CD8+和 NK 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 CD3+、CD4+和 NK 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干预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间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配合纽曼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黄露;刘文明;钟肖红;郭龙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观察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的干扰因素分析以及改进措施

    目的:分析探讨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的干扰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3月该院收集的混合血清标本20份作为检测标本。该次研究所有的检测仪器为贝克曼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次研究所涉及的常规生化试剂有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UA ),TBA 测定方法为酶循环法。观察特殊清洗前后生化试剂组合 TBA 测量结果。结果生化试剂处理前,TC/TBA 为(8.12±0.03)μmol/L , TG/TBA 为(218.03±6.45)μmol/L ,HDL-C/TBA 为(8.13±0.05)μmol/L ,LDL-C/TBA 为(184.01±5.16)μmol/L ,UA /TBA为(474.11±10.24)μmol/L 。经统计学检验,TG 、LDL-C 以及 UA 对 TBA 有影响(P <0.05)。生化试剂处理后,TC/TBA 为(8.13±0.05)μmol/L ,TG/TBA 为(8.12±0.03)μmol/L ,HDL-C/TBA 为(8.12±0.03)μmol/L ,LDL-C/TBA 为(8.12±0.04)μmol/L ,UA/TBA 为(8.12±0.04)μmol/L 。经统计学检验,特殊清洗处理后生化试剂对 TBA 无影响(P>0.05)。结论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有干扰。因此,要提高改进措施如加强清洗及科学性的有序检测从而避免污染,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

    作者:李叶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曲肽和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奥曲肽和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外周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6.2%,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以及血浆 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不适、肝肾功能异常、假性胰腺囊肿、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和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炎性因子分泌,降低血、尿淀粉酶及外周血 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谨;任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栓弹力图在预测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出现出血倾向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预测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出现出血倾向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4~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收治的住院化疗患者165例,在化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栓弹力图,分析数据。结果化疗后患者的 R 值、K 值、Angle 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 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 MA 值的明显变化可以预测白血病化疗过程可能出现出血倾向,能够为临床调整白血病患者化疗方案和避免出现出血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茅俊翔;茅蔚;赵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肥胖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肥胖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相关性,并对 BPH 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在该院泌尿外科住院的 BPH 患者120例,收集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前列腺体积(PV)、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临床资料。按 BMI 将其分为正常组、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比较分析各组中 BPH 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 BPH 患者比较,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的 IPSS 、PV 、IL-6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的 Qmax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 BPH 患者 IPSS 、PV 、IL-6与 BMI 呈正相关(r 分别为0.486、0.518和0.729,P<0.01),Qmax 与 BMI 呈负相关(r=-0.391,P<0.01)。结论肥胖与 BPH 的发病、发展密切相关,炎性细胞因子 IL-6可能在 BPH 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杰;潘永军;黄捷;陈雄;张雄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机制,分析和研究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检测脂联素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45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 PCOS 患者作为试验组对象,选取同时间段来该院就诊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象,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比较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联系。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值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而血清脂联素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发现,胰岛素抵抗和脂联素之间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PCOS 患者多伴有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异常,其中低脂联素水平可诱发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二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作者:杨枫;王建榜;苏鹏;吴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耐亚胺培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探讨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β-内酰胺酶基因。方法收集该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72株,其中观察组为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照组为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6株。对所有菌种进行鉴定及确认后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β-内酰胺酶进行相关耐药基因检测。计算其药敏率及β-内酰胺酶阳性基因测序。结果通过对两组菌株的耐药谱进行比较,在对所有药物的观察中,观察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组菌株阳性基因比较,观察组各项基因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产β-内酰胺酶是其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对其基因的调控是改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根本方法,可有效提高其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艳梅;满宝华;杨传莲;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683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血液系统及骨髓造血功能评估

    目的:评估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血液系统及骨髓造血功能,提高作业人员的防护意识,增强保护措施。方法检测148例健康体检人员和683例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结果血常规相关参数在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 B 组作业人员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及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观察组人群有毒有害更容易经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造成职业损伤。应切实提高危险意识,加强防护措施。

    作者:郭长旭;杨平;方堃;李桂才;蔡志龙;井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结肠癌组织中C/EBPα的表达及其对SW480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目的:综合分析结肠癌组织中转录因子 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表达,并研究 C/EBPα的表达对结肠癌 SW480细胞系侵袭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确诊为结肠癌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36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 C/EBPα表达情况。将结肠癌组中的 C/EBPα表达情况设为研究组,正常组织中的 C/EBPα表达情况设为对照组,每组均为18例。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 C/EBPα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发现 SW480细胞系为高表达C/EBPα肠癌细胞株;构建 pCDGFP-C/EBPα真核表达质粒,通过细胞划痕实验研究其迁移能力的变化,并检测与肿瘤侵袭相关蛋白(KLF5、MMP-2、MMP-9、ECD)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组织中,C/EBPα的低表达率为6.21%;在结肠癌组织中,C/EBPα的低表达率为67.8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低表达 C/EBPα的患者的肿瘤直径越大、TMN 分期越晚,过表达 C/EBPα的 SW480细胞的 KLF5、MMP-2、MM P-9表达越低,而 E 钙黏蛋白(ECD)表达越高。结论低表达 C/EBPα与结肠癌的 TMN 分期和转移有着密切关系,过表达 C/EBPα能够显著降低结肠 SW480癌细胞的侵袭性,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王林;赵小飞;林山;蒋晓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清TGF-β1、HIF-1α、sFlt-1联合检测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联合检测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接诊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及正常妊娠孕妇50例,比较3组孕妇血清 TGF-β1、HIF-1α、sFlt-1水平及胎盘组织 HIF-1α相对吸光度比值、sFlt-1 mRNA 和蛋白水平,同时比较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 TGF-β1、HIF-1α、sFlt-1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 HIF-1α相对吸光度比值、sFlt-1 mR-NA 和 sFlt-1蛋白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结论 TGF-β1、HIF-1α、sFlt-1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有效反映患者病情进展程度,可为判断患者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哲;陈媛媛;李花繁;李维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筛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应用研究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患者的基因型,探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在地贫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262例接受健康体检的成人为研究对象,以血常规检查进行初筛。对初筛阳性者和150例健康者进行血红蛋白(Hb)毛细管电泳检测。以基因检测结果确定地贫患者基因型。以基因检测结果为参比标准,计算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在 HbA2取不同截断值时对地贫的诊断效能。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确定佳截断值。结果3262例体检者中,基因检测确诊地贫患者111例(3.40%),其中α地贫检出率为2.21%,β地贫检出率为1.19%,主要的基因型为--SEA/αα。以基因检测结果为参比标准,以试剂盒提供的 HbA2参考区间作为诊断标准,则电泳法诊断β地贫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分别为100.00%、98.00%、92.86%、100.00%、98.41%,诊断α地贫分别为29.17%、97.33%、84.00%、74.11%、75.23%。在 ROC 曲线中,当截断值为 HbA2≤2.5%时,诊断α地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佳值分别为48.61%、62.00%;当截断值未 HbA2≥3.5%时,诊断β地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则达到100.00%、99.33%。结论成都地区为地贫低发病率区域。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可用于β地贫常规筛查,但对α地贫的筛查诊断效能较低。

    作者:于霞;杨立业;刘成桂;曹登成;沈伟;林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大肠埃希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预防院内感染。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该院1588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用 WHONET5.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占分离菌的57.5%,主要分离自尿液(42.6%),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敏感性高分别为99.6%、99.5%、99%,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高87.3%。产超广谱(ESBLs)菌株的检出率51.8%,其耐药率增高。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感染主要为泌尿系感染,耐药情况严重,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增高,应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官丽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赖氨大黄酸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 Smad2、Smad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赖氨大黄酸(RHL)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 Smad2、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BDL)的手术方法建立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赖氨酸组、低剂量 RHL 组[35 mg/(kg · d)]、高剂量 RHL 组[70 mg/(kg · d)]。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的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 Smad2、Smad3 mRNA 的相对表达量。 Western blot 的方法检测 Smad2、Smad3蛋白时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经 RHL 治疗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 Smad2、Smad3 mRNA 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经RHL 治疗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 Smad2、Smad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L能够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可能是通过抑制 Smad2、Smad3 mRNA 和蛋白的表达,阻断 TGF-β1/Smads 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作者:王琳;郝晓方;张荣花;王密斯;孔艺璇;冯雪妍;章广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髓增殖性肿瘤中 JAK2V617F 突变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研究 JAK2V617F 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 PN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为临床明确诊断、选择佳治疗方案。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及住院确诊为 BCR/ABL 阴性 MPNs 患者,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患者 JAK2V617F 突变,根据情况给予羟基脲和(或)干扰素治疗,定期进行门诊随访。结果90例 MPNs 患者中 JAK2V617F 突变阳性率为63.3%,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82.9%、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45.2%、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50.0%、骨髓增殖性肿瘤不能分类(MPN-U )66.7%;PV 、ET 两组患者 JAK2V617F突变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AK2V617F 突变阳性的 PV 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阴性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AK2V617F 突变阳性的 ET 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阴性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并发症的 MPNs 患者与无并发症的 MPNs 患者相比具有更高的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基脲对 MPNs 患者 JAK2V617F 突变阳性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羟基脲联合干扰素组的有效率高于单用羟基脲组及单用干扰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 MPNs 亚型的 JAK2V617F 突变发生率存在差异;M PNs 患者中JAK2V617F 突变与疾病的各项临床特征密切相关;JAK2V617F 突变阳性 MPNs 患者对羟基脲治疗敏感性更高,且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羟基脲或干扰素。

    作者:韩艳秋;刘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