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洗胃治疗方法研究

朱敏;王斌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洗胃
摘要:目的:探讨更为有效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洗胃治疗方法。方法将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洗胃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进的洗胃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中需进行反复胃管插管的患者比例,到达阿托品化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反复插管患者比例、达阿托品化的时间、发生反跳的比例、洗胃液呈红色的比例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大泡性皮疹的比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呼吸道插管技术及辅助呼吸机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不仅可有效避免反复插管,缩短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也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性釉质酸蚀结合自酸蚀黏接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评估选择性釉质酸蚀结合自酸蚀黏接、全酸蚀和自酸蚀黏接3种不同黏接系统处理窝洞后充填树脂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在30颗无龋坏离体人磨牙的颊舌侧制备盒状洞形(大小约5 mm ×3 mm ×3 mm),分为3个组,每组10颗牙,第1组窝洞用35%磷酸预处理牙釉质结合可乐丽菲露 SEbond 黏接;第2组窝洞用35%磷酸和3M Singlebond2黏接;第3组窝洞用可乐丽菲露 SEbond 黏接。3个组窝洞均充填复合树脂后进行500次冷热循环,2.0%亚甲基蓝染色,平行牙长轴方向将其片切,体视显微镜观察树脂边缘染料渗漏情况。结果1组和2组边缘微渗漏值相似,有好于3组的趋势,但三者之间实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釉质酸蚀结合自酸蚀黏接是一种有效的黏接方法。

    作者:杨春侠;霍炳鑫;刘丽静;李常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攀枝花市克山病发病周期及粮食中硒含量论证研究

    目的:对攀枝花市克山病流行周期及粮食中硒含量进行论证研究。方法按年度及月份对攀枝花市1967~2013年报告的克山病病例进行汇总分析。比较2006年和2014年当地粮食标本硒含量检测结果。分析粮食标本硒含量与克山病报告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攀枝花市克山病发病有一定的周期性,高发期持续约3~5年,7~9月为高发月份。2014年粮食标本硒含量结果与2006年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就攀枝花市整体而言,粮食中硒含量与克山病发病呈正相关(P<0.05);就曾有克山病病例报告的乡镇而言,粮食中硒含量与克山病发病无相关性(P>0.05)。结论克山病发病可能与粮食中硒含量无相关性。

    作者:李顺品;刘云兴;卢明章;高伟;曾文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病原体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44例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的病原学资料,探究病原体分布情况,并对该类患儿感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与其他病原体相关因素、检出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粪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毒素检测后,CD 毒素 A和(或)B 阳性标本为32例,占全部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数量的22.22%。 CD 感染患儿年龄明显低于其他病原体感染患儿;CD 感染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患儿,均属于肺炎继发 AAD 的危险因素,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对144份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后,发现无沙门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志贺菌等致病菌生长,而其他致病菌则呈优势生长,其中大肠杆菌、念珠菌检出率明显高于 CD 检出率;产气荚膜梭菌、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检出率明显低于 CD 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与 C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病原体分布中,念珠菌占有较大比例,检出率更高,患儿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极易受抗菌药物影响,临床中应根据患儿检测结果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周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互联网+”视角下医疗服务流程再造的思考

    目的:探索与思考“互联网+医疗”对医疗服务流程再造的作用与方式。方法通过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互联网+医疗”应把握的五个关键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医疗服务流程再造方式的思考,并以门诊医疗服务流程为例对当前医疗服务流程进行再造。结果“互联网+”模式在医院预约诊疗、信息引导、费用结算、患者随访与满意度评价、估计护理差错事故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结论“互联网+”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工作准确度,减少查错发生,提升工作效率,对于医疗服务流程再造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坤素;肖雅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及氧化应激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及氧化应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加重期40例、稳定期40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P-选择蛋白(CD62P)、超氧化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的 PAF 、CD62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OD 、GSH-Px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加重期患者的 PAF 、CD62P 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SOD 、GSH-Px 水平均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肺动脉高压的 AECOPD 患者,PAF 、CD62P 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肺动脉高压者,SOD 、GSH-Px水平均显著低于无肺动脉高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衰竭 AECOPD 患者的 PAF 、CD62P 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呼吸衰竭者,SOD 、GSH-Px 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呼吸衰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氧化应激水平均较高,其与患者病情的持续进展与反复加重有关,同时也预示着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差。

    作者:吴挺实;梁勇;陈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清自身抗体 P-ANCA 及 GAB 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测定血清自身抗体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和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 UC 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入住该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 UC 患者60例、其他肠道疾病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组60例,UC 组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又分为远端受累组36例和广泛结肠受累组24例。分别检测3组血清自身抗体 P-ANCA 和 GAB 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UC 组 P-ANCA 和 GAB 的阳性率分别为58.3%、33.3%,高于其他肠道疾病组6.7%、3.3%和健康对照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上升为66.7%,但特异度为下降为91.7%。结论血清自身抗体 P-ANCA 、GAB 单独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对 UC的临床诊断有一定指导作用,同时联合检测相对于单独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王璋;吴泉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国产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试剂盒的分析性能评价

    目的:对某国产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试剂盒进行性能评价。方法依据 CLSI-EP 相关文件,在 AU2700生化仪上对该试剂盒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验证、干扰试验等方面进行性能评价;并与西门子化学发光法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同型半胱氨酸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和预期偏倚的95%可信区间并判断偏倚是否可以接受。结果批内精密度(CV)为0.94%、1.41%,批间 CV 为3.00%、2.60%;线性范围5.0~50.0μmol/L ,大稀释倍数为20,临床可报告范围5.0~1000.0μmol/L ;血红蛋白≤5 g/L 、三酰甘油≤7.8 mmol/L 、抗坏血酸≤1.7 mmol/L 、胆红素≤0.68 mmol/L ,对试验无明显干扰;两种分析仪结果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 r 均大于0.97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偏倚临床可以接受。结论该国产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在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上的分析性能良好,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闫慧慧;罗金刚;骆飞;陈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耐亚胺培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探讨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β-内酰胺酶基因。方法收集该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72株,其中观察组为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照组为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6株。对所有菌种进行鉴定及确认后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β-内酰胺酶进行相关耐药基因检测。计算其药敏率及β-内酰胺酶阳性基因测序。结果通过对两组菌株的耐药谱进行比较,在对所有药物的观察中,观察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组菌株阳性基因比较,观察组各项基因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产β-内酰胺酶是其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对其基因的调控是改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根本方法,可有效提高其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艳梅;满宝华;杨传莲;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结肠镜检查操作困难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结肠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肠道疾病诊治,也是结直肠疾病筛查的主要方法[1-2]。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如结直肠息肉和腺瘤,从而有效降低结肠直肠癌发病率[3]。结肠镜检查质量是保证结肠镜筛查结果有效性的关键。目前,评价结肠镜检查质量的指标包括插管成功率、撤镜时间、肠道准备质量、腺瘤检出率等[1]。结肠镜检查操作失败有可能增加疾病漏诊风险。有研究表明,结肠镜检查操作失败,可导致近端结肠病变漏诊率和发病率上升[4]。目前,一般要求内镜操作者在所有受检者中的插管成功率大于90%,在筛查患者中大于95%[1]。但对部分操作者而言,这个目标仍然充满了挑战。本文对结肠镜检查操作困难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予以综述,旨在为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提供帮助。

    作者:刘鸿儒(综述);杨幼林(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H型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特征与其对患者长期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 H 型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特征与其对患者长期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在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2级患者140例,根据患者 Hcy(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 H 型高血压组79例,单纯型高血压组61例。检测患者血液中血糖、血脂含量以及血栓前状态指标和患者的血压。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栓前状态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调查,对患者血栓的发生率以及生存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发现,H 型高血压组和单纯型高血压组之间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8,P=0.063>0.05),且两组之间舒张压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7,P=0.059>0.05);H 型高血压组和单纯型高血压组在 TM (血栓调节蛋白)、GM P-140(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F1+2(凝血酶原片段)、AT-Ⅲ(抗凝血酶Ⅲ)对比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血糖、血脂、FIB (纤维蛋白原定量)、血浆黏度、D-Dime(血浆 D-二聚体)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Hcy 与TM 表现出正相关性(P<0.05),与 AT-Ⅲ表现出负相关性(P<0.05),而与 GMP-140、F1+2、D-Dimer 、FIB 没有表现出相关性(P>0.05);H 型高血压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型高血压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8,P=0.017);H 型高血压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型高血压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79,P=0.023)。结论 H 型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中促凝标记物 TM 的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升高,而抗凝标记物 AT-Ⅲ的水平会出现明显的降低。同时,H 型高血压组会更加容易形成血栓而威胁患者的生命。

    作者:李鲁明;林雁;王红军;孙吉胜;邵红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及血浆 M2型丙酮酸激酶(M2-PK )四者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63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的41例良性胃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以及4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3组的血清 CEA 、CA125及 CA199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组的血浆 M2-PK 水平,对比3组上述4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水平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胃癌的检测中,血清 CEA 、CA125、CA188及血浆 M2-PK 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3.7%显著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52.4%、55.6%、49.2%、73.0%,同时上述四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7.6%,显著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特异度75.6%、73.2%、89.0%、9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对胃癌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而 CEA 、CA125、CA199及 M2-PK 四者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GLP-1类药物利拉鲁肽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水平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 GLP-1类药物利拉鲁肽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水平影响。方法 LADA 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n=20)和胰岛素组(n=20),并纳入性别和年龄相符的非糖尿病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综合分析入组时和治疗后1个月时促炎因子(TNF-α、IL-1β以及 IL-6)和抗炎因子(IL-10、TGFβ以及 IL-4)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LADA 患者治疗前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以及 IL-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拉鲁肽组患者 TNF-α、IL-1β和 IL-6水平下降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仅见 IL-6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ADA 患者治疗前血清抗炎因子(IL-10、TGFβ以及 IL-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 IL-4和 TGFβ水平上升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未见明显上升(P>0.05)。利拉鲁肽与促炎因子△ TNF-α、△ IL-1β和△ IL-6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抗炎因子△ IL-10和△ TGFβ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以有效调节 LADA 患者体内促炎-抗炎系统平衡的作用,改善体内慢性炎性因子损伤状态。

    作者:周碧芸;叶丽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683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血液系统及骨髓造血功能评估

    目的:评估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血液系统及骨髓造血功能,提高作业人员的防护意识,增强保护措施。方法检测148例健康体检人员和683例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结果血常规相关参数在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 B 组作业人员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及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观察组人群有毒有害更容易经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造成职业损伤。应切实提高危险意识,加强防护措施。

    作者:郭长旭;杨平;方堃;李桂才;蔡志龙;井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PDGF-A 、AGE 、RAGE 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外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 (PDGF-A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水平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 ELISA 法测定84例 PE 患者(早发型48例,迟发型36例)及80例正常妊娠对照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 PDGF-A 、AGE 、RAGE 对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子痫前期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血清 PDGF-A 、AGE 、RAGE 水平显著升高,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72.25±12.36)ng/L 、(0.73±0.30)ng/L 、(0.89±0.09)ng/L 显著高于轻度组(57.26±5.69)ng/L 、(0.61±0.18)ng/L 、(0.72±0.14)ng/L(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70.25±5.26)ng/L 、(0.68±0.11)ng/L 、(0.82±0.22)ng/L 高于迟发型子痫前期组(47.64±3.89)ng/L 、(0.53±0.18)ng/L 、(0.59±0.13)ng/L (P <0.05)。 PE 组患者入院治疗第3d 、5d 、7d 血清 PDGF-A 、AGE 、RAGE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经 ROC 分析可知,PDGF-A + AGE + RAGE 联合诊断早发型 PE 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与 PE 发生及病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通过联合应用多种指标诊断可提高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诊断灵敏度。

    作者:刘云;陈媛媛;张西艺;李维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赖氨大黄酸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 Smad2、Smad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赖氨大黄酸(RHL)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 Smad2、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BDL)的手术方法建立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赖氨酸组、低剂量 RHL 组[35 mg/(kg · d)]、高剂量 RHL 组[70 mg/(kg · d)]。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的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 Smad2、Smad3 mRNA 的相对表达量。 Western blot 的方法检测 Smad2、Smad3蛋白时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经 RHL 治疗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 Smad2、Smad3 mRNA 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经RHL 治疗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 Smad2、Smad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L能够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可能是通过抑制 Smad2、Smad3 mRNA 和蛋白的表达,阻断 TGF-β1/Smads 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作者:王琳;郝晓方;张荣花;王密斯;孔艺璇;冯雪妍;章广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运用微信加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研究组则采用微信随访。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末对两组患者采用 Harris 髋关节评分法进行比较。同时,在出院后第3个月末评估患者完成康复训练任务的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85.4±6.3)分和康复任务完成总优良率(93.3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月和第6个月两组之间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结论术后微信随访模式明显优于传统随访模式,能有效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关节康复。

    作者:庄华敏;张适霖;张梅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胰岛素放射免疫检测技术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影响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检测结果的外部因素。方法确立反应剂量、温浴时间、分离时间、离心速度、操作技能、标本性质、标本保存条件、反复冻融、曲线调用和曲线模型10种影响因素,通过检测标本中胰岛素含量,分析以上因素对胰岛素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1)操作因素中除操作技能外(P<0.05),其他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标本、标本长时间常温保存以及反复冻融可以使检测结果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直接曲线调用也可以对检测结果产生明显升高或降低(P<0.05),通过质控品调用曲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差异,曲线模型的选择对胰岛素检测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消除外部因素对胰岛素检测结果的影响,要选择合适的标本,注意标本的保存条件,避免标本的多次冻融,不能进行曲线调用,同时要加强操作手法练习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作者:张巧娣;谢而付;付煜;颜承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多元化术前宣教模式对减轻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及手术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多元化术前宣教模式对减轻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及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在2014年6月前入组的65例患者按照常规术前宣教方式干预,在2014年7月开始,对入组的63例患者在总结治疗中护理问题的基础上,改进优化流程,建立了适合该院手术术前宣教模式,比较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压力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宣教后,多元化组心理压力状况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化组患者的对疾病的了解及手术的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组患者术前宣教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2.0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术前宣教模式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术前宣教的依从性,减少延期手术、麻醉方式改变等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杨梅;余娜;田聪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曲肽和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奥曲肽和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外周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6.2%,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以及血浆 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不适、肝肾功能异常、假性胰腺囊肿、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和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炎性因子分泌,降低血、尿淀粉酶及外周血 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谨;任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以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与患者的性别、长期吸烟史、糖尿病、术前血清清蛋白、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通气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喉返神经损伤、临床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9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为23.9%,有长期吸烟史、糖尿病、术前低血清清蛋白、单肺通气、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率分别为33.3%、48.0%、35.7%、30.6%、53.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吸烟史、糖尿病、术前血清清蛋白、通气方式、喉返神经损伤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在围术期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肺部感染。

    作者:郭孟刚;周海宁;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