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明;林雁;王红军;孙吉胜;邵红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4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交替归属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排便积分、Bristol 大便性状分型中理想便形和便秘发生率。结果干预14 d 后,研究组患者排便积分由(2.48±0.49)分下降到(0.97±0.50)分,对照组由(2.46±0.53)分下降到(2.03±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 Bristol 大便性状分型中理想便型由14.52%(9/62)上升至70.97%(44/62),对照组理想便形由12.90%(8/62)上升至19.35%(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81%/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作用,能有效改善排便积分及大便性状分型,患者微创术后便秘及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作者:代建萍;陈玉娇;王丽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预测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出现出血倾向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4~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收治的住院化疗患者165例,在化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栓弹力图,分析数据。结果化疗后患者的 R 值、K 值、Angle 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 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 MA 值的明显变化可以预测白血病化疗过程可能出现出血倾向,能够为临床调整白血病患者化疗方案和避免出现出血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茅俊翔;茅蔚;赵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脑梗死确诊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钙。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改善更显著,血流动力学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稳定和逆转动脉斑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不良事件发病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曦;张敏;杨柳;王进平;孟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内脏脂肪素,又称内脂素(Visfatin),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称前 B 细胞集落增强因子(PBEF)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 ),在脂肪组织中高度表达。 Visfatin是催化烟酰胺生物合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第一步反应的限速酶,对细胞生长、凋亡和血管生成具有调节作用,在NAD 代谢,肿瘤发生、发展,炎症和衰老等方面扮演多种角色。癌细胞分化、增殖和 DNA 修复需要大量的 NAD 。因此,Vis-fatin 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就 Visfatin 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和作用作一综述,以了解其新研究进展。
作者:孙一帆(综述);刘春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67例 IBD 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平均体积(M PV)、凝血酶时间(TT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患者与健康者的差异,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指标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者相比,IBD 患者 PLT 、PT 和 FIB 升高,MPV 下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间 PLT 、MPV 、PT 和 FIB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克罗恩病患者间 PLT 、MPV 和 FIB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 和 FIB 与 IBD 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MPV 与疾病活动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IBD 患者体内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 PLT 升高、MPV 下降,PT 延长及 FIB 升高,PLT 、M PV 和 FIB 或可作为判断 IBD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作者:安毅;康凯;贺亚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迈瑞公司 BS-800M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下简称 BS-800M 型分析仪)进行分析性能评价。方法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相关文件的方法,对 BS-800M 型分析仪检测12个常规项目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稀释倍数、干扰试验、携带污染等性能进行验证,并与贝克曼公司 AU5431型分析仪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 BS-800M 型分析仪清蛋白(ALB)、肌酐(Cr)、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 A1(ApoA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尿素(UREA)、葡萄糖(GLU )检测批内检测变异系数均小于允许总误差的1/4,批间检测变异系数小于允许总误差的1/3。线性试验显示,ALB 、ALT 、GLU 等10个项目的适方程均为一阶线性方程,各项目在临床常见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除 ApoA1外,其他11个项目测定结果与 AU5431型分析仪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TBIL 、TG 、血红蛋白(Hb)3种干扰物终浓度分别为427.5 mol/L 、22.60 mmol/L 、5.0 g/L 时,对12个项目测定结果的干扰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12个项目的携带污染率为0.16%~1.43%。高浓度标本经相应倍数稀释后,TG 、ALT 、UA 、UREA 、GLU 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满足临床需求。结论迈瑞公司 BS-800M 型分析仪的分析性能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适合中小型临床实验室日常使用。
作者:曾方银;蔡海丽;王征宇;赵明海;余柏林;陈永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 P-10、白介素(IL)-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共9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IL-6、TNF-α水平的变化、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质量及指数检测结果以及心脏彩超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IL-6、TNF-α水平分别为(47.92±10.25)pg/mL 和(109.25±21.33)pg/mL ,低于对照组患者(57.11±15.34) pg/mL 和(128.16±120.35)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较治疗前降低,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段大变化速率(+ Dp/dtmax)和左室内压下降大变化速率(- Dp/dtmax)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和降低的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 MM P-9和 MMP-10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 MMP-9和 MMP-10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不仅能有效抑制 MMP-9和 MM P-10,从而有效逆转心室重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血清 IL-6及血清 TNF-α表达,提高患者疗效。
作者:张艳;任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 (PDGF-A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水平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 ELISA 法测定84例 PE 患者(早发型48例,迟发型36例)及80例正常妊娠对照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 PDGF-A 、AGE 、RAGE 对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子痫前期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血清 PDGF-A 、AGE 、RAGE 水平显著升高,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72.25±12.36)ng/L 、(0.73±0.30)ng/L 、(0.89±0.09)ng/L 显著高于轻度组(57.26±5.69)ng/L 、(0.61±0.18)ng/L 、(0.72±0.14)ng/L(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70.25±5.26)ng/L 、(0.68±0.11)ng/L 、(0.82±0.22)ng/L 高于迟发型子痫前期组(47.64±3.89)ng/L 、(0.53±0.18)ng/L 、(0.59±0.13)ng/L (P <0.05)。 PE 组患者入院治疗第3d 、5d 、7d 血清 PDGF-A 、AGE 、RAGE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经 ROC 分析可知,PDGF-A + AGE + RAGE 联合诊断早发型 PE 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与 PE 发生及病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通过联合应用多种指标诊断可提高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诊断灵敏度。
作者:刘云;陈媛媛;张西艺;李维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 I(cTnI)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对于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意义。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中抽取4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抽取来院体检的健康老人4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人员血液中 Mb ,cTnI ,IL-6和 CSF 的水平。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心肌梗死患者的四项检测值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Mb 的升高迅速,于4~8 h 时达到高峰,随后降低;cTnI ,IL-6均为8~12 h 时达到顶峰,CSF 为12~24 h 时达到顶峰;上述检测项目中,cTnI 在到达顶峰后仍可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水平;在四项检测中,单独检测阳性率高的是 Mb ,达85.4%,四项联合检测相对于单独项目的检测,AMI 的检出率明显较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Mb ,cTnI ,IL-6和 CSF 联合检测心肌梗死,其阳性率较高,临床应用前景明朗。
作者:杨靖;宋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 GLP-1类药物利拉鲁肽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水平影响。方法 LADA 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n=20)和胰岛素组(n=20),并纳入性别和年龄相符的非糖尿病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综合分析入组时和治疗后1个月时促炎因子(TNF-α、IL-1β以及 IL-6)和抗炎因子(IL-10、TGFβ以及 IL-4)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LADA 患者治疗前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以及 IL-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拉鲁肽组患者 TNF-α、IL-1β和 IL-6水平下降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仅见 IL-6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ADA 患者治疗前血清抗炎因子(IL-10、TGFβ以及 IL-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 IL-4和 TGFβ水平上升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未见明显上升(P>0.05)。利拉鲁肽与促炎因子△ TNF-α、△ IL-1β和△ IL-6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抗炎因子△ IL-10和△ TGFβ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以有效调节 LADA 患者体内促炎-抗炎系统平衡的作用,改善体内慢性炎性因子损伤状态。
作者:周碧芸;叶丽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产妇产褥期健康教育采用歌谣式宣教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产褥期初产妇120例,将产妇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讲授或示范方法为产妇进行产褥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歌谣式宣教卡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产褥期知识评分以及产褥期行为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产妇产后一般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产妇遵医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及社会角色转变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歌谣式宣教卡对产褥期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的健康生活质量,并且使产妇可以很好地掌握产妇产后一般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促进产妇进行遵医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及社会角色转变的行为。
作者:曾六萍;黎珊璐;李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云南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以该地区在校小学生217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滕氏涂片法进行粪便寄生虫病原学检查。结果实际接受检查193例,受检率91.04%。共检出肠道寄生虫感染者50例,总感染率25.91%,包括单虫感染39例(20.21%),双重感染10例(5.18%)、三重感染1例(0.52%)。检出肠道寄生虫4种,包括蛔虫、鞭虫、钩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率依次为19.17%、9.84%、2.07%和1.55%。不同年龄、性别小学生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小学生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有必要制订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控制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流行。
作者:蔡敏琪;何宇佳;孟铖;罗丹;李汉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于荆州市中心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治疗,且随诊10年、资料完整的近视患者136例(241眼)。将241眼分为中度近视组(近视度-3.00~-6.00 D ,48眼)、高度近视组(近视度-6.00~-10.00 D ,134眼)和超高度近视组(近视度-10.00~-16.00 D ,59眼)。术后随诊10年,观察并记录视力、屈光度、角膜前表面曲率和眼压。结果中度近视组术后10年裸眼视力大于0.5和1.0比例分别为100.00%、84.00%,高度近视组分别为100.00%、83.95%,超高度近视组分别为91.45%、33.33%。各研究组术后10年佳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是98.21%、98.43%、92.34%。术后第1年屈光度回退明显,超高度近视组回退量大,中度近视组回退量小;术后第2~10年,超高度近视组屈光度回退大,中度和高度近视组回退不明显。术后第1年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较之后更明显,超高度近视组角膜前表面曲率改变多,中度近视组改变少。术后10年随诊时,患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远期效果稳定,是治疗近视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但近视程度越大,手术效果的预测性及术后视力稳定性越小。
作者:王晓舟;魏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该院具有睡眠障碍的35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研究,并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284例)和非二甲双胍治疗组(69例)。所有的入选患者均进行相同的多导睡眠图监测流程。结果二甲双胍组患者总入睡时间[(5.3±1.2)hvs.(6.8±2.1)h,P<0.05],睡眠效率[(64.6±5.8)%vs.(80.0±10.3)%,P<0.05]明显上升,而PSQI评分明显下降[(10.35±1.75)vs.(5.87±1.02),P<0.05]。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患者总入睡时间[(6.8±2.1)hvs.(5.9±2.5)h,P<0.05],睡眠效率[(80.0±10.3)%vs.(71.9±11.2)%,P<0.05]明显高于非二甲双胍组,而PSQI评分[(5.87±1.02)分vs.(9.11±1.25)分,P<0.05]明显低于非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与△总入睡时间(r=0.521,P<0.05)和△睡眠效率(r=0.543,P<0.05)呈正比,而与△PSQI评分(r=-0.422,P<0.05)呈反比。结论盐酸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忍冬;刘钟琰;茹洪明;耿金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 )在20例输入性疟疾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3年间输入性疟疾患者 PCT 检测结果与疟原虫分型、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有20例患者进行了 PCT 检测,其结果100%(20/20)有升高,范围在0.38~100.00 ng/mL 。间日疟 PCT 为(0.85±0.58)ng/mL ,高达正常值30倍;恶性疟 PCT 为(28.20±34.50)ng/mL ,高达2000倍。白细胞总数升高者占20%(4/20),降低者占25%(5/20)。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占95%(19/20),中性粒细胞(NEU )/淋巴细胞(LYM )>4倍者占75%(15/20),PLT 降低者占80%(16/20)。结论恶性疟患者 PCT 升高程度明显高于间日疟患者,PCT 高低及 NEU /LYM 值的大小可能预示输入性疟疾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黄富礼;郑海三;彭颖;邹永胜;钟利;黄永茂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对药物流产的监测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该院阴道超声检测的50例药物流产者的临床资料,药物流产前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测量患者孕囊平均内径,根据孕囊平均内径大小将患者分为5组,药物流产后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查看患者药物流产效果。结果药物流产后超声图像显示流产失败3例、不完全流产5例、完全流产42例,与2、3、4组患者组间相比,1、5组患者失败率及不完全流产率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63,χ21~3=5.875,χ21~4=6.347,χ25~2=5.474,χ25~3=5.968,χ25~4=7.365,P<0.05),2、3、4组组间不完全流产率及失败率均较低,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0.146,χ22~4=0.536,χ23~4=0.385,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简单、准确判断孕囊大小等多方面优点,临床上其应为药物流产患者的首选检查项目,可对流产效果进行检测并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临床处理。
作者:刘雅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综合分析结肠癌组织中转录因子 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表达,并研究 C/EBPα的表达对结肠癌 SW480细胞系侵袭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确诊为结肠癌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36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 C/EBPα表达情况。将结肠癌组中的 C/EBPα表达情况设为研究组,正常组织中的 C/EBPα表达情况设为对照组,每组均为18例。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 C/EBPα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发现 SW480细胞系为高表达C/EBPα肠癌细胞株;构建 pCDGFP-C/EBPα真核表达质粒,通过细胞划痕实验研究其迁移能力的变化,并检测与肿瘤侵袭相关蛋白(KLF5、MMP-2、MMP-9、ECD)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组织中,C/EBPα的低表达率为6.21%;在结肠癌组织中,C/EBPα的低表达率为67.8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低表达 C/EBPα的患者的肿瘤直径越大、TMN 分期越晚,过表达 C/EBPα的 SW480细胞的 KLF5、MMP-2、MM P-9表达越低,而 E 钙黏蛋白(ECD)表达越高。结论低表达 C/EBPα与结肠癌的 TMN 分期和转移有着密切关系,过表达 C/EBPα能够显著降低结肠 SW480癌细胞的侵袭性,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王林;赵小飞;林山;蒋晓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机制,分析和研究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检测脂联素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45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 PCOS 患者作为试验组对象,选取同时间段来该院就诊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象,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比较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联系。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值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而血清脂联素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发现,胰岛素抵抗和脂联素之间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PCOS 患者多伴有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异常,其中低脂联素水平可诱发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二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作者:杨枫;王建榜;苏鹏;吴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和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外周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6.2%,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以及血浆 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不适、肝肾功能异常、假性胰腺囊肿、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和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炎性因子分泌,降低血、尿淀粉酶及外周血 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谨;任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及血浆 M2型丙酮酸激酶(M2-PK )四者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63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的41例良性胃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以及4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3组的血清 CEA 、CA125及 CA199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组的血浆 M2-PK 水平,对比3组上述4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水平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胃癌的检测中,血清 CEA 、CA125、CA188及血浆 M2-PK 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3.7%显著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52.4%、55.6%、49.2%、73.0%,同时上述四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7.6%,显著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特异度75.6%、73.2%、89.0%、9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对胃癌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而 CEA 、CA125、CA199及 M2-PK 四者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