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及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意义

杨靖;宋谦

关键词: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I, 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 I(cTnI)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对于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意义。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中抽取4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抽取来院体检的健康老人4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人员血液中 Mb ,cTnI ,IL-6和 CSF 的水平。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心肌梗死患者的四项检测值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Mb 的升高迅速,于4~8 h 时达到高峰,随后降低;cTnI ,IL-6均为8~12 h 时达到顶峰,CSF 为12~24 h 时达到顶峰;上述检测项目中,cTnI 在到达顶峰后仍可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水平;在四项检测中,单独检测阳性率高的是 Mb ,达85.4%,四项联合检测相对于单独项目的检测,AMI 的检出率明显较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Mb ,cTnI ,IL-6和 CSF 联合检测心肌梗死,其阳性率较高,临床应用前景明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及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 I(cTnI)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对于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意义。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中抽取4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抽取来院体检的健康老人4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人员血液中 Mb ,cTnI ,IL-6和 CSF 的水平。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心肌梗死患者的四项检测值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Mb 的升高迅速,于4~8 h 时达到高峰,随后降低;cTnI ,IL-6均为8~12 h 时达到顶峰,CSF 为12~24 h 时达到顶峰;上述检测项目中,cTnI 在到达顶峰后仍可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水平;在四项检测中,单独检测阳性率高的是 Mb ,达85.4%,四项联合检测相对于单独项目的检测,AMI 的检出率明显较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Mb ,cTnI ,IL-6和 CSF 联合检测心肌梗死,其阳性率较高,临床应用前景明朗。

    作者:杨靖;宋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脑梗死确诊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钙。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改善更显著,血流动力学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稳定和逆转动脉斑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不良事件发病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曦;张敏;杨柳;王进平;孟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治疗患者10年随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于荆州市中心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治疗,且随诊10年、资料完整的近视患者136例(241眼)。将241眼分为中度近视组(近视度-3.00~-6.00 D ,48眼)、高度近视组(近视度-6.00~-10.00 D ,134眼)和超高度近视组(近视度-10.00~-16.00 D ,59眼)。术后随诊10年,观察并记录视力、屈光度、角膜前表面曲率和眼压。结果中度近视组术后10年裸眼视力大于0.5和1.0比例分别为100.00%、84.00%,高度近视组分别为100.00%、83.95%,超高度近视组分别为91.45%、33.33%。各研究组术后10年佳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是98.21%、98.43%、92.34%。术后第1年屈光度回退明显,超高度近视组回退量大,中度近视组回退量小;术后第2~10年,超高度近视组屈光度回退大,中度和高度近视组回退不明显。术后第1年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较之后更明显,超高度近视组角膜前表面曲率改变多,中度近视组改变少。术后10年随诊时,患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远期效果稳定,是治疗近视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但近视程度越大,手术效果的预测性及术后视力稳定性越小。

    作者:王晓舟;魏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多元化术前宣教模式对减轻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及手术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多元化术前宣教模式对减轻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及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在2014年6月前入组的65例患者按照常规术前宣教方式干预,在2014年7月开始,对入组的63例患者在总结治疗中护理问题的基础上,改进优化流程,建立了适合该院手术术前宣教模式,比较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压力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宣教后,多元化组心理压力状况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化组患者的对疾病的了解及手术的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组患者术前宣教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2.0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术前宣教模式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术前宣教的依从性,减少延期手术、麻醉方式改变等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杨梅;余娜;田聪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16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16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16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各分支钙化积分及总积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左主干及总钙化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钙化程度比较:观察组重度钙化百分比高(88.57%);对照组无钙化者百分比高(77.14%);观察组无钙化、少量钙化患者百分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钙化者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有助于明确冠心病患者钙化程度,临床诊断价值较高,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和诊断。

    作者:杨德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方法对硬式内镜消毒及灭菌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6月使用后的硬式内镜90套,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0套硬式内镜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套,实验组采用低压沸腾清洗机清洗,对照组采用手工清洗,清洗后采用肉眼观察法、白布条检查法,之后再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15年版)进行致病菌和细菌总数的检测。内镜灭菌效果的检测则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11年版)医疗器械灭菌效果的监测方式实施检验,检测后比较两组内镜清洗后消毒和灭菌合格率上的差距。结果两组器械清洗质量比较结果显示,目测法合格数两组分别为45套和44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布条检查法合格数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套和34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器械灭菌、消毒合格数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灭菌和消毒合格率分别100%和98.7%,对照组灭菌和消毒合格率分别为68.9%和64.4%,两组器械清洗效果相比,灭菌、消毒合格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减压沸腾清洗机的清洗质量优于手工清洗的清洗质量。

    作者:李敏;黄云虹;黄学利;王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肥胖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肥胖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相关性,并对 BPH 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在该院泌尿外科住院的 BPH 患者120例,收集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前列腺体积(PV)、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临床资料。按 BMI 将其分为正常组、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比较分析各组中 BPH 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 BPH 患者比较,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的 IPSS 、PV 、IL-6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的 Qmax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 BPH 患者 IPSS 、PV 、IL-6与 BMI 呈正相关(r 分别为0.486、0.518和0.729,P<0.01),Qmax 与 BMI 呈负相关(r=-0.391,P<0.01)。结论肥胖与 BPH 的发病、发展密切相关,炎性细胞因子 IL-6可能在 BPH 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杰;潘永军;黄捷;陈雄;张雄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PDGF-A 、AGE 、RAGE 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外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 (PDGF-A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水平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 ELISA 法测定84例 PE 患者(早发型48例,迟发型36例)及80例正常妊娠对照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 PDGF-A 、AGE 、RAGE 对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子痫前期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血清 PDGF-A 、AGE 、RAGE 水平显著升高,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72.25±12.36)ng/L 、(0.73±0.30)ng/L 、(0.89±0.09)ng/L 显著高于轻度组(57.26±5.69)ng/L 、(0.61±0.18)ng/L 、(0.72±0.14)ng/L(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70.25±5.26)ng/L 、(0.68±0.11)ng/L 、(0.82±0.22)ng/L 高于迟发型子痫前期组(47.64±3.89)ng/L 、(0.53±0.18)ng/L 、(0.59±0.13)ng/L (P <0.05)。 PE 组患者入院治疗第3d 、5d 、7d 血清 PDGF-A 、AGE 、RAGE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经 ROC 分析可知,PDGF-A + AGE + RAGE 联合诊断早发型 PE 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外周血 PDGF-A 、AGE 、RAGE 水平与 PE 发生及病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通过联合应用多种指标诊断可提高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诊断灵敏度。

    作者:刘云;陈媛媛;张西艺;李维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降钙素原在20例输入性疟疾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 )在20例输入性疟疾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3年间输入性疟疾患者 PCT 检测结果与疟原虫分型、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有20例患者进行了 PCT 检测,其结果100%(20/20)有升高,范围在0.38~100.00 ng/mL 。间日疟 PCT 为(0.85±0.58)ng/mL ,高达正常值30倍;恶性疟 PCT 为(28.20±34.50)ng/mL ,高达2000倍。白细胞总数升高者占20%(4/20),降低者占25%(5/20)。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占95%(19/20),中性粒细胞(NEU )/淋巴细胞(LYM )>4倍者占75%(15/20),PLT 降低者占80%(16/20)。结论恶性疟患者 PCT 升高程度明显高于间日疟患者,PCT 高低及 NEU /LYM 值的大小可能预示输入性疟疾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黄富礼;郑海三;彭颖;邹永胜;钟利;黄永茂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BS-800M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临床分析性能评价

    目的:对迈瑞公司 BS-800M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下简称 BS-800M 型分析仪)进行分析性能评价。方法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相关文件的方法,对 BS-800M 型分析仪检测12个常规项目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稀释倍数、干扰试验、携带污染等性能进行验证,并与贝克曼公司 AU5431型分析仪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 BS-800M 型分析仪清蛋白(ALB)、肌酐(Cr)、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 A1(ApoA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尿素(UREA)、葡萄糖(GLU )检测批内检测变异系数均小于允许总误差的1/4,批间检测变异系数小于允许总误差的1/3。线性试验显示,ALB 、ALT 、GLU 等10个项目的适方程均为一阶线性方程,各项目在临床常见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除 ApoA1外,其他11个项目测定结果与 AU5431型分析仪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TBIL 、TG 、血红蛋白(Hb)3种干扰物终浓度分别为427.5 mol/L 、22.60 mmol/L 、5.0 g/L 时,对12个项目测定结果的干扰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12个项目的携带污染率为0.16%~1.43%。高浓度标本经相应倍数稀释后,TG 、ALT 、UA 、UREA 、GLU 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满足临床需求。结论迈瑞公司 BS-800M 型分析仪的分析性能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适合中小型临床实验室日常使用。

    作者:曾方银;蔡海丽;王征宇;赵明海;余柏林;陈永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外疝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腹外疝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入住该院进行腹外疝手术的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造成其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比较患者经护理后排尿情况的改善情况。结果影响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的原因主要有麻醉影响、手术操作不当、排尿方式改变的影响、药物因素、术后舒适度的影响及心理因素等,各原因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对策后,380例患者在术后1~3 h 内即完成排尿的比率有50.00%,较其他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的原因包括麻醉影响、手术操作不当、排尿方式改变的影响、药物因素、术后舒适度的影响及心理因素等,对患者术后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后,绝大部分患者都能够在术后6 h 内排尿,对患者改善术后排尿情况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梁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病原体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44例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的病原学资料,探究病原体分布情况,并对该类患儿感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与其他病原体相关因素、检出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粪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毒素检测后,CD 毒素 A和(或)B 阳性标本为32例,占全部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数量的22.22%。 CD 感染患儿年龄明显低于其他病原体感染患儿;CD 感染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患儿,均属于肺炎继发 AAD 的危险因素,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对144份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后,发现无沙门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志贺菌等致病菌生长,而其他致病菌则呈优势生长,其中大肠杆菌、念珠菌检出率明显高于 CD 检出率;产气荚膜梭菌、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检出率明显低于 CD 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与 C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继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粪便病原体分布中,念珠菌占有较大比例,检出率更高,患儿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极易受抗菌药物影响,临床中应根据患儿检测结果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周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及血浆 M2型丙酮酸激酶(M2-PK )四者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63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的41例良性胃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以及4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3组的血清 CEA 、CA125及 CA199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组的血浆 M2-PK 水平,对比3组上述4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水平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胃癌的检测中,血清 CEA 、CA125、CA188及血浆 M2-PK 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3.7%显著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52.4%、55.6%、49.2%、73.0%,同时上述四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7.6%,显著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特异度75.6%、73.2%、89.0%、9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对胃癌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而 CEA 、CA125、CA199及 M2-PK 四者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国产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试剂盒的分析性能评价

    目的:对某国产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试剂盒进行性能评价。方法依据 CLSI-EP 相关文件,在 AU2700生化仪上对该试剂盒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验证、干扰试验等方面进行性能评价;并与西门子化学发光法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同型半胱氨酸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和预期偏倚的95%可信区间并判断偏倚是否可以接受。结果批内精密度(CV)为0.94%、1.41%,批间 CV 为3.00%、2.60%;线性范围5.0~50.0μmol/L ,大稀释倍数为20,临床可报告范围5.0~1000.0μmol/L ;血红蛋白≤5 g/L 、三酰甘油≤7.8 mmol/L 、抗坏血酸≤1.7 mmol/L 、胆红素≤0.68 mmol/L ,对试验无明显干扰;两种分析仪结果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 r 均大于0.97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偏倚临床可以接受。结论该国产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在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上的分析性能良好,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闫慧慧;罗金刚;骆飞;陈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支撑吻合与DST双吻合技术对低位直肠癌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支撑吻合与 DST 双吻合技术对低位直肠癌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并对其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现选择该院2014年05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到该院进行就诊的140例需要实施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140例需要实施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一组有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DST 双吻合技术的治疗方式,干预组患者采用支撑吻合技术的治疗方式。同时,对比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费用以及局部复发等情况。结果从上述研究中的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干预组患者的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干预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实验研究对比、分析后发现,对于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实施支撑吻合技术的治疗方式好于采用 DST 双吻合技术的治疗方式。支撑吻合技术的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还能够减少患者的局部复发情况。

    作者:范爱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以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与患者的性别、长期吸烟史、糖尿病、术前血清清蛋白、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通气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喉返神经损伤、临床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9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为23.9%,有长期吸烟史、糖尿病、术前低血清清蛋白、单肺通气、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率分别为33.3%、48.0%、35.7%、30.6%、53.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吸烟史、糖尿病、术前血清清蛋白、通气方式、喉返神经损伤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在围术期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肺部感染。

    作者:郭孟刚;周海宁;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双侧颈浅丛阻滞对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24h内恢复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双侧颈浅丛阻滞对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成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开始前随机分组接受双侧颈浅丛阻滞(A 组)或单纯采用全身麻醉(B 组)。利用回收问卷“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价术前和术后24 h 内的恢复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明显高于 A 组;术后24 h 内需要镇痛药物和止吐药物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 QoR-40总分和各项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内,A 组患者 QoR-40总分和各项评分都明显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双侧颈浅丛阻滞是提高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早期恢复质量的有效办法。

    作者:白涛;王冬玫;康金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和TNF-α表达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 P-10、白介素(IL)-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共9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IL-6、TNF-α水平的变化、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质量及指数检测结果以及心脏彩超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IL-6、TNF-α水平分别为(47.92±10.25)pg/mL 和(109.25±21.33)pg/mL ,低于对照组患者(57.11±15.34) pg/mL 和(128.16±120.35)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较治疗前降低,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段大变化速率(+ Dp/dtmax)和左室内压下降大变化速率(- Dp/dtmax)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和降低的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 MM P-9和 MMP-10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 MMP-9和 MMP-10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不仅能有效抑制 MMP-9和 MM P-10,从而有效逆转心室重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血清 IL-6及血清 TNF-α表达,提高患者疗效。

    作者:张艳;任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产妇产褥期健康教育采用歌谣式宣教卡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产妇产褥期健康教育采用歌谣式宣教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产褥期初产妇120例,将产妇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讲授或示范方法为产妇进行产褥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歌谣式宣教卡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产褥期知识评分以及产褥期行为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产妇产后一般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产妇遵医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及社会角色转变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歌谣式宣教卡对产褥期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的健康生活质量,并且使产妇可以很好地掌握产妇产后一般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促进产妇进行遵医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及社会角色转变的行为。

    作者:曾六萍;黎珊璐;李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放松训练配合纽曼护理模式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配合纽曼护理模式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4例拟行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放松训练配合纽曼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SDS 和 S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 CD3+、CD4+、CD8+和 NK 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 CD3+、CD4+和 NK 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干预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间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配合纽曼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黄露;刘文明;钟肖红;郭龙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