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曦;张敏;杨柳;王进平;孟涛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卵巢血流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血流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子宫动脉 Vmax 、Vmin 水平均低于术前,RI 、PI 均高于术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子宫动脉 Vmax 、Vmin 均明显下降,RI 和 PI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卵巢动脉血流参数 Vmax 、Vmin 、RI 、P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血流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能降低子宫血供,对卵巢血流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玉珍;束长珍;黄琴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β-内酰胺酶基因。方法收集该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72株,其中观察组为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照组为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6株。对所有菌种进行鉴定及确认后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β-内酰胺酶进行相关耐药基因检测。计算其药敏率及β-内酰胺酶阳性基因测序。结果通过对两组菌株的耐药谱进行比较,在对所有药物的观察中,观察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组菌株阳性基因比较,观察组各项基因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产β-内酰胺酶是其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对其基因的调控是改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根本方法,可有效提高其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艳梅;满宝华;杨传莲;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的干扰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3月该院收集的混合血清标本20份作为检测标本。该次研究所有的检测仪器为贝克曼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次研究所涉及的常规生化试剂有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UA ),TBA 测定方法为酶循环法。观察特殊清洗前后生化试剂组合 TBA 测量结果。结果生化试剂处理前,TC/TBA 为(8.12±0.03)μmol/L , TG/TBA 为(218.03±6.45)μmol/L ,HDL-C/TBA 为(8.13±0.05)μmol/L ,LDL-C/TBA 为(184.01±5.16)μmol/L ,UA /TBA为(474.11±10.24)μmol/L 。经统计学检验,TG 、LDL-C 以及 UA 对 TBA 有影响(P <0.05)。生化试剂处理后,TC/TBA 为(8.13±0.05)μmol/L ,TG/TBA 为(8.12±0.03)μmol/L ,HDL-C/TBA 为(8.12±0.03)μmol/L ,LDL-C/TBA 为(8.12±0.04)μmol/L ,UA/TBA 为(8.12±0.04)μmol/L 。经统计学检验,特殊清洗处理后生化试剂对 TBA 无影响(P>0.05)。结论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有干扰。因此,要提高改进措施如加强清洗及科学性的有序检测从而避免污染,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
作者:李叶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哮喘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骨代谢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评价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婴幼儿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中重度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均给予规范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随访观察2年;同时选择同期该院健康儿童1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随访12个月、24个月后测定 Ca2+、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骨钙素(BGP)水平,并应用标准法测量两组身高、体质量。并对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24个月后的哮喘症状评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24个月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34、43.67,均 P<0.05),且治疗24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12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P<0.05)。观察组患儿随访12个月、24个月后的身高及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时、随访12个月、24个月后的 Ca2+、P3+、BGP 、IGF-1、IGFBP-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哮喘患儿,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李淑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对可复用器械的质量控制。方法以该院消毒供应中心为研究对象,2015年7~12月实施 CQI 相关措施并进行评价,并与2015年1~6月 CQI 措施实施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QCI 实施前相比较,实施后可复用器械清洗、灭菌、包装、发放的合格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 CQI 后,消毒物品丢失率、消毒物品循环时间与实施前相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QI 实施前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总的满意度为68.0%,实施后总的满意度为83.0%。与实施前相比较,实施后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 CQI 管理法,可以使可复用器械清洗、灭菌、包装、发放的合格率明显提高,降低消毒物品的丢失率和循环时间,提高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LL)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11月重庆丰都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尘肺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行 WLL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检测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FEV1/FVC%)、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6分钟步行试验(6MWT )、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 )评分、体质量指数(BMI)、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清清蛋白及前清蛋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FEV1%(65.75±2.54)、MVV%(57.57±5.16)、VC%(68.04±4.26)、6MWT (269.24±8.19)、BMI [(20.64±1.73)kg /m2]、皮褶厚度[(0.52±0.12)cm ]、上臂肌围[(16.49±1.22)cm]、血清清蛋白[(34.33±1.51)g/L]及前清蛋白[(231.57±25.54)m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 评分[(15.03±3.2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EV1/FV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LL 治疗尘肺使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全身营养状况均得到较好的改善。
作者:高天敏;李程旭;张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现有的检验项目中筛选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在糖尿病患者(该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已确诊的3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队列中进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验指标筛选研究,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临床各项指标,观察早于24 h 尿清蛋白(UAE)出现异常的检验指标,并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筛选出由血胱抑素 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尿中 Cys C 、RBP 组成联合检测的方法,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随着病患肾损害程度的加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 Cys C 、RBP 以及尿中 Cys C 、RBP 检测均呈现递增趋势,与入组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 UAE 水平的异常(>30 mg/24 h)为金标准,联合血 Cys C 、RBP以及尿中 Cys C 、RBP 检测,其阳性率可达100%,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敏感性优于 UAE ,能够提前半年筛查出50%早期肾损伤的糖尿病患者。结论同时检测血中 CysC 和 RBP 以及尿中 CysC 和 RBP 可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不同部位,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以及干预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詹鹏飞;肖俊锐;袁云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4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交替归属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排便积分、Bristol 大便性状分型中理想便形和便秘发生率。结果干预14 d 后,研究组患者排便积分由(2.48±0.49)分下降到(0.97±0.50)分,对照组由(2.46±0.53)分下降到(2.03±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 Bristol 大便性状分型中理想便型由14.52%(9/62)上升至70.97%(44/62),对照组理想便形由12.90%(8/62)上升至19.35%(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81%/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作用,能有效改善排便积分及大便性状分型,患者微创术后便秘及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作者:代建萍;陈玉娇;王丽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内脏脂肪素,又称内脂素(Visfatin),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称前 B 细胞集落增强因子(PBEF)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 ),在脂肪组织中高度表达。 Visfatin是催化烟酰胺生物合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第一步反应的限速酶,对细胞生长、凋亡和血管生成具有调节作用,在NAD 代谢,肿瘤发生、发展,炎症和衰老等方面扮演多种角色。癌细胞分化、增殖和 DNA 修复需要大量的 NAD 。因此,Vis-fatin 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就 Visfatin 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和作用作一综述,以了解其新研究进展。
作者:孙一帆(综述);刘春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该院具有睡眠障碍的35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研究,并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284例)和非二甲双胍治疗组(69例)。所有的入选患者均进行相同的多导睡眠图监测流程。结果二甲双胍组患者总入睡时间[(5.3±1.2)hvs.(6.8±2.1)h,P<0.05],睡眠效率[(64.6±5.8)%vs.(80.0±10.3)%,P<0.05]明显上升,而PSQI评分明显下降[(10.35±1.75)vs.(5.87±1.02),P<0.05]。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患者总入睡时间[(6.8±2.1)hvs.(5.9±2.5)h,P<0.05],睡眠效率[(80.0±10.3)%vs.(71.9±11.2)%,P<0.05]明显高于非二甲双胍组,而PSQI评分[(5.87±1.02)分vs.(9.11±1.25)分,P<0.05]明显低于非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与△总入睡时间(r=0.521,P<0.05)和△睡眠效率(r=0.543,P<0.05)呈正比,而与△PSQI评分(r=-0.422,P<0.05)呈反比。结论盐酸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忍冬;刘钟琰;茹洪明;耿金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研究组则采用微信随访。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末对两组患者采用 Harris 髋关节评分法进行比较。同时,在出院后第3个月末评估患者完成康复训练任务的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85.4±6.3)分和康复任务完成总优良率(93.3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月和第6个月两组之间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结论术后微信随访模式明显优于传统随访模式,能有效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关节康复。
作者:庄华敏;张适霖;张梅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给予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经过治疗,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 FPG (4.30±0.26)mmol/L 和 HOMA-IR(3.12±0.11)显著小于对照组 FPG(4.72±0.35)mmol/L 和 HOMA-IR(3.2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8.4±2.6)d 显著低于对照组(11.9±1.5)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费用(3752.6±364.8)元显著少于对照组(4469.8±326.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93.6%)和护理满意度(96.8%)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63.5%)和护理满意度(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骨膜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测定76例AMI 患者和93例非 AMI 患者入院时血清骨膜蛋白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诊断效能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 组血清骨膜蛋白、cTnI 和 CK-M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骨膜蛋白诊断 AMI 的佳临界值为22.9 ng/L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8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2%、87.8%。血清骨膜蛋白水平与 cTnI 和 CK-MB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1、0.228(P<0.05)。结论骨膜蛋白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 AMI ,血清骨膜蛋白水平与 cTnI 和 CK-MB 显著相关,骨膜蛋白可能是 AMI 的危险因子。
作者:潘露;闵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术前宣教模式对减轻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及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在2014年6月前入组的65例患者按照常规术前宣教方式干预,在2014年7月开始,对入组的63例患者在总结治疗中护理问题的基础上,改进优化流程,建立了适合该院手术术前宣教模式,比较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压力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宣教后,多元化组心理压力状况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化组患者的对疾病的了解及手术的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组患者术前宣教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2.0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术前宣教模式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术前宣教的依从性,减少延期手术、麻醉方式改变等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杨梅;余娜;田聪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及血浆 M2型丙酮酸激酶(M2-PK )四者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63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的41例良性胃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以及4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3组的血清 CEA 、CA125及 CA199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组的血浆 M2-PK 水平,对比3组上述4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水平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胃癌的检测中,血清 CEA 、CA125、CA188及血浆 M2-PK 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3.7%显著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52.4%、55.6%、49.2%、73.0%,同时上述四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7.6%,显著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特异度75.6%、73.2%、89.0%、9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CEA 、CA125、CA199及血浆 M2-PK 对胃癌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而 CEA 、CA125、CA199及 M2-PK 四者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 I(cTnI)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对于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意义。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中抽取4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抽取来院体检的健康老人4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人员血液中 Mb ,cTnI ,IL-6和 CSF 的水平。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心肌梗死患者的四项检测值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Mb 的升高迅速,于4~8 h 时达到高峰,随后降低;cTnI ,IL-6均为8~12 h 时达到顶峰,CSF 为12~24 h 时达到顶峰;上述检测项目中,cTnI 在到达顶峰后仍可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水平;在四项检测中,单独检测阳性率高的是 Mb ,达85.4%,四项联合检测相对于单独项目的检测,AMI 的检出率明显较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Mb ,cTnI ,IL-6和 CSF 联合检测心肌梗死,其阳性率较高,临床应用前景明朗。
作者:杨靖;宋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其肝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性)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腺苷蛋氨酸予以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4个星期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予以治疗,较腺苷蛋氨酸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玉珍;王丽;朱丽;吴蓓;段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联合检测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接诊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及正常妊娠孕妇50例,比较3组孕妇血清 TGF-β1、HIF-1α、sFlt-1水平及胎盘组织 HIF-1α相对吸光度比值、sFlt-1 mRNA 和蛋白水平,同时比较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 TGF-β1、HIF-1α、sFlt-1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 HIF-1α相对吸光度比值、sFlt-1 mR-NA 和 sFlt-1蛋白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结论 TGF-β1、HIF-1α、sFlt-1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有效反映患者病情进展程度,可为判断患者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哲;陈媛媛;李花繁;李维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测定血清自身抗体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和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 UC 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入住该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 UC 患者60例、其他肠道疾病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组60例,UC 组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又分为远端受累组36例和广泛结肠受累组24例。分别检测3组血清自身抗体 P-ANCA 和 GAB 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UC 组 P-ANCA 和 GAB 的阳性率分别为58.3%、33.3%,高于其他肠道疾病组6.7%、3.3%和健康对照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上升为66.7%,但特异度为下降为91.7%。结论血清自身抗体 P-ANCA 、GAB 单独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对 UC的临床诊断有一定指导作用,同时联合检测相对于单独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王璋;吴泉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双侧颈浅丛阻滞对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成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开始前随机分组接受双侧颈浅丛阻滞(A 组)或单纯采用全身麻醉(B 组)。利用回收问卷“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价术前和术后24 h 内的恢复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明显高于 A 组;术后24 h 内需要镇痛药物和止吐药物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 QoR-40总分和各项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内,A 组患者 QoR-40总分和各项评分都明显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双侧颈浅丛阻滞是提高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早期恢复质量的有效办法。
作者:白涛;王冬玫;康金录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