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敏;王黎;窦富珍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1].本文回顾性报道本院2014-2017年度,我院血液净化室6名血透患者自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精神障碍后的诊疗情况,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例血液透析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大的85岁,小的38岁,平均54.6岁.
作者:夏雪影;施丽娜;罗诗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随机抽取的尿液常规样本871份作为研究对象,设其为对照组,针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性改善尿液检验分析的具体流程,实施质量控制,应用于2016年后的临床实验室尿液检验分析工作中,抽取2016年后的871例尿液常规样本,设其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中出现的缺陷样本.结果:对照组871例患者尿液样本由于各种相关因素导致各项指标与对观察组相比都有一定差异,观察组标本缺陷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液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临床质量考核合格率和检测准确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顾正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根据近年来由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事故,促使我们对医疗设备质量和安全进行探讨,希望从中构建出一个医疗设备监测管理系统,并加以完善.
作者:魏建新;冯楠;李贝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NIV)期间高浓度吸氧的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兵团第二师焉耆医院重症医学科收住常规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经低吸氧浓度(FiO2,<0.5)NIV治疗病情稳定后,将FiO2,增加到1.0并持续40分钟,观察实验前后潮气量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Glasgow评分、动脉血气分析和指脉氧(SpO2)的变化.结果: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在NIV期间高FiO2吸氧后,PaO2由(83±14) mmHg显著增加至(165±41) mmHg(<0.001),SpO2由(92.4±3.1)%显著增加至(97.8±1.9)%(<0.001),而PaCO2实验前后分别为(72±15) mmHg和(72±1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36),潮气量、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Glasgow评分等参数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NIV治疗期间,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短期增加FiO2不会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作者:潘杰明;宋付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8例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手术.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没有出现严重胆漏、出血、死亡等并发症.结论: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胆汁外引流时间,从而加速患者痊愈.胆总管一期缝合可以在急诊条件下和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
作者:夏军强;姜志新;田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CT引导下同轴穿刺技术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肺穿刺活检的患者40例,对其进行CT引导下同轴穿刺,确定病症.结果:本次研究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垂直进针与斜行进针的比例为3∶1.根据病理学诊断,其中,明确诊断病例数为39例,确诊率97.5%.癌症病例36例,包括肺泡癌2例、小细胞癌3例、鳞癌12例、腺癌19例.炎症病例3例,尚未明确诊断病例1例,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同时,总共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2.5%.其中,咯血1例,占2.5%;肺出血1例,占2.5%;肺组织压缩大于30%患者1例,占2.5%,气胸2例,占5%.所有并发症经过后续治疗后,均成功治愈,预后效果良好.结论:对患者采用CT引导下同轴穿刺技术经皮肺穿刺活检能够更好的确定患者病灶,操作简单,诊断价值高,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组织学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新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鱼腥草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性微寒、味辛,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痈肿疮毒等症[1].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尚含生物碱、脂肪酸、有机酸、蕺菜碱、钾盐等.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镇咳、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且有毒副作用[2].为了深化鱼腥草的药效学研究,更好的利用鱼腥草资源.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有关鱼腥草的化学成份、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白玲;马敏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腹腔镜下原位旋切法行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妇科2015年06月至2017年01月行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6例,治疗组39例在腹腔镜下原位旋切法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37例行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及复苏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无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两组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肌瘤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后腹腔镜下原位旋切法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玮;李国珍;杨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问卷掌握第十一师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为艾滋病宣传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法,在建工师所属的11个的建筑工地随机抽取1200名农民工,对其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第十一师农民工对艾滋病预防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4.36%,且女性、未婚和低文化程度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尤其偏低.结论:第十一师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应大力加强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工作.
作者:张景慧;夏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鸦胆子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4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42例在放射治疗同时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观察两组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7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注射液治疗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虽然未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但提高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智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以及健康教育评估进行分析,进而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7月,随机对39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相关的原因.结果:在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还能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徐静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脑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新疆兵团总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46例发病24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一站式头颅CT平扫、全脑灌注(CTP)及血管成像(CTA)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同时获得动态CT血管成像(4D-CTA)图,并于入院后3天内完善MRI.所有患者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对CTP、4D-CTA及MRI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患侧灌注区与镜像灌注区各参数值得差异,对相对灌注参数(rCBF、rCBV、rMTT、rTTP)与NIHSS评分、mRS评分之间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 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灌注图像,患侧灌注区与镜像灌注区各参数(CBF、CBV、MTT、TTP)的比较,其中MTT、TT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1);相对灌注参数rTTP与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具有相关性(p=0.042,p=0.001).4D-CTA发现28例卒中患者相应责任血管闭塞或狭窄,其中6例患侧可见血流缓慢,排空延迟及侧支血管形成.结论 全脑灌注CT联合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提供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及血管情况、供血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MTT、TTP值差异更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邹梅;韩玺河;张晓莺;刘学玲;郭淼;李燕;肖艳;刘燕;李燕云;王琳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讨计划生育人流术及置环术后运用新生化颗粒治疗对减少术后出血时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到本站进行人流及置环术的健康女性.选取56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非盲法分组,A组29例接受新生化颗粒口服,B组27例未使用新生化颗粒,对该两种方案的出血时间、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情况进行评估.结果:A组产妇在接受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6.55%(28/29),相比A组产妇的总有效率74.07%(20/27)有所提高(P<0.05).与B组相比,A组的减少出血时间并明显减轻了宫内节育器带来的不良反应.结论:对计划生育人流及置环术后应用新生化颗粒治疗,对控制出血量、缩短术后出血时间均有显著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王春燕;王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三维超声检查孕期胎儿结构及形态状况是在传统的二维超声孕期胎儿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图像重建.传统的二维超声只对胎儿的平面影像进行分析,合成,从而确定胎儿是否存在畸形.但由于二维超声不能客观的显示胎儿的解剖结构及形态,因此易发生误诊和漏诊[1].而三维超声可以较清晰的显示胎儿的解剖结构及形态,从而获得较满意的三维图像,降低了漏诊和误诊的发生.虽然三维超声弥补了传统的二维超声不足,但三维超声在检查方面也存在图像获得困难,易受超声医生的技术能力,仪器设备、检查内容、检查所需的时间,孕周大小等影响.因此,提高三维超声孕期胎儿筛查的正确率,还需要从事孕期胎儿筛查的超声医生掌握超声技巧,准确获得不同切面图像,并认真对图像进行辨别.为此,本文对我院超声科三维超声检查的300例孕妇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对三维超声检查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同道借鉴.
作者:袁泽;乔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加强团场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精药品)的管理.方法:根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定了麻精药品规范化管理细则,对团场医院医、药、护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督导共同干预临床科室麻精药品管理.结论:采用PDCA管理模式,团场医院麻精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王永红;李玉娟;吴峥嵘;汪旭;魏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后路空心螺钉与切开复住内固定对于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方式的优劣.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闭合复位后路空心螺钉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40例/组),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空心螺钉组及切开复位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中:空心螺钉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Neer评分均低于切开复位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7.5%及37.5%,切开复位组高于空心螺钉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中段骨折闭合复位后路空心螺钉术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薛卫平;孟庆鑫;王军;刘滨;郭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将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与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CEUS)联合TRUS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方法进行比较,评价采用CEUS联合TRUS引导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一的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法,共183例,为普通组.采用CEUS联合TRUS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法,共116例,为造影组,将两组穿刺方法PCa阳性率、穿刺针数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造影组与普通组PCa穿刺阳性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阳性针数及穿刺后并发症,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经直肠CEUS联合TRUS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能在减少穿刺活检针数,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还提高了单针活检的阳性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鸿雁;袁泽;贾淑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了解不同疾病患儿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发病率,以便早期发现Hp感染患儿,指导临床工作,及时给予根治,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某些疾病的复发率并缩短病程.方法:搜集我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科临床诊断Hp感染的6岁以上患儿.采用尿素呼气试验(UBT)即13C-尿素呼气试验,其敏感度75 100%,特异度77-100%,可反映全胃Hp感染状况,是目前认为除细菌培养之外Hp感染的“金标准”.结果:通过对筛选的110例患儿进行UBT监测,其结果如下:过敏性紫癜(HSP)23例,Hp检查阳性4例,阳性率17.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6例,Hp检查阳性1例,阳性率16.7%.缺铁性贫血(IDA)35例,Hp检查阳性2例,阳性率5.7%.急慢性胃炎28例,Hp检查阳性11例,阳性率39.3%.功能性腹痛18例,Hp检查阳性3例,阳性率16.7%.在选择的110例患儿中Hp感染的总阳性率为19.1%.结论:Hp感染不仅可诱发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同时可引起多种胃肠外疾病.根除Hp不仅可以改善胃病患儿的预后,也有助于改善相关ITP、IDA等多种胃肠外疾病的预后.
作者:杨红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内镜组35例,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25例,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三日降钙素原(PCT) (15.8±32.9)mg/d,双镜组PCT(1.1±0.6)mg/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机体免疫反应轻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智;周旭坤;师阳;庄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小儿氯胺酮复合全麻的影响.方法:选择6~12岁接受腹股沟斜疝外科手术的4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氯胺酮复合麻醉;B组(目标组),氯胺酮复合麻醉,术前超前镇痛使用地佐辛,每组20例.手术过程中保留患儿的自主呼吸.观察生命体征、麻醉总用药量、患儿苏醒时间与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总用药量、清醒时间与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对小儿氯胺酮复合全麻是安全的,能减少氯胺酮麻醉总用药量,缩短苏醒的时间,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戴建辉;郭战峰;李莉;李之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