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豫湘;吕林;袁德安
目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临床公认的治疗青光眼的常规方法,但是巩膜瓣的大小不同,术后效果则有差异。为探讨巩膜瓣大小与手术效果的关系,作者于1999年10月~2001年1月对24例原发性青光眼,采用5mm×6mm巩膜瓣和3mm×3mm巩膜瓣各行小梁切除术,并对这两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穆塔里甫·吾布利哈斯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外周静脉血清、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及在ICP发病中的作用。方珐:以ICP组28例为研究组,测定其外周静脉血清及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的NO、ET、MDA和SOD,以年龄相近的24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ICP患者的MDA和ET含量较正常晚期妊娠显著增高(P<0.01),ICP患者的NO和SO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血清中NO、ET、MDA含量均较新生儿脐静脉血清中的含量高,差异有显 著性(P<0.01)。结论:妊娠期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失衡及ET水平的增高可能与ICP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腊晓琳;郑美玉;王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35例AMI患者行PCI治疗,其中男性34例,女性1例,年龄39~72(54.8±8.6)岁。其中21例患者为急诊PTCA,均在发病后平均(7.4±6.6)h内直接进行PTCA;3例为溶栓失败后补救性PTCA;11例为延迟PTCA。结果:PCI成功率为100%,术前梗塞相关血管平均狭窄(93.2±5.9)%,术后残余狭窄为(10.6±6.3)%。结论:AMI时行急诊PTCA成功率高,残余狭窄少,对溶栓失败或并发心源性休克者应积极行PTCA,可获得较高的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和较低的心梗复发率和死亡率,同时可减少梗塞面积,保护心功能。
作者:杨坤河;魏雅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蚴95(Eg95)抗原基因,构建携带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为细粒棘球蚴抗原的免疫保护机制研究提供材料。方法:应用PCR方法从细粒棘球蚴cDNA文库中克隆获得Eg95抗原基因,将其克隆至pUCm-T载体,测序确定其正确性。利用定向克隆技术将Eg95抗原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上,根据选择标记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筛选到阳性克隆,通过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测序确定序列。结果:测序表明所有pET28-Eg95阳性克隆均为正确连接Eg95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结论:pET28-Eg95可以进一步用于重组蛋白的表达及抗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丁剑冰;林仁勇;温浩;许晏;魏晓丽;王国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国乙型肝炎和结核病的疫情均相当严重,两病合并亦为临床常见。因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者大多肝脏的选择方面,已越来越为临床医生所关注。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6例肺结核合并HBVM阳性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焦克岗;陈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型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率较高于非合并者。本文应用ELISA法测定62例糖尿病伴有或不伴有AITD的患者血清中GADA,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
作者:孙红霞;关新林;曾囡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放射线诱发恶性肿瘤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放射线治疗后诱发的恶性肿瘤。原发肿瘤为鼻咽癌5例,扁桃体癌、扁桃体恶性淋巴瘤、鼻腔内翻乳头状瘤恶变、左眼眶下血管外皮瘤及垂体腺瘤各1例。放射原为6MVX线或60Co γ线,放射剂量30~77Gy,常规分割。结果:放射治疗后2~26年,在照射野内或射野边缘诱发恶性肿瘤。结论:放射线可诱发恶性肿瘤,与照射部位、射线剂量、年龄等因素有关。
作者:苏茂昆;王若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早在1937年,美国麻省综合医院妇科首席教授Meigs等报道7例卵巢肿瘤合并有胸腹水,肿瘤切除后胸腹水迅速消退。同年Fox等也报道1例并命名为麦格氏综合征(Meigs,syndrome)。此病在临床上较少见,发生率为1%~2%。……
作者:齐曼古丽·吾守尔;巴哈尔古丽·米吉提;马依拉;刘荣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评价乳腺立体定位核心针活检和留置导丝指导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乳腺X线机对13例乳腺疾病患者中共15个病灶进行立体定位核心针穿刺活检及病灶内留置导丝指导手术,并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定位穿刺活检10例患者中11个病灶,诊断结果与手术标本病理结果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定位留置导丝3例4个隐匿性病灶,均在术后证实了定位的准确性。结论:乳腺X线立体定位术既能在术前明确病变的性质,又可指导隐匿性病灶的手术切除,对于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白艳;靳勇;玄祖旗;栾梅香;张新峰;马彬林;邵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肉苁蓉总苷胶囊中苯乙醇苷类含量测定的一种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结果:肉苁蓉总苷胶囊中苯乙醇苷类平均含量为20.45mg/粒,回收率为99.36%,RSD:1.17%。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肉苁蓉总苷胶囊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
作者:张雷红;堵年生;王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Grentzing首次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用于治疗冠心病,目前PTCA已成为公认的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但尚未下降的再狭窄率已成为目前的重要问题。……
作者:傅振英;张勤;张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外科治疗风心瓣膜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了孙衍庆教授设计的窦性心律重建手术,为10例风湿性心脏病和1例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施行了手术。通过心房区域化减少心房损伤的范围;采用电热凝加缝合法以消除或减少并发症;同时通过对左房底部操作消除局部纤颤。结果:本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均恢复为窦性心律,无心房麻痹发生,无心房出血并发症。结论:窦性心律重建手术对于治疗风心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具有疗效满意、手术操作简化、并发症少的优点,是适合于在基层医院开展相对安全的手术方法。
作者:何斌;张靖华;贾民;史松;赵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用SD大鼠对Wistar大鼠心脏移植模型,观察大鼠感染泡球蚴后,免疫系统的变化对移植心脏的影响。方法:16只健康的SD大鼠心脏作供心,8只未感染泡球蚴的Wistar大鼠及8只感染泡球蚴的Wistar大鼠作受者。建立SD大鼠对Wistar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组:(1)对照组:SD大鼠→Wistar大鼠(未感染泡球蚴)(n=8);(2)泡球蚴组:SD大鼠→Wistar大鼠(感染泡球蚴)(n=8)。结果:感染泡球蚴组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为(11.63±6.02)d,对照组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为(6±0.53)d,感染泡球蚴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对照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泡状棘球蚴感染能造成Th2类细胞因子偏移,从而有利于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可能是造成移植排斥的原因之一。
作者:温浩;赵晋明;邵英梅;苗玉清;买买提江·阿不都卡得尔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预科教育是我校为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医学专业基础课之前设置的为期一年的以学习汉语言为主的阶段,目的是为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顺利进行医学基础和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语言基础。……
作者:卢一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如果说,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一场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的话,那么,在素质教育中充分体现其“以人为本”,彰显其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价值,就是必然了。古今中外教育家都主张,培养学生应德才兼备、以德为首。……
作者:崔新萍;方军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组合抗原金渗滤快速诊断方法在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新疆包虫病临床研究所研制的“组合抗原包虫病快速诊断试剂盒(定性)”,对1998~2002年包虫病普查或抽查血标本进行检测,计算单抗原阳性率及抗原组合阳性率。结果:5次抽查样本的总阳性率均很高(26.8%~43.5%),而2次普查样本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1.3%和8.5%。结论:普查结果的总阳性率符合血清流行病学结果,EgB特异性佳,但在普查中不宜单一使用,Em2阳性率很低,与这些地区泡球蚴病的发生率远低于细粒棘球蚴病有关。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及包虫病普查用。
作者:冯晓辉;陈新华;付艳;张静萍;马旭东;温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溴隐亭联合诱发排卵药物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由高泌乳症引起的不孕症患者均经不孕症系统检查,排除其它病因或预先治疗器质性疾病。对本病以溴隐亭治疗为主,联合应用促排卵药物。结果:23例患者均在3个月内恢复月经;总妊娠率达100%,3个月内妊娠14例(60.9%),3~6个月妊娠8例(34.8%),6~9个月妊娠1例(4.3%);单纯溴隐亭治疗11例,加用促排卵药物12例。结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应完善不孕症系统检查,明确病因诊断,应用溴隐亭联合诱发排卵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溴隐亭用量。
作者:杨莉苹;杨晓青;李桂芬;葛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9年开始采用香港周基杰教授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此术式顺应解剖生理特点,简化手术步骤,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丽红;李咏梅;哈丽娅·哈力木别克;郭莲萍;姚丽艳;王登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口服液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3例包虫病患者,分为3组:A组为单纯服药组(35例),连续口服L-ABZ 3~6个月;B组为包虫囊肿穿刺前后服药组(4例),穿刺前3~7d开始服药,穿刺后连服1个月;C组为手术前后服药组(14例),术前3~7d开始服药,术后可进食水后即开始服药,疗程1个月。3个治疗组服药剂量均为每天10mg/kg,2次/d。同时动态随访病人服药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胸部X线片、B超或CT以及病人对药物的毒副反应。用治愈率、有效率、部分有效率和无效率来衡量A组的疗效。以复发率(观察至少1年)来判断B、c组的疗效。结果:A组治愈16例(45.7%),有效9例(25.7%),部分有效6例(17.1%),无效4例(11.4%),总有效率88.6%;B组、C组随访时间1~3年,尚无复发。临床药物治疗的53例服药病人中,尚未见因药物的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病例。结论: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口服液对包虫病病人疗效较为肯定,毒副反应轻,患者能够长期服用,尤其适用于某些不宜施行手术治疗或复杂的包虫病例。
作者:柯山;李海涛;温浩;杨文光;栾梅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作用。方法:2001年5月~2002年7月共行IVF-ET39例,对已获成功的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用达菲林或阿拉瑞林进行降调节,其中长方案从治疗周期前一周期的黄体中期开始应用,月经第3天用促性腺激素(Gn);短方案自治疗周期月经第2天开始应用,第3天开始用促性腺激素(Gn)。结果:长方案组用达菲林全量10例,半量6例,用阿拉瑞林1例;短方案组达菲林1例,阿拉瑞林2例。结论:实施IVF-ET,GnRH-a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有效防止过早LH峰、减少取消周期,提高了妊娠率。
作者:杜红;古丽巴哈·阿不拉;史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