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代谢与免疫球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研究

赵万春;范成文

关键词:脂代谢, 免疫球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表达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脂代谢与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36例为病例组,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脂代谢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为(11.67±3.52)g/L ;对照组为(11.20±2.67)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两组Ig M和Ig 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加重期患者脂代谢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因此应早期观察载脂蛋白变化,做到及时预防。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健康成人血清类风湿因子参考范围调查

    目的建立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健康成人血清中类风湿因子的参考范围。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17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类风湿因子的含量;采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结果健康成人男性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为(21.60±2.70)U/mL ,高于女性的(20.65±2.10)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6,P<0.01)。健康成人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与年龄无关( H=4.656,P>0.05);男性健康成人血清中类风湿因子的参考范围为0~25 U/m L ,女性为0~24 U/mL。结论健康成人血清类风湿因子的含量与性别相关,与年龄无关,其参考范围的确定可为临床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余飞;卢小岚;蒋文军;何兰;张国元;凡瞿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37例脑梗死患者和133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 Hcy水平。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将患者分成轻、中、重3组,并分析各组 H cy水平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 H cy 水平为(21.39±9.02)μ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4±3.11)μmol/L ,且随病变程度增加而升高;其轻、中度组 Hcy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 r=0.569,P<0.01和 r=0.604,P<0.01);而重度组 H cy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相关性( r=0.037,P>0.05)。结论 H cy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季雄娟;陆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脑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 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孙动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阿立哌唑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疗程均为12周。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10~30 mg/d口服,2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寻找错误认知,论证、分析和重建合理认知,强化重建认知)。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疗效和生活质量量表(SQLS)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BPRS、SAPS、SAN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各项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TESS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SQLS各项评分均明显减少,但观察组减少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阿立哌唑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严叶良;陆晋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胆碱酯酶室间质评成绩不通过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本实验室参加广东省室间质评时胆碱酯酶成绩不通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将5份室间质评血清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不同倍数后再次测定,并计算与靶值的偏倚。结果除2号质评血清外,其余均存在较大程度的偏倚,且该偏倚随着稀释倍数的递增而减少。结论用于室间质评的4份血清中含有抑制该厂家胆碱酯酶试剂活性的成分,该抑制作用可通过生理盐水稀释减轻和消除。

    作者:李丽;钟日辉;叶竟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医院感染同源性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近年国内外对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传播途径、细菌定植等同源性分析成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研究热点之一[1-2]。本文仅就医院感染同源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方法及应用进展简要综述。

    作者:李传杰(综述);罗晋卿(审校)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美沙酮替代疗法患者体液免疫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经美沙酮替代疗法后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的状况,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200例美沙酮替代疗法患者设为实验组,1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半年前后,其体液免疫各指标(IgG、IgA、IgM、C3、C4)的差异;同时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体液免疫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IgG、IgA、IgM均明显升高(P<0.01),补体C3、C4均明显下降(P<0.01);经美沙酮替代疗法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IgG 、IgA、IgM均明显下降(P<0.01),补体C3、C4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IgA、C3、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IgM 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美沙酮替代疗法患者进行体液免疫指标的定期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黄芳;韦桂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诊断肺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人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单独检测及联合应用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病理诊断明确的60例肺癌及20例肺部良性病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血清肿瘤标记物PTN、NSE、Cyfra21-1及CEA的血清检测,比较4种标记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血清肿瘤标记物PTN、NSE、Cyfra21-1及CEA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高,可达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 PTN、NSE、Cyfra21-l及CEA 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王莹;郭华;余阗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2010~2012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监测

    目的了解2010~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征和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送检的标本分离鉴定,检出55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体外对多数抗菌药物呈现较高水平耐药并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上升为显著,但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2011年相比略有下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较多,对所测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占检出总数的41.7%。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开展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冬梅;齐宏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儿童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临床确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儿童随机分为3组,西医组给予常规的改善通气,解痉平喘,抗炎等治疗;中医组,中医辨证后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内服;联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观察3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单纯中医治疗组及单纯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与西医联合治疗可大大提高疗效。

    作者:厉艳合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影响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透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透(M HD )依从性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143例进行M HD的尿毒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比较依从性好及依从性差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理反应、M HD相关知识、透析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43例尿毒症患者M HD依从性好84例(58.74%),依从性差59例(41.26%)。依从性差组尿毒症患者平均年龄(60.23±15.56)岁、38.98%存在不良心理反应、45.76%缺乏M HD知识、27.12%自费治疗,与依从性好患者的平均年龄(52.67±14.08)岁、18.04%、21.43%、10.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M HD依从性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尿毒症患者M HD依从性因素复杂,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M HD依从性。

    作者:杨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纤维蛋白原及纤溶性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水平,探讨纤溶活性增强与COPD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靖江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50例COPD患者,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90例(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160例;另外同期选取该院体检中心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血浆FIB、FDP和D-D水平。结果(1) COPD患者组FIB、FDP和D-D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5.18±1.51)g/L、(6.95±3.17)mg/L、(2.38±1.12)mg/L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ECOPD组分别与COPD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FIB、FDP和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但COPD稳定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D-D[(0.87±0.43) mg/L]升高明显外(P<0.01),FIB和FD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轻度升高(P<0.05)。结论监测COPD患者的体内的FIB、FDP和D-D水平,为COPD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亢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黄永东;吴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儿童烧创伤创面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应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儿童烧创伤创面中的临床护理经验,以提高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应用 rhGM-CSF凝胶的临床护理资料。2009~2012年,共应用rhGM-CSF凝胶治疗31例住院患儿,共92个创面,其中浅Ⅱ度62个,深Ⅱ度28个,Ⅲ度1个,感染1个,面积0.2%~49%。护理要点:每日创面以1%聚维酮碘清洗,再以生理盐水清洗,随后将rhGM-CSF凝胶均匀地涂在创面上,外面以无菌纱布覆盖。观察要点:创面渗出液改变,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血供情况,创面缩小情况,体温变化。结果所有用药创面均不同程度地愈合,其中84个创面评为优,8个创面评为良。结论rhGM-CSF凝胶用于儿童面积较小的深度烧创伤创面具有独特的治愈效果。临床护理中,应仔细观察创面变化,适量用药,在外覆盖湿性敷料,提高治愈率。

    作者:何立平;王选琴;何轶;颜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广西地区壮族瑶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壮族、瑶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 PA )1~17bw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广西地区100例壮族和100例瑶族健康个体进行 HPA 1~17bw系统基因分型,比较壮族和瑶族的 HPA基因频率。结果等位基因a是广西地区壮族、瑶族健康个体主要的 HPA1~17bw基因型别。在H-W平衡检验中,瑶族健康人群 HPA1~17bw基因多态性中除 HPA1、2、6外,其他均符合H-W群体遗传平衡法则(P>0.05);壮族健康个体中,所有 HPA各系统符合 H-W群体遗传平衡法则(P>0.05)。瑶族和壮族 HPA系统抗原不配合率分析中,HPA3和 HPA15不配合率高,皆超过30%。比较两个民族的基因频率,发现瑶族的 H PA-3和H PA-15的基因多态性明显低于壮族(χ2=12.242,P=0.002;χ2=6.209,P=0.045)。结论广西地区壮族和瑶族 HPA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特别是 HPA-3和 HPA-15系统杂合度高,抗原分布不配合比例相对高,在临床配合性血小板输注中必须加以重视。

    作者:杨兰;梁秀云;曾江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 IB )和D-二聚体(D-D )水平的变化,探讨两者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D水平,并分析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 FIB、D-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患者组FIB、D-D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血浆FIB、D-D水平能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监测微血栓形成以及血管病变的发生。

    作者:陆胜;季雄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长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试验菌株,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低抑菌浓度(M IC )。同时检测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长、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低抑菌浓度为60μg/m L ,在30μg/m L浓度下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结论黄芩素可通过抑制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长、生物膜形成而抑制其生长。

    作者:温绍霞;武军驻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拔 T 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启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急诊抢救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究急诊抢救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对璧山县中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出现急诊抢救室医院感染的166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进行探讨。结果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院内环境、抢救器械、医护人员意识和医疗废弃物等5项因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疗废弃物为保护因素(RR<1)。在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中终确定院内环境、抢救器械、医护人员意识和医疗废弃物为影响急诊抢救室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控制院内空气质量、严格消毒手术器械、进行医护人员意识培养及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对防止颅脑术后感染的护理研究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78例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颅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存率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实施颅脑手术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与鼻咽癌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 )在鼻咽癌人群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发生远端转移的关系。方法根据TNM分期有无发生远端转移分为M1、M0组。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鼻咽癌患者M0组90例,M1组33例血清中的SCCAg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癌M0组SCCAg阳性率为5.56%,M1组SCCAg阳性率为2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CAg作为鼻咽癌的筛查指标敏感度偏低,而对鼻咽癌是否发生远端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玲莎;江宗蔚;李美琴;朱波;黄文成;陈艳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