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雄娟;陆胜
目的了解中山某镇区60岁以上居民身体健康状态。方法对中山某镇区2011年绩西、绩东二、绩东一、联丰、盛丰、宝丰共6例社区60岁以上7253例退休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质量、体格检查、血压、心电图检查、胸部透视、血脂4项、血糖、大小便常规。结果中山某镇区6个社区主要疾病男性老年人患病率高为宝丰社区69.5%,低为联丰社区53.8%;女性老人患病率高为绩西社区68.3%,低为绩东一社区57.6%。中山某镇区高血压、高脂血症、肝吸虫病的男女的发病率分别是:17.6%、18.3%,19.5%、24.1%,23.5%、22.3%。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肝吸虫病等疾病是中山某镇区居民的主要流行疾病,与生理、行为、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覃丽英;陈少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对20例健康新生儿及38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进行D-二聚体检测,比较各组间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血浆D-二聚体测定值分别为(1.1±0.5)、(3.9±1.2)、(9.0±2.5)μg/mL ,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由此提示新生儿体内凝血功能出现紊乱、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作者:于桥爱;唐宁;严提珍;韦海春;刘岩;高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78例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颅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存率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实施颅脑手术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江西省临床实验室凝血试验室内质控现状。方法采用信函的方式,对室内质控的质控物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2012年8月及累积室内质控结果、质控规则等项目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回报实验室数为119家,回报率为47.79%,其中采用1个水平质控物的有59家,2个水平质控物的有58家,3个水平质控物的有2家;使用单个控制规则判断是否失控的有20家,使用多规则控制方法的有61家,38家未填写质控规则;PT、APTT、FIB室内质控结果精密度分别不超过3.75%、3.75%、5%的实验室不足半数。结论本省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医学检验室内质控尚未做到日常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作者:贺葵阳;万本愿;吴茂红;姜青龙;李新善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阴虚风动证患者和风痰瘀阻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 )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阴虚风动证和风痰瘀阻证患者各80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测定急性脑梗死两种证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浆hs-CRP及 Hcy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将两种证型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两种证型患者hs-CRP及 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组hs-CRP及Hcy水平显著高于阴虚风动证患者组。结论 Hcy与hs-CRP的检测为急性脑梗死证型分析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耿洁;赵建国;张琦;张卫平;李桂伟;路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自愿选择PICC置管的住院肿瘤患者,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传统的PICC置管方法,改良组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9号头皮针头替代赛丁格套件中的18G套管针)进行穿刺置管,记录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发生率和VAS评分,观察置管前后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变化。结果改良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穿刺点渗血和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置管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改良组评分比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可有效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点渗血和静脉炎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心理健康。
作者:朱竹华;顾菊凤;曹岳蓉;范晓华;姚洪芳;刘琼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PL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同期住院符合条件的败血症患儿37例、局部感染患儿36例、非感染患儿30例,用酶联荧光分析法定量测定PCT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 ,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结果 PCT和CRP水平在败血症组治疗前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1),且二者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而败血症组WBC计数和PLT 水平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9.2%、90.0%、91.7%、87.1%、0.79和8.92,为4项指标中高。联合检测PCT、CRP、WBC、PLT ,则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达100%。4项指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0.733、0.580、0.621。结论联合检测PCT、CRP、WBC计数和PLT能提高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特异度,诊断价值比单项检测更高。
作者:钟一鸣;谷秀梅;刘文恩;龚志军;李艳明;陈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长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试验菌株,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低抑菌浓度(M IC )。同时检测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长、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低抑菌浓度为60μg/m L ,在30μg/m L浓度下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结论黄芩素可通过抑制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长、生物膜形成而抑制其生长。
作者:温绍霞;武军驻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近年国内外对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传播途径、细菌定植等同源性分析成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研究热点之一[1-2]。本文仅就医院感染同源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方法及应用进展简要综述。
作者:李传杰(综述);罗晋卿(审校)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建立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健康成人血清中类风湿因子的参考范围。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17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类风湿因子的含量;采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结果健康成人男性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为(21.60±2.70)U/mL ,高于女性的(20.65±2.10)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6,P<0.01)。健康成人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与年龄无关( H=4.656,P>0.05);男性健康成人血清中类风湿因子的参考范围为0~25 U/m L ,女性为0~24 U/mL。结论健康成人血清类风湿因子的含量与性别相关,与年龄无关,其参考范围的确定可为临床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余飞;卢小岚;蒋文军;何兰;张国元;凡瞿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84例2型糖尿病(DM )患者,根据视网膜是否病变分为视网膜病变组(DR)40例和无视网膜病变组(NDR)44例,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TM )、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剂(t-PA)等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DM 组患者的vWF、TM、FIB、D-二聚体(D-D)分别为144.8%±44.2%、(20.7±5.3)μg/L、(4.1±0.6)g/L、(730.0±129.9)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DR组也明显高于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的hs-CRP、PAI分别为(4.2±0.5)mg/L、(48.6±12.6)μg/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DR组患者的t-PA明显低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情把握以及血管病变的控制有很大的益处。
作者:卢庆乐;田玫玲;吴殿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了解2010~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征和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送检的标本分离鉴定,检出55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体外对多数抗菌药物呈现较高水平耐药并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上升为显著,但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2011年相比略有下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较多,对所测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占检出总数的41.7%。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开展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冬梅;齐宏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T P )抗体检测在老年患者呈阳性原因。方法8657例行T P抗体检查的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大于60岁阳性患者用血清学梅毒螺旋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 PPA )、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金法复测。结果阳性病例中年龄大于60岁者合计69例,占住院老年人总例数的2.43%,占总阳性患者的65.09%;阳性病例中年龄小于60岁者合计37例,占小于60岁住院总例数的0.64%,占总阳性患者的34.91%;60岁以上阳性率与60岁以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5,P<0.005)。RPR、ELISA及胶体金法检测TP抗体与T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偏高提示所测标本中有抗类脂抗体和(或)抗梅毒抗体存在,不能作为患者感染梅毒的依据。
作者:王靖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及康复要点。方法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骨科2007年2月至2012年10月施行的98例膝关节镜手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恰当有效的护理方案,进行围术期护理,术后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训练等。结果98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缩短康复期,降低致残率。
作者:龚群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IC P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妇产科IC P患者184例,分为中医组(9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94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中医组90例中,早产儿16例(17.78%),胎儿宫内窘迫12例(13.33%),剖宫产59例(65.56%),1例围产儿死亡(1.11%),产后出血3例(3.33%)。中西医结合组94例中,17例早产(18.09%),胎儿宫内窘迫14例(14.89%),剖宫产60例(63.83%),产后出血2例(2.13%)。两组患者妊娠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密切监测、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IC P患者围生儿死亡和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作者:朱仕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艰难梭菌(C d )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能引起伪膜性肠炎等感染性疾病(CDI)。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NAP1/027克隆株在世界范围内传播,CDI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加。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相继导致医院内及社区流行,已被公认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1]。住院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可杀灭肠道内敏感细菌,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Cd过度生长并释放毒素,与CDI密切相关的毒素包括T cdA和T cdB。美国感染病协会2010年版的CDI诊断标准包括:(1)有腹泻症状,24 h内排未成形便大于或等于3次;(2)大多数患者近8周内使用过抗生素;(3)粪便中检出产毒型Cd或Cd毒素,或结肠镜检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伪膜性肠炎[2]。其中腹泻症状与抗生素使用为非特异指标;病理学检查为有创操作,不适于常规开展。因此,准确、快速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对CDI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CDI检测方法种类较多,它们各自有优势和局限性,本文对CDI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晓月(综述);黄磊(审校)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新疆伊犁地区无偿献血者状况,指导献血者招募,确保血液安全。方法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心血站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的不合格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中献血总人数83199例,检测不合格总数2667例,平均不合格率3.2%,低于其他地区。结论在政府支持与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不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建立固定的献血者队伍,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
作者:杜文阁;朱四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病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口腔科收治的80例患者,患牙为85颗,上下颌第一磨牙严重缺损,需经桩核冠修复后牙残冠。X片观察所有患牙修复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牙修复治疗后,无明显临床症状,X片可见根尖低密度阴影直径不超过2 mm ,牙根长度大于牙冠长度。结论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伟;徐佳瑛;杨丽丽;金雪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急诊抢救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对璧山县中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出现急诊抢救室医院感染的166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进行探讨。结果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院内环境、抢救器械、医护人员意识和医疗废弃物等5项因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疗废弃物为保护因素(RR<1)。在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中终确定院内环境、抢救器械、医护人员意识和医疗废弃物为影响急诊抢救室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控制院内空气质量、严格消毒手术器械、进行医护人员意识培养及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本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慢病防控、健康教育、中医药服务等特色建设,服务量逐年增加,社区群众满意度上升,服务效率不断提高。
作者:苏芸;冉从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