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诊断肺癌的对比研究

王莹;郭华;余阗

关键词:肺肿瘤,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人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单独检测及联合应用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病理诊断明确的60例肺癌及20例肺部良性病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血清肿瘤标记物PTN、NSE、Cyfra21-1及CEA的血清检测,比较4种标记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血清肿瘤标记物PTN、NSE、Cyfra21-1及CEA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高,可达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 PTN、NSE、Cyfra21-l及CEA 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药品临床安全使用与缺陷风险管理

    为了避免药源性事件发生,医院医务科、护理部和药剂科应共同加强临床安全用药与缺陷风险管理,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护理差错,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宁;王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142例血红蛋白H病患者血液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血红蛋白H病(HbH病)在临床血液学参数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检测中的特点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市农村地区142例用分子生物学诊断为HbH病患者的CE结果和相关的血液学指标。结果142例HbH病患者中,缺失型HbH病89例,占62.68%,非缺失型HbH病53例,占37.32%;缺失型HbH病CE可见HbH峰,HbCS复合HbH病既可见HbH峰,又可见HbCS峰。血红蛋白电泳及血液学分析显示非缺失型HbH病患者的HbH水平及贫血程度高于缺失型HbH病(P<0.05)。结论南宁市农村地区HbH病基因突变类型多样,以缺失型为主;HbCS复合HbH病在CE中可出现特异的HbCS峰;高HbH含量以及CS链在红细胞膜上的聚集是造成HbCS复合HbH病患者临床表现比缺失型HbH病患者严重的主要原因。

    作者:阮丽明;周艳洁;朱茂灵;丁进龙;何桂琼;梁萧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O ct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中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Oct4的表达情况及意义,并探讨Oct4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例宫颈癌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 Oct4的表达及 PCR检测所有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DNA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Oct4阳性表达率为90%(18/20),CIN中为50%,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相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宫颈癌组织中Oct4的表达不仅与其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 H PV感染也有关,表现为 HPV16/18 DNA阳性个体中Oct4阳性率高,而 HPV16/18 DNA阴性个体中Oct4阳性率低。结论联合检测Oct4和高危型 HPV DNA可作为宫颈癌一个敏感性、特异性的标志和治疗靶点。

    作者:黄平;黄慧;李蓉;陈光元;敬宗玉;谢家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急诊抢救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究急诊抢救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对璧山县中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出现急诊抢救室医院感染的166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进行探讨。结果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院内环境、抢救器械、医护人员意识和医疗废弃物等5项因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疗废弃物为保护因素(RR<1)。在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中终确定院内环境、抢救器械、医护人员意识和医疗废弃物为影响急诊抢救室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控制院内空气质量、严格消毒手术器械、进行医护人员意识培养及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分离胶促凝管和血糖管的血糖测定比对研究

    目的研究国内外分离胶促凝管和血糖管在不同时间段内血糖值的稳定性。方法通过氧化酶法检测分离胶促凝管和血糖管在2h和6h内血糖值的比较和分析来考察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分别以国外进口的分离胶促凝管和血糖管检测值为参照。结果阳普医疗的分离胶促凝管和血糖管分别与进口的分离胶促凝管和血糖管在血糖检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线性回归系数在0.95以上,且血糖值在3个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值符合临床可接受性评价标准。结论阳普分离胶促凝管和血糖管与进口的分离胶促凝管及血糖管在血糖检测上无明显差异。

    作者:欧阳辉;降海涛;许铭飞;吴海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病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口腔科收治的80例患者,患牙为85颗,上下颌第一磨牙严重缺损,需经桩核冠修复后牙残冠。X片观察所有患牙修复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牙修复治疗后,无明显临床症状,X片可见根尖低密度阴影直径不超过2 mm ,牙根长度大于牙冠长度。结论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伟;徐佳瑛;杨丽丽;金雪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诊断肺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人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单独检测及联合应用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病理诊断明确的60例肺癌及20例肺部良性病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血清肿瘤标记物PTN、NSE、Cyfra21-1及CEA的血清检测,比较4种标记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血清肿瘤标记物PTN、NSE、Cyfra21-1及CEA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高,可达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 PTN、NSE、Cyfra21-l及CEA 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王莹;郭华;余阗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实验室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PL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同期住院符合条件的败血症患儿37例、局部感染患儿36例、非感染患儿30例,用酶联荧光分析法定量测定PCT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 ,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结果 PCT和CRP水平在败血症组治疗前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1),且二者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而败血症组WBC计数和PLT 水平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9.2%、90.0%、91.7%、87.1%、0.79和8.92,为4项指标中高。联合检测PCT、CRP、WBC、PLT ,则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达100%。4项指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0.733、0.580、0.621。结论联合检测PCT、CRP、WBC计数和PLT能提高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特异度,诊断价值比单项检测更高。

    作者:钟一鸣;谷秀梅;刘文恩;龚志军;李艳明;陈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脂代谢与免疫球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脂代谢与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36例为病例组,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脂代谢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为(11.67±3.52)g/L ;对照组为(11.20±2.67)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两组Ig M和Ig 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加重期患者脂代谢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因此应早期观察载脂蛋白变化,做到及时预防。

    作者:赵万春;范成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及康复要点。方法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骨科2007年2月至2012年10月施行的98例膝关节镜手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恰当有效的护理方案,进行围术期护理,术后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训练等。结果98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缩短康复期,降低致残率。

    作者:龚群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分型探究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耐药基因的检测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对重症监护室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Pae)在体外进行耐药检测,然后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其中的19株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耐药相关检测,包括OprD2、GM 、SPM、VM及VEB。结果 OprD2基因的阳性率是100%;VEB的基因阳性率是10.5%;而对GM 、SPM还有VM并没有检测单基因阳性。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中,铜绿假单胞菌中携带有多重耐药基因,这是菌株出现多重耐药性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金川;董全红;潘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探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患有颈椎病的患者80例,分别对患者行X线平片(X-Ray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 T )、磁共振成像(MRI)、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结合临床表现症状,进行比较影像学分析。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这5种方法的诊断灵敏度都在90%以上,同时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图像各有不同,X线平片检查适用于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检查,CT 和MRI检查都适用于脊髓型的颈椎病检查,CTA和MRA检查更适用于椎动脉型的颈椎病检查。另外还发现针对食道压迫型的颈椎病检查可以采用X线平片检查结合食道造影。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患者采用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案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缩短临床诊断时间,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治疗。

    作者:陈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脐部小切口辅助手术治疗巨结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脐部小切口辅助完成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取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5例,实验组15例行脐部小切口辅助完成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对照组20例行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并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9.5±0.2)和(12.5±1.2)m L ]、结肠切除长度[(36.3±8.2)和(40.3±5.2)cm ]、术后住院时间[(9.2±0.6)和(15.2±0.8)d ]、并发症发生率(0.0%和20.0%)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经肛门结肠拖出术结合脐部小切口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效果理想,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林志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法舒地尔对合并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COPD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疗程15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肺动脉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法舒地尔治疗后肺动脉压为(41.24±7.68)mmHg,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肺动脉压(49.56±4.0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法舒地尔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TNF-α(28.19±5.27)ng/L,IL-8(21.68±4.35)ng/L,CRP(40.79±1.97)mg/L,低于治疗前TNF-α(48.09±6.58)ng/L,IL-8(37.98±6.79)ng/L,CRP(71.36±3.2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法舒地尔治疗组肺动脉压与TNF-α、IL-8、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可降低肺动脉压,降低炎性因子TNF-α、IL-8、CRP水平;肺动脉压及炎性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昌锋;吴雪花;张华希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Ⅳ期胃癌腹膜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CA)19-9联合检测在Ⅳ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诊断、鉴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胃癌腹膜转移患者、无腹膜转移胃癌患者和正常人群进行血清CEA、CA19-9检测,分析两者联合检测在诊断和鉴别Ⅳ期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结果转移组血清CEA和CA19-9水平分别为(58.42±9.61)μg/L和(72.55±13.73)U/mL ,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无转移胃癌组CEA和CA19-9水平分别为(27.41±13.84)μg/L和(33.49±9.37)U/mL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胃癌腹膜转移患者CEA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79.1%和70.9%,胃癌腹膜无转移两种阳性率分别为39.1%和51.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中两者标记物检测均为阴性。胃癌腹膜转移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与肿瘤的大小、淋巴转移及腹水情况正相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无关。结论 CEA和CA19-9水平在诊断Ⅳ期胃癌腹膜转移中有着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该病临床诊断方法,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成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探讨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妇科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就诊的167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7例采用阴道给复方沙棘籽油栓和口服奥硝唑片治疗,对照组80例口服奥硝唑片治疗。将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和疗效以及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48.75%)显著高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12.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与奥硝唑联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显著提高,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温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新型肝损伤血清标志物 Pep5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血清多肽Pep5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 ),用于判定肝损伤进程的研究。方法以待测血清样本稀释液包被酶联板,5%脱脂奶粉封闭,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Pep5单克隆抗体作为标记抗体,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多肽 Pep5的ELISA ,并用于临床检测690例肝损伤及健康血清样本。结果灵敏度为1.25 ng/mL ;线性范围(0~24 ng/mL )内相关系数为0.9987;与乙酰胆碱酯酶、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三型前胶原交叉反应率小于1.00%;添加回收率在99.09%~107.08%;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 )分别为5.62%~7.32%、6.21%~6.45%。与其他肝损伤指标乙酰胆碱酯酶试剂盒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两种检测方法有一定的相关性( r=0.68)。临床检测结果表明血清多肽Pep5水平随着肝损伤程度加重而升高,与正常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多肽Pep5可用于肝损伤进程定量血清学检测,检测方法简便、可靠,为后续深入研究多肽Pep5的功能及相关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傅海媛;侯利平;周晓明;黄亚娟;宋纯艳;孙云波;汪洋;杨保安;肖汉族;甄蓓;魏开华;王海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胎盘病理检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病理改变,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与胎盘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H E染色法观察正常胎盘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36例的病理表现,分析及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的病理改变特点。结果与正常足月胎盘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子宫胎盘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合体细胞结节增多、绒毛血管减少或淤血、纤维素样坏死,胎盘部分梗死,钙盐沉着,绒毛间隔狭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绒毛血管和胎盘床螺旋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及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等改变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盘组织中细胞滋养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是导致胎盘缺血缺氧,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作者:高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 IB )和D-二聚体(D-D )水平的变化,探讨两者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D水平,并分析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 FIB、D-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患者组FIB、D-D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血浆FIB、D-D水平能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监测微血栓形成以及血管病变的发生。

    作者:陆胜;季雄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中山某镇区老年人群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中山某镇区60岁以上居民身体健康状态。方法对中山某镇区2011年绩西、绩东二、绩东一、联丰、盛丰、宝丰共6例社区60岁以上7253例退休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质量、体格检查、血压、心电图检查、胸部透视、血脂4项、血糖、大小便常规。结果中山某镇区6个社区主要疾病男性老年人患病率高为宝丰社区69.5%,低为联丰社区53.8%;女性老人患病率高为绩西社区68.3%,低为绩东一社区57.6%。中山某镇区高血压、高脂血症、肝吸虫病的男女的发病率分别是:17.6%、18.3%,19.5%、24.1%,23.5%、22.3%。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肝吸虫病等疾病是中山某镇区居民的主要流行疾病,与生理、行为、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覃丽英;陈少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