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张砾;申建维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交叉感染, 抗药性
摘要:目的 分析该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将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206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于痰或咽拭子(81.55%),以呼吸内科和肿瘤科为主,其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分别为97.08%和91.75%.其对多粘菌素B敏感性高(100.0%),其次为亚胺培南(88.83%),阿米卡星(84.95%),美洛培南(84.9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检出率高,建议临床医生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120例阑尾周围脓肿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收治的120例阑尾周围脓肿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经过Ⅰ期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未发生死亡.除2例发生切口感染,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3.6 d.结论 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提高阑尾周围脓肿治愈率,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前提.

    作者:黎伟;陈当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C-反应蛋白测定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目的 用总胆红素(TBiL)结合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结果 判断,有效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率和疗效.方法 1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为2011年在本院生产的新生儿,其中,病理性黄疸为107例,生理性黄疸为63例.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终点测定法;TBiL采用钒酸盐氧化法.结果 病理组CRP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组CR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以通过TBiL值和CRP值来快速诊断病理性的黄疸及时给予治疗,减少患儿的痛苦.

    作者:贤永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贝前列素钠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贝前列素钠联合厄贝沙坦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在降糖、调脂、饮食控制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贝前列素钠40 μg口服每天3次和厄贝沙坦15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肾功能变化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贝前列素钠联合厄贝沙坦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独立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生兵;汤世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淮北地区血站血液检测ELISA法弱阳性标本与PCR测定结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献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ELISA弱阳性标本与PCR检测HBV-DNA结果 的符合程度,为献血者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以及为临床提供更安全的用血服务.方法 对50例献血者HBsAg检测ELISA弱阳性标本与PCR检测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50例 献血者HBsAg检测ELISA弱阳性标本的PCR检测19例阳性,31例阴性,两者有相关性但也有差异.结论 临床须提高ELISA血液筛查试剂检测灵敏度,积极改善其检测特异性,为献血者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作者:郭滔;程训民;刘飒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左侧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左侧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总结行全肺切除术的54例左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此类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 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53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加强术后护理是全肺切除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敏;李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护理的措施和重要性.方法 对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均实施了精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护理.结果 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使乳腺癌患者减轻了心理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手术和化疗,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黄久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呋塞米联合多巴胺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呋塞米联合多巴胺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休息、吸氧、强心、扩血管等治疗下将多巴胺和呋塞米加入5%葡萄糖水溶液中,静脉持续泵入,每天1次,对照组进行休息、吸氧、强心、扩血管、利尿等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5%,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75%.结论 呋塞米联合多巴胺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有重要临床意义,能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病病死率.

    作者:夏晓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价值.方法 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B超导引下,取剑突穿刺点,对15例心包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并间断抽取心包积液,特别是对10例有心包填塞症状患者,能很快减轻症状;再行心包腔冲洗及注射药物以防止心包粘连.术中、后均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患者均获成功,操作时间15~30 min,导管留置时间2~16 d,CVC 留置期间无继发感染、无导管脱出等并发症.10例有心包填塞的患者抽取300~400 mL 时症状明显减轻,没有发生因心包填塞而死亡的病例.结论 采用留置CVC引流,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灵活,引流管可缓慢持续引流,无需反复、多次穿刺.同时,对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阶段性的护理工作,效果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世永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肌钙蛋白Ⅰ定性与定量方法测定结果对诊断AMI的意义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Ⅰ定性与定量方法 测定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意义.方法 对38例通过心电图检测诊断为AMI和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分别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定量和金标法定性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结果 男23例,cTnI定性测定阳性13例,占56.5%,cTnI定量测定阳性19例,占82.6%.女15例,cTnI定性测定阳性8例,占53.3%,cTnI定量测定阳性13例,占86.7%.两种方法 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酶免疫法阳性率明显高于金标法.结论 选择定量方法 测定cTnI对AMI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马俊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脂肪肝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根据B超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检测血糖、血脂,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脂肪肝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 脂肪肝与颈动脉IMT、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腹部B超检查发现脂肪肝的同时应警惕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作者:韩昕晶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携带污染的检测及处理措施

    目的 探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携带污染的检测及其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 对27个检测项目逐一配对,观察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污染.结果 在携带污染测试中,共有19次严重污染,经纯水冲洗后仍有10次污染严重,用酸碱清洗后有效地消除了试剂携带污染.结论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携带污染可以通过实验检测,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试剂携带污染.

    作者:汪志萍;谈宗明;李尤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护理

    目的 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染.方法 通过对7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随访、电话跟踪、家庭访视等方法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了家庭护理指导,包括心理、用药、饮食、药物不良反应、健康宣教以及痰液的管理.结果 家庭护理提高肺结核病的治愈率,防止了结核的传播.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护理在康复治疗管理中的作用是明显、有效的,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作者:杨四吉;曹能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阴道分泌物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

    目的 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评价其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阴道液涂片镜检、pH试纸、IGFBP-1检测试剂盒分别对113例入院时临床确诊为胎膜早破的患者、113例未胎膜早破的者和236例入院时临床疑诊为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检测,并将结果 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BP-1检测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7.3%、98.2%、97.8%,pH试纸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1.4%、90.3%、85.8%,涂片镜检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65.5%、100.0%、82.7%.IGFBP-1检测法的灵敏度与其余两种方法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BP-1检测法较pH试纸法和涂片镜检法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诊断胎膜早破可靠,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蒋红;吴海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液基薄层细胞检查与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TCT)与巴氏涂片对宫颈癌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对1 026位妇女同期做TCT、巴氏涂片检查及阴道镜活检.细胞学诊断采用TBS诊断报告方式.以阴道镜活检诊断为标准,比较TCT和巴氏涂片对宫颈癌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TCT检查的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97.45%,TCT 对宫颈癌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巴氏涂片(P<0.05,P<0.01),取材标本的不满意率降低了82.35%.结论 TCT对宫颈癌检查的准确性较高,可作为宫颈癌筛查优先选用的方法.

    作者:王双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金纳米团簇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采用荧光标记法实现对实验材料的检测,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荧光染料一般存在细胞毒性与不良反应较大、激发光谱窄、光稳定性差、荧光强度弱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金纳米团簇(Gold nanoclusters,Au NCs)由于其特有的量子尺寸效应以及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特点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生物监测、生物标记、药物传递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罗雅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医学检验研究生蛋白质组学教学方法探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完成,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对基因功能的研究上,即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作为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1].<蛋白质组学>是本系针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研究生掌握其中的科研思维和方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作者:方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气管切开时间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56例)在受伤后12 h内气管切开,对照组(56例)在受伤后12 h后气管切开.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控制率、控制感染的时间以及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的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控制感染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以很好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感染容易控制,同时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忠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观察,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特点.方法 对58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和7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取痰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组血糖、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相反胰岛素分泌指数则明显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以G-杆菌多见.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在选择抗生素时,首选有效、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郑世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结果 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相关性.方法 112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后24 h内检测PCT、hs-CRP,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细菌性肺组炎PCT与hs-CRP呈正相关(r=0.855,P<0.01),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的PCT与hs-CRP均无相关性(P>0.05),细菌性肺炎组PCT和hs-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P<0.05).支原体肺炎组hs-CRP阳性率与病毒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者PCT 与hs-CRP检测结果 呈正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及合理用药.

    作者:龙喜雄;梁栋伟;黄平;黄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长沙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长沙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分析长沙地区2009~2011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比较3种筛查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长沙地区2009~2011年无偿献血者中每10万人就有17.8人感染HIV,感染者中以18~25岁年龄组为主(58%),职业以其他组(34%)和学生组(27%)为主,男性感染者显著高于女性.北京万泰公司和美国伯乐试剂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8.6%.结论 应采取积极有效的HIV筛查措施,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赵飞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