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琴
近年来,检验医学发展迅速,检验技术不断提高,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已受到各医院检验科的重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开始建立完善,现在多数实验室都有了较完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考评制度,但对分析前和分析后的的质量控制却不够重视,因此出现了实验室的质控考核优秀,临床医生却常常反映检验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的情况,使得一些医生对检测结果产生疑虑,影响诊断的质量.因此,检验人员不能只考虑分析阶段的质量保证,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应该是在全面的质量管理基础上产生的.尤其必须重视和参与分析前、后阶段质量控制工作,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作者:陈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HIFU联合CIK治疗后,观察外周血CD3+,CD4+,CD56+、sIL-2R、NK细胞百分率及嗜银蛋白(AgNORs)水平的变化.结果 HIFU联合CIK治疗后,CD3+,CD4+,CD56+、NK细胞百分率及AgNOR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sIL-2R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HIFU联合CIK治疗可以通过有效的免疫激活作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张喆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小儿败血症患儿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67例败血症患儿和58例健康儿童进行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 小儿败血症组锌、铁、钙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小儿败血症组镁、铜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败血症患儿的血微量元素存在明显的改变,应引起重视,必要时给予补充,以协助疾病的治疗.
作者:曾涛;郭飞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用总胆红素(TBiL)结合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结果 判断,有效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率和疗效.方法 1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为2011年在本院生产的新生儿,其中,病理性黄疸为107例,生理性黄疸为63例.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终点测定法;TBiL采用钒酸盐氧化法.结果 病理组CRP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组CR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以通过TBiL值和CRP值来快速诊断病理性的黄疸及时给予治疗,减少患儿的痛苦.
作者:贤永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检查在贫血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04例贫血患者与100例常规体检合格者的MCV与RDW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类型贫血MCV和RDW的变化各有特点,缺铁性贫血组:MCV下降、RDW上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MCV上升、RDW上升;感染性贫血组:MCV上升、RDW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组:MCV正常、RDW上升.结论 MCV和RDW指标的改变对贫血的临床诊断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特点,对贫血类别的临床鉴别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徐刚;刘春生;柳发虎;吴永峰;张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通过对11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下手术的分析,寻找清除上颌窦病灶的好方法.结果 随访6~12个月,一次性治愈107例,一次性治愈率97.3%,复发3例,占2.7%.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是上颌窦腔内病灶清除的彻底性.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尽量扩大上颌窦开口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关键.
作者:郭子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别对罗氏生化分析仪自建生化检测系统(简称自建系统)和配套生化检测系统(简称配套系统)进行初步性能评价.方法 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10-A2文件,使用自建系统(罗氏生化分析仪、罗氏校准品、伊利康试剂)和配套系统(罗氏生化分析仪、罗氏校准品及罗氏原装试剂)测定肌酐(Cr),计算其准确度、总不精密度以及进行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实验评价,并用患者标本,将自建系统与配套系统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自建系统低、中、高样本回收率分别为101.5%、99.2%、102.7%,平均为101.1%;自建系统低、中、高样本总不精密度CV值分别为2.93%、1.51%、1.38%;线性范围可达9 208 mol/L(r=0.999 5);与配套系统相比,Y= 0.977 4X+10.325 8(r2 = 0.992 8),测定结果 显著相关(P<0.05).当三酰甘油(TG)≤10 mmol/L,血红蛋白(Hb)≤0.8 g/L,维生素C(Vc)≤1 704 μmol/L,胆红素(BIL)浓度小于或等于342 μmol/L时对本法无显著性干扰.结论 自建系统各项分析性能可满足临床使用要求,且检测成本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希祥;马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完成,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对基因功能的研究上,即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作为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1].<蛋白质组学>是本系针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研究生掌握其中的科研思维和方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作者:方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可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情况.方法 对本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7例颅骨缺损患者,均用三维钛网进行了颅骨修补,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止血治疗,负压引流管根据引流情况于24~48 h内拔除.结果 64例颅骨缺损头颅外观正常修复,7例出现皮瓣下积液,3例大骨瓣缺损外观塑形稍差.结论 三维钛网硬度大,容易塑形,使用钛网行颅骨缺损手术,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只要修补时机选择适当,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的改善是有帮助的.
作者:李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高原肺水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本地区发生的44例急性高原肺水肿病例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规范合理的治疗,使44例病例均救治成功.结论 掌握急性高原肺水肿的病因,并进行合理规范的治疗是其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党福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阑尾切除术(OA)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89例小儿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LA 36例,OA 5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住院时间、患方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LA组与OA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住院时间、患方满意度等方面LA组优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提倡将其用于小儿阑尾炎治疗.
作者:敖建平;黄学平;陈川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价值.方法 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B超导引下,取剑突穿刺点,对15例心包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并间断抽取心包积液,特别是对10例有心包填塞症状患者,能很快减轻症状;再行心包腔冲洗及注射药物以防止心包粘连.术中、后均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患者均获成功,操作时间15~30 min,导管留置时间2~16 d,CVC 留置期间无继发感染、无导管脱出等并发症.10例有心包填塞的患者抽取300~400 mL 时症状明显减轻,没有发生因心包填塞而死亡的病例.结论 采用留置CVC引流,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灵活,引流管可缓慢持续引流,无需反复、多次穿刺.同时,对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阶段性的护理工作,效果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世永 刊期: 2012年第15期
α-L-岩藻糖苷酶(a-L-Fucosidase,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内的各种组织、细胞及体液中.1977年研究者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Morris鼠肝癌组织中AFU活力较正常肝脏高7倍,且与肿瘤生长期有关.1980年法国学者首先在3例原发性肝癌血清中发现AFU活性升高,并提出把AFU作为诊断肝癌的一种新的标志酶,并被后来的众多研究所证实.近年来,AFU检测的方法学研究,及肿瘤或非肿瘤性疾病的血清AFU水平变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且有不同的评价.
作者:黄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T)活性变化在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国际临床化学学会推荐的血清γ-GT测定方法,测定病理性黄疸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γ-GT活性变化.结果 有92.6%(50/54)的患儿γ-GT增高;γ-GT活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15 d组和>15~42 d组治疗前后的γ-GT活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γ-GT活性测定对出生7 d以上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李丽;刘文亮;张彩宁;邵杰锐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主动静脉治疗组(试验组)和被动静脉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即建立外周浅静脉通道的情况下,主动静脉治疗组在24 h内再进行评估,包括患者情况、治疗方案、穿刺工具选择及护理、维护、风险管理评估.结果 与被动静脉治疗组相比,主动静脉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较低(P<0.05),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在ICU主动静脉治疗模式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和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世永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卡式微柱凝胶方法 (简称卡式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垫江县人民医院须输血治疗的1 435例住院患者同时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和手工盐水法进行血型鉴定,并对两种不同鉴定方法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1 435例送检血样中,卡式法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为100.0%,反定型为99.7%;手工盐水法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为99.3%,反定型为98.9%.1 435例血样共检测RhD型12例,占0.83%.结论 卡式法是一种灵敏、安全的血型鉴定技术,对于提高血型检验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成本略高于手工盐水法,可应用于住院患者血型鉴定.
作者:袁碧和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左侧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总结行全肺切除术的54例左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此类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 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53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加强术后护理是全肺切除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敏;李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对肠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直肠息肉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于术后由肛门塞入1枚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照组则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术后首次大便的隐血阳性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首次大便的隐血阳性率为3.23%,低于对照组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能减少术后出血风险,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大鹏;王忠;谢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配对的研究方法,将66例乳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4例,实验组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量表(VAS)等进行测评.结果 实验组患者其抑郁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有了明显改善(P<0.01).结论 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提高乳癌患者心理、行为健康状况.
作者:涂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相同低浓度(0.1%)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R组给予0.1%罗哌卡因和芬太尼1 μg/mL,B组给予0.1%布比卡因和芬太尼1 μg/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镇痛、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行分娩镇痛后VAS评分较镇痛前即刻均明显降低,镇痛效果良好,但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B组中无运动神经阻滞者分别为96.7%和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比卡因器械助产率达25.0%.两组产程、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比布比卡因效果好.
作者:杨红燕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