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瘦素(leptin)是Zhang等[1]在1994年发现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肽类激素.它是一种脂肪组织分泌的脂源性内分泌多肽激素,进入血液循环后作用于瘦素受体,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促进脂肪消耗等多种生物效应.已有众多研究表明,瘦素与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脂类代谢异常等存在相互联系[2].
作者:史俊敏;吴晓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检测在糖尿病(DM)早期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常规有无蛋白分为尿常规蛋白阳性组和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以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Urit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蛋白;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ys C和尿mAlb.结果 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P<0.05);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P<0.01).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1);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7,P<0.01).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4,P<0.01);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8,P<0.01).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阳性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02,P<0.01);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阳性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44,P<0.01).结论 血清CysC和尿mAlb的检测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医疗事业的发展,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逐渐朝着快速、准确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临床医生对生化检验结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层医院检验科在使用生化分析仪后也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其中主要的任务是进行生化检验工作.生化检验结果是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因此,为确保医生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医生治疗的效率,减轻患者的负担,基层医院检验科必须做好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提高生化检验的可靠度与准确性,避免因检验错误而引起医疗事故纠纷[1].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在汉族和蒙古族男性公务员人群中的发病率.方法 以来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男性公务员908名为研究对象,测定血尿酸水平.结果 高尿酸血症总体发病率11.7%,蒙古族男性公务员略高于汉族男性公务员.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饮食结构关系密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可降低其危害程度.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作为一个检验工作者,对送检标本严格按SOP文件操作,用室内、室间质控来保证实验过程[1],以达到实验结果可靠目的,已跟不上当前形势的需要.目前,实验室除按规则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安全外[2],尚有诸多缺陷与不足:(1)对标本的质量前控制不够;(2)依赖室内质控对仪器性能的监控,对实验结果少了人为思索与干预;(3)对异常标本和不合格标本描述不够准确;(4)只重视检验结果和质控规则的落实,不重视与临床疾病的结合,不重视质量后控制;(5)不重视对临床应有的指导工作;(6)不重视和上级实验室的结果比对;(7)不重视学习,标准更新落后.为此,建议实验室在做好室内、室间质量控制的同时,及时发现质控外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马成碧;罗乾元;张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监测医生负责调查工作.参与调查监测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集中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调查表的填写等.调查日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填写<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及<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床旁调查表>,感染管理科负责资料整理、统计工作.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29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 5.17%,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5.86 % ;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创伤外科(8.57%)、神经内科(5.36%);医院感染主要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35.30%)、表浅手术切口(23.53%)、泌尿道(17.6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90%,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15.49%.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法简单、快速、有效,可基本反映医院感染情况,能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金庆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检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指标,以探讨这些高凝指标在N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健康者(对照组)和肾病科明确诊断的NS患者组(NS组)血液进行凝血功能和血液细胞学的检测,并将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NS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分布宽度(PWD)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检测与分析,对NS患者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远;丘艳英;余新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抗体(EV71 IgM)检测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诊断价值以及血清心肌酶谱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0年6~9月HFMD住院患儿的血清.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标本中的EV71-IgM、柯萨奇病毒抗体(Cox IgM)、埃可病毒抗体 (ECHO IgM);同时常规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HFMD患儿血清EV71 IgM阳性率为78.34%(123/157);Cox IgM阳性率为5.39%(28/519);ECHO IgM阳性率为5.20%(27/519);AST、LDH、CK及CK-MB异常比率分别为33.3%、71.54、8.99%、35.6%.结论 2010年本地区HFMD患儿以EV71感染为主,监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边兴艳;陈玲;李季;周立音;王海涟;钱长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引起血液标本检验异常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提高血液标本检验准确率.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对1 688例献血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在采血过程中采集2份样本,溶血样本和不溶血样本共3 376份,通过检查3 376份样本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并对不同放置时间的不溶血样本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筛查,分析采血方式以及样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标本检测的影响.结果 溶血组的ALT、AST水平明显高于非溶血组,γ-GT水平明显低于非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的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以及艾滋病检出率明显降低,不同时间点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采血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液样本检验的准确率,对于血液标本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骨折类型均匀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两种手术术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情况、患者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伤髋功能.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及伤髋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复位方面,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骨折复位更理想,但需要特别强调大小转子重建及固定的重要性;在早期下床方面,PFN内固定治疗组下床时间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邹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性试验中cut off值再确定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方法.方法 应用定值血清法,阴性对照均值法及ROC曲线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cut off值进行了探讨.结果 ROC曲线法计算的cut off值为0.109,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8.1%、96.0%,曲线下面积(AUC)为0.992;定值血清法计算的cut off值为0.169;阴性对照均值法计算的cut off值为0.101.结论重新认识和确定HBsAg定性试验的cut off值有利于提高其检验质量.
作者:王良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率以及主要突变基因类型.方法 从本地居民和外来人群中随机抽取各300名一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5~50岁,评估两组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率,以及主要突变基因类型.结果 (1)本地区居民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发病率高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而外来人群两种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同时,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地区本地居民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发病率高于外来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地区本地居民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类型主要为--SEA/αα和--α4.2/αα,而外来人群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突变基因类型则均匀分布;(3)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地区本地居民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类型主要为CD41-42和CD17,而外来人群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突变基因类型也均匀分布.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地区原居民与外来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发病率,以及所携带主要突变基因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徐威力;梁桂芳;吴国辉;杨翠红;张晓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孕期营养及运动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对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790例单胎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干预组孕妇一系列干预措施,加强孕期营养与孕期运动指导和监督,对照组给予一般围产保健服务,对比两组孕妇体质量指数增长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组孕期平均增加体质量(12.80±1.62)kg,对照组孕期平均增加体质量(18.50±1.25)kg,对照组孕妇体质量指数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孕期营养及运动指导,控制孕期体质量,可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钟艳娟;季布;余晓凡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应用评价.方法 参照类似文献提供的方法,对仪器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及两种操作模式的精确度进行分析;此外还观察了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KX21N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几项基本参数测定的批内精密度符合仪器设计要求;各参数携带污染率均小于1%;两种操作模式比较,除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外,其余参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抗凝血标本在室温下放置6 h后测定的数据与10 min内测定的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 该分析仪测定参数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均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为了测定的准确,应尽量采用静脉血模式分析;此外,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满足大批量体检标本的检测.
作者:冯志伟;李强;瞿幸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孕妇分娩前后以及分娩方式体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84例临产孕妇和非孕健康对照组40例,将临产孕妇分成自然分娩组(n=83),剖宫产组(n=101);采用酶免荧光法和凝固法检测孕妇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评价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并随访其妊娠结局,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追踪.结果 剖宫产组年龄、孕龄、住院天数明显大于自然分娩组;所有孕妇体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孕妇产后D-二聚体水平高于分娩前,而且剖宫产组产后第1天D-二聚体水平也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产后第1天(P<0.01);临产孕妇中共有5例发生产后DIC,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无相关性(P>0.05).结论 妊娠妇女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体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孕健康人群,然而对于高危人群应该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降低血栓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桂琼;赖必发;刘春林;吴贻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荧光磁微粒酶免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用两种特异性抗体的一步酶免疫测定(EIA)夹心法,将其应用分析血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出现后带现象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伍海涛;姜解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盐酸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76例肾脏病患者应用盐酸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静脉麻醉,在B超引导下使用自动穿刺枪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与传统局麻下肾活检相比较.结果 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少,患者依从性好.结论 静脉麻醉下肾穿刺活检术效果好且安全.
作者:叶伦辉;黄炳强;郭晓丽;谢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预防皮肤烫伤,以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5例使用高频单极电刀发生烫伤的原因.结果 旁路烫伤1例、负极板下皮肤烫伤2例以及电刀头在工作状态下误伤患者皮肤2例.5例皮肤烫伤均与术中未注重高频电刀的安全管理有关.术后经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局部用烫伤膏治疗后痊愈.结论 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可快速止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但一定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严格按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才能避免安全隐患.
作者:黄长先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睡眠呼吸紊乱疾病(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包括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其中以OSAHS为常见.SDB患者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或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使睡眠质量下降,引起晨起头痛、白天过度嗜睡、疲乏等症状[1].由于长期夜间低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睡眠呼吸紊乱患者认知能力、注意力及警觉性下降.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警觉性下降等极易酿成SDB驾驶员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者:彭素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当今非常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又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难题.护理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状况直接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医院感染工作几乎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操作及每一个需要护理的患者中,因此,加强护理管理力度,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本县通过发挥各医院护理部作用,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教育,做到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持续质量改进.因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医院感染率逐年下降,有效地提高了医护质量.充分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燕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