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娟;曹汉礼
经皮穿刺治疗包虫病多为单纯的抽吸囊液与向囊内注入无水乙醇与高渗盐水的方法,通称PAIR(Percutaneous Puncture-Aspiration-Injection Reaspiration).这种方法仅对直径小于Scm无明显胆瘘的单囊型包虫病较为合适,而对大多数包虫病患者来讲并不能解决治疗的根本问题.自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自行设计与研究的专用器械-扩张型多功能套管式穿刺针DMFT(Di1atable-Multy-Function Trocar)对肝腹腔包虫病采用经皮穿刺引流与吸刮治疗的方法(PPDC,Percutaneous Puncture Drainage and Curettage)成功地对大部分的包虫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包括对并发症型包虫囊肿、单囊多房型及多子囊型包虫囊肿治疗.采用这种方法可同时移除包虫内囊、子囊及囊内坏死组织,乃至对囊腔胆瘘进行简单的处理等.临床治疗1 106(1 262个囊肿)例,穿刺后经1~3年随访,结果显示:穿刺后B超下囊肿缩小与不能辩认者在穿刺后6月为95%(923/971),一年为94%(725/773),3年时囊肿在B超下完全消失、无法辨认、缩小或停止生长者总计达93%(416/449),穿刺成功率98%.穿刺后复发率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本组中仅4例有明显过敏反应,无死亡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疗法适用于大多数囊型包虫病患者,尤为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多发型肝腹腔包虫囊肿,结合化疗药物的应用也不失为一种更可取的姑息治疗方法.
作者:王校智;鱼昌民;冯胜利;陈金生;李永寿;李淑芳;唐群科;王俊;刘庭善;顾再芦;荆强;满堂宝;王金铭;阿依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 前言鼠疫是由鼠疫菌-宿主-跳蚤和特定的地理空间等构成的特定的生态系统.跳蚤作为鼠疫菌的一种生存空间,有其特定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意义.目前关于跳蚤传播鼠疫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流行病学方面,而忽视了它的生态学意义.例如研究中用的是实验动物而不是天然的宿主动物(种间差),或用的是天然的宿主动物,但不是来源于自然疫源地本身(地区差)等,研究的系统性被削弱,限制了结论的现场运用[1、2].鉴于此,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从生态格局、生态位理论、媒介效能和系统生态学等方面,以结构与功能统一的原理,对云南省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媒介作系统的阐述.
作者:田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本文用间接法、点免疫法、ABC-ELISA法三种免疫学试验检测46例包虫病人唾液抗体,并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点免疫法简便、敏感、准确,综合评估成绩高,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手段;间接法特异性好,ABC-ELISA法敏感度高,二者组合使用,可提高免疫诊断价值,适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分析.
作者:钱丽;张彤;姜国枢;刘素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奶牛饲养从业人员中包虫病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6月对乌鲁木齐市15家奶牛场的奶牛饲养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乌鲁木齐奶牛场的奶牛饲养及挤奶人员.方法采用SA-88P型电子线阵超声诊断仪.对受检人员进行腹部扫查.结果判断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防治手册>中影像学诊断的基本特征为依据.
作者:郭清山;赛力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犬种布鲁氏菌(B.Canis)病是布鲁氏菌病家族中的一种新发现的一个病种.1966年Carmichael[1]等在美国第一次从小猎犬中分离到犬种布鲁氏菌后,德国、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近十个国家相继报告发现B.Canis感染[2],1970年WHO布病专家委员会正式把它列为布鲁氏菌属分类中的一个新种.我国台湾省1980年首次报道了该病的存在[3].
作者:李凡卡;刘为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998年12月18日至1999年1月10日,新疆库尔勒哈满沟煤矿接连发生三起因食用自制豆豉引起肉毒中毒,致10人发病5人死亡的事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樊奇;李欣;尚金凤;曹儒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998年7月13日~30日间西藏加查县西贡乡农民普琼因剖解病死旱獭取胆囊而感染鼠疫并造成流行,17天内发病5人,死亡3人,治愈2人,全部病例均为肺鼠疫.病例中女性4人,男性1人,年龄在29~42岁,均为当地农民.疫情经过39天处理,解除封锁.该县于1992年7月已判定为鼠疫疫源地.
作者:蒋志勇;西绕若登;李景中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通过对甘肃省大骨节病和碘缺乏病地理分布的调查,探讨了碘与大骨节病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显示大骨节病一般流行于碘缺乏病重病区,两病呈共存状况.病区补硒并实现持续性补碘后,大骨节病病情下降显著.对病区水、粮硒和碘含量及7~12岁儿童发硒、尿碘、血清T3、T4、TSH进行了测定,表明大骨节病病区为低硒、低碘环境,病区儿童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非病区,认为大骨节病与缺碘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徐吉敏;吴梅兰;程建华;周祥赓;王公度;王洁;王文龙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总结40多年来的新疆蝇类生态学调查资料.1964年沙湾县厩腐蝇、家蝇分别为2 095、1 254只/小时·笼;13种常见蝇类主要孳生场所调查,人畜粪便中主要为家蝇、尾蛆蝇,垃圾中主要是厩腐蝇;胃蝇、皮蝇和狂蝇科的某些常见种分布很广,其垂直分布高度,从海拔-155~5 700m均可见到;葱地种蝇是产蒜区危害较重的蝇种,侵害率高达88.75%,大都以蛹越冬.
作者:马德新;钱金泉;范滋德;赵建铭;薛万琦;倪涛;姚振祥;向超群;徐太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分析日本血吸虫环卵沉淀物中的抗原成分,为获得高敏感性、特异性且具有疗效考核价值的血吸虫病诊断抗原提供科学依据.制备日本血吸虫改良干卵,将其与重感染日本血吸虫病兔血清IgG进行环卵沉淀反应,用震荡结合尼龙绢筛过滤法分离环卵沉淀物,以0.2M Gly-HCl(pH2.2)缓冲液解离环卵沉淀物,对解离产物进行免疫印迹分析.改良干卵和重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兔血清IgG发生环卵沉淀反应,反应的环沉率达80.0%,分离的环卵沉淀物经免疫印迹分析,显示有8个抗原分子可被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识别,其中3个呈现强反应,分子量分别为71.9kD、67.6kD和61.2kD;5个呈现弱反应,分子量分别为104.1kD、97.6kD、93.4kD、86.9kD和80.5kD.8个抗原成分中分子量为61.2kD的成分为非糖蛋白,其余7个为糖蛋白.参与日本血吸虫环卵沉淀反应的抗原分子有8个,其中7个为糖蛋白.
作者:舒新华;易新元;罗新松;曾宪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甲苯咪唑(Mebendazole,MBZ)是一广谱抗寄生虫药物.从目前研究结果看,MBZ对包虫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多数患者均见临床疗效,使继发性转移病变缩小,结合外科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1].但仍有患者不能治愈,主要因为MBZ口服后的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性[2].多数学者认为MBZ治疗包虫病的低有效血药浓度应为72~90ng/mL以上[3].
作者:王长虹;孙殿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为观察三苯双脒(Tribendimidine)治疗蛔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的效果及副作用,对成人蛔虫感染者和鞭虫感染者随机分组,比较服用单剂三苯双脒300mg和单剂阿苯达唑400 mg驱除蛔虫的效果;比较用单剂三苯双脒400mg,每日一次,连服3天和阿苯达唑同样剂量和疗程驱除鞭虫的效果;对儿童蛲虫感染者(6~8岁)用单剂三苯双脒200 mg和阿苯达唑200 mg顿服的驱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成人服用三苯双脒300mg驱蛔虫的虫卵阴转率为97.43%,阿苯达唑为98.9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三苯双脒驱鞭虫的虫卵阴转率为33.33%,阿苯达唑为56.09%.三苯双脒200 mg驱蛲虫的虫卵阴转率为81.57%,阿苯达唑为92.23%.三苯双脒驱虫作用迅速,副作用轻,对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认为三苯双脒具有广谱、安全、快速驱肠道线虫新药.
作者:孙凤华;吴中兴;钱益新;曹汉钧;陈锦英;赵兰凤;徐振刚;徐祥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随着精密测量技术的逐渐发展,70年代以后国外出现了象中子活化分析这样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我国此类技术虽起步较晚,但近十多年来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运用计算机程序化的仪器来进行临床诊断和病因研究,以及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有效地监测工业有毒元素的污染,积极地开展有关的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使中子活化技术迅速地发展起来.由于中子活化分析是多元素与核素分析技术,具有准确度和灵敏度高且样品用量少等其它分析方法不能比拟的优点,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热点.
作者:王生玲;郑强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新疆吐鲁番地区为典型干旱荒漠大陆性气候,环境缺碘,水碘仅2~5μg/L,土盐储量大,分布广.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自古以来就自采自食土盐,开展以加碘盐为主防治碘缺乏病(IDD)30多年,放弃土盐吃加碘盐的仅有17.4%,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34.8~73.6μg/L,B超法检测甲状腺肿大率71.1%~88.6%.在增大加碘盐推广力度的同时推广土盐水加碘,将有利于持续消除IDD目标的尽快实现.
作者:王绍华;徐秉臣;朱席华;蒋继勇;王锋锐;雷刚;乃吉木丁·斯卡德尔;于国林;艾尼瓦尔·外都拉;刘新华;祖农·巴吾东;阿扎提·热合木;吾普尔·艾比布;古丽娜;徐也晴;热娜·吐尔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本文就独特型抗体和抗独特型抗体的概念,特别是抗独特型抗体的意义作用、研究背景及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抗独特型抗体在医学及寄生虫学领域中,作为人工抗原和疫苗在免疫学诊断、免疫学治疗的各种研究结果.对于抗独特型抗体的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等也做了概要的介绍和比较.
作者:景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为掌握裕民县中小学生包虫病患病情况,1997年8~9月,作者对裕民县乡村及部分县城中小学生进行了包虫病B超专项调查.选择8所中小学校共计2 864名汉族和哈萨克族中小学生,其中男生1 384人,女生1 480人,汉族1 434人,哈族1 430人.年龄小6岁,大19岁.
作者:马合苏提汗·阿合买提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在对当前新疆特需人群补碘工作中所采用的肌注和口服碘化油的利弊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推荐了一套较为完善和规范的补碘操作方法和监测评估措施,以供同仁借鉴.对今后特需人群补碘工作的重点提出了见解,认为应将特需人群补碘工作的重点放到碘盐不能普及和合格碘盐暂时推广不到的乡级以下农村或边远的牧区.
作者:王锋锐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流行特征1.1流行强度:1998年报告伤寒病例354例,发病率为133.55/10万,较1997年上升137.84%.1.2地区分布:县辖14个乡镇中报告伤寒疫情的13个,占92.86%,其中发病水平<10/10万仅2个乡,超过全县发病水平的有鸡场镇、安谷乡、紫马乡和三宝4个乡.与1997年相比,除新增加2个发病乡外,发病强度上升的有7个乡镇,下降的只有4个乡镇.
作者:袁勇;郑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山东省是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之一.据1978~1980年流行病学调查,病区分布在15个市(地)105个县(市、区)的8 041个村,其中重病区664(8.26%)个村,水氟含量高达20mg/L,中病区2 840(35.32%)个村,轻病区4 537(56.42%)个村,总受害人口652万,氟斑牙患者300多万,氟骨症患者23万.自1980年实施防氟改水以来,国家、集体、个人共投资2亿多元,兴建各类改水工程5 267处,设家庭除氟罐3万多个,完成了7 043个病村的改水任务,使607万人民群众喝上了含氟量适宜的卫生自来水,基本上摆脱了氟中毒的危害.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发现防氟改水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作者:云中杰;咸树梅;陈培忠;秦玉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不同来源脂磷酸聚糖(lipophosphoglycan,LPG)的提取方法,测定蛋白含量分别为50μg/mL和252μg/mL,并对其免疫源性及抗原性做了初步鉴定,ELISA法测出LPG可与抗-LPG免疫兔血清Ig和前鞭毛体免疫兔血清及黑热病病人血清反应,终点滴度有差别.
作者:侯岩岩;左新平;严蕾;张松;茹孜古丽;柴君杰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