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美勤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各个年龄组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采用美国雅培全自动免疫分析仪AXSYM的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法(FPIA)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数据统计应用SPSS11.0系统.结果 同型半胱氨酸值在健康人群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年龄组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增高趋势.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存在性别与年龄的差异.
作者:杨梅玉;廖联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会阴是指阴道口到肛门之间的长约2~3 cm的软组织结构.分娩时会阴将承受较大的压力,如果保护不当,可能会引起会阴的损伤,给产妇产后的恢复和产后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本院产科,经过多年助产经验总结及临床实践,形成了较好的分娩会阴保护模式,有效降低了会阴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黄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 的疗效.方法 将82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观察手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患者的营养状况、肝功能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均有所改善,肠内营养组肠蠕动恢复快、并发症少,经济方便.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耐受性好,且费用较低等优点,基本可替代肠外营养.
作者:谢娜;张朝军;兰丁;杜秋华;李冬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蛋白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不同病情和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在不同时点含量的变化.结果 ACI患者12 h血清中的S100β蛋白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150例ACI重度、中度患者在入院后24、36、48、72 h血清S100β蛋白明显高于12 h轻度患者(P<0.05);150例ACI大面积、小面积患者在入院后24、36、48、72 h血清S100β蛋白明显高于12 h腔隙性梗死患者(P<0.05).结论 血清S100β蛋白可能是预测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孙耀峰;孙荣同;孙大林;王鹏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生早期监控中的价值.方法 用散射比浊法检测本社区糖尿病监控网络内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尿mAlb,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mAlb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尿mAlb阳性率与病程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尿mAlb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在社区基层医院中广泛开展.
作者:杨枫;沈文龙;李婷;陈萱;陈裕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尿转铁蛋白(TRF)、N-乙烯-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 C)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TRF和血Cys C,终点法检测尿NAG,并比较其在各组中的差异.结果 TRF、NAG及血Cys C在糖尿病无蛋白尿组(A组)中的浓度分别为(3.12±0.45)mg/L、(2.26±0.97)U/mmoL和(1.83±0.37)mg/L,糖尿病蛋白尿组(B组)中的浓度分别为(10.66±3.50)mg/L、(4.30±1.74)U/mmoL和(3.14±0.96)mg/L,A组中各指标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中相应的浓度,B组中各指标的浓度均显著高于A组中相应的浓度(P<0.05).单纯检测一项或两项指标阳性率较低,而联合检测则能提高阳性率.结论 联合检测尿TRF、NAG及血Cys C能反映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损害,对糖尿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急性时相蛋白(APP)中主要、敏感的标志物之一.在临床上常作为一种检测感染过程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工具,如病毒与细菌的鉴别诊断、疾病治疗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曾经由于长期没有灵敏的检测手段,因此在临床上并没有受到重视.
作者:王凡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使用爱普列特联合哈乐治疗前后症状及尿动力学改变,探讨其治疗BPH的临床意义.方法 门诊随诊初诊BPH患者38例,在接受爱普列特联合哈乐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查尿动力学改变、残余尿及症状比较.结果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由治疗前的(21.4±5.1)分显著改善为(13.2±3.9)分(P<0.05),大尿流率由治疗前的(7.6±1.3)mL/s增加到治疗后的(18.3±2.2)mL/s(P<0.05),残余尿量由治疗前的(75±7.1)mL减少到治疗后的(36±5.2)mL(P<0.05),症状明显改善32例,治疗有效率占84%.结论 爱普列特联合哈乐能有效提高尿流率,减少IPSS评分,减少残余尿量,同时不良反应小,是临床治疗BPH的理想选择.
作者:杨镒魟;曾翔;梁勇;韩登俊;罗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010年37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14种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患者检测出特异性IgG抗体阳性为337例,阳性率为90.35%,其中以鸡蛋、牛奶阳性率为高,分别占24.3%和20.8%,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对找出和发现引起疾病的发病原因,在临床疾病诊断和避免食入不耐受食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廷政;李小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肺炎链球菌俗称肺炎球菌,常寄居于健康人的鼻咽腔中.正常情况下多数不致病.但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多种疾病,化脓性中耳炎是其中之一.作者发现较少见的肺炎链球菌致双耳化脓性中耳炎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扈秀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33例)、单纯糖尿病组(33例)和糖尿病肾病组(35例)血清CysC、Hcy和尿mALB的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Hcy和尿mAL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C、Hcy和尿mALB含量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少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住层流床的意义.方法 把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7例分为两组,安置在层流床的34例为实验组,普通病床的33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保护性措施相同,并密切监测体温及病情,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情绪焦虑例数、继发感染例数、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天数及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住层流床能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就医情绪.
作者:陈淑婧;李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06~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12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培养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12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分布在呼吸科(45株,36.3%)、重症监护病房(ICU)(33株,26.6%)、肿瘤病区(22株,17.7%)、内科(21株,16.9%)和外科 (3株,2.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敏感性高的抗菌药是米诺环素,其次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和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氨曲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很低.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已比较严重,应加强监测、预防与控制.
作者:袁启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高于肌酸激酶(CK)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例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结果高于CK活性的病例,并比较心内科与脑外科心肌酶谱检测结果CK-MB/CK比值.结果 结果4例病例中3例为颅脑损伤,1例为结肠癌术后,4例病例均无心肌损伤;脑外科CK-MB/CK比值明显高于心内科(P<0.05).结论 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假性高于CK活性,或CK-MB/CK比值上高有重要的脑损伤警示价值.
作者:梁朝霞;周漫波;张高明;马小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204例呼吸内科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出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0株(67.38%);革兰阳性球菌56株(19.86%);真菌36株(12.76%).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敏感;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二、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好,对青霉素类大部分耐药.结论 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樊成红;王跃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真空管分离胶采集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然后离心分离血清对血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健康体检者采集标本,分别置于标记1、2、3的含分离胶的真空采集管中,分别在采集后1、2、3 h离心分离血清,然后测定血糖.结果 放置不同时间离心分离血清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血测定值随放置时间延长而降低.结论 标本采集后要及时分离,避免血糖测定值降低.
作者:李方伟;蒋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2007~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10年该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株铜绿假单胞菌株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2007~2009有普遍性逐年增高的趋势,2010年较2009年有所下降,但均较2007~2008年高.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由2007年的24.5%增至2009年40.5%,但2010年降至33.2%;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2007年的22.0%增至2009年46.2%,2010年仍然高达45.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从2007年的10.7%增至2009年的33.6%,但2010年降至27.1%;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但从2007至2009年也呈上升趋势,分别为3.4%和29.5%,2010年仍高达23%.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其耐药问题已十分突出,应严格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可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等,联合阿米卡星为较优化的组合治疗方案.
作者:赵祝香;陈惠玲;赵子文;魏树全;曾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果糖胺(FMN)、葡萄糖(GLU)和清蛋白(ALB)联合监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69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FMN、ALB,餐后2 h血糖(PBG)、FMN,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FMN、FBG、ALB,同时以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健康对照组FBG和PBG,餐前FMN和餐后FM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BG与P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FMN与餐前FM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BG、PBG、FM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AL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相比FBG升高(P<0.05),FMN、ALB降低(P<0.05).结论 血糖的测定由于受饮食、应急等情况的影响,只能反映患者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而FMN试验可以反映患者测定前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可作为评价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状况的一个灵敏指标,但易受ALB浓度的影响.所以ALB、FMN、GLU联合测定,有利于患者血糖平稳安全达标,况且它们的测定快速、简单,结果可靠价廉,有必要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韩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凯里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献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无偿献血工作正在稳步向前发展,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为了更进一步做好对无偿献血者的管理,提高血液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降低血液报废率,作者对2006~2008年日本站无偿献血者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1]结果作了回顾性分析,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印良斌;刘燕;杨弋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及其比值(fPSA/t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8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骨转移程度分为未转移组、转移组;健康对照组为88例健康体检人群.所有对象均测定血清fPSA、tPSA,并计算fPSA/tPSA.应用SPSS软件建立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fPSA 、tPSA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前列腺癌组fPSA、tPSA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中,fPSA、tPSA水平均为未转移组小于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值均为P<0.05),fPSA /tPS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血清fPSA、tPSA水平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呈正相关,血清fPSA、tPSA检测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璞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