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雷树菊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和控制, 产后出血/护理, 急救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抢救、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8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治疗和护理体会.结果 82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临床抢救和护理,治愈79例,死亡2例,转上级医院1例.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应认真细致地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以响应面设计为基础提高果糖胺试剂盒检测性能

    目的 通过研究影响果糖胺试剂盒检测性能的因素来提高产品质量.方法 首先使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可能影响果糖胺试剂盒分析性能的因素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爬坡试验探索出关键因素的响应区域,后通过响应面试验完成试剂盒配方的优化.结果试剂优化的配方为:pH=10.3,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0.26 mmol/L,叠氮化钠0.55 g/L,碳酸盐0.1 mol/L,氯化钠0.1 g/L,表面活性剂1.1 mL/L.使用该配方的果糖胺试剂盒与某进口试剂盒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BT和表面活性剂对试剂的质量有明显影响,说明该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果糖胺试剂盒质量.

    作者:张宝华;王军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2010年某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青海省人民医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61株葡萄球菌用琼脂筛选法筛选出MRS,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再用纸片琼脂扩散(K-B)法对筛选出的MRS作体外抗菌药敏感试验.通过WHONET5.4软件分析耐药性.结果 MRS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为多重耐药;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0%;呋喃妥因、米诺环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利福平对治疗MRS有较好疗效;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均呈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加强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MRS感染抗药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巢世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儿科送检标本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72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41株,占23.84%;主要来源于咽拭子、血液和痰液等,分别占70.93%、9.88%和8.14%;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厄它培南、丁氨卡那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高.结论小儿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儿童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或非产ESBLs菌严重感染的首选用药.

    作者:刘佳强;顾敏;金今;周喜桃;陈冰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3种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比较

    目的 探讨3种血浆与血清标本检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酶免疫检测试剂(深圳月亮湾公司产品),20例患者同时采集4种标本,与常规标本一同检测.结果 3种血浆与血清标本的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结论可以用3种血浆中的任意一种来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

    作者:杨军;李时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H-800和Mejer-600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符合程度.方法 用两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对100份尿液样本同时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台仪器蛋白质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亚硝酸盐、尿胆原、尿隐血、胆红素、酮体、尿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干化学分析仪8项定性结果一般符合率都在90%以上;除蛋白质的一致性不满意外,其余项目结果高度一致.结论两种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完全能满足临床医生对患者诊断、治疗和观察的需要.

    作者:胡芳;汪宏良;龚永启;余婷岚;柯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盐酸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乙醇中毒24例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和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急诊留院观察的24例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期患者(男21例,女3例)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2 mg加入5% 葡萄糖溶液250 mL和醒脑静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并同时予以维生素C、维生素B6静脉滴注.结果 盐酸纳洛酮和醒脑静可使乙醇中毒症状迅速缓解,明显缩短中毒后苏醒时间.结论盐酸纳洛酮和醒脑静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有可靠疗效.

    作者:廉玉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胃癌组69例、胃良性病变组42例及健康对照组36例进行血清肿瘤相关糖类抗原CA72-4、CA19-9、癌胚抗原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水平,并计算上述4种指标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约登指数(YI).结果 胃癌组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YI以CA72-4高,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YI高.结论 4项指标分别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有限,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作者:陈兵;孙业富;冯晓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中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 用全血快速CRP分析仪、血凝分析仪、血小板聚集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CRP、D-Dimer、PAgT、Hcy水平,并选取52例健康对照组作比对.结果 (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中CRP、D-Dimer、PAgT、Hcy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梗死组中轻、中、重型患者的CRP、D-Dimer、Hcy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CI患者血中的CRP、D-Dimer、Hcy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4)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血中CRP、PAgT、Hcy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含量虽然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CRP、D-Dimer、PAgT、Hcy是ACI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患者血中CRP、D-Dimer、PAgT、Hcy对ACI的诊断、疗效观察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唐劲光;郭谊;李世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联合检测血清总胆汁酸酶类在肝脏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总胆汁酸(TBA)、单胺氧化酶(MAO)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指标在肝脏损害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取无肝病组和肝病组患者清晨空腹血清或血浆,TBA采用循环酶法,MAO采用比色法,ALT采用连续检测法进行检测,均在奥林巴斯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无肝病组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检测者TBA阳性率为6.1%,HBsAg阳性检测者TBA阳性率为2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BsAg阴性检测者MAO阳性率为4.5%,HBsAg阳性检测者MAO阳性率为7.4%,两者略有差异(P<0.05);但两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组TBA和ALT的阳性率均为100%,而MAO的阳性率为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慢性肝炎TBA的阳性率为39.4%,ALT阳性率为31.2%,而MAO阳性率为100%,两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肝硬化及肝癌患者TBA阳性率为100%,而MAO的阳性率为100%和8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A和MAO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LT.结论血清TBA测定可作为肝病检查时一项常规的重要指标,而血清MAO测定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迁延过程中,可作为肝病控制、预防、转归及肝脏进一步损害的预测、观察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谢前进;缪晓兰;付少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贵州省黔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调查

    为了防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经输血传播,提高血液质量,对献血者进行HIV抗体(抗-HIV)检测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作者将本站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作一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以便从血源招募、血液检测和血液信息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飞峰;杨莹;吕尉;黄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宜宾地区泌尿系结石16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宜宾地区近年来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情况和发病危险因素,为泌尿系结石的宏观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 62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食习惯及营养状况等.结果 1 62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发病与地理环境、气候,患者性别、年龄,饮食生活习惯,职业等密切相关.结论针对宜宾地区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从饮水、饮食、运动、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预防指导.

    作者:张秀容;汪云霞;何世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百草妇炎清栓联合乳酸菌素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百草妇炎清栓联合乳酸菌素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每晚将百草妇炎清栓1枚与乳酸菌素片0.4 mg阴道交替放置,连用7 d;对照组每晚阴道深部放置硝酸咪康唑200 mg,连用7 d.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草妇炎清栓与乳酸菌素片阴道交替放置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好.

    作者:汤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实验室诊断进展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呈球形或卵形双层结构,核心由2个相同拷贝的RNA及蛋白质、反转录酶、核糖核酸及整合酶组成.

    作者:石泽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N端前体脑钠肽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对冠心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检测Hcy及NT-proBNP浓度.根据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为排除心血管疾病的体检者标本.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血清NT-proBNP、Hcy均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血清NT-proBNP、Hcy增高依次为AMI组大于UA组大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及血清NT-proBNP水平的升高,三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而Hcy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一定的评估,而NT-proBNP水平可直接反映心肌有无缺血及缺血程度.二者联合检测可对冠心病的病情作出客观评价,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作者:卓志娟;汤兰桂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型变异的输血对策

    白血病患者抗原丢失或抗体效价减低,造成血型鉴定正、反血型不符,或者球蛋白单克隆增生产生自身凝集,导致血型鉴定或交叉配血困难[1-2].本文对1例多发性骨髓瘤血型变异患者选择输注既不含A、B抗原,也不含抗-A、抗-B的O型洗涤红细胞,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陈启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怀化市城郊172例农村妇女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

    目的 了解城郊农村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反向点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怀化市城郊农村172例已婚妇女23种HPV亚型进行检测.结果 172例样本共检出阳性26例,总阳性率为15.1%(26/172).有9例为混合亚型感染,混合感染率为5.2%(9/172),其中低危型与高危型同时感染4例,全部为高危亚型混合感染5例.172例样本共检测出4种低危型,12种高危型.低危型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PV6、11、43、42,高危型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前5位的依次为HPV52、58、18、16、56.结论怀化市城郊农村妇女HPV感染率与其他报道相似,高危型分布特点以HPV52、58型为主,混合亚型感染较多见.

    作者:韩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B超检查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输卵管通水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2例临床诊断为不孕症的妇女,在超声监测下进行输卵管通水术.结果 55例双侧通畅,20例双侧欠通畅,12例双侧不通畅,5例单侧通畅,7例单侧欠通畅,3 例单侧不通畅.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输卵管通水术,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双侧输卵管是否通畅,而且还可对欠通畅及不通畅的输卵管进行治疗,是一种简便、实用并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杨兴丽;赵苏;余林蔓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护理工作对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规范护士采血工作,保证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方法 通过对近年检验科标本接收工作的临床观察,收集和总结了各种临床不合格标本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提高了血液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注意采血规范和要求十分必要,是提高检验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作者:陆海波;胡玲玲;张益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流式细胞仪倍体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探针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式细胞术在现代科学研究及科学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作者:孟芝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氟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关系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多态性与氟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关系.方法 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技术,对93例采用氟伐他汀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ApoE基因进行分型,分析基因型与血脂水平及氟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关系.结果 不同ApoE基因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ε4/3>ε3/3>ε3/2,P<0.05);氟伐他汀治疗12周后(20 mg/d),ε3/2基因型个体较ε3/3基因型个体TC、L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氟伐他汀降低TC、LDL-C的疗效相关.

    作者:李卫宁;夏勇;徐安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