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宁;夏勇;徐安平
目的 探讨普通饮食对迈瑞BC-3000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健康志愿者餐前和餐后1、2、4 h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血液标本,用迈瑞BC-3000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餐后1 h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明显增高,而淋巴细胞、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餐后2 h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仍明显增高,而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餐后4 h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平均血红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普通饮食会影响血液分析仪多个参数的检测结果,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做血常规时有必要考虑空腹采血.
作者: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中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 用全血快速CRP分析仪、血凝分析仪、血小板聚集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CRP、D-Dimer、PAgT、Hcy水平,并选取52例健康对照组作比对.结果 (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中CRP、D-Dimer、PAgT、Hcy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梗死组中轻、中、重型患者的CRP、D-Dimer、Hcy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CI患者血中的CRP、D-Dimer、Hcy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4)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血中CRP、PAgT、Hcy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含量虽然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CRP、D-Dimer、PAgT、Hcy是ACI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患者血中CRP、D-Dimer、PAgT、Hcy对ACI的诊断、疗效观察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唐劲光;郭谊;李世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科室于2008年引进日本SYSMEX CA-550全自动血凝仪,该仪器为医院在血栓与止血疾病以及术前检查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检验指标.根据3年来的工作经验,现将仪器常见报警信息及纠正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散射比浊法联合检测123例RA患者和20例非RA患者血清抗CCPP抗体和RF.结果 单独检测RF对RA的诊断敏感性为69.9%,特异性为76.0%;抗CCPP抗体的诊断敏感性为94.0%;联合检测RF及抗CCPP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达81.3%,特异性达74.0%,在保持特异性的同时,提高了RA的诊断敏感性.结论抗CCPP抗体和RF联合检测能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效率.
作者:齐育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血清总胆汁酸(TBA)、单胺氧化酶(MAO)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指标在肝脏损害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取无肝病组和肝病组患者清晨空腹血清或血浆,TBA采用循环酶法,MAO采用比色法,ALT采用连续检测法进行检测,均在奥林巴斯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无肝病组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检测者TBA阳性率为6.1%,HBsAg阳性检测者TBA阳性率为2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BsAg阴性检测者MAO阳性率为4.5%,HBsAg阳性检测者MAO阳性率为7.4%,两者略有差异(P<0.05);但两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组TBA和ALT的阳性率均为100%,而MAO的阳性率为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慢性肝炎TBA的阳性率为39.4%,ALT阳性率为31.2%,而MAO阳性率为100%,两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肝硬化及肝癌患者TBA阳性率为100%,而MAO的阳性率为100%和8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A和MAO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LT.结论血清TBA测定可作为肝病检查时一项常规的重要指标,而血清MAO测定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迁延过程中,可作为肝病控制、预防、转归及肝脏进一步损害的预测、观察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谢前进;缪晓兰;付少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闭合性或开放性颅脑损伤所致的粉碎性颅骨骨折,除创口局部有明显的感染外,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都可行一期清创术并颅骨成形术,自体颅骨应作为首选的颅骨材料[1].本院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对24例粉碎性颅盖骨折患者采取4种颅盖骨Ⅰ期整复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占先;荔志云;张静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青海省人民医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61株葡萄球菌用琼脂筛选法筛选出MRS,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再用纸片琼脂扩散(K-B)法对筛选出的MRS作体外抗菌药敏感试验.通过WHONET5.4软件分析耐药性.结果 MRS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为多重耐药;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0%;呋喃妥因、米诺环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利福平对治疗MRS有较好疗效;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均呈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加强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MRS感染抗药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巢世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合并真菌感染的因素及其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 年1月104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部位、感染率、相关危险因素、病原学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有41例并发真菌感染(39.4%);感染部位主要为口腔感染(51.2%),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常见(53.7%).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真菌感染发生率高,应加强抗真菌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作者:谢华波;黎启利;汪平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回顾分析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试剂盒进行支原体(Uu+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测2 440例患者,共检出1 227株支原体阳性,总阳性率50.3%,其中单纯Uu感染861例(35.3%),单纯Mh感染34例(1.4%),Uu和Mh混合感染332例(13.6%).药敏结果显示Uu感染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交沙霉素;对Mh感染和Uu与Mh混合感染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四环素、交沙霉素.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病原菌主要是Uu;单纯Uu、Mh感染和Uu与Mh混合感染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支原体感染应首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四环素和交沙霉素治疗.
作者:任冬梅;李德保;段爱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不同患者血样,提取血清,检测其CRP蛋白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CRP含量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与其他肝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预后的患者中,CRP 水平差异虽不明显,但随着治疗生效,CRP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结论慢性重型肝炎与其他慢性肝炎相比,CRP表达存在差异,而且CRP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监控慢性重型肝炎病程及疗效的指标.
作者:汪明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进行严格的血液感染指标检测,是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保证血液质量根本和唯一的方法.本文对黔南州中心血站2006~2010年的血液感染指标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飞峰;杨莹;黄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幽门螺杆菌(HP)是世界上感染率高的细菌之一,由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他的同事Marshall于1982年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活体组织中培养出来,两人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HP感染呈全球分布,几乎感染了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
作者:李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和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急诊留院观察的24例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期患者(男21例,女3例)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2 mg加入5% 葡萄糖溶液250 mL和醒脑静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并同时予以维生素C、维生素B6静脉滴注.结果 盐酸纳洛酮和醒脑静可使乙醇中毒症状迅速缓解,明显缩短中毒后苏醒时间.结论盐酸纳洛酮和醒脑静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有可靠疗效.
作者:廉玉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清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胃癌组69例、胃良性病变组42例及健康对照组36例进行血清肿瘤相关糖类抗原CA72-4、CA19-9、癌胚抗原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水平,并计算上述4种指标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约登指数(YI).结果 胃癌组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YI以CA72-4高,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YI高.结论 4项指标分别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有限,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作者:陈兵;孙业富;冯晓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为了防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经输血传播,提高血液质量,对献血者进行HIV抗体(抗-HIV)检测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作者将本站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作一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以便从血源招募、血液检测和血液信息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飞峰;杨莹;吕尉;黄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清、血浆、全血对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肝素锂真空采血管、普通干燥真空采血管2种不同的采血管中,全血标本用肝素锂抗凝,分别在2、4、6、8、24、48、72 h测定葡萄糖浓度,观察葡萄糖结果在3种不同标本类型的差异及在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 肝素锂抗凝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明显高于血清、全血葡萄糖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肝素锂抗凝血浆放置4 h后,葡萄糖明显降低;全血标本葡萄糖下降速度快.结论血清、全血葡萄糖的浓度明显低于血浆,并且随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得越多,血液标本的类型对葡萄糖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袁银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是解脲支原体(Uu),它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做好支原体感染的耐药性监测显得非常重要.作者对2008~2010年从本院泌尿生殖道标本中分离的解脲支原体的耐药特点和耐药变迁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建伟;刘晓华;杨玉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决定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8例胃间质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用10%甲醛固定,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SP染色后检测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蛋白的表达.结果 18例胃间质瘤的病理形态呈梭形细胞样12例,上皮细胞样6例,CD117阳性+ 6例、++ 8例、+++ 4例,CD34 + 8例、++ 2例,+++ 6例、阴性2例,S100蛋白仅有1例散在阳性,SMA仅有2例散在阳性,其余均为阴性.结论 CD117、CD34是胃间质瘤的诊断标记物,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是诊断胃间质瘤的可靠方法,肿瘤大小及核分裂是判断危险度的标准,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密切随访、定期复查,必要时配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对控制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美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抢救、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8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治疗和护理体会.结果 82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临床抢救和护理,治愈79例,死亡2例,转上级医院1例.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应认真细致地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
作者:雷树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无机钙离子检测系统的溯源性,提高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依据中国际标准溯源链式图自建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溯源流程图;购买参考物质NIST SRM 909b,首先将厂商提供的工作校准品溯源至参考物质,然后将产品校准品溯源至厂商工作校准品,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完成医院无机钙离子产品校准品的量值溯源.结果 通过临床新鲜血清标本测定和临床比对,确保了参考物质具有互通性,同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97%的预测区间和检测项目1/4CLIA′88总允许误差为标准,达到量值传递验证要求,进一步确定了不确定度,完成了量值溯源工作.结论该院自建溯源流程成功对产品校准品进行了赋值修正,提高了试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丽;陈卫;谭韬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