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香;张梅荣;李文东;陈丽
为探讨农村人群中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季节及相关因素,于发病年内选择与VMC发病点环境相似的农村,以家庭为主进行调查,采血分析心肌酶,RT-PCR检测肠道病毒(EVS)RNA,结果表明农村人群健康营养状况、心电图改变、心肌酶改变及RT-PCR阳性率有明显区别,诊断病例发病点高于未发病点.发病点VMC病情重,暴发猝死者占20.2%,未发病点健康营养好,硒营养低亦存在夏秋季的病毒感染,病例以亚临床散发为主,占0.96%.
作者:侯龙才;杨崇福;邓世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准确掌握和硕县碘盐普及情况,2001年3月我们进行了专项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芸;汪道杰;宋广清;红卫;张伊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解山东省县级盐碘实验室检测能力,采用直接滴定法对全省30个县级盐碘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评估,结果有29个实验室测定结果在质控范围占96.7%,1个实验室测定结果超出质控范围占3.3%,绝大多数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较高,可比性较强.实验室整体检测水平较高,建议扩大考核范围,进一步提高全省各盐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作者:王欣;刘永萍;边建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7年5~6月,对楚雄州大姚县大白草岭地区山地蚤类进行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共采获蚤类3科10属16种(亚种)1 184只.分析蚤类及其宿主动物的分布特点和自然环境因素后认为,在该地所获16种蚤类中9种(56.25%)属古北界种类,有6种(37.50%)属东洋界种类,1种(6.25%)为广布种.此外,对该山地各主要生态环境蚤类的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作者:冯锡光;龚正达;段兴德;张云智;翁学;吕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西藏自治区面积122万km2,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现有昌都、那曲、阿里、山南、林芝、日喀则和拉萨7个地(市)共73个县996个乡(镇),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藏、汉、回、门巴、珞巴、登人和夏尔巴等30余个民族,总人口约265万.
作者:西绕若登;旦增桑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南麓,面积5 813km2,全县15个乡镇,110个行政村,总人口145 613人.由于环境缺碘造成碘缺乏病的流行,严重危害各族群众的身心健康.1995年以来开展了碘缺乏病的系统监测工作.
作者:赵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将猪囊尾蚴液抗原点加于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以快速斑点免疫金染色法(F-Dot-IGS)检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抗体,以建立简便、经济和敏感、特异的快速免疫学诊断方法,初步结果显示,共检测40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100%;检测40例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除包虫病人外,10例肝吸虫病人、10例血吸虫病人和10例肺吸虫病人血清未见交叉反应,本法快速,更为简便、经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于基层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快速诊断.
作者:郑葵阳;杜文平;刘宜升;郑霞;付琳琳;吴中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在云南省勐腊县对并殖吸虫的调查和实验观察,证实云南有白水河并殖吸虫存在,对该虫种的囊蚴同小睾并殖吸虫囊蚴进行了比较,补充了白水河并殖吸虫囊蚴的形态研究,定种以囊蚴的排泄囊有树枝状分枝的特征为依据.
作者:王文林;雷霖;周本江;张翔;王明亮;夏代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解新疆地区碘缺乏病的流行状况,系统掌握不同病区儿童碘营养水平,我们于1994年10月对新疆碘缺乏病病区(按病情分轻病区、中病区和重病区)的学龄儿童妇女及其婴幼儿的碘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古丽娜·吐尔地;张勤;徐也晴;蒋继勇;尔肯;艾山江;古丽班努;海啸 刊期: 2002年第02期
2000年9月13日,云南省开远市中和营乡卫生院报告两例可疑腺鼠疫病人,9月14日被确诊为腺鼠疫病人,随即组织疫区处理工作组赶赴疫区,进行疫区处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至2000年10月8日,共确诊腺鼠疫病例8例,无死亡者.
作者:王桂香;张梅荣;李文东;陈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查清云南省龙陵县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评价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效果,2001年5~7月对全县开展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进行了抽查评估,结果批发和销售点盐碘合格率均为100%,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为98.5%,目标人群尿碘中位数371.04μg/L,8~10岁在校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5%,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要求.
作者:赵安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平顶山市曾是河南省碘缺乏病重病区之一,1978年开始对病区实施1/2万碘化钾食盐防治措施,1995年全民食用碘盐,为准确了解和分析平顶山市碘缺乏病防治现状,保障防治措施落实,达到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我们于1999年9月~10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碘缺乏病抽样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志平;张延玲;曹松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农牧区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畜牧业生产和居民身体健康危害严重.我们在2001年调查了两起聚集性布病,分别由鹿、羊引起,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文清;张洁;张贺玲;阿孜古丽·苏来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工程,为了使青藏铁路顺利西进,保障筑路员工的生命安全,有效的防治地方病、传染病和高原疾病,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加强该地区危害较严重的鼠疫、布鲁氏菌病(布病)、包虫病、碘缺乏病及高原疾病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李国昌;李文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探索和总结补硒防治大骨节病(KBD)的方法和经验,回顾分析了练范村1980年以来施用硒片和硒盐防治大骨节病20年的X线观察结果,并结合观察同期未使用任何防治措施的邓家峪村儿童X线资料作比较分析,认为硒片防治与儿童KBD患病率下降有关,具有促进干骺端病变修复和预防KBD新发的显著效果,硒盐防治仍可使病情下降达到控制标准.
作者:白生琦;郭六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的寄生虫,寄生于人体的主要是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Df.)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Db.).Df.寄生于皮肤较为表浅的毛囊部位,常颚体朝毛囊底部,且有群居现象;Db.一般为单条独居生活,寄生于皮肤深部的皮脂腺内[1].蠕形螨昼夜均可逸出皮肤表面,且以雌螨为主.但Df.与Db.的逸出高峰不同,前者的逸出高峰为10:00~18:00,后者的逸出高峰为22:00~2:00.蠕形螨是一种条件致病性寄生虫,对高温、干燥和碱性环境的抵抗力弱,可广泛寄生于健康人群的颜面部、外耳道、头皮、乳头、胸、臂等处的毛囊及皮脂腺,其中以皮脂腺较多的颜面部多见,也可在一定条件下如抵抗力下降或细菌感染等因素作用下,引起脂溢性皮炎、痤疮、酒渣鼻、眼睑炎、脱发.现将蠕形螨的研究现状报道如下.
作者:孙灵军;李晓卿;柳建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研究囊型包虫病的包虫囊肿在药物作用下变性坏死各期变化的B超影像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经对48例腹部囊型包虫病患者服用阿苯达唑乳剂,在各疗程内应用B超动态观察包虫囊变性坏死的影像学变化特征,并拍片存档进行前后结果对照,结果显示两种类型(子囊型和单纯型)包虫囊在治疗过程中有Ⅰ、Ⅱ、Ⅲ、Ⅳ期变性坏死的影像变化,通过B超对包虫囊变性坏死的各期影像变化特征做了观察记录,为临床药物治疗该病并决定疗程长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荆强;樊奇;张波;王强;周建华;顾再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掌握江苏省8~10岁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保障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IDD)目标的实现,我省对30个抽样点进行了调查,结果1 160名目标人群尿碘中位数为333.7μg/L,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2.8%,B超法为1.4%,表明江苏省已处于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发展阶段,人群碘营养状况达到较高水平.
作者:陈智高;赵金扣;王培桦;张庆兰;尚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探讨强化了四种营养素(牛磺酸、锌、卵磷脂和铁)的奶片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对照组;中剂量组以4岁男孩每日每克推荐量(8g/15.6kg)扩大10倍5.0g/kg为剂量标准,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0g/kg,1.25g/kg.于不同时期观察其体重、学习记忆能力,并为测定血清铁、血红蛋白.结果是高剂量组的跳台、避暗和水迷宫实验等多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各组的体重、生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强化奶片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提高.
作者:刘早玲;郭伟;徐臻荣;付得润;贾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甘肃省1999年各监测层次(生产、批发、零售、居民户)的盐碘合格率分别为95.55%,92.55%,93.11%,86.82%,私盐冲销是居民户盐碘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由于经费不足及交通工具缺乏等原因,致使监测工作存在未按方案执行、漏报、不按时上报、不报等问题,所以本分析报告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甘肃省合格碘盐的覆盖情况.
作者:杨海霞;伏旭东;康芬艳;李剑;张育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