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卫洪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多种信息具有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等功能,成为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各种功能于一身,多媒体课程承载着多种信息,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三维动画的综合能力,集中了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立体模型等教学媒体的优点,并且具有人机交互的独到之处.
作者:刘春林;邓德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本院戊型肝炎的阳性率情况.方法 用万泰戊型肝炎IgM抗体u链捕获法试剂盒进行检测后分析.结果 共检测9 138例患者,其中阳性81例,检出率为0.89%.手术患者36例,占44.4%. 结论 住院手术患者中有戊型肝炎感染的患者,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江;程霞;沈秀芬;张维;马润;张佳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强直性脊柱炎(AS)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839例维吾尔族与1 689例汉族HLA-B27抗原阳性表达的疑似AS患者,并比较2个民族HLA-B27阳性表达在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分布特点.结果 新疆地区AS HLA-B27阳性表达,男性群体高于女性,各年龄组男女比例为0.96:1~5.03:1不等,平均2.24:1.2个民族男女组均以10~19岁、20~29岁、30~39岁为主要患者群,在整体人群中汉族平均HLA-B27阳性率为27.18%, 维吾尔族为20.62%, 汉族高于维吾尔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组调查资料中维吾尔族和汉族AS HLA-B27阳性表达在发病年龄、性别上的特点是一致的,AS HLA-B27阳性表达在两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莫红梅;田永芳;阿孜古力;马慧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临床实验室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对临床多种疾病尤其是血液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
作者:付琼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围生期窒息性新生儿脐动脉血的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及剩余碱(BE)变化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出生的新生儿85例,按Apgar评分标准分为3组:Ⅰ组42例,为大于8分的健康出生的新生儿;Ⅱ组32例,为小于7分分娩后仅需输氧等一般产房复苏即可自主呼吸,未发生明显脑损伤的新生儿;Ⅲ组11例,为小于5分分娩后需持续辅助机械通气,患儿中有脑损伤的新生儿. 分别于出生后即做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3组之间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CO2、B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动脉血气分析能较准确地反映患儿出生时缺血缺氧的程度,在严重酸中毒时,患儿有脑损伤预后.
作者:唐健茵;赵应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为了保证能反复多次胆道镜下取石,需要安置T管以及保存窦道.但T管可引起慢性炎性反应,形成肉芽肿,严重的可在肝门处引起堵塞,导致梗阻性黄疸,为大程度的减少T管安置所引起的异物反应危害,本文对T管的安置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剑飞;雷正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细菌性阴道炎(BV)是一种以加德纳菌、动弯杆菌、普雷活菌、紫单胞菌、类杆菌、各种厌氧菌及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临床多表现为鱼腥臭味的灰白色白带,阴道灼热、瘙痒,甚至不孕及妊娠期不良围生期结局,但也有10%~15%无症状[1].且化验白带常规无明显异常,因此探索一种快速有效且作用持久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关键,临床医生应用阴道碘氧消毒法与甲硝唑联合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阴道炎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门诊患者的10%.细菌性阴道病因其临床症状常较特异性阴道炎轻,又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为了寻找简易客观的诊断方法,作者对80例阴道炎患者进行了白带及细菌培养和药敏的检查.探讨其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及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尿液生化分析对肾脏病变部位及程度进行评估.方法 按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定位的肾脏病变分组检测尿生化,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肾小管病变尿磷(UP)、尿素(UREA)、尿肌酐、尿酸(UA)、尿钙较正常尿液显著降低,尿总蛋白和尿清蛋白稍有增加但与健康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小球病变尿总蛋白和清蛋白均非常显著增加,UREA、尿肌酐、UA、尿钙降低但程度较小肾管病变轻;单纯清蛋白尿钙正常,尿渗透压、尿清蛋白、UREA轻度降低,与肾小管性蛋白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肾小球性蛋白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液生化多项联合分析是肾病变早期发现、初步定位评估和病情监测的良好指标.
作者:王宁皎;姚文娟;魏源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无痛肠镜检查时的心血管反应及丙泊酚合并少量麻黄碱对它的影响.方法 将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标准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对照组)40例,20 mL丙泊酚中加入0.9%NS 0.5 mL Ⅱ、Ⅲ、Ⅳ组各40例,分别加入10、15、20 mg各为0.5 mL的麻黄碱.检查前按照分组静脉推注相应的药物.结果 Ⅰ组给药后1~5 min基础值比,血压收缩压(SBP)出现明显下降(P<0.05),HR虽出现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Ⅳ组患者给药后SBP均较给药前略有升高,Ⅱ、Ⅲ、Ⅳ组HR均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合并少量麻黄碱用于无痛肠镜检查,能预防丙泊酚所致的低血压和HR减慢,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作者:吕斌;刘远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红细胞对电阻法测定血小板数的影响.方法 抽取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正常值的患者标本,以MCV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用电阻法及手工计数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再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所进行探讨的组别中,MCV小于70 fL的红细胞会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而MCV为70~81.9 fL的组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大于正常者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RDW正常者对结果影响不大.结论 在临床检测患者血细胞标本时,如RDW小于70 fL时或MCV为70~81.9 fL但RDW大于正常者应进行血小板手工计数.
作者:叶长钦;罗辉;彭兰芬;曾见芬;余曼荣;陈楚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探讨LCP的理念及操作技术.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应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6.4个月(14~26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7周(11~30周);其疗效参照Mazur评价标准:优15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本组病例术后无深部感染发生,无螺钉进入关节间隙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LCP固定牢靠,能够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和功能恢复,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疗法.正确理解和使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孙勇;陈军;庄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对醋酸纤维薄膜法(CA)血清蛋白电泳实验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电泳结果达到预期效果.方法 采用CA进行检测.结果 对实验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实验结果图谱清晰可见.结论 通过对实验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处理,可以使实验效果更佳.
作者:翁闪凡;庄锡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本院2009年1~4月2 14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MY-IgM)抗体的感染情况以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患儿呼吸道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从而给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应用日本富士赛乐迪亚麦可Ⅱ(SERODIAMY-CO-Ⅱ)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试剂盒对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2 147例患儿,MY-Igm阳性有798例,占37.17%,其中不同症状的MY-Igm阳性率分别为:支气管炎40.35%、发热待查28.49%、肺炎36.52%、支气管肺炎32.19%、咳嗽45.82%、上呼吸道感染39.62%、气管炎45.83%、支气哮喘38.75%.结论 MY-Igm阳性率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占有较高比例,为37.17%.其中气管炎组和咳嗽组较高,为45.83%和45.82%,发热(无咳嗽)组低为28.49%.
作者:邱丽;王旭;卫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基础学科是医学教育的起步阶段,学生对其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系统掌握和运用,为以后学习临床课程以及实际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瑾歆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面向客户需求的检验流程,以促进检验的效率和对需求的响应速度.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流程规划与分析方法,对检验需求进行详细分类,利用kano分析和质量功能展开,找出关键流程功能即检验周转时间,运用流程规划与分析技术,识别核心流程,采用流程模块化,流程价值链,流程一体化合并进行设计.结果 提高了检验流程的绩效.结论 通过面向需求的流程优化的技术不但能大大缩短检验周转时间(TAT),提高效率,而且能促使检验业务对需求变化迅速做出调整.
作者:胡必成;陈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微量清蛋白(mALB)在早期肾损伤患者尿液中的变化情况,进而研究它们对肾脏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来自本院体检中心的53例健康体检者,97例病理上无明显肾小管间质病变但可能有早期肾损伤的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行尿NAG、mALB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尿NAG、mAL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NAG可反应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及其损伤程度,而尿mALB则可作为临床上肾小球滤过膜,尤其是电荷屏障受损的标志,两者同时测定能够为早期肾损伤的预防及诊断提供更好的依据.
作者:江艳;龙峥嵘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必做的关键项目,在确保配血成功后才能输注给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血型配合实验重要性在于及时阻断血型错定,发现疑难抗体存在,交叉配血试验成为患者能否接受提供血液的决定性指标,临床输血完全依赖配血实验结果的正确性[1].但抢救患者时分秒必争的现实决定了配血试验必须尽可能缩短时间,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对抗凝血用于交叉配血作了观察和研究,认为其存在可行性和规范化的可能.
作者:史卫国;周清秀;刘红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免疫层析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对364例血清标本分别用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HBV标志物的检测.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都是100%,HBeAb的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18%、97.86%、100%,HBcAb的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45%、99.10%、100%.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对个体患者或少量患者的乙型肝炎筛查或快速诊断,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比用ELISA法检测更具优越性能。
作者:刘宇莹;李一凡;吴沃江;罗灿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EK6318血细胞分析仪全血(WB)和预稀释(PD)两种模式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两种模式、3组实验结果对仪器主要指标的精密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WB模式与PD模式之间,PD模式两组检测结果的精密度显著低于WB模式组,主要与测定时稀释液及标本量准确与否(稀释倍数)密切相关.结论 MEK6318血细胞分析仪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测定参数准确精密,但不能代替显微镜检测和涂片检查.临床对于血细胞的分析要求应尽量采集静脉血,才能保证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缪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