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β2微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刘志武;李莉;谭榜云;蔡天山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 辅助诊断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中的变化水平和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60例健康者的血清中β2-MG的水平.结果 β2-MG随着病情进展而增高,各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β2-MG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变发展程度的估计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诊断病情发展程度的良好辅助指标.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方法测定甲胎蛋白的结果比较

    目的 对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和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甲胎蛋白(AFP)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100份标本,同时使用IRMA和MEI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对IRMA和MEIA检测AFP结果进行双侧t检验,P=0.88>0.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IA与IRMA检测AFP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庄锡伟;张钦贵;蔡锦河;张坤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采血者手部消毒方法筛选比较

    目的 解决采血室医务人员的手部消毒问题.方法 以多种快速消毒法对采血室人员手部进行消毒,连续监测各种消毒方法对细菌、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的杀灭、抑制情况.结果 2%戊二醛、800 mg/L有效氯消毒液可以杀灭或抑制手套表面的细菌及乙肝病毒;使用以上消毒液对裸露手部消毒无明显效果.结论 采血室工作人员佩戴手套的同时用2%戊二醛、800 mg/L有效氯消毒液对手套表面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灭或抑制手部的细菌和乙肝病毒,日常工作中可以使用2%戊二醛、8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手部,作为采血室工作人员手部消毒的可靠方法.

    作者:奎少云;苏艳玲;普霞;宋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78例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因素及围手术期预防和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对1996年10月至2008年10月78例食管癌手术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死亡4例,病死率5.1%,死亡原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例. 结论 重视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彭琳;赵忠文;刘晓林;陈瑜;夏先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解脲支原体(M.urealyticum)为脲原体属中唯一的一个种,因生长需要尿素而得名.解脲支原体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并被认为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中的重要病原体.解脲支原体可侵犯尿道、宫颈及前庭大腺,引起尿道炎、宫颈炎与前庭大腺炎;上行感染时,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输卵管炎,尤其输卵管炎多见[1].解脲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女性生殖器官病理性改变,是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发生有相关关系[2].近年解脲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解脲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日新;杨卫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预收医疗款管理的改进

    医院收取住院患者预交款是维护医院经济利益的一种结算制度,它为患者办理出院结算手续时打下基础.随着预收医疗款金额不断增大,数量增多、流动频繁,使预交款的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和艰巨.预收医疗款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对其现状和改进措施提出了一些见解,报道如下.

    作者:杨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血型血清学技术对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对2009年5月1日至6月29日所有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免中心进行新生儿溶血病(HDN)检测的289对产前夫妇的检测结果分析,为临床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用玻片法检测ABO(RH)血型,用试管法对血清倍比稀释至第8管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结果 效价大于或等于64的95例,效价大于或等于128的56例,效价大于或等于256的6例.结论 孕妇为O型血,丈夫为非O型血患者的测定结果阳性率高达54.1%.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应引起重视,是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的重点关注对象.

    作者:陈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昆明地区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目的 研究昆明地区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将60例健康人和68例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对预防及监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治疗上,应该采取活血化淤、降低纤维蛋白原等降黏、解聚治疗,改善脑部微循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目的.

    作者:李江;秦燕春;沈秀芬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分析甲型H1N1流感患者体内单核细胞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患者单核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其对甲型H1N1流感起到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 90例健康人作对照,对9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常规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百分率进行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例H1N1流感患者单核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单核细胞数及百分率的增高对甲型H1N1流感可提供辅助诊断依据,是临床医生观察病情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标准的制定及评价

    目的 制定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标准,保证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准确性,以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医院及HYCEL CELLY 血细胞分析仪特点制定血涂片复检的标准,通过对1 269例标本结果的数据分析,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 所制定的标准经临床验证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仪器检测的标本中有29.4%的血细胞分析(CBC)标本需要复检,其中32.4%存在杆状细胞增多、异形淋巴细胞增多或其他类型的异常.结论 制定血细胞血涂片复检标准非常重要,可以加强血细胞检查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以免造成漏诊和误诊.

    作者:唐艺;白鸽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多胺的测定方法及其国内临床研究进展

    多胺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它是一类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的低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常见的多胺有腐胺(Put)、精脒(Spd,又称亚精胺)、精胺(Spm).在生理pH下,多胺呈高密度的阳性电荷,它们能与带有大量负电荷的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并对它们进行调节.多胺具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功能,参与基因表达和翻译的调节、细胞增殖、细胞信号的转导、细胞膜的稳定等生命活动过程,并且能够调节某些阳离子通道的活性.

    作者:王亚丽;沃兴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胱抑素C与髓过氧化物酶在冠心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病变程度与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髓过氧化物酶、胱抑素C、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21例冠脉造影后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男86例,女35例)的临床资料及静脉血,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组(ACS)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以同期50例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患者组及健康组白细胞计数、超敏CRP、FG、髓过氧化物酶、胱抑素C、Scr、eGFR,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关系.结果 (1)SAP组白细胞计数、超敏CRP、FG、髓过氧化物酶、胱抑素C、eGFR水平较健康组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CS组FG、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超敏CRP、髓过氧化物酶、胱抑素C、eGFR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S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CS组(1.42±0.46)mg/L、SAP组(0.93±0.29)mg/L,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胱抑素C(0.78±0.37)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细胞计数、超敏CRP、 FG、髓过氧化物酶、胱抑素C、eGFR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超敏CRP、胱抑素C.对于早期发现冠心病,监视冠心病病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性心绞痛区分有意义.

    作者:林炜炜;邵康;于嘉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全自动分析与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细胞成分的差异

    目的 探讨全自动分析与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细胞成分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尿液标本 500 例,分别进行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分析并结合显微镜镜检.结果 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镜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作者:王美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印迹方法(IBT)检测9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结果 在5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抗dsDNA、抗-Sm、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5%、47.5 %、52.5%、49.2 %;在17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中抗SSA和抗SSB阳性率分别为88.2%和70.6%;9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中抗nRNP均为阳性;5例硬皮病(PSS)患者中抗Scl-70均为阳性.结论 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对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凤;蒋火刚;金桂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92例住院的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系列正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为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切实可行,可以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红梅;程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625例尿道感染者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的解尿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7~2008年门诊送检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 解脲支原体感染率32.96%,女性高于男性,红霉素、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2.8%、63.2%、42.8%,对四环素敏感93.4%,对交沙霉素敏感91.2%.结论 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道应引起重视,对敏感度高的药物试验,临床上可首选.

    作者:季凤英;徐丽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昆明地区部分人群代谢综合征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探讨MS 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对2008~2009 年间本院体检的昆明地区人群在职职工1 138名体检人员(年龄在14~94岁,其中男575例,女563例)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BP)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脂及尿酸(UA).MS 的诊断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 年对MS 的工作定义.按照年龄段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并计算各组MS 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结果 MS的总患病率为9.75%, MS 相关组分的检出率:体质量超重与肥胖、高三酰甘油(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血症、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分别为31.9%、37.87%、4.22%、16.70%和6.90%.结论 在昆明地区人群成年人MS 的患病率较高,高脂血症、糖代谢异常较为普遍;年龄增加、体质量超重、高血压等是MS 的危险因素.

    作者:钱净;王少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TAP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AP患者79例(58例重症患者和21例轻型患者),非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于在入院后1、24 h、3 d抽血测试T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于1、24 h、3、5、7 d抽血测试CRP,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胰腺炎组与非胰腺炎组相比,TAP明显升高,且SAP组和MAP组之间T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MAP组入院1周内各时测点CRP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能够早期准确诊断AP,其和CRP动态检测可作为AP患者严重度区分的指标,对AP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侯文会;胡建立;田子卿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经纤支镜用大量生理盐水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

    目的 探讨及评价纤支镜大量生理盐水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纤支镜大量生理盐水肺泡灌洗加常规治疗肺脓肿36例与传统纤支镜支气管灌洗加局部注药加常规治疗28例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9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8例,无效4例.两组灌洗次数比较(χ2=29.776)及治愈率比较(χ2=7.2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发热、咳嗽咳痰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经纤支镜单纯大量生理盐水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的方法简单易行,临床症状迅速缓解,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的方法,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锡坤;袁小玲;缪炯燏;夏秀琼;郭伟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 建立健康成人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区间.方法 使用三标荧光抗体,分别对100 例不同年龄性别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采用EPICS XL/XL-MCL型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8~65岁健康成年人CD3+、CD3+/CD4+、CD3+/CD8+、CD4+/CD8+正常95%范围分别为59.17~76.15、24.26~40.50、18.76~27.40、0.62~2.42;不同年龄段比较中51~65岁CD3+、CD3+/CD4+、CD3+/CD8+、CD4+/CD8+各项指标与18~3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相同地域、相同种族,可以建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的T 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区间.

    作者:刘尧娟;欧超伟;钟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常见护患矛盾的原因及防范

    随着社会法制建设逐步健全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维护个人权益的观念越来越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护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也不断出现,给护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提高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质量,避免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现就产生护患矛盾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探讨如下.

    作者:梁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