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新;杨卫红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做HPV抗体检查的300例就诊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对于其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或临床症状疑似的患者做阴道镜检查,进行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结果 TCT联合HPV检测患者宫颈病变比单纯使用一种方法的效果要好.结论 TCT联合HPV检测更能有效的诊断宫颈病变,为临床防治宫颈病变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丁环宇;李志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本院重症监护(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收集本院ICU病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利用MicSCAN-4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分析仪及NC31G-菌鉴定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临床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于痰液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5种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0%,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普深耐药率均低于20%.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株、泛耐药株,在本文中各占41.3%、1.7%.结论 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出现多重耐药株或泛耐药株,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江秀爱;王鹏;王淑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9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水平.结果 69例过敏性疾病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总阳性率为87%.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以鸡蛋(58% )多见.结论 测定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水平对过敏性疾病诊治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潘继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预防和避免RH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 使用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结果 在1 501例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清中,共检出抗体筛查阳性者3例(0.2%),1例D抗原阴性,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为抗-D+c,另外2例D抗原阳性,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为抗-E.结论 通过输血前对不规则抗体的检查,可以大大提高配血的成功率,保证抗体筛查阳性者的及时用血,避免了输血不良反应,提高了临床输注疗效.
作者:雷再芬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女性阴道炎感染患者的病原体分布和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阴道分泌物镜检清洁度,滴虫及真菌,线索细胞和细菌性阴道病(BV)(唾液酸酶法)、化学检测法,对患者病原体感染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从987例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测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682例(69.1%),细菌性阴道病254例(25.7%)及滴虫性阴道炎51例(5.2%),采用外用和口服药物进行治疗.结论 妇女阴道炎患者的感染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及细菌性阴道病为主.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治疗.
作者:杨尚;李菁;杨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123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结果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1、3、7、14天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预后呈正相关性,早期血清VEGF越高预后越好.结论 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创伤早期血清VEGF呈动态升高,血清VEGF可能作为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温中华;周康胜;陈小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和血浆样本在三类测定方法中结果的异同:比色法测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速率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L-岩藻糖苷酶(AFU)等 .方法 用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批测定79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和血浆标本.结果 除ALB、TC、TG、HDL-C、LDL-C、ALT、AST血浆和血清测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应对有差异的指标建立血浆结果参考值或进行校正.结论 血浆代替血清用于生化检测有方便标本分离、快速上机检测出结果的优点.
作者:李录芝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患者单核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其对甲型H1N1流感起到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 90例健康人作对照,对9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常规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百分率进行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例H1N1流感患者单核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单核细胞数及百分率的增高对甲型H1N1流感可提供辅助诊断依据,是临床医生观察病情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强生VITROS-350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是一台微电脑,无需水源和污水排放系统, 真正实现零污染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废料都包含在已用过的测试干片上.它采用独特的多层膜干化学技术及光的透射和反射原理来进行测定,与传统生化分析仪相比有灵活、快速的特点[1].适用于临床检验科急诊生化项目的检测.
作者:乔姝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钡餐造影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优点体现在检查方便,病患无痛苦,副作用少,整体显示性强等,故不能完全被内镜检查所取代.但是,钡餐造影在实际操作中如不加注意或轻视某些X线影像表现,就会增加发生误诊或漏诊的机会.本文通过回顾本院遇见的3例钡餐造影中出现的假象进行分析,探讨钡餐造影中出现的假象和排除的方法.
作者:陆洋;黄伟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鉴定结核分支杆菌;应用药敏试验、单链探针反向杂交试验技术(LiPA)和基因测序分析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50株结核分支杆菌中,12株耐异烟肼(INH),7株耐利福平(RFP),15株耐链霉素(SM),2株耐乙胺丁醇(EMB).LiPA检测耐RFP菌株,4株rpoB基因531位TCG→TTG突变;耐INH菌株中5株KatG基因315位AGC→ACC突变;耐SM菌株中6株、SM敏感株1株rpsl基因43位AAG→AGG突变,1株耐SM菌株rpsl基因88位AAG→AGG突变;rrs基因未检测到突变;1株耐EMB菌株与1株EMB敏感株的embB基因306位发生ATG→GTG突变.结论 本市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增加的趋势显著,加强监测与综合干预非常必要.
作者:刘灵辉;谷素英;徐亚军;刘衡川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印迹方法(IBT)检测9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结果 在5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抗dsDNA、抗-Sm、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5%、47.5 %、52.5%、49.2 %;在17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中抗SSA和抗SSB阳性率分别为88.2%和70.6%;9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中抗nRNP均为阳性;5例硬皮病(PSS)患者中抗Scl-70均为阳性.结论 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对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凤;蒋火刚;金桂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92例住院的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系列正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为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切实可行,可以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红梅;程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试剂成本低、快速等优点,目前在国内被广泛使用,但在操作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也很多.为提高乙肝病毒的检测质量,本文通过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测定探讨其重要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探讨MS 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对2008~2009 年间本院体检的昆明地区人群在职职工1 138名体检人员(年龄在14~94岁,其中男575例,女563例)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BP)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脂及尿酸(UA).MS 的诊断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 年对MS 的工作定义.按照年龄段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并计算各组MS 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结果 MS的总患病率为9.75%, MS 相关组分的检出率:体质量超重与肥胖、高三酰甘油(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血症、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分别为31.9%、37.87%、4.22%、16.70%和6.90%.结论 在昆明地区人群成年人MS 的患病率较高,高脂血症、糖代谢异常较为普遍;年龄增加、体质量超重、高血压等是MS 的危险因素.
作者:钱净;王少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2009年5月1日至6月29日所有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免中心进行新生儿溶血病(HDN)检测的289对产前夫妇的检测结果分析,为临床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用玻片法检测ABO(RH)血型,用试管法对血清倍比稀释至第8管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结果 效价大于或等于64的95例,效价大于或等于128的56例,效价大于或等于256的6例.结论 孕妇为O型血,丈夫为非O型血患者的测定结果阳性率高达54.1%.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应引起重视,是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的重点关注对象.
作者:陈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雌性激素受体α基因(ESR1)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的方法检测87例中国苗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67例健康女性对照ESR1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以SPS8.0软件包进行对照关联分析.结果 XbaI位点A、G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baI位点与乳腺癌发病呈高度相关.
作者:祝有国;秦丽华;黄驭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制定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标准,保证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准确性,以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医院及HYCEL CELLY 血细胞分析仪特点制定血涂片复检的标准,通过对1 269例标本结果的数据分析,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 所制定的标准经临床验证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仪器检测的标本中有29.4%的血细胞分析(CBC)标本需要复检,其中32.4%存在杆状细胞增多、异形淋巴细胞增多或其他类型的异常.结论 制定血细胞血涂片复检标准非常重要,可以加强血细胞检查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以免造成漏诊和误诊.
作者:唐艺;白鸽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沙利度胺联合CTOD(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2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2例患者均给予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沙利度胺的剂量为 50~200 mg/d,环磷酰胺(CTX)500~600 mg/m2×1 d, 吡柔比星(THP)20 mg/m2×(2~3) d;长春新碱(VCR)2 mg/m2×1 d,地塞米松(Dex)10~15 mg/m2×(5~7) d;每2~3月重复,有效可继续化疗2~4次.结果 患者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0.90%(完全缓解率为4.54%,部分缓解率86.3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分别在化疗后第5~12天、第5~14天降到低值,外周血象一般在11~15 d恢复正常.不良反应不明显,无1例患者因化疗发生不良反应而死亡.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CTO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较理想方案.
作者:谢成敏;张曦;陈幸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