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成敏;张曦;陈幸华
目的 了解本院住院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病区分布情况与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ICU)(24.2%)、肿瘤科(13.7%)、神经血液内科(13.7%)、呼吸内科(11.8%)、传染科(10.8%);在ICU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ICU以外的病房),除了多黏菌素E的耐药率为0%外,对其他15种抗生素耐药率都达60%以上.普通病房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60%. 结论 住院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ICU为严重,而且ICU病房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的耐药率,耐药性十分严重,应引予高度重视.
作者:李瑞莹;陈林珍;曾智华;曾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健康成人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区间.方法 使用三标荧光抗体,分别对100 例不同年龄性别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采用EPICS XL/XL-MCL型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8~65岁健康成年人CD3+、CD3+/CD4+、CD3+/CD8+、CD4+/CD8+正常95%范围分别为59.17~76.15、24.26~40.50、18.76~27.40、0.62~2.42;不同年龄段比较中51~65岁CD3+、CD3+/CD4+、CD3+/CD8+、CD4+/CD8+各项指标与18~3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相同地域、相同种族,可以建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的T 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区间.
作者:刘尧娟;欧超伟;钟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浆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AP患者79例(58例重症患者和21例轻型患者),非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于在入院后1、24 h、3 d抽血测试T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于1、24 h、3、5、7 d抽血测试CRP,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胰腺炎组与非胰腺炎组相比,TAP明显升高,且SAP组和MAP组之间T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MAP组入院1周内各时测点CRP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能够早期准确诊断AP,其和CRP动态检测可作为AP患者严重度区分的指标,对AP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侯文会;胡建立;田子卿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自1968年Mccune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断胰胆疾病以来,该技术已成为诊治肝胆胰疾病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1].但无论是诊断性还是治疗性ERCP均为微创或有创性技术,其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避免的,少部分并发症是致命性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ERCP的广泛应用.本文就ERCP并发症及防治对策作一综述.
作者:宋正伟;王洪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对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和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甲胎蛋白(AFP)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100份标本,同时使用IRMA和MEI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对IRMA和MEIA检测AFP结果进行双侧t检验,P=0.88>0.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IA与IRMA检测AFP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庄锡伟;张钦贵;蔡锦河;张坤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血管通路(vascular access)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出,经体外循环进行净化后再返回体内的通道[1],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先决条件,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命的有力保证.透析用血管通路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长期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三大类.经皮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是建立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道的主要方法之一,因其操作简便,危险性较低,可短期留置或较长时间留置,在临床上使用广泛[2].本科室常选择深静脉置管作为主要的临时性血管通路,即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从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本科室先后对183例患者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净化治疗,并根据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利;冯运;王倩;李后钿;王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做HPV抗体检查的300例就诊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对于其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或临床症状疑似的患者做阴道镜检查,进行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结果 TCT联合HPV检测患者宫颈病变比单纯使用一种方法的效果要好.结论 TCT联合HPV检测更能有效的诊断宫颈病变,为临床防治宫颈病变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丁环宇;李志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病变程度与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髓过氧化物酶、胱抑素C、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21例冠脉造影后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男86例,女35例)的临床资料及静脉血,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组(ACS)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以同期50例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患者组及健康组白细胞计数、超敏CRP、FG、髓过氧化物酶、胱抑素C、Scr、eGFR,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关系.结果 (1)SAP组白细胞计数、超敏CRP、FG、髓过氧化物酶、胱抑素C、eGFR水平较健康组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CS组FG、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超敏CRP、髓过氧化物酶、胱抑素C、eGFR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S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CS组(1.42±0.46)mg/L、SAP组(0.93±0.29)mg/L,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胱抑素C(0.78±0.37)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细胞计数、超敏CRP、 FG、髓过氧化物酶、胱抑素C、eGFR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超敏CRP、胱抑素C.对于早期发现冠心病,监视冠心病病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性心绞痛区分有意义.
作者:林炜炜;邵康;于嘉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情况.方法 对54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同功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进行活性测定及统计学的分析.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组的血清心肌酶显著高于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肌损害较重,心肌酶谱测定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参考价值.
作者:李薇;李奇玉;唐英;魏兵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分析与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细胞成分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尿液标本 500 例,分别进行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分析并结合显微镜镜检.结果 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镜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作者:王美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本院重症监护(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收集本院ICU病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利用MicSCAN-4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分析仪及NC31G-菌鉴定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临床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于痰液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5种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0%,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普深耐药率均低于20%.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株、泛耐药株,在本文中各占41.3%、1.7%.结论 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出现多重耐药株或泛耐药株,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江秀爱;王鹏;王淑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医院收取住院患者预交款是维护医院经济利益的一种结算制度,它为患者办理出院结算手续时打下基础.随着预收医疗款金额不断增大,数量增多、流动频繁,使预交款的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和艰巨.预收医疗款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对其现状和改进措施提出了一些见解,报道如下.
作者:杨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123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结果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1、3、7、14天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预后呈正相关性,早期血清VEGF越高预后越好.结论 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创伤早期血清VEGF呈动态升高,血清VEGF可能作为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温中华;周康胜;陈小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椎管内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400例产妇分为椎管内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在分娩过程中,椎管内阻滞组给予蛛网膜下腔加硬膜外腔联合注入芬太尼和布比卡因;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1)镇痛效果比较:椎管内阻滞组镇痛分级0级为176例,对照组为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产程时间比较: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短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剖宫产术后出血量比较:对照组为(259±28)mL,椎管内阻滞组(239±89)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分娩方式比较:椎管内阻滞组经阴道助产分娩16例,对照组为8例(P>0.05),(5)新生儿窒息率比较:2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阻滞麻醉用于分娩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反应,可用于分娩镇痛.
作者:刘翠娥;胡宗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肿瘤适形调强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脑肿瘤行适形调强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按照整体护理模式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结果 在入院时、放疗前、出院时,对照组的疾病不确定感分别是95.25±8.87、91.16±9.96和 84.21±9.91,实验组的分别是95.30±7.12、82.87±6.32和78.23±6.56, 在入院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放疗前和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比入院时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下降(P<0.01);出院时达到低.而对照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在放疗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疾病不确定感相对于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相对于常规的健康教育,应用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助于提高患者有效的应对方式及其生活质量.
作者:范渝茜;何祥;邓红彬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解脲支原体(M.urealyticum)为脲原体属中唯一的一个种,因生长需要尿素而得名.解脲支原体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并被认为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中的重要病原体.解脲支原体可侵犯尿道、宫颈及前庭大腺,引起尿道炎、宫颈炎与前庭大腺炎;上行感染时,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输卵管炎,尤其输卵管炎多见[1].解脲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女性生殖器官病理性改变,是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发生有相关关系[2].近年解脲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解脲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日新;杨卫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雌性激素受体α基因(ESR1)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的方法检测87例中国苗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67例健康女性对照ESR1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以SPS8.0软件包进行对照关联分析.结果 XbaI位点A、G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baI位点与乳腺癌发病呈高度相关.
作者:祝有国;秦丽华;黄驭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同步置换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动态实验室结果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9例危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外周动静脉同型全血置换.动态监测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血红蛋白、血糖、电解质及动脉血液气体的结果变化情况.结果 换血前、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结果分别是(510.95±96.88)、(212.27±68.92);换血前、换血后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分别是(452.10±84.12)、(189.13±63.11);换血前后实验室监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华;雷达;张知洪;孙亮;陈丹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寻常型天疱疮是由于表皮棘层细胞间抗体沉积引起棘层细胞松解,表皮内水泡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大疱病,是天疱疮中常见的一型,其原因不明,病程慢、死亡率高[1].多见于中年人,常发于口腔、胸、背、头颈部,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如不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症状持续及扩展,大量体液丢失,发生低蛋白血症,并发感染、败血症及恶病质而危及生命[2].近年来本科收治的15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罗丽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