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军;田维涛;胡昭宇;曹雁;毛跃;杨围
国内外,近年来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树突状细胞/疫苗、嗅鞘细胞等有关的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良恶性疾病的治疗.这些尖端技术的实验部分,有着较特殊的专业技术要求,如细胞制备、培养、保存,生长状态/细胞CD标志检测等.
作者:陈国添;张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本实验室离子选择电极法(ISE)直接法和间接法测定K+、Na+、Cl-离子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以重复性和准确性佳的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统为目标系统(ISE直接法),上海ROCHE9180电解质分析仪检测系统为检测系统(ISE间接法)、检测125份患者新鲜血清的K+、Na+、Cl-对定值血清及125份标本同时进行检测,得到两组数据,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对定值血清测定的结果与给的定值较接近,证明两种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对125份标本测得的结果两种方法也具可比性.各检测系统测定K+、Na+、Cl-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B系统与A系统比较:B系统的K+、Na+、Cl-符合要求.结论 上海ROCHE9180离子选择电极间接法更适合急诊使用,AU2700生化分析仪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法结果准确,适合常规批量测定.
作者:秦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出现的常见问题与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老年人出现不同的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 通过观察痴呆老人是否出现记忆障碍、技能丧失等等问题,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使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得到改善.结论 通过给予痴呆老人提供适当的护理,使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吴有翠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冠心病是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肥胖、精神紧张等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密切相关.因此针对这类疾病进行社区的健康教育及早期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近两年来通过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和对筛查出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早期护理干预,使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生活行为习惯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大大控制了冠心病的发展,改善了心脏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秦美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腹泻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率.方法 采用SS琼脂、麦康凯琼脂、10 g/L NaCl碱性蛋白胨水、真菌快速显色培养基同时分离腹泻致病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 914例腹泻患者致病菌分离率53.6%,其中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分别为25.9%、13.5%、11.8%、2.4%;肠杆菌科细菌在急性腹泻组和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百分率分别为27.4%、12.5%,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构成比分别为46.5%和45.5%、35.4%和18.2%、8.5%和27.3%;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在急、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百分率分别为13.8%和10.2%、12.3%和6.8%、0.36%和21.6%.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的耐药百分率分别为78.1%、27.0%、23.6%;弧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百分率分别为91.1%、62.6%.结论 腹泻患者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菌感染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真菌感染率慢性腹泻组明显高于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中急性腹泻组志贺菌比率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而沙门菌分离率则明显低于慢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弧菌科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两类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均较敏感.
作者:陆其兵;李强;徐跃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区县无偿献血现状,为制定无偿献血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中心血库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资料,对献血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献血频次和一次献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献血人群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女性献血人数逐年增加;献血年龄主要集中在36~45岁;中学学历、自由职业者是我区献血人群的主力军;初次献血人群仍然较多;献400 mL血液比例不高,但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区县无偿献血宣传的重视和投入,使区县无偿献血与全国同步.
作者:张生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对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去白细胞血液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方法 对国内5个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均采用相同的质量指标进行评估.评估指标有:过滤效果(白细胞残留量、红细胞回收率)、细菌内毒素、无菌试验、一般检查(外观、密闭性、标签、其他).结果 5个厂家的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的质量存在差异,并有2个厂家的产品质量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对同一厂家的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质量检查45批次,其质量也存在差异,且均体现在过滤效果上.结论 建立对一次性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使用单位应对供方实施质量评价合格准入制及每批用前经质量检查合格后放行制.
作者:樊小蓉;王娟娟;邹晓萍;舒勤;黎美君;贺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前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主要有两类,血清标志物检测和病毒核酸的检测.由于HBV-DNA能直接反映HBV复制及传染性,故HBV-DNA定量检测已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作者采用荧光定量PCR对866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血清HBV-DNA及血清免疫学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碧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Sysmex XS-1000i实验室体外诊断血液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和不随机选择标本方法,计算精密度、携带污染率、总重复性、白细胞分类的鉴定、可比性等对Sysmex XS-1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评价.结果 精密度CV值均在设计规定范围内,总重复性CV<5%符合标准;携带污染率小于2%符合标准要求;仪器白细胞分类与显微镜目测白细胞分类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612~0.950,仪器与SF-3000 CBC参数测定的相关系数为0.980~0.918;可比性P>0.4~0.5.结论 对Sysmex XS-1000i几项主要指标鉴定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是较好的全自动五分类仪器,能满足临床血液常规分析.
作者:马永能;张鹏;何芳;刘慧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讨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S-100B蛋白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OX-LDL、S-100B蛋白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S-100B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它们分别为(615.9±197.6)μg/L、(0.884±0.594)μg/L;正常对照组为(158.6±68.4)μg/L、(0.065±0.02)μg/L.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S-100B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536,P<0.01),且含量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 血清OX-LDL、S-100B蛋白的含量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监测的指标.
作者:欧阳春;赵秋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真武汤主治阳虚水气为患.寒水之气攻表于,则四肢沉重疼痛;内渍于里,则为腹痛不利;上逆犯肺,则为咳喘;停滞于中,胃气上逆则为呕吐;停滞于下焦,膀胱气化不行,则为小便不利.这些症状的产生,都是因为肾阳衰微,水气不化,与阴寒之气搏结而成.属异病同治,故治疗上皆用真武汤湿阳祛寒以散水气.现将误汗伤阳,阳虚水气上逆犯肺而致哮喘和脾肾阳虚水寒相博而见慢性下利治验二则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成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狂犬病是一种通过犬、狼、狐等犬科动物及猫传播,由狂犬病毒引起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病死率几近100%[1].近年由于养犬人群不断增加,人被犬咬伤,人狂犬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作者:李建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肺炎性假瘤的X线及CT影像学特点,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患者的X线及CT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评价其影像表现的诊断意义.结果 2例肺炎性假瘤均位于右下肺,邻近肺边缘.1例边缘毛糙,1例初诊边缘光整,后期毛糙.2例均有邻近胸膜增厚,并可见平直征.结论 对发生于右肺,尤其是下叶邻近胸膜部的占位性病变,出现桃尖征、平直征及胸膜带状增厚征均应注意与肺炎性假瘤鉴别,而不要过分强调肺癌的可能性.
作者:孙海兴;凌坚;邝健谊;邹齐慧;麦远锋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 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科室分布以ICU为主(占76.0%),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占86.0%),耐药率高的3种抗生素分别为氨曲南(96.0%)、妥布霉素(92.0%)、亚胺培南(84.0%),耐药率低的3种抗生素分别为米诺环素(0%)、环丙沙星(8.0%)、头孢哌酮/舒巴坦(10.0%).结论 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往往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临床实验室应加强该菌的耐药性检测,为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
作者:董琼;黄琴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阴道清洁度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程度.方法 取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镜下阴道清洁度的判定及相关病原体的检测.结果 以清洁度Ⅱ~Ⅲ度伴生殖道感染阳性率高87.53% (611/698).结论 随着卫生习惯及人们对生殖道感染认识的提高,阴道清洁度与生殖道感染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清洁度Ⅱ度的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房克爽;许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实验医学是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通过对医学生进行实验医学的教育,是保证他们能顺利的研究和揭示人类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疾病的机制,认识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规律,并按照此规律创造防病治病的医学技术,为人类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服务的必要前提.
作者:马铁军;薛兴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牵引、中频电、超短波治疗、卧硬板床、佩戴腰围.对照组采用牵引、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法.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燕;陈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病例在临床的分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情况.结果 分离出的96株主要来源于分泌物、痰、尿,全血等标本,而创面分泌物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率高.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连续3年分别为2.2%、4.0%和6.9%.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 福州市第一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耐药问题与其他地区一样日趋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可指导临床治疗,并为临床提供新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资料.同时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作者:陈如花;吴晓榕;黄秀琼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一定条件下冰冻的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测定结果稳定性和适用性.方法 通过将正常值与异常值的两种质控血清复溶后,分成20份,分别保存于小离心管内,置普通冰箱冷冻室内,每日各取1份,在37 ℃水浴5 min复溶后并与同批号当日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同时分析ALT等20个项目;分别对两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冰冻的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放在37 ℃水浴5 min溶解后测定ALT等20个项目的 测定结果,与同批号当日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19个项目RCV比后者较低,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比后者稍低, RCV比后者低.结论 冰冻的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可用于室内质控;较冻干质控血清节约方便,且能减少瓶间差导致的误差.
作者:张正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围产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剖宫产手术率逐渐增高,但与手术操作有关的,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尚未引起产科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现分析剖宫产术中与手术操作有关的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刘琢;苏培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