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述中医药防治肿瘤中存在的六个问题

张洪亮;曾永秀

关键词:中医药, 防治肿瘤, 六个问题, 预防与治疗, 复发和转移, 肿瘤病人, 治疗肿瘤, 指导思想, 远期疗效, 药物开发, 术后康复, 生存质量, 减毒增效, 关系处理, 术前后, 证候, 应用, 化疗, 国内, 病因
摘要:中医药作为治疗肿瘤的五大手段之一,因其疗效高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如:中医药能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在术前后应用能加快术后康复,使肿瘤病人痛苦减轻,提高了生存质量,降低了复发和转移,从而提高了远期疗效.然而,中医防治肿瘤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无论在病因、证候、治疗、指导思想、药物开发,还是在预防与治疗关系处理上,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或易被忽略的问题.现试归纳如下,就正于同道.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腧穴学》 定位操作若干疑点分析

    《腧穴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首先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定位问题.本文就在教学 示教与指导学生点穴操作中遇到的定位疑点,归纳为5点:①关于定位描述中的方位问题;②关于穴 位与穴位连线的问题;③关于骨度分寸中存在的问题;④关于特殊形体特殊定位问题;⑤关于其它 一些未描述清楚的定位问题.文中就此5方面进行了分析答疑,旨在使学生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 力及动手能力.

    作者:尹改珍;宝冉;马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冻肩70例临床体会

    冻肩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70例冻肩患者,疗效颇佳.介绍如下.

    作者:蒋生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电针治疗遗尿症40例体会

    1 临床资料病例来自儿科、针灸科门诊.其中男6例,女34例;年龄5~11岁.40例均拍腰骶正位片以排除隐性脊柱裂、腰椎损伤,做尿检以排除尿路感染,男性做生殖器检查,以排除包茎病变.患者病程2年以上,每夜遗尿1~3次,个别患者上课亦见遗尿.

    作者:吴明达;吴致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自拟排石汤治疗肾结石62例观察

    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在总结前人及近年中医中药治疗肾结石经验基础上,研制了以溶石、化石、排石为主要功效的排石汤,对62例肾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买孟江;茹克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维药野蔷薇实中总黄酮及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目的:测定维药野蔷薇实中总黄酮及维生素C的含量.方法:利用黄酮类成分与亚硝酸钠、硝酸铝及氢氧化钠反应呈樱红色,于510nm处测定吸收度,利用药典规定方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野蔷薇实中总黄酮含量为0.055g/g(生药),维生素C含量为0.043∥g(生药).结论:方法简单,结果稳定.

    作者:武华;高丽;周晓英;孙维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辛芷滴鼻剂治疗鼻鼽300例临床观察

    鼻鼽属于现代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范畴,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因素复杂,且易复发,为探讨中医药治疗鼻鼽的方法,我们课题组遵循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有关鼻鼽的论述,应用自己研制的辛芷滴鼻剂,于1996年1月~1999年12月对200例鼻鼽患者鼻粘膜给药治疗,并与同期100例用呋麻滴鼻剂治疗的鼻鼽患者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周培敏;张震环;何刚;王霞;尹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硫化氢矿泉水加甘草全身浴治疗银屑病61例体会

    我院中医皮肤科10余年来,充分利用硫化氢泉、低渗泉、微温泉,加入适量煮沸半小时后的甘草药液,对银屑病病人进行药浴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姜光萍;李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凉血活血祛风法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

    1997~1999年间,笔者采用凉血活血祛风法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克英;马桂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试述中医药防治肿瘤中存在的六个问题

    中医药作为治疗肿瘤的五大手段之一,因其疗效高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如:中医药能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在术前后应用能加快术后康复,使肿瘤病人痛苦减轻,提高了生存质量,降低了复发和转移,从而提高了远期疗效.然而,中医防治肿瘤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无论在病因、证候、治疗、指导思想、药物开发,还是在预防与治疗关系处理上,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或易被忽略的问题.现试归纳如下,就正于同道.

    作者:张洪亮;曾永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针灸配合针刀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58例

    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小24岁,大82岁;病程短5天,长2年.

    作者:张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病,其发病特点为:下腹坠痛,腰骶酸痛,月经期紊乱、痛经、白带增多,或伴有异常腥臭味.笔者以中药灌肠治疗该病30例,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文君;赵艳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沈宝藩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经验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大脑多发性或重要部位的梗塞、出血引起皮质结构及其连系部位的损害所致,据日本国统计,血管性痴呆占老年人痴呆的50%,而我国的统计,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还略高于日本.该病属于疑难病证,各地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有效治疗措施.本人随师沈宝藩教授临证学习多年,现将我师诊治血管性痴呆的经验结合文献复习整理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脑震荡42例

    笔者自1991~1996年间,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脑震荡苏醒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失眼、急躁易怒、入暮潮热等症状者42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胡均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慢性肾炎血尿治验

    1病例例1,李×,男,45岁,患慢性肾炎、血尿4年,时轻时急.症见:尿色深红,口苦舌干,渴而不欲饮,心悸少寐,手足心热,纳食不消,颜面及下肢微肿,面颊潮红,舌红而干、苔白腻,脉象滑数,血压20/12kPa.查:尿蛋白(+),肉眼血尿.此乃湿热内蕴,心脾两伤,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所致.治宜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为主,佐以调理脾胃之品.处方:小蓟60g,黄芩、生地、丹皮、木通、淡竹叶、麦冬、柴胡、白术20g,木香5g,麦芽25g.服12剂后,血尿止,尿蛋白(±),红细胞1~2/HP.后以本方稍增减,连服15剂,诸证消失;尿检:蛋白(-),红细胞少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作者:郑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医耳鼻咽喉科的教学体会

    本文对中医耳鼻喉科教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文章认为,中医耳鼻喉科统编教材难以适应现代化中医教育,中医耳鼻喉科教学应重视临床教学,课程的设置要突出实用性,要避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现象,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作者:忻耀杰;刘福官;张剑华;何建英;李春芳;张韬;汪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脑超治疗仪在中风恢复期中的应用举隅

    1 治疗方法采用脑超治疗仪(即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连接电源,电刺激强度旋钮复零,连接插头,接电源,选择处方(一般电处方为4,声处方为2),戴紧头帽,固定超声头位置:椎一基底动脉1个,颞窝1个,颈内动脉1个,病灶头皮反射区1个;固定电极片:电极片应放置在功能障碍机群两端,并沿肌群组织方向呈八字放置.超声输入,电刺激输出(应以患者大耐受度为限),开始倒计时,连续20分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失眠、头晕等症状,可能因超声剂量过大所致,此时应减小处方数值;如症状仍不消失,则可能是病灶选点不准确,此时应向医生咨询以重新确定病灶投影区位置.

    作者:俞小兰;金岚兰;哈力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熨浴疗法对痹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壮医熨浴疗法治疗痹病有良好效果,但其疗效机理尚未十分清楚[1].为了了解壮医熨浴疗法对痹病的作用机理,我们在临床中对50例用熨浴疗法治疗的痹病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曾振东;韦金育;吕琳;李萍;李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伊犁州肉苁蓉资源概况

    肉苁蓉具有补肾壮阳、填精补髓、养血润燥的功能,是悦色延年之佳品.新疆所产的肉苁蓉从古代起即经丝绸之路运往内地,在全国习用.为了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更好地开发利用肉苁蓉资源,现将伊犁州肉苁蓉资源概况作一简介.

    作者:张保全;陈梅英;吴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排卵汤治疗功能性不孕证

    排卵汤是卢祥之主编的<名中医治病绝招续编>中赵松泉大夫的临床验方.赵氏在临床上治由于气滞血瘀导致冲任功能失调而不孕者,临床病理或化验证实为不排卵或卵巢功能不良者.我们采用排卵汤结合辨证加减药物治疗功能性不孕者2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继发性不孕者14例,原发性不孕者7例;年龄大者34岁,小者25岁.2 诊断标准已婚女子与健康丈夫同居3年以上,或曾生育或流产后1年以上均未避孕而不受孕者,经临床病理或化验证实为不排卵或卵巢功能不良.

    作者:乐玄斋;张文军;唐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对我区中医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几点思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在改革开放后新型的教育制度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当前规模大的一种开放性、社会化的教育形式.中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中医自考),是高教自学考试的一部分,十几年来,它为提高中医队伍的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日益受到社会的欢迎.回顾中医自考走过的历程,有喜悦,也有困惑,但我们坚信,发展是硬道理.

    作者:刘西平;陈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