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疮疡汗法治验

朱德宝

关键词:疮疡, 药物组成, 丝绸织物, 临床资料, 治法, 银朱, 手掌, 石头, 年龄, 面粉, 患者, 法治, 儿童, 多用, 葱白, 巴豆
摘要:笔者在临床上常择其未成脓之早期疮疡患者,以汗法治之,收效甚佳.1临床资料本组69例中,男48例,女21例;年龄小7岁,大73岁.2药物与治法2.1药物组成巴豆10~30粒(7岁以下儿童不用,7岁以上每岁1粒,多用至30粒),连须葱白5~8棵,旧箩衣约手掌大1块(约有15cm × 15cm,若无此物,可用旧丝绸织物代之),青石头粉80~100g,面粉10g,银朱少许.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38例

    临床应用带状疱疹患者皮疹消退后常常遗留难以忍受的剧痛,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笔者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本病13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设对照组50例对比观察.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138例中,男79例,女59例;年龄小39岁,大76岁,平均年龄57.5岁;病程短9天,长2.5个月.138例患者中,皮损局部结痂完全脱落者98例,局部结痂未脱净者32例,局部皮疹部分结痂未脱净,又有少许疱疹糜烂溃疡,日久不愈合者8例.对照组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7岁;病程短10天,长2个月.局部情况40例结痂脱净,7例结痂未脱净,3例部分疱疹糜烂溃疡日久不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局部情况上均匀分配,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丁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次根治肛周脓肿的入路切口选择规律再探(附631例分析)

    1995~2000年收治各类肛周脓肿631例,现将其早期一次治愈而不成瘘的切口选择规律以及脓腔处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29例,女202例;年龄12~70岁.痊愈(红肿热痛症状消失,术后脓腔创面长平,皮肤粘膜愈合)618例,占97%;好转(红肿热痛症状消失,手术创面长平,皮肤愈合,粘膜有肉芽增殖)17例,占2%;成瘘6例,占1%.

    作者:徐凌波;巴合提;黄凤;潘芳杰;徐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芒硝在复方制剂中配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芒硝在中草药制剂中配伍应用很广,发展很快,由于它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可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1],故多外用.本文从制剂工艺的角度,阐述了芒硝在复方制剂中的配制方法,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供制剂工作者参考.1芒硝与固体药物的配制

    作者:姚伟;王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馥感啉治疗和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疗效观察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其特点是反复感染,反复发病,一年达6次以上.一般认为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小儿呼吸系统器官发育未完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生活、饮食调摄失宜,环境污染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采用东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和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均为冬春季节发病,每人每月发病1~2次以上,病程超过3天.

    作者:燕卫;王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

    1 一般资料笔者从1994年10月~1999年12月共收治各类高血压患者58例.其中,女性31例,占53.5%;男性患者27例,占46.5%;原发性高血压54例,占93%;继发性高血压4例,占7%;年龄大者72岁,小者21岁,平均年龄48.2岁;病程长者26年,短者2个月.血压均18.7/12.0kPa以上.患者主诉有头痛、目眩、头胀、耳鸣、心悸、失眠,面红目赤,四肢麻木等.临床观察,推拿结合针灸对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一般1次治疗后,就可降压2.67kPa左右,因高血压而引起的上述症状亦可明显好转.58例患者在治疗时都停用或减量使用降压药.

    作者:高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小儿口腔溃疡69例

    口腔溃疡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常给患儿带来较大的痛苦.从1996年至今,我们采用中药合剂辨证治疗69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共69例患儿,其中男性42例,女性27例;发病年龄小1岁,大12岁.病程短2天,长11天,平均4.3天.单发溃疡面者31例,两处溃疡面者23例,多处溃疡者15例.2疗效判定痊愈标准:用药1周内溃疡全部愈合的为痊愈;用药1周后,溃疡面积缩小或多发溃疡未全部愈合为好转;用药1周溃疡面无减小或呈扩大趋势为无效.

    作者:董梅;张砾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郭忠主任医师治疗急症验案2则

    郭忠主任医师,临证30余载,善治疑难杂证,屡起沉疴.现整理其急症验案2则,以飨读者.1破伤风案1.1沙×,女,34岁.住院号:2681.半月前,斧伤右手中指,血流不止,自取粪土毡灰涂敷,7天后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周身痹痛,面色紫暗,苦笑面容,缓解时身汗淋漓,于1977年12月26日入本院外科.心率96次/分,血压18.8/13.3kPa,血色素95g/L.已生育多胎,5个月前做人工流产及绝育术.入院后全身一般情况差,病情危急,诊为破伤风,治疗抢救3天,效果不佳,请中医诊治.

    作者:周生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护理在血液病恶性肿瘤化疗中的运用

    血液病肿瘤属中医虚劳、血证范畴,在现今医疗条件下,化疗药物是缓解血液病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延长其生命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其周期长,毒性强,对机体组织损伤大,对血管破坏程度深,并由此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等,常使患者心生恐惧、忧虑,失去治疗的信心和勇气,而影响化疗方案的正常实施.分析患者情感、体征,运用中医阴阳五行,脏腑气血及八纲理论进行辨证调护配合饮食调养,施护于化疗病人,对消除患者的异常情志,增强治疗信心,顺利完成化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卿晓棠;党平;时雯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疏肝益肾软坚消瘀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8例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起病隐匿,病程长,痛苦大,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笔者拟疏肝益肾、软坚消瘀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门诊及住院病例共68例,年龄小46岁,大76岁,平均年龄64.5岁;病程短1年,长8年,平均5.5年.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充盈性尿失禁,或合并急性尿潴留.直肠指诊前列腺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经腹B超检查均提示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内部组织结构有异常.本组所有病例均排除合并梗阻性肾损害.

    作者:张艳军;邓立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黄芪精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而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仅占30%,多表现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URRI),亦可为反复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LRRI).近年来多主张免疫疗法.笔者试用黄芪精口服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资料42例RRI患儿均符合1987年全国儿科呼吸道疾病会议制订RRI标准.男25例,女17例;3个月~1岁8例,~3岁21例,~7岁9例,~12岁4例.人工喂养31例,混合喂养7例,母乳喂养4例.合并营养不良18例,营养性混合性贫血13例.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39例)、咳嗽(40例)、气喘(28例)等.

    作者:陈爱玲;阿衣木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滚法技能的形成与其早期训练原则的研究

    本文根据神经系统分化的程度、知觉与动觉的优越性、动作的协调性和肌肉的紧张性等方面,认为法技能形成存在泛化、分化和固定化的三个相互区别、密切联系的阶段.同时提出了系统不间断、善于运用技能转称和合理控制训练负荷的早期训练原则,并结合具体的训练计划加以说明.

    作者:徐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金洪元教授临证运用脾胃学说的探讨

    金洪元教授在其近40年临床、教学、科研实践中,始终重视脾胃学说,临证之中注重调理脾胃已成为老师整个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多年跟师学习的一些体会整理如下.1慢性肝病从脾胃论治金师擅治肝病,尤以治疗各类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更著蜚声.他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因为湿热疫毒,其病机演变可分为三期:初期湿热疫毒,蕴结肝脏,气机郁滞;中期木郁土壅,湿热未尽,脉络瘀阻;后期湿热留恋,瘀热互结,肝肾阴亏.治疗时,有清热解毒、行气化湿、活血通络.滋补肝肾之不同;但无论病至何期,金师都非常重视疏肝运脾法,认为肝与脾在病机上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常谓“知肝之病,必要传脾,治肝之病,当先实脾.”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药信息资源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资料室)为中医药科技人员传送和了解科技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中医药信息资源必须合理管理,充分应用.1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医院图书馆(资料室),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医疗服务,为医院管理服务,为科技人员提供主要信息及动态.因而,医院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对发展医疗企业有实际意义的科技文献的收集上,这些文献的采购经费应占全馆购书费的50%以上,其中报刊杂志和图书各占一半.同时,还应重视专利文献收集,注意采集本地区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新药品等,甚至各地区的新资料,有些没有成文的,应协助整理成文,作为新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

    作者:纪宁;尕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不寐证20例观察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1991年1月~1997年12月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其中住院12例,门诊病人8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小32岁,大72岁;病程6个月~1年者8例,1年以上者12例.2治疗方法取5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取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取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均单侧)常规消毒,刺入穴位,有酸胀感时,抽取无回血后,每穴注入维生素B1注射液50mg,双侧交替注射,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如未愈,隔3日后可重复第2疗程.

    作者:马延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举元煎加味治疗人流术后出血20例小结

    笔者运用举元煎加味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出血20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例均为孕60天内行人工流产术者;年龄大者43岁,小者22岁;出血时间长者1年零1个月,短者42天.B超检查子宫附件均无异常,查尿妊娠试验,均为阴性,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正常.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人参、山茱萸、五味子各10g,黄芪30g,白术9g,升麻3g,香附、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伴腹痛者,加白药12g,三七粉3g;腰痛者,加续断、杜仲各12g;纳差者,加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5g,陈皮10g.一般服药3~5剂,流血即止.

    作者:张艳荣;于立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哈医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哈萨克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现有人口九十多万,伊犁州就是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自治州.哈萨克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与其他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但又保持了其鲜明浓郁、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哈医药是哈萨克族民族医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有其自己的医疗特色,是祖国传统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族长期以游牧生活为主,在同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这就形成了哈医药.在哈萨克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哈医药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哈萨克族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

    作者:张保全;吴建华;陈梅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传统煎药与机器煎药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中药汤剂是多种药物同煎后发挥药物综合疗效的剂型.药物煎煮的如何,当临床疗效关系极大,此项严谨而细心的工作,不能有任何一点差异.自古以来,人们延用传统煎药方法来防治疾病.传统煎药的优点是:(1)能按煎药要求,调整火候.(2)对有些药物可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煎煮,例如:解表药用武火煎煮,时间掌握在10分钟即可,含挥发油的药物应后下,如薄荷,在药物即将煎好时放入,再共煎5分钟即可.(3)滋补药物火候多为文火,慢慢煎煮20~30分钟即可.(4)对一些矿物类及贝壳之类药物:如珍珠母、石决明、磁石等,因这类药物质地坚硬,和其它药物同煎时,有些质地轻的药物已煎成糊状,但质地坚硬的药物有效成分却仍未煎出,必须把质地坚硬的药物提前煎煮1小时左右,再把其它药放入同煎,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疗效.(5)有毒药物需先煎1~2小时,减低其毒性,如:附子、川乌、草乌等.

    作者:赵玉华;余梅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药琐琐葡萄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维药琐琐葡萄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维吾尔药琐琐葡萄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标准品芦丁,样品提取液甲醇,检测波长500nm.结果:测得总黄酮含量为14.22mg/g,回收率=100.59%,RSD=2.8%(n=6).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作者:周晓英;田树革;孙莲;吾斯曼·买买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及其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

    人们对西药的安全性用药都很重视.一般认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均低于西药,使许多人对中药不良反应问题有所忽视,少数人甚至有“中药无毒性,无副作用,无过敏反应”,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则健身”的错误认识.事实上,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对“药毒”早有一定的认识,并告诫人们:“凡药三分毒”,即药物具有两重性,它既可治疗疾病,也可产生不良反应,充分认识药物的两重性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笔者查阅了部分有关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列举如下,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聂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古方新用控涎丹

    南宋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控涎丹,乃十枣汤衍化而出,为大戟、甘遂、白芥子三味组成.历代医家运用控涎丹治疗内、外、妇科多种疾病,疗效显著.作者在临证时,对形体丰满肥胖,痰湿体质所致的痰饮水湿证,久治难愈的疑难痛证、肿瘤等,应用控涎丹治疗,常收捷效.1方法大戟、甘遂、白芥子各等份,研细末装胶囊,每粒0.25g.

    作者:张全意;张树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