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药琐琐葡萄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维药琐琐葡萄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周晓英;田树革;孙莲;吾斯曼·买买提

关键词:琐琐葡萄, 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摘要:目的:测定维吾尔药琐琐葡萄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标准品芦丁,样品提取液甲醇,检测波长500nm.结果:测得总黄酮含量为14.22mg/g,回收率=100.59%,RSD=2.8%(n=6).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小儿口腔溃疡69例

    口腔溃疡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常给患儿带来较大的痛苦.从1996年至今,我们采用中药合剂辨证治疗69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共69例患儿,其中男性42例,女性27例;发病年龄小1岁,大12岁.病程短2天,长11天,平均4.3天.单发溃疡面者31例,两处溃疡面者23例,多处溃疡者15例.2疗效判定痊愈标准:用药1周内溃疡全部愈合的为痊愈;用药1周后,溃疡面积缩小或多发溃疡未全部愈合为好转;用药1周溃疡面无减小或呈扩大趋势为无效.

    作者:董梅;张砾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疮疡汗法治验

    笔者在临床上常择其未成脓之早期疮疡患者,以汗法治之,收效甚佳.1临床资料本组69例中,男48例,女21例;年龄小7岁,大73岁.2药物与治法2.1药物组成巴豆10~30粒(7岁以下儿童不用,7岁以上每岁1粒,多用至30粒),连须葱白5~8棵,旧箩衣约手掌大1块(约有15cm × 15cm,若无此物,可用旧丝绸织物代之),青石头粉80~100g,面粉10g,银朱少许.

    作者:朱德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柏红痔消外洗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柏红痔消外洗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方中的黄柏和苦参进行了鉴别.结果:柏红痔消外洗颗粒中小檗碱和苦参碱能在同一薄层板上定性鉴别.结论:以上方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有效地控制了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薛洁;王军省;曹维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桔核宜醋炙

    桔核性辛苦平无毒,入肝经.在临床上用以治疗小肠疝气及睾丸肿痛,常与荔核配伍使用,一偏入气分,一偏入血分.两药合用,增强了祛寒止痛,散结消肿的功用.目前,桔核炮制规范分为生、清炒和盐炙三种.笔者根据《素问@宣明五气篇》“酸入肝”和《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酸先入肝,……”理论,经多年的实践证明,醋炙桔核配合荔核治疗疝气及睾丸疼痛效果更好.缘于少腹及阴囊为足厥阴肝经循行之路.

    作者:郭丽芳;郭颖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化消瘤煎治疗卵巢囊肿178例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病.笔者自拟化消瘤煎剂保留灌肠治疗5cm以下纯性卵巢囊肿17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78例中,年龄25~35岁97例,36~45岁68例,46~54岁13例.病程短1个月,长3年.卵巢囊肿经B超检查,小者2.2cm×2.6cm,大5.8cm×4.7cm.以上病例治疗前后均经B超确诊,排除正常卵泡.2治疗方法2.1方药组成金银花、红藤、苡仁各20g,连翘、败酱草、枳实各15g,柴胡、苍术、青皮、黄柏、赤芍、牛膝各12g,三棱10g.

    作者:王亚玲;王存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尿路结石104例总结

    1 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104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有完整病史记载.其中男性68例,女性46例;年龄20~52岁;学生12人,干部28人,工人36人,农民38人.1.2结石位置单纯性肾盂结石17例;单纯输尿管结石87例,其中上段结石39例,中段结石32例,下段结石16例.  1.3结石大小肾盂、输尿管结石长径<0.8cm占87%,0.8~1.1cm占13%,>1.1cm不予中药排石.  2治疗方法  2.1每位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查肾输尿管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以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凡位置在肾盂、输尿管,结石长径<1.1cm给予中药排石.

    作者:杜业勤;王魁亮;易望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六神丸外用治愈糖尿病并足部溃疡2例

    六神丸清凉解毒、消炎止痛,内服外用治疗痈疖疗疮等证,若红肿将出脓或已穿烂,切勿再敷.笔者在临床曾用六神丸(苏州雷允上制药厂生产)醋调外用,治愈糖尿病并足部溃疡2例,未发现毒副作用,认为六神丸具有收敛疮面,促进愈合的功效. 例1,陈×,男,54岁,教师,病案号28826.因患糖尿病3年余,于1998年2月24日住入我科治疗.查血糖10.9mmol/L,尿糖(++++),胸片示右肺Ⅲ型结核,查痰未发现排菌.自述3月来,左足部溃疡糜烂,曾四处求治,用“湿润烧伤膏”、“生肌愈皮膏”等药治疗无效.查:左足面有2cm×2cm,左足内踝处见3cm×5cm大小的溃疡面,微痒,局部无红肿疼痛,有渗出物.首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清洗溃疡面,继用六神丸适量醋调或稀糊状搽患处,后用消毒纱布覆盖.每日换药2次,且保持局部干燥.换药25日,溃疡面干燥结痂、脱落,痊愈出院.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郭忠主任医师治疗急症验案2则

    郭忠主任医师,临证30余载,善治疑难杂证,屡起沉疴.现整理其急症验案2则,以飨读者.1破伤风案1.1沙×,女,34岁.住院号:2681.半月前,斧伤右手中指,血流不止,自取粪土毡灰涂敷,7天后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周身痹痛,面色紫暗,苦笑面容,缓解时身汗淋漓,于1977年12月26日入本院外科.心率96次/分,血压18.8/13.3kPa,血色素95g/L.已生育多胎,5个月前做人工流产及绝育术.入院后全身一般情况差,病情危急,诊为破伤风,治疗抢救3天,效果不佳,请中医诊治.

    作者:周生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腹部术后粘连疼痛体会

    笔者受“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启发,运用中药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腹部术后粘连疼痛,疗效显著.1病例例1,王××,男,24岁,某建筑公司工人.1992年4月28日初诊,右下腹疼痛持续加剧2天.患者于1988年6月曾行兰尾切除术,术后常感腹部疼痛,近日疼痛加剧,于4月27日入院.经西药处理,疼痛未见减轻,注杜冷丁针数次疼痛仍剧,转来中医科治疗.见患者痛苦不堪,呻吟不绝.腹部平坦,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诊脉细略涩,苔黄腻.证属阑尾术后伤及气血,气滞血瘀,络脉被阻,不通则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失笑散、南山楂各10g,佩兰叶、川芎、红花、赤芍、牛膝各5g,枳壳6g,血竭、三七各3g,红藤20g.1帖.

    作者:俞娴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药琐琐葡萄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维药琐琐葡萄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维吾尔药琐琐葡萄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标准品芦丁,样品提取液甲醇,检测波长500nm.结果:测得总黄酮含量为14.22mg/g,回收率=100.59%,RSD=2.8%(n=6).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作者:周晓英;田树革;孙莲;吾斯曼·买买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治疗近况

    输卵管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在妇科临床较为常见,多见于继发性不孕的患者以及有腹部手术史、经期不注意卫生、房事不洁等原发性不孕的患者.其阻塞原因绝大多数为炎症所致,常见的有输卵管粘连、阻塞,输卵管积水、附件炎性包块、盆腔瘀血症等.近年来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综述如下.1内治法一般认为本病属瘀血阻滞于胞脉所致,故通常以活血化瘀为主组方,结合辨证或辨病,配伍温通、补肾、利水等药物.

    作者:郭永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黄芪精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而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仅占30%,多表现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URRI),亦可为反复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LRRI).近年来多主张免疫疗法.笔者试用黄芪精口服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资料42例RRI患儿均符合1987年全国儿科呼吸道疾病会议制订RRI标准.男25例,女17例;3个月~1岁8例,~3岁21例,~7岁9例,~12岁4例.人工喂养31例,混合喂养7例,母乳喂养4例.合并营养不良18例,营养性混合性贫血13例.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39例)、咳嗽(40例)、气喘(28例)等.

    作者:陈爱玲;阿衣木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健脾止泻汤灌肠为主治疗婴幼儿腹泻186例

    婴幼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易流行.1997年以来,我们以中药煎液保留灌肠为主治疗婴幼儿腹泻186例,并与西医治疗182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依据 (1)腹泻1天3次以上,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呕吐;(2)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或脓血性便;(3)大便化验镜检,少许脓球、脂肪球或阴性,部分可见多量脓球、红细胞;(4)化验排除阿米巴、肠滴虫等寄生虫病所致腹泻.

    作者:陈芹;冯建波;姜建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次根治肛周脓肿的入路切口选择规律再探(附631例分析)

    1995~2000年收治各类肛周脓肿631例,现将其早期一次治愈而不成瘘的切口选择规律以及脓腔处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29例,女202例;年龄12~70岁.痊愈(红肿热痛症状消失,术后脓腔创面长平,皮肤粘膜愈合)618例,占97%;好转(红肿热痛症状消失,手术创面长平,皮肤愈合,粘膜有肉芽增殖)17例,占2%;成瘘6例,占1%.

    作者:徐凌波;巴合提;黄凤;潘芳杰;徐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及其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

    人们对西药的安全性用药都很重视.一般认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均低于西药,使许多人对中药不良反应问题有所忽视,少数人甚至有“中药无毒性,无副作用,无过敏反应”,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则健身”的错误认识.事实上,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对“药毒”早有一定的认识,并告诫人们:“凡药三分毒”,即药物具有两重性,它既可治疗疾病,也可产生不良反应,充分认识药物的两重性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笔者查阅了部分有关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列举如下,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聂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

    1 一般资料笔者从1994年10月~1999年12月共收治各类高血压患者58例.其中,女性31例,占53.5%;男性患者27例,占46.5%;原发性高血压54例,占93%;继发性高血压4例,占7%;年龄大者72岁,小者21岁,平均年龄48.2岁;病程长者26年,短者2个月.血压均18.7/12.0kPa以上.患者主诉有头痛、目眩、头胀、耳鸣、心悸、失眠,面红目赤,四肢麻木等.临床观察,推拿结合针灸对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一般1次治疗后,就可降压2.67kPa左右,因高血压而引起的上述症状亦可明显好转.58例患者在治疗时都停用或减量使用降压药.

    作者:高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葱白泥敷脐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2例

    1 病例 例1,刘×,女,28天,汉族,住院号42422,以“新生儿肠炎”住院.主诉为:腹泻5天,伴发热2天.大便6次/日,黄色稀水便带少量血丝.查体:T 37℃,精神差,面灰,烦躁,唇略干,略腹胀,肠鸣音存在.化验血象WBC 10.8×109/L,N0.75.入院12小时后腹泻8次,尿少、唇干、前囱略凹陷,全身皮肤发花,下肢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呼吸60次/分,高度腹胀,肠鸣音由减弱到消失.诊断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肠麻痹.即给禁食、吸氧、纠正脱水酸中毒、保持电解质平衡,扩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东莨菪碱及酚妥拉明、支持治疗、抗感染、肛管排气等综合治疗.1天后休克得到纠正.但腹胀不能缓解,出现极弱的肠鸣音.加用葱白泥敷脐并顺时针按揉腹部,能自行排气,腹胀逐渐减轻.3天后,腹胀完全消失、肠鸣音正常.

    作者:富齐英;祖热木;潘鸿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易黄汤加减治疗尿路感染临床分析

    尿路感染是指大量的细菌在尿路内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据统计,发病率约0.9%,女性病人发病率约2%.笔者采用易黄汤加减治疗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共4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1诊断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腰痛和肾区叩击痛,全身感染症状(发热,寒战,头痛,恶心,食欲不振,血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等);尿常规镜检:血细胞数升高或兼有病因的脓细胞出现;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

    作者:王泳;严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自拟脐疗散临床应用举隅

    自1995年底以来,笔者根据内病外治原理,自拟脐疗散,通过脐部外敷,治疗脏腑病变,确收满意疗效.1子宫内膜异位症徐××,26岁,1997年11月16日初诊.经来腹痛3年许,进行性加重3天,以右少腹刺痛为甚,伴肛门坠胀,腰酸疼痛,月经后期、量中等、色暗红有块,舌淡红、边有瘀斑、苔白,脉沉弦而紧.人流2次.妇检: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宫颈柱状潮红,子宫右侧后陷凹处,有两枚1.5cm×1.5cm的硬节,触痛明显,西医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曾以黄体酮、妇康片治疗无效.中医恙属寒凝血瘀,治当温散逐瘀、活血调冲.因患者拒服汤药,故改拟外敷疗法.自拟脐疗散:巴豆(去油)3粒、水蛭、虫、虻虫各1条,研末,于经前10天至经始日止,酒调敷于脐窝内,胶布固定,3日一换,同时在末次月经日起,内服补中益气合当归补血丸12天.

    作者:俞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举元煎加味治疗人流术后出血20例小结

    笔者运用举元煎加味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出血20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例均为孕60天内行人工流产术者;年龄大者43岁,小者22岁;出血时间长者1年零1个月,短者42天.B超检查子宫附件均无异常,查尿妊娠试验,均为阴性,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正常.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人参、山茱萸、五味子各10g,黄芪30g,白术9g,升麻3g,香附、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伴腹痛者,加白药12g,三七粉3g;腰痛者,加续断、杜仲各12g;纳差者,加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5g,陈皮10g.一般服药3~5剂,流血即止.

    作者:张艳荣;于立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