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恩强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祛疣汤内服外洗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张小可;铁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小柴胡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一首名方,银翘散是<温病条辨>中一首名方,这两方广为医界应用,但两方合二为一极为少见.
作者:曾四来;曾宪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2年5月对25例闭合性、稳定性胫腓骨骨折,采用悬垂牵引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法治疗,全部一次成功,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王瑞良;塔衣尔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以临床常见的慢性腹泻为主,用乙状结肠镜下采集新鲜标本,即时培养的方法,提高了Ⅱ度菌群失调症的确诊率,为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结合兵法理论以补固并用治腹泻,从瘀论治消腹痛,寒热同用治标本,后期扶正收全功的四大手段进行治疗提高了治愈率,巩固了疗效,为慢性腹泻的中医中药治疗另增了一条蹊径.
作者:何惠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消渴是以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小便量多、消瘦无力或尿浊、为特征的病证.根据证候分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本病多由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致,临床上治疗难度大.若辅以辨证施护,对患者的康复颇见功效.
作者:卢燕;刘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红花注射液(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是从中药红花中提取的水溶性黄色溶液,主要成份是黄色素.
作者:姚飞;宝音;于萍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8~2000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下称治疗组)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并与单纯用西药(下称对照组)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素婷;崔怀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成书于明代嘉靖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即公元1601年.
作者:尹改珍;刘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使用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23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克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医古文乃中医基础课目;而<汉字>作为基础课目中的基础章节,历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看似乏味,有学生认为它与学好中医无关,因此,如何将它讲得精彩有趣、生动鲜明,是我们讲好<汉字>,甚至整个医古文这门课程的关键.
作者:杨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初产妇,年龄在24~34岁之间.病程1天.均为住院病人.
作者:白燕;周卫东;马吉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民间单方药桑椹服用治疗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反复不愈患者60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延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72例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共分为外感风邪、阳明胃热、肝风内动、痰火上攻、瘀血阻络5型.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根据辨证施治,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比较显著的疗效,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较为明显,而且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黄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习医36年,善用传统方剂化裁.现将白虎汤等4首传统名方临证运用举例如下.
作者:邵全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就中医对食管癌的认识、辨证分型、中医药的单方以及复方治疗的现代研究,分析了食管癌的发生各阶段的中医药治疗,以及在中西医结合中,中医药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高静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是由于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郁痰阻,气血亏虚等原因而引起胃失和降,造成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
作者:殷立新;吴东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们从2000年4月~2001年4月用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水煎服配合外敷用药治疗蛇串丹20例,全部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翟铜广;周生文;梅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几年,随着世界各国对中医的关注,及对中医药其独特疗效的肯定,中药新品种的研制日趋高潮,颇具规模的现代化药厂对中药品种日渐青睐,中药材种植规模急剧扩增,这些有关中药材方面的加工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中药药渣,如何处理这些药渣的问题,使生产厂家及社会环保都感到十分棘手.
作者:刘萍;张海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胸壁挫伤是一种急性软组织损伤,由直接暴力作用引起,在临床上很多见.自2000年1月以来,我院运用血府逐瘀汤配合手法治疗胸壁损伤6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浩杰;王玉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腹部创伤比较常见,我院1997年元月~2001年6月共收治71例腹部脏器创伤病人.现将诊治情况报告讨论如下.
作者:居来提;段绍斌;杨东鹰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