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希冬
1 诊断疾病的模式 1.1 思维模式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主要源于自然界和人体处在反应的大量周密观察,即通过望、闻、问、切将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推测机体的内在病变,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从而对疾病作出证候的判断,这种“以表知里”、“司外揣内”、整体的、宏观的、联系的、动态变化的全过程的综合分析认识疾病的方法,正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思维特点。……
作者:徐兆堂;涂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用中药敷脐治疗慢性鼻炎,效果显著。其方法及治法如下。 1 药物制备 按辛荑3份、苍耳2份、干姜1份、白芷2份、升麻2份、木通2份、当归3份、白术4份的比例取料,其中:苍耳子用中火炒至焦黄取出放凉,碾去刺,筛净备用;当归加黄酒拌匀(每100kg当归片用黄酒10kg)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
作者:翟铜广;周生文;梅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蜂毒(Bee venom),蜜蜂毒腺和副腺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毒液,平时贮藏在毒囊中,刺蜇时由螫针排出。刚排出的蜂毒是一种透明淡黄色液体,味苦,呈酸性反应,pH值为5.0~5.5,比重为1.1313。蜂毒的化学成份十分复杂,主要含有蜂毒多肽类、蜂毒明肽、肥大细胞脱粒多肽(MCD-肽)、……
作者:胡建军;刘咏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DPN37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显效率17.5%;治疗组总有效率94.4%,显效率44.4%。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作者:何涛;郝拥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医学人文学科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西方医学教育中已将其列入核心课程。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在今天的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学科将担负起传承医学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角色。
作者:刘剑;刘佩珍;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习惯性流产又称滑胎,数堕胎,是妇科疾病之一。《医宗金鉴》日:“小产堕胎亦自有别。五、七月已成形象者名为小产,三月未成形象者谓之堕胎。以上小产堕胎皆出有因。若胎三、五、七月,复无故而胎自堕,至下次受孕亦复如是,数之堕胎,则谓之滑胎”。根据历代医家治疗滑胎之经验,笔者多年临床以培脾补肾法为主,治疗习惯性流产,往往取得满……
作者:张玉萍;王荣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在老中医何复东主任医师指导下,采用自拟经验方——宣痹汤为基础,依“但见一证便是”的理论原则,以宣痹通阳、化湿利气为法进行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方药:瓜蒌、郁金、菖蒲、枳壳各20g,薤白30g。 例1,王××,男,56岁,以反复胃脘部胀痛10余年,加重4天为主诉入院(病案号23333)。病程中……
作者:陈音;赵康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自1997年1月以来,采用中药内服及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均符合学苑出版社1991年版《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中的诊断标准。女48岁,男2例;年龄30~40岁,平均35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4年;双侧乳房有肿块者30例;一侧乳房有肿块者20例。临床表现:乳房肿块、胀痛,伴有胸闷胁……
作者:张运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用调补肝肾法自拟调肝汤治疗崩漏,疗效显著。强调用药注意:①药味阴阳厚薄相互引用;②通补兼用;③固冲任加收涩之品;④养于肾,温凉辨明;⑤青春期重补肾,生育期重调血、化瘀、柔肝,更年期益健脾护中气。
作者:田慧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风湿热痹又叫热痹或湿热痹,它是由于感受热邪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后引起的以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局部灼热红肿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属于“痹证”的范畴,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相类似。笔者经多年的临床探索,自拟防己四藤汤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吴跃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寒痹,又称痛痹,是感受风、寒、湿邪(以寒邪偏胜)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活动障碍为主证的病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致肢体残废,丧失劳动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经济与精神负担。本病属于现代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范畴。……
作者:范召义;田发启;朱文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回顾了古医家对此段经文的传统认识,提出了肝为将(Jiang)兵之官,释将为帅以喻气,解军为兵而比血的三条依据,指出了肝之能谋虑在于肝之所藏之神——魂的作用,从而阐释了肝与气血的紧密联系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张洪亮;王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七厘胶囊是以七厘散为主要成份的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作用,常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外伤患者。我们对56例痔瘘术后患者外用七厘胶囊换药观察,发现七厘胶囊对创面的止痛、止血、消肿、愈合均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课题采用益气活血汤配合穴位拔罐,用以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患者的免疫机能以及症状的改善。治疗组144例,对照组60例,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4例,对照组60例。住院130例,门诊74例。男150例,女54例;年龄36~74岁,平均……
作者:谭庆坤;王献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肛门失禁是肛肠手术严重的并发症,常见原因是手术损伤了肛管直肠环,分为完全性、不完全性和感觉性失禁[1]。
作者:潘芳杰;武军;景江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生姜Zingiber offieinale(willd.)Rosc。为常用中药,也是常见的食物调料。在我国,食姜已有3000年的历史。春秋时,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就主张:“每食不撤姜。”意思是说一年四季,每日都应该吃姜。《神农本草经》说:“久服去臭气,通神明。”这大概就是孔子食姜以养生的原因了。……
作者:薛海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医疗机构逐步社会化已是国家的一项大政方针,现阶段,一方面,企业在逐步实施改制,不断减少对所办医疗机构的投入,并着手分流、分离医疗机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尚未做好接纳企业医疗机构的相关准备。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医疗机构如何生存和发展是摆在企业和企业医院面前的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
作者:邱枫;丁牧原;何伯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上消化道急性溃疡穿孔(Acute.Perforation of peptic ulcer)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以其起病急、发病快、演变迅速为特点。据我国临床资料显示,在全部住院的溃疡病人中,急性穿孔占13%~17%,而在外科治疗溃疡病病人中约占1/3;发病年龄以30~50岁多见,约占75%,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15:1。我科1996~2001年共收治上消化道溃疡……
作者:樊晓静;段绍斌;杨东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高脂血症是人体内脂肪代谢异常的表现。有效地调整血脂,对防止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1997年以来,笔者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本病98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或门诊患者。化验结果均有高脂血症的指标存在。98例病人中,男性62例,女……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胃寒肠热证”是临床常见的虚实夹杂、寒热并存的消化道疾病。验证表明,此类病症大多有胃炎与结肠炎同时存在的客观指标。近年来,笔者根据辨证结果选用温中健胃的小建中汤合清肠解毒的白头翁汤寒热并用治疗本证12例,取效满意。简述如下。……
作者:袁霞;刘红;庞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