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苗敏;熊英;则日帕木
糖尿病胃轻瘫主要表现为胃张力低下,运动减慢,排空延迟,有时伴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作者:郝拥玲;高芒梅;何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2%,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骨折线波及后距下关节的达92.5%.
作者:黄异飞;吕发明;加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对临床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的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络泰粉针(三七总皂甙冻干粉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卫;佟立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马德孚教授是我区名老中医,我校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研讨会全国委员.30多年来,他在教学和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症及妇科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现将其在临床中运用经方治验简介如下.
作者:刘浩;姜迎萍;马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小儿肺炎是儿科较常见的重症疾病之一,其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小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景;颜成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自1994年1月~2000年4月采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泄泻100例,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桂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例 患者男性,60岁.经检为食道中段癌及膀胱癌,延请某中医师疏方:熟地30g,炮姜6g,白芥子、鹿角胶(另烊)各10g,肉桂、麻黄、炙甘草各3g.
作者:蒋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讨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4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良好,随访4月~4年,外形、功能均满意.结论: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运用该皮瓣血运可靠,简单安全,可大限度恢复患肢行走功能.
作者:刘新权;马世红;吴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伊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nia walujewii Regel或伊犁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的干燥鳞茎.
作者:伊江兰;麦迪尼亚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市面所售胆固醇不能满足药用制剂对其纯度的要求,应用新的混合溶剂乙醇……甲醇及95%(V/V)的药用乙醇对分析纯胆固醇进行重结晶法精制,结果去除杂质彻底,平均收率高达85.37%.
作者:马新玉;刘晓方;周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精子抗体(AsAb)阳性是导致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8例(治疗组)与单纯西药治疗56例(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AsAb转阴连续复查3个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肯定、治愈率高.
作者:汪文荣;王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应用黄芪建中汤临床辨证施治治疗虚劳,每每收到满意疗效,现就该方应用心得略述如下.
作者:徐晨;孟真;赵艳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20例双眼盲病人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心理分析结果显示:病人存在紧张、焦虑、恐惧、悲观、绝望、孤独、猜疑、自卑及主觉感特异等心理障碍.通过对病人的负性心理状态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营造良好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短程化心理治疗、放松疗法,广泛争取全方位社会护理支持,以及充分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采用一系列整合化的心理护理治疗,比较病人出入院焦虑自我评量表(SAS),结果显示病人心理障碍得到有效治疗.
作者:张伟;李晓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对145例早孕者在人工流产术中,运用针刺合谷、三阴交、水沟、承浆四个穴位,并设对照组150例行常规人工流产术,结果显示,在镇痛、扩宫以及控制人流综合征方面,针刺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在子宫收缩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红;阿提卡;张山;黄莺;阿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老鼠瓜异名槌果藤,俗称野西瓜.早报道于<新疆中草药>,分布于新疆天山南北坡地,味辛苦,性温,具有祛风散寒除湿功效,因而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肩周炎.
作者:任解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中医药图书情报界已重视了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的建立,并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检索系统,这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围绕我院的中医情报服务工作,共同探讨中医情报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尕丽娜;纪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肠粘连是腹部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从1999~2000年我们应用大承气汤预防术后肠粘连,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段绍斌;居来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是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改良,临床大量资料证明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可彻底去除增生组织,有效解除膀胱出口梗阻.出血在术后并发症中占首位.以小蓟饮子加减临床运用,显示了良好的止血效应.
作者:杨明霞;买孟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通过对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与中医临床诊断的比较分析,试图在二者间找出其对应关系,以助于为中医的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伟;田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研究选择居住在地甲肿流行区5年,年龄在11~17岁之间,经触诊及甲状腺B超证实为甲状腺肿大在Ⅰ度以上的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共78例,观察针药结合对I131、血清TG值的变化.
作者:刘智艳;张泳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