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用双黄连针剂治疗外感高热症40例,总有效率95.3%,与西药抗生素组35例对照比较,总有效率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足以证明该药是清热解毒之品,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是治疗中医急症外感高热症的一种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张策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妇女、儿童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式下,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围产儿、婴幼儿、学龄儿童、残疾儿童的保健工作的社区化势在必行。同时作者认为:青春期、围婚期、孕产妇、更年期、老年期妇女的保健,妇女病的防治,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性病、爱滋病的防治等妇女保健工作开展社区服务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有通科护士运用社区护理的服务模式,才能对医院以外的健康人群提供专门的护理及保健服务,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作者:毛新敏;侯燕;林芳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据推测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约一亿人。
作者:李玲;董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从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血气分析仪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问世以来,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导师张绚邦教授,浙江桐乡人,自幼熟读医书,广闻博览,勤学精思,博学多才。1956年进入上海中医学院首届学习,曾先后师从当代江南名医“孟河学派”之一的丁甘仁前辈传人张伯臾、程门雪老师以及“伤寒名家”金伯川传人刘鹤一老师,既承伤寒深厚凝重之旨,又得温病时方轻灵纤巧之秘,继而除伤寒温病学派原有的门户之见,以临证实践为依据,推陈出新。
作者:王晓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杜铁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材蜀葵子的鉴别方法.方法:应用来源、性状及紫外鉴别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蜀葵子的性状和显微特征,以及四种不同溶剂的紫外光谱吸收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该药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鉴别依据.
作者:盛萍;堵年生;杨学斌;刘赛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处方是医生为诊治病人,对所用药品开具的书面文件,也是药师配方、发药的书面依据。处方联系着医生、药师、患者三方,关系到医师用药的疗效,药师调剂的准确及患者的健康。
作者:王纤汝;董子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变化等新形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医医院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医院发展的首要问题。笔者结合本单位开展的改革实践,就中医医院的改革发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者:王向松;王桂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全过程,指导、合作或参与的新型护患关系的建立是适应整体护理模式转变的产物,因此,健康教育的好坏是影响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艳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医药基本理论是指导中医诊断治疗的准则。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创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是当前中医医院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中医医院的员工,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灵活运用中医药传统理论,吸取现代医学理论的精髓,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作出贡献。
作者:冯东;夏昌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炎宁颗粒剂是由金银花、板蓝根、射干等九味药材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定喘、熄风止痉功效,又经有关药效学研究,该药对流感和合胞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流感病毒和各种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腮腺炎等疾病.
作者:王萍;张学农;孙殿甲;王魁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病例选择根据中医辨证属络病者,其诊断要点为:(1)病变部位固定;(2)出现明显的痰瘀胶固络脉症状(参考1988年国际血症研究会议参考标准);(3)表现为局限性经络异常呈持续状态如痛、酸、胀、麻等;(4)有直接络脉损伤史或慢性病史.
作者:曾斌芳;彭万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多年来辨证治疗顽固型荨麻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风寒束表型寒邪束于肌表,内侵经脉,郁而化热,壅滞于经脉之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已受阻而致出现身痒瘾疹,以晚间为甚,抓后更加明显,并伴有恶寒、低热,胸闷气短、无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治宜解表散寒、调和营卫。
作者:崔闫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应用抗新生血管中药复方制剂爱迪与免疫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临床疗效.方法:3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爱迪注射液和核糖核酸及对症处理.结果: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72.2%,取得了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作者:顾乃龙;李平;王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组成:葶苈子3g,牛蒡子、炙橘红、炒杏仁、莱菔子各6g,炙苏子、川贝母各4.5g,大枣(去核)5枚。制用法:共研粗末(不研亦可),为1岁小儿用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60mL,分3次温服。
作者:李维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医脏腑学说和维医器官学说,是阐明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脏腑器官和全身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的理论.
作者:巴哈尔·哈德尔;阿·卡地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院疼痛科门诊采取肩胛上神经阻滞[1]和各敏感压痛点注射治疗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金钟;袁红;黄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应用中医辨证施灸治疗肝肾阴虚及痰湿瘀阻两型高血压病,对其降压疗效进行评价,并对其降压机理作初步探讨.方法:将患者根据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0-01实施)分为肝肾阴虚型(灸关元、涌泉、足三里)、痰湿瘀阻型(灸百会、神阙、足三里),经过10天治疗后,测量血压,并测定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及肾素活性(PRA).结果:肝肾阴虚型、痰湿瘀阻型其总体收缩压、舒张压在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但肝肾阴虚型与痰湿瘀阻型之间比较收缩压与舒张压无差异(P>0.05),各检测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及肾素活性(PRA).除肝肾阴虚型的肾素含量在治疗前后有差别外,其余检测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差异(P>0.05).结论:辨证施灸治疗高血压病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及肾素活性(PRA)在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考虑此结果由于疗程设置所致.
作者:任宇丁;张欣;夏敏;彭伟;米勇;李永凯;郝伟;刘玉萍;韦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穿琥宁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与碳酸氢钠的无菌注射针剂,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的作用,在我院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于本药的过敏反应临床报道较少.现将我院2002年度穿琥宁注射液过敏3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江玲;马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