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宇婴;冯春颜
目的:探讨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方法:36例难治性癫痫行胼胝体切开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 a.结果:满意10例( 27.7%),显著改善13例(36.1%),良好5例(13.8%),效差6例(16.6%),无改善2例(5.6%),无死亡病例,达到良好以上者占77.7%.结论:全面性发作的患者致痫区往往比较广泛而无法切除,胼胝体切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晓东;刘宏宇;朱子煜;田振宇;张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JUSTYⅡ全自动根管测定仪的误差性分析,以提高其准确性应用.方法:应用日产JUSTYⅡ全自动根管测定仪测量195个前牙根管的长度,做好标记,按照所测长度拍摄X线片,记录针尖到根尖的距离,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测的195个根管中,误差超过0.5 mm的有26个,误差率为13.33%.结论:通过对JUSTYⅡ全自动根管测定仪的误差性分析研究,可以提高其应用的准确性.
作者:于红;李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UF-1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具有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尿液成分复杂多样,以及仪器本身检测的局限性,常导致某些检测项目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如果不予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将会导致误诊或误治.因此,我们对用UF-1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有阳性的标本再进行显微镜复检,分析UF-100i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的干扰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赵玉德;李利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其在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CRP监测.结果: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经治疗后较治疗前其数值有明显下降.结论:CRP监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云霞;胡华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对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8岁.主因纳差乏力3 a,恶心呕吐6个月,加重伴不能行走1周入院.患者近3 a反复乏力、食欲缺乏,消瘦,时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体重减轻约10 kg.
作者:焦秀敏;吕肖锋;张星光;武晋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总结4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48例PHPT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骨型29例,肾型12例,混合型7例.核素显像定位诊断的敏感度为87.5%.术后缓解,未出现严重后果.结论:PHP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放射性核素显像应该做为诊断甲状旁腺疾病的首选定位诊断方法;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解朋;邓候富;赵卫威;戚忠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我院2005-01/2008-07经手术证实宫外孕138例,术前经超声确诊129例,漏诊5例,误诊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金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急性主动脉夹层误漏诊情况,探讨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全部误漏诊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或螺旋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结果:内科治疗13例,死亡6例;外科治疗5例,其中3例术中死亡.结论:本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等特点,病死率及误漏诊率高,首诊医师应思路宽,细询问病史及必要的体格检查,选择合适的相关检查.
作者:姜淑芳;巩晓兴;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近期毒副反应及对放疗靶区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胃癌D2切除术后患者48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 )技术与同期CF+5-Fu方案化疗.放疗第1天及第28天分别行1~5 d CF 200 mg/m2和5-Fu 400 mg/m2化疗,R0术后放疗DT量4 140 CGY/23F,R1术后局部加量1 000~2 000 CGY,放疗靶区主要是胃癌区域淋巴结,R1术后放疗靶区还包括残存区瘤床.结果:48例全部完成放疗,近期毒副反应主要表现在Ⅰ~Ⅱ级血液学毒性及消化道反应,无Ⅲ级以上的毒副反应发生,肝、肾反应不明显.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术后采用选择性区域淋巴结放疗与CF+5-Fu方案同步放化疗患者耐受性良好,近期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云峰;金香顺;董明新;黄京子;全吉钟;刘金;刘阳;冯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腹腔镜手术后腹壁穿刺孔的常见并发症有出血、感染、恶性肿瘤种植、穿刺孔疝等,而穿刺孔疝甚为少见,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晨;张奉春;裴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传染病事件中医务人员培训的方法,提高医疗技术人员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能力.方法:针对突发性传染病特点,快速开展全员教育,总结培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结果:快速建立培训组织,制定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评估现状,确定培训内容;讲求多元的培训方法,分时段和重点培训;注重培训后效果评估,不断完善.结论:通过规范的教育培训和监测督导,才能科学、有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张瞿璐;姚国杰;李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术前应用舒芬太尼对术后镇痛和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术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 μg接镇痛泵,B组术前30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 μg接镇痛泵,分析对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的影响.结果:B组镇痛效果强于A组,恶心呕吐少于A组.结论:舒芬太尼可以有效地降低妇科患者的术后疼痛,术后镇痛泵中加入地塞米松和盐酸甲氧氯普胺,可预防舒芬太尼引起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
作者:罗会春;刘会丽;丁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 病历摘要男,63岁.2007-09-15因反复发热、肝区疼痛3个月,加重1 d入院.3个月来,以不明原因的低热、进行性消瘦、纳差、乏力及偶有肝区疼痛,无盗汗、黄疸为特点,曾在当地医院就诊.
作者:姜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提高肺减容术的疗效,减低并发症.方法:在肺气肿动物模型上射频置管,观察肺功能的改变.结果:肺功能明显好转.结论:射频置管创伤小,并发症少,肺功能改善明显,治疗肺气肿安全有效.
作者:冯志军;孟德荣;张二辉;黄志昂;陈传波;马利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毒性中药是指其性刚烈、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相差不远,使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害脏腑、伤及气血的严重后果、甚至致人死亡.
作者:杨辉;李卓;施保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对慢性重型肝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1岁.主因慢性乙肝病史5 a,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20 d于2007-06-24入院.患者于5 a前体检时发现乙肝病毒学标志阳性,肝功能正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未行治疗.
作者:于文英;赵淑平;商新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精神性耳聋在临床上少见,易误诊.我科接诊2例该病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吴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在治疗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大氧流量,增加解毒剂的用量,输新鲜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并对机械通气前后pH值、PaO2、PaCO2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后pH值升高、PaO2和SaO2升高、PaCO2下降,与机械通气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罗秀珍;韦昭华;吴晓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结肠癌是外科常见病,临床上容易误诊为阑尾炎而延误治疗.当行阑尾切除术后经病理检验,往往能对错误诊断进行补救,但该病例病理检验亦未能发现,特报告如下.
作者:方国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未检出单克隆条带,而免疫固定电泳可以检测出单克隆条带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疾病的分型以及其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和免疫沉淀方法对待测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项目检测.结果:(1)实验组的骨髓瘤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分型中,游离λ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2)实验组和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α2/α1比值显著升高(P=0.046,P=0.00);(3)实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实验组血清钙离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结论:α2/α1比值升高,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可能正常或下降,总血磷升高的怀疑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应推荐做免疫固定电泳检测.
作者:潘莹;朱彤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