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应用舒芬太尼对其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的影响

罗会春;刘会丽;丁华

关键词:舒芬太尼/投药和剂量, 镇痛, 病人控制, 疼痛, 手术后/预防和控制, 恶心/预防和控制, 呕吐/预防和控制
摘要:目的:研究术前应用舒芬太尼对术后镇痛和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术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 μg接镇痛泵,B组术前30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 μg接镇痛泵,分析对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的影响.结果:B组镇痛效果强于A组,恶心呕吐少于A组.结论:舒芬太尼可以有效地降低妇科患者的术后疼痛,术后镇痛泵中加入地塞米松和盐酸甲氧氯普胺,可预防舒芬太尼引起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手术放置双J管严重失误5例分析

    我院2000-01/2008-03输尿管镜手术留置双J管时出现5例明显失误,经再次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健;彭健;叶纯;王林波;吴浩明;高劲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规范化培训在突发性传染病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突发性传染病事件中医务人员培训的方法,提高医疗技术人员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能力.方法:针对突发性传染病特点,快速开展全员教育,总结培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结果:快速建立培训组织,制定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评估现状,确定培训内容;讲求多元的培训方法,分时段和重点培训;注重培训后效果评估,不断完善.结论:通过规范的教育培训和监测督导,才能科学、有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张瞿璐;姚国杰;李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孤立性直肠巨大溃疡综合征1例

    1 病历摘要女,29岁.于2008-10-21因乏力2 a,进食后腹胀、解血便1 a,加重0.5 a就诊,患者于2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未在意,近1 a来出现进成形食物后上腹胀痛,只能喝少量米汤、菜汤,便秘、排便困难,里急后重和肛门坠胀感,鲜血便,近0.5 a来感症状加重,体重下降25 kg,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血:肝功无明显异常,白蛋白26.8 g/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行B超检查示:肝实质弥漫性损害,大量腹水,当地给予补蛋白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断治疗就诊我院,入院急查血:血Hb 37 g/L,WBC 2.23×109/L,PLT 450×109/L.

    作者:赵秀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病案中手术知情同意书存在的问题调查

    目的:对病案中手术知情同意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探讨对策.方法:抽取2007-01-01/2007-12-31有手术知情同意书的3 980份出院病案进行检查.结果:3 621份合格(91%),359份存在问题(9%).常见问题为:内容缺乏规范、签名不符合标准、内容有涂改等.结论:手术知情同意书是手术科室病案中的重要部分,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病案质量,有助于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包品红;陈珊茗;陈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几种植物类中药引起的中毒及防治

    毒性中药是指其性刚烈、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相差不远,使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害脏腑、伤及气血的严重后果、甚至致人死亡.

    作者:杨辉;李卓;施保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腹腔镜术后切口空肠疝1例分析

    腹腔镜手术后腹壁穿刺孔的常见并发症有出血、感染、恶性肿瘤种植、穿刺孔疝等,而穿刺孔疝甚为少见,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晨;张奉春;裴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特拉唑嗪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特拉唑嗪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下段单发小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特拉唑嗪2 mg/d,双氯芬酸钠25 mg/次,2次/d;对照组32例,654-2 10 mg(或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观察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强止痛剂使用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强止痛剂使用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拉唑嗪联合双氯芬酸钠能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镇痛剂的使用.

    作者:李登山;鄂奕宏;白守宇;李立权;刘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45例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将16FR导管置入患者胸腔,外接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治疗45例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结果:45例患者中,发生气胸时间1~6 d,平均3.7 d,发生气胸后肺被压缩面积40%~90%,平均68.8%.治愈43例,治愈率95.6%.其中32例单纯引流,13例加用持续负压吸引或空针抽吸治疗后治愈;2例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3例发生轻度皮下气肿,无1例发生发生感染、出血、医源性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结论:16FR导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少,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顺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后交叉韧带损伤漏诊23例分析

    后交叉韧带损伤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占3%~20%[1],目前已经成为骨科和运动医学科的常见病,我院1996/2006年漏诊后交叉韧带损伤2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建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不全流产出血误诊为不全肠梗阻1例分析

    对异位妊娠不全流产出血误诊为不全肠梗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8岁,已婚.主因发热伴发憋1个月于2007-07-31入院(结核科),入院后查胸腔B超:左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左肺部分不张,腹、盆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团块,左侧附件缺失(2 a前因宫外孕行左侧附件切除).

    作者:潘艳萍;池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抗磷脂综合征伴下肢静脉血栓1例

    1 病历摘要女,18岁.主因多关节肿痛1 a、皮疹6个月,下肢水肿1个月入院.1 a前出现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踝等关节肿痛,呈对称性反复发作,伴晨僵.6个月前出现面部、双眼睑充血性红斑,以日晒后加重,伴轻度的瘙痒.

    作者:丁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泌尿系结石的影像学诊断对比分析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发生于泌尿系的任何部位.可单发或多发.

    作者:王晓雷;潘欣;潘昕毅;陈福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12例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以及术后评估的指导价值.方法:总结2006-12/2008-02 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MSCTA、DSA资料.结果:发现动脉瘤15个,其中后交通动脉瘤6个,前交通动脉瘤5个,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4个,胼周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个.结论:MSCTA是颅内动脉瘤诊治和随访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涛;赵林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对比分析,评价TE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疑诊冠心病患者300例,先后行TET和CAG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对照CAG TET敏感性68.91%,特异性73.17%;女性假阳性率高于男性;单一易患因素中以有糖尿病者阳性率高;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易患因素者阳性率高.结论:对TET结果应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作者:兰凤敏;于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乳腺癌术后食管转移1例分析

    乳腺癌术后食管转移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3岁.进行性吞咽困难0.5 a,右乳癌根治术后7 a,病理示腺癌,放化疗6个疗程.CT示食管中下段管壁增厚,右胸壁变薄,乳腺肌肉缺如.

    作者:曹强;刘志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顽固性耳鸣的治疗现状

    目的:探索治疗顽固性耳鸣的佳效果.方法:查阅近资料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顽固性耳鸣方法很多.结论:根据患者的发病机制可选佳方法.

    作者:张宏杰;郝成栋;王兴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39例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9例甲状腺穿刺组织活检术检查,证实的SAT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39例SAT患者通过超声来准确诊断的有30例,诊断符合率76.9%,9例误诊,误诊率23.1%.结论:分析SAT的高频超声及CDFI图像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可提高诊断SAT的符合率.

    作者:刘彦君;温瑜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230例体会

    对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230例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小8岁,大53岁;男122例,女108例.单眼219例,双眼11例.病程均在1周以内.

    作者:王瑾;杨加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ANA、SSA、SSB检测对临床诊断干燥综合征的意义

    干燥综合征(SSP)是一种由淋巴细胞介导的,主要损伤外分泌腺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缺乏特异性的单一检查项目,导致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困难.

    作者:张建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妊娠晚期低血糖昏迷2例分析

    对我院妊娠晚期低血糖昏迷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32岁.G 3P 1末次月经2005-10-14,预产期2006-07-21,孕期产检无异常,孕38+2入院待产,既往体健,否认急、慢性传染病及糖尿病史.查体:T 36.0 ℃,P 64次/min,R 18次/min,BP 100/65 mm Hg,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丁雪梅;杨向方;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