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拉唑嗪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分析

李登山;鄂奕宏;白守宇;李立权;刘群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药物疗法, 哌唑嗪/治疗应用, 肾上腺素能α拮抗剂/治疗应用, 二氯酚酸/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特拉唑嗪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下段单发小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特拉唑嗪2 mg/d,双氯芬酸钠25 mg/次,2次/d;对照组32例,654-2 10 mg(或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观察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强止痛剂使用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强止痛剂使用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拉唑嗪联合双氯芬酸钠能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镇痛剂的使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人体解剖学教学分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主要以多媒体为主,使学生对人体解剖学有一种感性的认识和记忆,而真正的实践过程是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的.

    作者:王利萍;刘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36例分析

    目的:探讨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方法:36例难治性癫痫行胼胝体切开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 a.结果:满意10例( 27.7%),显著改善13例(36.1%),良好5例(13.8%),效差6例(16.6%),无改善2例(5.6%),无死亡病例,达到良好以上者占77.7%.结论:全面性发作的患者致痫区往往比较广泛而无法切除,胼胝体切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晓东;刘宏宇;朱子煜;田振宇;张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达肝素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达肝素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达肝素钠并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7%),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肝素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疗效可靠.

    作者:金玉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红细胞低温冷冻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目的:对红细胞在-80 ℃深低温下保存后的红细胞免疫活性的评价.方法:采用ACD-A抗凝全血制备浓缩红细胞,加入甘油冷冻保护剂放-80 ℃保存,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复苏,分别在同等实验条件下采用相同方法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并与未冰冻前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红细胞经不同时间冷冻保存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与未冷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经-80 ℃深低温冻存1 a后仍然保留其原有的免疫活性,用甘油深低温长期冻存红细胞是理想的方法.

    作者:翟文波;郭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丁基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丁基苯酞对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均采用阿司匹林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加用丁基苯酞200 mg,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14 d和21 d总疗效和神经功能恢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丁基苯酞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牛姝媛;张密;宋新梅;李秀玉;阮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泌尿系结石的影像学诊断对比分析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发生于泌尿系的任何部位.可单发或多发.

    作者:王晓雷;潘欣;潘昕毅;陈福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纸样胎儿2例分析

    我院分别于2008-03-05、2008-04-16剖宫产助娩出纸样胎儿2例,分析如下.

    作者:狄荣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Marfan综合征广泛累及胸腹主动脉CT表现1例

    1 病历摘要女,51岁.因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1 h后入院,疼痛向后背、左肩部放散,伴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经治疗急诊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双肺叩诊呈清音,未闻及干湿口罗音,心界略大,HR 58次/min,节律规则,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向后背、心尖部传导,腹部见长约30 cm手术切口疤痕.既往2004年因腹主动脉瘤于北京阜外医院手术治疗,并确诊为Marfan综合征.

    作者:黄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1例分析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RPC)是一种以变性胶原被排出体外为特征的穿通性皮肤病,多累及儿童,有一定遗传倾向[1,2].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分析如下.

    作者:夏玉坤;彭琳琳;赵岩;林红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不明原因双下肢水肿误诊为丝虫病1例分析

    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在人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等处所引起.2006年夏我院上报1例丝虫病病例,后经省疾病控制中心予以否定,现分析如下.

    作者:闫地;康谊;陈玉兰;叶爱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230例体会

    对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230例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小8岁,大53岁;男122例,女108例.单眼219例,双眼11例.病程均在1周以内.

    作者:王瑾;杨加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酷似眩晕症的心肌梗死1例

    1 病历摘要男,68岁.因头昏5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 h晨起后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昏,无头痛,略视物旋转,感恶心,未呕吐,无胸痛、憋气,无意识障碍.

    作者:许永喜;丛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注射用棓丙酯致过敏反应2例分析

    我们于2008-10应用注射用棓丙酯治疗颈椎病期间,出现2例严重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红;陈文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ANA、SSA、SSB检测对临床诊断干燥综合征的意义

    干燥综合征(SSP)是一种由淋巴细胞介导的,主要损伤外分泌腺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缺乏特异性的单一检查项目,导致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困难.

    作者:张建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直肠平滑肌肉瘤误诊为前列腺增生1例

    1 病历摘要男,55岁.进行性排尿困难1 a入院.查体:肛诊:前列腺表面光滑、质中,无压痛,中央沟消失,压迫肠腔.直肠镜:直肠黏膜光滑,直肠前壁隆起,肠腔狭窄.

    作者:于柏生;亓广伟;李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妊高征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胱抑素C对妊高征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妊高征患者、正常晚期妊娠妇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Cys-C).结果:Cys-C在妊高征患者和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中含量分别为(2.10±0.62)和(1.13±0.29) mg/L,妊高征组Cys-C水平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是反映妊高征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一项敏感和可靠的指标.

    作者:杨波;张丽娜;王秀华;邵祥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γ-干扰素对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干预

    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在γ-干扰素治疗前后的定量表达.方法:将58例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γ-干扰素+化疗药物,对照组只应用化疗药物.用ELISA法检测两组化疗前后VEGF的含量.结果:对照组血清中VEGF的含量在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中VEGF的含量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γ-干扰素治疗后,患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明显下降.

    作者:张彦秋;何昌武;李海泉;李炳杰;赵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352例尿常规检测蛋白阴性的2型DM患者测定UAER及HbAlc等指标,收集临床资料和统计学处理.结果:MAU与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血肌酐、HbA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UAER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方法简单可靠,体重指数高及HbAlc控制越差者,早期DN发生率越高.

    作者:陈艳梅;王蔚然;武云涛;裴育;梅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腹腔镜联合诺雷德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诺雷德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0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粘连分离术,异位病灶电凝术,输卵管造口及通液术.术后随机分为二组,A组56例未用药物治疗,B组54例诺雷德治疗3个月.比较二组患者术后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B组比A组的妊娠率高,复发率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提高内膜异位症患者妊娠率;术后加用诺雷德对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春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阴性的骨髓瘤患者的特征学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未检出单克隆条带,而免疫固定电泳可以检测出单克隆条带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疾病的分型以及其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和免疫沉淀方法对待测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项目检测.结果:(1)实验组的骨髓瘤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分型中,游离λ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2)实验组和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α2/α1比值显著升高(P=0.046,P=0.00);(3)实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实验组血清钙离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结论:α2/α1比值升高,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可能正常或下降,总血磷升高的怀疑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应推荐做免疫固定电泳检测.

    作者:潘莹;朱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