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影响的临床意义

陈红霞;刘远新

关键词:便秘, 急性出血性中风, 内皮素
摘要:目的:探讨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5例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兼便秘与10例不兼便秘病人的ET-1含量,分析上述指标在出血后3个时期变化意义和临床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出血后1d、4d、10d、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ET含量变化有影响,故治疗便秘有助于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预后和疗效.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配合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178例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西北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气候炎热干燥,尿石症有增加的趋势.近年来我院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配合中药排石治疗17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老年期痴呆的病因病机及其调护

    老年期痴呆的特征为进行性智能衰退.其早期的表现主要是记忆力障碍,尤以近事记忆障碍更甚.病人思维的敏捷性与创造性轻度减退,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适应能力有所降低,在紧张情况下不能保持良好工作能力,工作中容易出现疲劳与焦虑;病人感到要持久地从事某一项工作愈来愈困难;不能完成复杂的精神活动或工作,精力不够充沛,行动欠灵活;对原喜欢的事物缺乏兴趣,分析和领会及综合能力下降,判断常常发生错误,抽象思维困难,并可有疑病症.情绪波动和睡眠障碍,有些病人早期还可表现性格改变,大多为原有性格特点的病态演变,固执者变得偏狂,勤俭者变得吝啬,开朗者变得浮夸,谨慎者变得退缩.

    作者:马晓娟;娜依兰;阿依努尔·努尔加合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微波治疗传染性软疣63例

    传染性软疣是痘病毒中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可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本病一般不需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主要是去除软疣小体.传统采用夹疣治疗.笔者运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传染性软疣63例,克服了夹疣治疗的缺点,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田玉娥;刘江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与抗生素合用的配伍禁忌

    近年来,临床医师联合运用中西药的品种、剂型及数量在不断增加,品种亦不断更新.但由于中药的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有可能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导致降低疗效、增加副作用或引起药源性疾病,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以下介绍中药与抗生素合用的配伍禁忌.

    作者:宓丽春;姜晓燕;宋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文献报道,传统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各家所用方法不同,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技术操作不规范,所以,各家疗效相差较大,尚难对各家的疗效差异作出客观评价.因此,选用腹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标准化研究,通过研究形成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标准化处方和可重复性的操作,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我们共治疗本病15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文罡;朱国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肾炎康丸的鉴别研究

    肾炎康丸为我院自制药品,是由黄芪、白术、桑寄生、山药、枸杞子等15味中药制备而成的中药浓缩丸剂.具有补气健脾、益肾利水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疾病.通过对制剂中的黄芪、白术、桑寄生等建立了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鉴别,结果可靠,为制定本品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常志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王杰主任医师从痰湿辨治高血压病经验

    王杰主任医师从医40年,长期致力于中医理论的学习研究,精晓中医经典,熟读各家学说,并能掌握西医诊疗手段,学术上衷中参西;他长期在临床第一线,正确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有机结合,突出中医特色,强调辨证论治,有效地解决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显示出扎实的中医功底和敏锐的中医治疗思路.近年有幸随王杰老师学习,其从痰湿论治难治性高血压病独具特色,深受启迪,兹介绍如下.

    作者:邓皖利;杜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溃结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6例

    目的:观察中药煎剂溃结汤治疗漫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85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溃结汤治疗)与对照组39例(SASP、强的松治疗),治疗1月后评价疗效并随访6月至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2%△,有效率95.7%△△,复发率6.5%△△△,对照组分别为41.0%、71.8%、23.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05.△△△P<0.05).结论:溃结汤治疗UC疗效较好,没有明显副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溃结汤对机体具有免疫抑制、免疫调节、抗免疫损伤性炎症及调节肠运动有关.

    作者:马友全;白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影响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5例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兼便秘与10例不兼便秘病人的ET-1含量,分析上述指标在出血后3个时期变化意义和临床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出血后1d、4d、10d、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ET含量变化有影响,故治疗便秘有助于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预后和疗效.

    作者:陈红霞;刘远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议肝、脑与中风病的关系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多凶险,常留有后遗症,往往难以速愈.为了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必须积极探讨中风的致病因素、病变机理.肝为气血调节之枢,脑为元神之府,纵观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论述,多认为中风病与肝、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作者:刘阳军;温奕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参苓白术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以长时期食欲减退,消瘦为特征[1].厌食症若长期发展,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以及各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机体免疫力低下,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和易患各种疾病[2].笔者自2001年至2004年对我院门诊、住院厌食症患儿273例,用参苓白术汤加减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江;张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试析杨继洲临证十要素

    明代杨继洲撰著的<针灸大成>是一部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学习<针灸大成>文选及<针灸大成>病案三十余首,深刻体会到杨氏临证用针选穴别具匠心,安排合理,疗效显著,不愧为明代的针灸大师.分析针灸学术思想,具体体现杨继洲临证十要素.

    作者:尹改珍;宋晓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天然活性成份-磷脂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许多中药活性成份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但由于其理化性质如极性大、水溶性差等原因,造成口服吸收差,或胃肠道刺激性较大,或不良反应较强,从而影响了在临床的应用.将天然活性成份与磷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复合,得到天然活性成份磷脂复合物(phytosomes),可有效地提高天然活性成份的体内吸收,显著地改善其生物有效性.

    作者:王伟;陈新梅;孙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养心汤加减佐治心律失常38例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中药养心汤加减辅助治疗心律失常38例(临床表现均以心气虚为主,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动则尤甚,时有胸闷不舒,失眠,健忘,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结代),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郑燕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颈椎摇扳法的机理及运用体会

    颈椎摇扳法属于颈椎扳法的一种,是临床中常见颈椎部被动活动的治疗手法之一.是通过对患者颈部的被动摇扳等操作而达到调整颈椎椎体间关节、小关节及钩椎关节之错位状态,并改变颈段之力线及椎管内外平衡,从而获得临床疗效的方法.但是颈部脊髓是脑与躯干相连的重要枢纽,颈部脊髓较粗大,而椎管并不相应扩大,故颈椎管腔相对狭窄,脊髓活动空间较小,这就使此摇扳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此手法的使用必须是医疗工作者,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者方可.下面从摇扳法的机理方面及临床运用体会做一探讨.

    作者:王程;艾则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辨证治疗痤疮208例临床观察

    笔者1997年1月~2004年3月采取辨证分型治疗痤疮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愈后复发率低,疗效可靠,报告如下.

    作者:张颖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热敷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6例

    笔者自2000年10月以来,应用中药局部热敷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闰跃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肝癌

    中医肝癌以脏腑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主病在肝,渐为癥积而成.临床以右胁肿硬疼痛、消瘦、食欲不振、乏力或有黄疸或昏迷等为主要表现.

    作者:张洪亮;张震中;王登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川芎嗪注射液联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隐匿型及心绞痛型冠心病49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用氦一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与单用极化液治疗隐匿型及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冠心病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用ILIB和单用极化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兴燕;周黎仁;阿勒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亦为眼病致盲的主要因素.DR发病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短、血糖控制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自2002年至200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帕尔扎提;燕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