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宏宇;程慧莲
中医与西医由于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虽其研究对象同为人这一客体,但确由于不同的对疾病的认识角度,使两者在表述上大相径庭.现在,由于西医不断地将现代多学科、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及研究成果运用于西医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故而产生了飞速的发展,对人们的影响日益加大.
作者:宋国宏;耿进成;冯连成;郎斌;张恩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煎剂溃结汤治疗漫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85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溃结汤治疗)与对照组39例(SASP、强的松治疗),治疗1月后评价疗效并随访6月至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2%△,有效率95.7%△△,复发率6.5%△△△,对照组分别为41.0%、71.8%、23.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05.△△△P<0.05).结论:溃结汤治疗UC疗效较好,没有明显副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溃结汤对机体具有免疫抑制、免疫调节、抗免疫损伤性炎症及调节肠运动有关.
作者:马友全;白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医肝癌以脏腑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主病在肝,渐为癥积而成.临床以右胁肿硬疼痛、消瘦、食欲不振、乏力或有黄疸或昏迷等为主要表现.
作者:张洪亮;张震中;王登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传染性软疣是痘病毒中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可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本病一般不需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主要是去除软疣小体.传统采用夹疣治疗.笔者运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传染性软疣63例,克服了夹疣治疗的缺点,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田玉娥;刘江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医界盼望已久的一件大喜事.<中医药条例>的出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工作保障,对推动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太芳;冯国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周铭心教授从医30余载,既有高深的理论造诣,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处方遣药颇有独特之处.笔者有幸从师于周教授,获益匪浅,特就周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高华;江钰;周铭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小儿厌食症以长时期食欲减退,消瘦为特征[1].厌食症若长期发展,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以及各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机体免疫力低下,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和易患各种疾病[2].笔者自2001年至2004年对我院门诊、住院厌食症患儿273例,用参苓白术汤加减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江;张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五行肾元丸是乌鲁木齐渡洲中医医院开发的中药医院制剂,多年来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较好疗效.现将我院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间住院的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患者137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吕红霞;赵孝文;赵文贤;胡延丰;鲁为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等方面对巴戟天及其伪品进行鉴别.为巴戟天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玲;田红林;李延升;刘晓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用氦一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与单用极化液治疗隐匿型及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冠心病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用ILIB和单用极化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兴燕;周黎仁;阿勒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考察盐酸麻黄碱稳定性.方法:通过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条件下贮存;分别不同月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结果: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条件下贮存稳定性良好.结论:此条件适合盐酸麻黄碱贮存.
作者:姚新标;张文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考察新疆阿勒泰产圆叶牵牛子、欧亚旋复花、萹蓄的质量.方法:用圆叶牵牛子、旋复花、萹蓄对照药材及槲皮素对照品为对照,依药典规定的鉴别方法进行三种药物的TLC、外观及显微鉴别.结果:圆叶牵牛子与对照药材的TLC、显微观察基本一致;萹蓄与对照药材从斑点展开距离和斑点个数分析样品药材与对照药材是一个品种.三种药材外观及显微观察与药典规定基本相符.结论:阿勒泰产圆牵牛子、萹蓄均可作药用,而阿勒泰产欧亚旋复花在花蕾期的药材质量要比花开旺盛期和花枯萎期质量为好.
作者:马忠杰;帕力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笔者1997年1月~2004年3月采取辨证分型治疗痤疮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愈后复发率低,疗效可靠,报告如下.
作者:张颖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5例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兼便秘与10例不兼便秘病人的ET-1含量,分析上述指标在出血后3个时期变化意义和临床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出血后1d、4d、10d、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ET含量变化有影响,故治疗便秘有助于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预后和疗效.
作者:陈红霞;刘远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但进展较快,以广泛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并产生气体为特征的致死性软组织感染,病死率达13%~45%.我院2000年至2004年7月共收治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夏志刚;潘芳杰;徐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目前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笔者自2000年3月至2003年2月,用自拟的益肾除痹汤治疗RA68例并与西药治疗的49例作对照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2002~2004年,采用青黛膏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肛门湿疹50例(治疗组)并与同期采用口服息斯敏、外用皮康王霜治疗的6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郭金亮;徐湘燕;郭金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王杰主任医师从医40年,长期致力于中医理论的学习研究,精晓中医经典,熟读各家学说,并能掌握西医诊疗手段,学术上衷中参西;他长期在临床第一线,正确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有机结合,突出中医特色,强调辨证论治,有效地解决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显示出扎实的中医功底和敏锐的中医治疗思路.近年有幸随王杰老师学习,其从痰湿论治难治性高血压病独具特色,深受启迪,兹介绍如下.
作者:邓皖利;杜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脂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已逐年下降.
作者:热孜万;王静;沈宝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缓宫止痛颗粒是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妇科研究并经临床验证后开发出的院内制剂.功效补气缓急、祛瘀止痛、解痉.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服缓宫止痛颗粒,对照组20例用元胡止痛片;两组均治疗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近期治愈率70%,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对照治疗前后雌二醇(E2)有下降趋势、孕酮(P)有上升的表现(P均<0.01),初步探讨了其镇痛原理.
作者:孙红;程慧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