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与研究

宋国宏;耿进成;冯连成;郎斌;张恩深

关键词:中西医, 结合方法, 研究对象, 文化环境, 认识角度, 临床治疗, 科学技术, 成果运用, 多因素, 中医, 学科, 客体, 疾病
摘要:中医与西医由于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虽其研究对象同为人这一客体,但确由于不同的对疾病的认识角度,使两者在表述上大相径庭.现在,由于西医不断地将现代多学科、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及研究成果运用于西医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故而产生了飞速的发展,对人们的影响日益加大.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沈宝藩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脂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已逐年下降.

    作者:热孜万;王静;沈宝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妇炎康复片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恰当、彻底治疗或病人体质差,病程迁延引起,有缠绵不愈、易于复发的特点.我们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用妇炎康复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葛金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135例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2003年7月-2004年10月我们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13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老年期痴呆的病因病机及其调护

    老年期痴呆的特征为进行性智能衰退.其早期的表现主要是记忆力障碍,尤以近事记忆障碍更甚.病人思维的敏捷性与创造性轻度减退,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适应能力有所降低,在紧张情况下不能保持良好工作能力,工作中容易出现疲劳与焦虑;病人感到要持久地从事某一项工作愈来愈困难;不能完成复杂的精神活动或工作,精力不够充沛,行动欠灵活;对原喜欢的事物缺乏兴趣,分析和领会及综合能力下降,判断常常发生错误,抽象思维困难,并可有疑病症.情绪波动和睡眠障碍,有些病人早期还可表现性格改变,大多为原有性格特点的病态演变,固执者变得偏狂,勤俭者变得吝啬,开朗者变得浮夸,谨慎者变得退缩.

    作者:马晓娟;娜依兰;阿依努尔·努尔加合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王杰主任医师从痰湿辨治高血压病经验

    王杰主任医师从医40年,长期致力于中医理论的学习研究,精晓中医经典,熟读各家学说,并能掌握西医诊疗手段,学术上衷中参西;他长期在临床第一线,正确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有机结合,突出中医特色,强调辨证论治,有效地解决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显示出扎实的中医功底和敏锐的中医治疗思路.近年有幸随王杰老师学习,其从痰湿论治难治性高血压病独具特色,深受启迪,兹介绍如下.

    作者:邓皖利;杜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微波治疗传染性软疣63例

    传染性软疣是痘病毒中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可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本病一般不需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主要是去除软疣小体.传统采用夹疣治疗.笔者运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传染性软疣63例,克服了夹疣治疗的缺点,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田玉娥;刘江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中心药房的摆药制度

    为了保证住院患者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药品,同时全面配合医保制度顺利实施,我院近年来加大了中心药房的管理力度.现就我院中心药房在实行摆药制度的过程中,对各方产生的影响分述如下.

    作者:魏晓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一枝蒿的药理研究进展

    新疆一枝蒿artemsia rupestris L.为菊科蒿属植物岩蒿的全草,是维医习用药材,应用广泛.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镇静止吐、抗过敏等功效,用于治疗毒蛇咬伤、荨麻疹、消化不良、感冒、肝炎、过敏性疾病等.现将近10年来国内对一枝蒿的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梁永红;谭英;孙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益肾除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目前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笔者自2000年3月至2003年2月,用自拟的益肾除痹汤治疗RA68例并与西药治疗的49例作对照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议肝、脑与中风病的关系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多凶险,常留有后遗症,往往难以速愈.为了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必须积极探讨中风的致病因素、病变机理.肝为气血调节之枢,脑为元神之府,纵观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论述,多认为中风病与肝、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作者:刘阳军;温奕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肝癌

    中医肝癌以脏腑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主病在肝,渐为癥积而成.临床以右胁肿硬疼痛、消瘦、食欲不振、乏力或有黄疸或昏迷等为主要表现.

    作者:张洪亮;张震中;王登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热敷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6例

    笔者自2000年10月以来,应用中药局部热敷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闰跃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学习贯彻《中医药条例》,推进我区中医药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医界盼望已久的一件大喜事.<中医药条例>的出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工作保障,对推动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太芳;冯国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肾炎康丸的鉴别研究

    肾炎康丸为我院自制药品,是由黄芪、白术、桑寄生、山药、枸杞子等15味中药制备而成的中药浓缩丸剂.具有补气健脾、益肾利水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疾病.通过对制剂中的黄芪、白术、桑寄生等建立了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鉴别,结果可靠,为制定本品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常志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溃结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6例

    目的:观察中药煎剂溃结汤治疗漫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85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溃结汤治疗)与对照组39例(SASP、强的松治疗),治疗1月后评价疗效并随访6月至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2%△,有效率95.7%△△,复发率6.5%△△△,对照组分别为41.0%、71.8%、23.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05.△△△P<0.05).结论:溃结汤治疗UC疗效较好,没有明显副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溃结汤对机体具有免疫抑制、免疫调节、抗免疫损伤性炎症及调节肠运动有关.

    作者:马友全;白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医药饮食治疗肥胖症

    肥胖症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肥胖早期以实证为主,晚期则常以虚证为主.本虚以气虚为主,也可有阳虚或阴虚.病位以脾为主,其次为肝、肺、肾,亦可影响到心、胆等其他脏腑.但总以脾肾气虚为多见.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可兼有气滞、血瘀等.标本虚实之间,可有侧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因此,临床上对肥胖病的辨证分型很不一致.

    作者:姜德;马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参苓白术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以长时期食欲减退,消瘦为特征[1].厌食症若长期发展,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以及各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机体免疫力低下,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和易患各种疾病[2].笔者自2001年至2004年对我院门诊、住院厌食症患儿273例,用参苓白术汤加减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江;张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影响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5例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兼便秘与10例不兼便秘病人的ET-1含量,分析上述指标在出血后3个时期变化意义和临床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出血后1d、4d、10d、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ET含量变化有影响,故治疗便秘有助于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预后和疗效.

    作者:陈红霞;刘远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试析杨继洲临证十要素

    明代杨继洲撰著的<针灸大成>是一部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学习<针灸大成>文选及<针灸大成>病案三十余首,深刻体会到杨氏临证用针选穴别具匠心,安排合理,疗效显著,不愧为明代的针灸大师.分析针灸学术思想,具体体现杨继洲临证十要素.

    作者:尹改珍;宋晓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医临床实习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探讨

    本文通过对PBL教学的介绍和运用探讨,认为在中医临床实习教学中开展PBL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能真正学会思考,有创新意识的全新的一代医生.

    作者:郭小鹏;崔崎;马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