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勒泰产圆叶牵牛子、欧亚旋复花、萹蓄的质量考察

马忠杰;帕力汗

关键词:圆叶牵牛子, 欧亚旋复花, 萹蓄, 槲皮素
摘要:目的:考察新疆阿勒泰产圆叶牵牛子、欧亚旋复花、萹蓄的质量.方法:用圆叶牵牛子、旋复花、萹蓄对照药材及槲皮素对照品为对照,依药典规定的鉴别方法进行三种药物的TLC、外观及显微鉴别.结果:圆叶牵牛子与对照药材的TLC、显微观察基本一致;萹蓄与对照药材从斑点展开距离和斑点个数分析样品药材与对照药材是一个品种.三种药材外观及显微观察与药典规定基本相符.结论:阿勒泰产圆牵牛子、萹蓄均可作药用,而阿勒泰产欧亚旋复花在花蕾期的药材质量要比花开旺盛期和花枯萎期质量为好.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影响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5例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兼便秘与10例不兼便秘病人的ET-1含量,分析上述指标在出血后3个时期变化意义和临床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出血后1d、4d、10d、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便秘对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ET含量变化有影响,故治疗便秘有助于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预后和疗效.

    作者:陈红霞;刘远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中心药房的摆药制度

    为了保证住院患者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药品,同时全面配合医保制度顺利实施,我院近年来加大了中心药房的管理力度.现就我院中心药房在实行摆药制度的过程中,对各方产生的影响分述如下.

    作者:魏晓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缓宫止痛颗粒治疗痛经40例临床观察

    缓宫止痛颗粒是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妇科研究并经临床验证后开发出的院内制剂.功效补气缓急、祛瘀止痛、解痉.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服缓宫止痛颗粒,对照组20例用元胡止痛片;两组均治疗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近期治愈率70%,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对照治疗前后雌二醇(E2)有下降趋势、孕酮(P)有上升的表现(P均<0.01),初步探讨了其镇痛原理.

    作者:孙红;程慧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五行肾元丸治疗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137例临床观察

    五行肾元丸是乌鲁木齐渡洲中医医院开发的中药医院制剂,多年来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较好疗效.现将我院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间住院的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患者137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吕红霞;赵孝文;赵文贤;胡延丰;鲁为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肾炎康丸的鉴别研究

    肾炎康丸为我院自制药品,是由黄芪、白术、桑寄生、山药、枸杞子等15味中药制备而成的中药浓缩丸剂.具有补气健脾、益肾利水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疾病.通过对制剂中的黄芪、白术、桑寄生等建立了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鉴别,结果可靠,为制定本品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常志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巴戟天与伪品的鉴别研究

    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等方面对巴戟天及其伪品进行鉴别.为巴戟天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玲;田红林;李延升;刘晓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医临床实习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探讨

    本文通过对PBL教学的介绍和运用探讨,认为在中医临床实习教学中开展PBL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能真正学会思考,有创新意识的全新的一代医生.

    作者:郭小鹏;崔崎;马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盐酸麻黄碱稳定性试验

    目的:考察盐酸麻黄碱稳定性.方法:通过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条件下贮存;分别不同月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结果: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条件下贮存稳定性良好.结论:此条件适合盐酸麻黄碱贮存.

    作者:姚新标;张文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妇炎康复片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恰当、彻底治疗或病人体质差,病程迁延引起,有缠绵不愈、易于复发的特点.我们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用妇炎康复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葛金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老年期痴呆的病因病机及其调护

    老年期痴呆的特征为进行性智能衰退.其早期的表现主要是记忆力障碍,尤以近事记忆障碍更甚.病人思维的敏捷性与创造性轻度减退,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适应能力有所降低,在紧张情况下不能保持良好工作能力,工作中容易出现疲劳与焦虑;病人感到要持久地从事某一项工作愈来愈困难;不能完成复杂的精神活动或工作,精力不够充沛,行动欠灵活;对原喜欢的事物缺乏兴趣,分析和领会及综合能力下降,判断常常发生错误,抽象思维困难,并可有疑病症.情绪波动和睡眠障碍,有些病人早期还可表现性格改变,大多为原有性格特点的病态演变,固执者变得偏狂,勤俭者变得吝啬,开朗者变得浮夸,谨慎者变得退缩.

    作者:马晓娟;娜依兰;阿依努尔·努尔加合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配合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178例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西北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气候炎热干燥,尿石症有增加的趋势.近年来我院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配合中药排石治疗17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医药饮食治疗肥胖症

    肥胖症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肥胖早期以实证为主,晚期则常以虚证为主.本虚以气虚为主,也可有阳虚或阴虚.病位以脾为主,其次为肝、肺、肾,亦可影响到心、胆等其他脏腑.但总以脾肾气虚为多见.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可兼有气滞、血瘀等.标本虚实之间,可有侧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因此,临床上对肥胖病的辨证分型很不一致.

    作者:姜德;马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沈宝藩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脂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已逐年下降.

    作者:热孜万;王静;沈宝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学习贯彻《中医药条例》,推进我区中医药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医界盼望已久的一件大喜事.<中医药条例>的出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工作保障,对推动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太芳;冯国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溃结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6例

    目的:观察中药煎剂溃结汤治疗漫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85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溃结汤治疗)与对照组39例(SASP、强的松治疗),治疗1月后评价疗效并随访6月至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2%△,有效率95.7%△△,复发率6.5%△△△,对照组分别为41.0%、71.8%、23.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05.△△△P<0.05).结论:溃结汤治疗UC疗效较好,没有明显副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溃结汤对机体具有免疫抑制、免疫调节、抗免疫损伤性炎症及调节肠运动有关.

    作者:马友全;白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微波治疗传染性软疣63例

    传染性软疣是痘病毒中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可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本病一般不需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主要是去除软疣小体.传统采用夹疣治疗.笔者运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传染性软疣63例,克服了夹疣治疗的缺点,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田玉娥;刘江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天然活性成份-磷脂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许多中药活性成份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但由于其理化性质如极性大、水溶性差等原因,造成口服吸收差,或胃肠道刺激性较大,或不良反应较强,从而影响了在临床的应用.将天然活性成份与磷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复合,得到天然活性成份磷脂复合物(phytosomes),可有效地提高天然活性成份的体内吸收,显著地改善其生物有效性.

    作者:王伟;陈新梅;孙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肛旁脓肿合并坏死性筋膜炎治疗体会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但进展较快,以广泛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并产生气体为特征的致死性软组织感染,病死率达13%~45%.我院2000年至2004年7月共收治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夏志刚;潘芳杰;徐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养心汤加减佐治心律失常38例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中药养心汤加减辅助治疗心律失常38例(临床表现均以心气虚为主,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动则尤甚,时有胸闷不舒,失眠,健忘,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结代),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郑燕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围绝经期的中药防治

    绝经期标志着卵巢功能生理性的衰退,从接近绝经时出现的卵巢功能紊乱到绝经后一年内的一段时间称为围绝经期.在此期间妇女的全身各个系统均会出现很大的改变.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卵巢早衰呈年轻趋势,30~40岁的妇女就诊率逐年上升,随着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围绝经期越来越提前,而卵巢功能的衰退对部分妇女会引发许多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严重时会造成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中药的防治对此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阎宏宇;程慧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