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水细胞因子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作用

刘冬妍;王彦峰

关键词:胸水, 细胞因子, 诊断
摘要:细胞因子(CK)与疾病有密切关系,在炎症反应中CK促进炎性细胞的渗出与趋化,激活炎性细胞,引起发热,参与炎症病理性损害;多种CK具有抗瘤活性,因此细胞因子对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的作用意义重大,本文综述如下.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及尿微量蛋白含量,观察其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bAic)检测采用胶乳免疫聚集抑制法,尿微量蛋白(mAlb)采用快速免疫比浊法,空腹血糖(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胆固醇(Ch)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TG)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直接酶法.结果糖尿病组的HbAic、FBG、Ch、TG、LDL-C、mAlb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的血清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空腹血糖(FBG)、尿微量蛋白(mALB)水平随之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648,P<0.01;r=0.483,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增高,血脂异常可增加尿蛋白的排除.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血脂异常可增加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尿微量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淑春;彭莉萍;莫殿军;张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oulter Gens血细胞分析仪流式通道检测时间缩短原因分析及处理

    Coulter Gens血细胞分析仪是通过体积、细胞核特性、颗粒特性技术(VCS)等方面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运用VCS三种探针在流式通过中运用流式动力聚焦技术,以IsotonⅢ作为鞘流,对通过的单列白细胞进行逐个的、同时的、三重的检测,用三维分析技术直接分类白细胞各亚群.但当流式通道检测时间缩短时,散点图上同时出现PC2报警信号.我们对出现此类报警信号的病例及标本进行了分析,采取了适当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浆中12项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在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D-D二聚体(D-dimer)、血栓前体蛋白(TpP)、同型半胱氨酸(t-Hcy)含量,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分析各项指标在诊断血栓前状态时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进行比较.结果(1)60例患者血浆中vWF、GMP-140、t-PA、PAI、TAT、TpP、t-Hcy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TpP、t-Hcy异常升高患者通过跟踪随访更易发展成为心肌梗死(AMI)、脑梗死.(2)TpP、t-Hcy与其他指标相比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3)PT、APTT在心、脑血栓形成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vWF、t-PA、PAI、GMP-140、TAT、PAP、D-dimer、Fg、TpP、tHcy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心、脑血管血栓形成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而TpP、tHcy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其他项,在早期判断血栓前状态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学敏;张润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94例肝硬化患者血钙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血钙测定水平的关系.方法样品均为空腹腔血清,采用钙偶氮胂Ⅲ法,检测94例肝硬化患者血钙水平.结果94例患者中有83例血钙不同程度下降,并分3组进行讨论.结论低血钙是肝硬化的表现之一,在治疗肝硬化中应予重视.

    作者:王秉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尿液综合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的标准化应用,对尿液分析仪器的干扰因素造成的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仪联机后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所测红细胞和管型假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8.84%和32.94%;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假阳性率较低,分别为7.23%和10.34%.结论通过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仪和显微镜三者交叉互检,可排除假阳性结果,使尿液分析标准化,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孙静;杨利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会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抢救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其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难度大.本院5年来共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抢救成功42例,死亡6例,死亡率15%,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代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精浆果糖与男性生育

    精浆果糖是精液中唯一的糖类来源,为精囊的特征性产物,直接参与精子获能和受精.因此,精浆果糖的测定,对判断男性生育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精浆果糖测定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此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敏;陈新敏;丁显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规律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贝克慢CX-2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对89例银屑病患者及60例无皮肤疾患者血清进行对比检测,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银屑病组血清中IgG、Ig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gM则明显降低.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明显异常.

    作者:纪利伟;耿海燕;徐兴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一起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2004年9月15日下午,我区发生一起学校集体就餐发生的食物中毒.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并将酱牛肉、拌豆腐等剩余食品采样检验.经临床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及细菌学检验,证实本次食物中毒是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张翠玲;高兴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6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具有调节血脂代谢、参与炎症反应、介导白细胞的粘附与聚集等多种功能.近年来,关于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白细胞介素-6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基因多态性、以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韦叶生;刘运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32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目的对该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戊型肝炎1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诊断标准按1995年5月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进行,均为戊肝抗体(抗HEV-IgG)阳性的急性散发性肝炎,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庚肝抗体(抗HGV-IgM)和丁肝抗原(HDV-Ag)试剂盒为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其余乙肝标志物(HBV-M)和甲肝抗体(HAV-IgM)及丙肝抗体(抗HCV-IgG)和戊肝抗体(抗HEV-IgG)检测均为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结果132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中男105例,女27例,年龄20~82岁,平均46岁.其中急性黄疸型103例(78%),急性无黄疸型27例(20.45%),亚急性重症肝炎2例(1.5%),单纯戊肝98例(74.24%),戊肝重叠甲肝感染1例(0.75%),戊肝重叠乙肝感染12例(9%),戊肝重叠丙肝感染3例(2.27%),戊肝合并酒精性肝病9例(6.81%),戊肝合并脂肪肝9例(6.81%).结论鞍山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显示男性多于女性(3.8:1),青壮年76.5%,老年人多发(23.5%),均为散发,起病急,消化道症状重,血清总胆红素(TBIL)定量明显升高者占81%,60岁以上年长组较60岁以下青壮年组黄疸重,持续时间长,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明显升高(84.85%),ALT恢复正常时间较TBIL快,一般单纯戊肝感染愈后良好,临床治愈率为72%.

    作者:黄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创伤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创伤分泌物标本主要病原菌及对目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47株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84株,占34.0%;革兰阴性菌156株,占63.2%;真菌7株,占2.8%.细菌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0%以上.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普遍耐药.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遏制耐药菌的生长.

    作者:胡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日立7080型生化分析仪使用体会及故障排除

    HITACHI-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日本日立公司于2000年推出的一款现代全开放式生化分析仪.该院检验科于2004年1月购买,使用1年来,深感一台性能良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故障率低、易于维护的生化分析仪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至关重要,现将使用体会、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雷明容;廖俐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手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后血清CRP水平的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阑尾炎和胆囊炎病人各20例手术后连续几天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两种手术病人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均增高(>10mg/L).结论手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痘的动态观察比单一判断其临床意义更有价值.

    作者:许仁镇;赵仁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76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血样DNA定量结果分析

    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样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拷贝数,了解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不同免疫标志物组合时,其对应的HBV-DNA阴、阳性及阳性的拷贝数.方法采用FQ-PCR和ELISA分别检测276例血样.结果127例HB-sAg(+)、HBeAg(+)、抗-HBc(+),其HBV-DNA阳性为127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靶值为7.61;65例HBsAg(+)、抗-HBe(+)、抗-HBc(+),其HBV-DNA阳性为42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靶值为4.73;15例抗-HBc(+),其HBV-DNA阳性为2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靶值为3.22.结论FQ-PCR能快速、特异、灵敏地定量检测血液及各种体液中病原体的DNA或RNA,对疾病诊治过程的监测、预后监控及疗效评价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郑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核酶抗肿瘤/抗病毒研究进展

    核酶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基因药物,主要针对基因表达发挥作用,为抗肿瘤和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它具有特异性高的特点,目前对于它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现将核酶在抗肿瘤、抗病毒中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吴凯峰;骆云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清两对半与唾液乙肝表面抗原试验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与唾液标志是否一致.方法对同一患者血液两对半和唾液HBsAg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3例血清两对半受检者,HBsAg阳性114例,阳性率占65.8%,血清阳性中唾液HBsAg检出38例,占血清阳性33.3%,x2=48.96,P<0.01.结论唾液HBsAg阳性者,血清标志必然阳性;患者HBV复制水平较高时,HBsAg随唾液排出的机会随之增高;血清标志阳性,唾液HBsAg阴性的患者,主要经过血液传染;而唾液HBsAg阳性的患者,除了血液传播HBV外,唾液也可作为传染源,故应加强对这类分泌物的消毒处理.

    作者:马志华;马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重庆大足县560例孕妇TORCH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大足地区孕妇TORCH感染状况及其与不良妊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60例孕妇血清中TORCH-IgM.结果孕妇血清中TOXO-IgM阳性8例,阳性率为1.43%;RV-IgM阳性5例,阳性率为0.89%;CMV-IgM阳性6例,阳性率为1.07%;HSV-Ⅱ-IgM阳性13例,阳性率为2.32%.结论孕期TORCH感染是不良妊娠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田时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