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陈新敏;丁显平
目的了解创伤分泌物标本主要病原菌及对目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47株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84株,占34.0%;革兰阴性菌156株,占63.2%;真菌7株,占2.8%.细菌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0%以上.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普遍耐药.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遏制耐药菌的生长.
作者:胡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动化分析仪的应用提高了测定值的精度与速度,基准法的设立和标准物质的应用,确保了测定值的信赖性.然而,真空采血管系列的应用很少有影响测定值的讨论,为此该文对33项临床生化、免疫、影响测定值有关因素进行讨论,主要目的是要掌握真空采血管从采血到检查测定值的影响程度.
作者:曹德生;薛邦录;王永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是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是我国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国际合作控制结核病的重要项目.现总结项目成绩和经验,分析项目工作困难和问题,以发挥项目远期作用和效益,更加有效实施<中国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梁贞仕;席家庄;陈刚全;杨红珍;夏俊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精浆果糖是精液中唯一的糖类来源,为精囊的特征性产物,直接参与精子获能和受精.因此,精浆果糖的测定,对判断男性生育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精浆果糖测定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此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敏;陈新敏;丁显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细胞因子(CK)与疾病有密切关系,在炎症反应中CK促进炎性细胞的渗出与趋化,激活炎性细胞,引起发热,参与炎症病理性损害;多种CK具有抗瘤活性,因此细胞因子对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的作用意义重大,本文综述如下.
作者:刘冬妍;王彦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浆中12项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在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D-D二聚体(D-dimer)、血栓前体蛋白(TpP)、同型半胱氨酸(t-Hcy)含量,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分析各项指标在诊断血栓前状态时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进行比较.结果(1)60例患者血浆中vWF、GMP-140、t-PA、PAI、TAT、TpP、t-Hcy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TpP、t-Hcy异常升高患者通过跟踪随访更易发展成为心肌梗死(AMI)、脑梗死.(2)TpP、t-Hcy与其他指标相比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3)PT、APTT在心、脑血栓形成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vWF、t-PA、PAI、GMP-140、TAT、PAP、D-dimer、Fg、TpP、tHcy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心、脑血管血栓形成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而TpP、tHcy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其他项,在早期判断血栓前状态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学敏;张润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样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拷贝数,了解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不同免疫标志物组合时,其对应的HBV-DNA阴、阳性及阳性的拷贝数.方法采用FQ-PCR和ELISA分别检测276例血样.结果127例HB-sAg(+)、HBeAg(+)、抗-HBc(+),其HBV-DNA阳性为127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靶值为7.61;65例HBsAg(+)、抗-HBe(+)、抗-HBc(+),其HBV-DNA阳性为42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靶值为4.73;15例抗-HBc(+),其HBV-DNA阳性为2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靶值为3.22.结论FQ-PCR能快速、特异、灵敏地定量检测血液及各种体液中病原体的DNA或RNA,对疾病诊治过程的监测、预后监控及疗效评价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郑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的标准化应用,对尿液分析仪器的干扰因素造成的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仪联机后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所测红细胞和管型假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8.84%和32.94%;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假阳性率较低,分别为7.23%和10.34%.结论通过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仪和显微镜三者交叉互检,可排除假阳性结果,使尿液分析标准化,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孙静;杨利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近年来被确定的与性传播有关的疾病,其主要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以往由于对它的认识有限,曾报道过很多名称,如非特异性阴道炎、加德纳性阴道炎、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等,1984年在斯德哥尔摩关于非特异性阴道炎的国际会议上正式定名为细菌性阴道病.由于阴道加德纳菌的感染与性传播活动有关,故此将细菌性阴道病列入第三代性传播疾病.随着性病病原体感染谱的变化,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为了解该病在阿坝地区感染情况,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来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3 221例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玉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基因克隆技术是研究生命过程分子机制的基础,消减杂交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使一些多基因遗传病相关致病基因的筛查和定位有所突破.本文综述近年消减杂交-基因克隆技术研究进展,包括差示反转录PCR、差异消减杂交、代表性差异分析、S1富集法、抑制性消减杂交、基因组错配扫描、比较基因组杂交及DNA微阵列杂交系统等.
作者:邵勇;姚珍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并且占妇科阴道炎症相当比例.目前除临床肉眼观察阴道分泌物为豆腐渣样性状外,实验室诊断阴道霉菌一般采用盐水湿片法,此法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使检验结果难以辨别,极易发生误诊和漏诊.为此,采用湿片法和亚甲蓝溶液法同时对508例阴道分泌物待测标本进行对照比较.
作者:田颖;陈淑云;采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肺大泡手术切除方式.方法分析22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辅助下肺大泡切除临床资料.结果腋下小切口VATS辅助肺大泡切除同样具备胸腔镜优点,且费用更低.结论腋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肺大泡切除手术更适合国情.
作者:罗世忠;李明军;姚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HITACHI-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日本日立公司于2000年推出的一款现代全开放式生化分析仪.该院检验科于2004年1月购买,使用1年来,深感一台性能良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故障率低、易于维护的生化分析仪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至关重要,现将使用体会、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雷明容;廖俐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核酶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基因药物,主要针对基因表达发挥作用,为抗肿瘤和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它具有特异性高的特点,目前对于它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现将核酶在抗肿瘤、抗病毒中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吴凯峰;骆云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该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戊型肝炎1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诊断标准按1995年5月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进行,均为戊肝抗体(抗HEV-IgG)阳性的急性散发性肝炎,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庚肝抗体(抗HGV-IgM)和丁肝抗原(HDV-Ag)试剂盒为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其余乙肝标志物(HBV-M)和甲肝抗体(HAV-IgM)及丙肝抗体(抗HCV-IgG)和戊肝抗体(抗HEV-IgG)检测均为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结果132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中男105例,女27例,年龄20~82岁,平均46岁.其中急性黄疸型103例(78%),急性无黄疸型27例(20.45%),亚急性重症肝炎2例(1.5%),单纯戊肝98例(74.24%),戊肝重叠甲肝感染1例(0.75%),戊肝重叠乙肝感染12例(9%),戊肝重叠丙肝感染3例(2.27%),戊肝合并酒精性肝病9例(6.81%),戊肝合并脂肪肝9例(6.81%).结论鞍山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显示男性多于女性(3.8:1),青壮年76.5%,老年人多发(23.5%),均为散发,起病急,消化道症状重,血清总胆红素(TBIL)定量明显升高者占81%,60岁以上年长组较60岁以下青壮年组黄疸重,持续时间长,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明显升高(84.85%),ALT恢复正常时间较TBIL快,一般单纯戊肝感染愈后良好,临床治愈率为72%.
作者:黄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及尿微量蛋白含量,观察其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bAic)检测采用胶乳免疫聚集抑制法,尿微量蛋白(mAlb)采用快速免疫比浊法,空腹血糖(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胆固醇(Ch)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TG)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直接酶法.结果糖尿病组的HbAic、FBG、Ch、TG、LDL-C、mAlb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的血清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空腹血糖(FBG)、尿微量蛋白(mALB)水平随之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648,P<0.01;r=0.483,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增高,血脂异常可增加尿蛋白的排除.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血脂异常可增加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尿微量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淑春;彭莉萍;莫殿军;张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流行、抗菌药物的耐药变化趋势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2001年1月~2004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并将其分为2个时期,并对9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826例支原体以解脲脲原体(Uu)为主(>98%);螺旋霉素的耐药性高且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1),红霉素、交沙霉素的耐药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和强力霉素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结论本地区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为主,其耐药率较高且多重耐药现象普遍,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和强力霉素是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有效药物.
作者:胡雅国;李舰艇;徐礼锋;祝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快速血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2年8月1日~2003年7月31日间因发热、咳嗽和/或腹泻且病程超过24h而住院治疗的528例年龄为1个月~15岁的患儿,快速检测其外周血标本中的CRP值,同时进行血白细胞计数(WBC)、尿常规、中段尿培养、粪培养和/或粪轮状病毒测定、胸部X线、咽拭子培养、血培养等相关检查项目检查.结果167例患儿血CRP值增高>8mg/L,范围从8~160mg/L不等,平均血CRP值为36mg/L.其中10例患儿血CRP值大于100mg/L,临床表现多有持续高热或超高热,或伴惊厥、昏迷等严重感染征象.虽然部分患儿在血CRP升高的同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未见增高,但绝大多数患儿血CRP值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呈正相关(r=0.306,P<0.01).结论血CRP较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作为炎症反应的标志更为可靠,且CRP值越高说明炎症越明显,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志钢;王成效;黄韵;卞泳良;许炽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血钙测定水平的关系.方法样品均为空腹腔血清,采用钙偶氮胂Ⅲ法,检测94例肝硬化患者血钙水平.结果94例患者中有83例血钙不同程度下降,并分3组进行讨论.结论低血钙是肝硬化的表现之一,在治疗肝硬化中应予重视.
作者:王秉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