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新
目的探讨手术后血清CRP水平的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阑尾炎和胆囊炎病人各20例手术后连续几天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两种手术病人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均增高(>10mg/L).结论手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痘的动态观察比单一判断其临床意义更有价值.
作者:许仁镇;赵仁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并且占妇科阴道炎症相当比例.目前除临床肉眼观察阴道分泌物为豆腐渣样性状外,实验室诊断阴道霉菌一般采用盐水湿片法,此法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使检验结果难以辨别,极易发生误诊和漏诊.为此,采用湿片法和亚甲蓝溶液法同时对508例阴道分泌物待测标本进行对照比较.
作者:田颖;陈淑云;采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动化分析仪的应用提高了测定值的精度与速度,基准法的设立和标准物质的应用,确保了测定值的信赖性.然而,真空采血管系列的应用很少有影响测定值的讨论,为此该文对33项临床生化、免疫、影响测定值有关因素进行讨论,主要目的是要掌握真空采血管从采血到检查测定值的影响程度.
作者:曹德生;薛邦录;王永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血钙测定水平的关系.方法样品均为空腹腔血清,采用钙偶氮胂Ⅲ法,检测94例肝硬化患者血钙水平.结果94例患者中有83例血钙不同程度下降,并分3组进行讨论.结论低血钙是肝硬化的表现之一,在治疗肝硬化中应予重视.
作者:王秉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其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难度大.本院5年来共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抢救成功42例,死亡6例,死亡率15%,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代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创伤分泌物标本主要病原菌及对目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47株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84株,占34.0%;革兰阴性菌156株,占63.2%;真菌7株,占2.8%.细菌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0%以上.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普遍耐药.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遏制耐药菌的生长.
作者:胡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贝克慢CX-2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对89例银屑病患者及60例无皮肤疾患者血清进行对比检测,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银屑病组血清中IgG、Ig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gM则明显降低.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明显异常.
作者:纪利伟;耿海燕;徐兴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基因克隆技术是研究生命过程分子机制的基础,消减杂交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使一些多基因遗传病相关致病基因的筛查和定位有所突破.本文综述近年消减杂交-基因克隆技术研究进展,包括差示反转录PCR、差异消减杂交、代表性差异分析、S1富集法、抑制性消减杂交、基因组错配扫描、比较基因组杂交及DNA微阵列杂交系统等.
作者:邵勇;姚珍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它将是下一个在人类消除乃至消灭的疾病.随着免疫规划的加强和落实,发生麻疹群体性暴发流行情况已很少见.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计划免疫工作滑坡,免疫屏障破裂,麻疹暴发流行时有发生.本县本次麻疹暴发流行发生在两所学校,两校相距约1.5公里,共有学生376人,其中男206人、女170人,教职工12人,有共同的学生来源(同村),均为走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贞仕;席家庄;李正强;胡华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肺大泡手术切除方式.方法分析22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辅助下肺大泡切除临床资料.结果腋下小切口VATS辅助肺大泡切除同样具备胸腔镜优点,且费用更低.结论腋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肺大泡切除手术更适合国情.
作者:罗世忠;李明军;姚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4年9月15日下午,我区发生一起学校集体就餐发生的食物中毒.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并将酱牛肉、拌豆腐等剩余食品采样检验.经临床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及细菌学检验,证实本次食物中毒是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张翠玲;高兴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浆中12项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在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D-D二聚体(D-dimer)、血栓前体蛋白(TpP)、同型半胱氨酸(t-Hcy)含量,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分析各项指标在诊断血栓前状态时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进行比较.结果(1)60例患者血浆中vWF、GMP-140、t-PA、PAI、TAT、TpP、t-Hcy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TpP、t-Hcy异常升高患者通过跟踪随访更易发展成为心肌梗死(AMI)、脑梗死.(2)TpP、t-Hcy与其他指标相比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3)PT、APTT在心、脑血栓形成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vWF、t-PA、PAI、GMP-140、TAT、PAP、D-dimer、Fg、TpP、tHcy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心、脑血管血栓形成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而TpP、tHcy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其他项,在早期判断血栓前状态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学敏;张润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与唾液标志是否一致.方法对同一患者血液两对半和唾液HBsAg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3例血清两对半受检者,HBsAg阳性114例,阳性率占65.8%,血清阳性中唾液HBsAg检出38例,占血清阳性33.3%,x2=48.96,P<0.01.结论唾液HBsAg阳性者,血清标志必然阳性;患者HBV复制水平较高时,HBsAg随唾液排出的机会随之增高;血清标志阳性,唾液HBsAg阴性的患者,主要经过血液传染;而唾液HBsAg阳性的患者,除了血液传播HBV外,唾液也可作为传染源,故应加强对这类分泌物的消毒处理.
作者:马志华;马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精浆果糖是精液中唯一的糖类来源,为精囊的特征性产物,直接参与精子获能和受精.因此,精浆果糖的测定,对判断男性生育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精浆果糖测定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此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敏;陈新敏;丁显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oulter Gens血细胞分析仪是通过体积、细胞核特性、颗粒特性技术(VCS)等方面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运用VCS三种探针在流式通过中运用流式动力聚焦技术,以IsotonⅢ作为鞘流,对通过的单列白细胞进行逐个的、同时的、三重的检测,用三维分析技术直接分类白细胞各亚群.但当流式通道检测时间缩短时,散点图上同时出现PC2报警信号.我们对出现此类报警信号的病例及标本进行了分析,采取了适当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该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戊型肝炎1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诊断标准按1995年5月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进行,均为戊肝抗体(抗HEV-IgG)阳性的急性散发性肝炎,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庚肝抗体(抗HGV-IgM)和丁肝抗原(HDV-Ag)试剂盒为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其余乙肝标志物(HBV-M)和甲肝抗体(HAV-IgM)及丙肝抗体(抗HCV-IgG)和戊肝抗体(抗HEV-IgG)检测均为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结果132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中男105例,女27例,年龄20~82岁,平均46岁.其中急性黄疸型103例(78%),急性无黄疸型27例(20.45%),亚急性重症肝炎2例(1.5%),单纯戊肝98例(74.24%),戊肝重叠甲肝感染1例(0.75%),戊肝重叠乙肝感染12例(9%),戊肝重叠丙肝感染3例(2.27%),戊肝合并酒精性肝病9例(6.81%),戊肝合并脂肪肝9例(6.81%).结论鞍山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显示男性多于女性(3.8:1),青壮年76.5%,老年人多发(23.5%),均为散发,起病急,消化道症状重,血清总胆红素(TBIL)定量明显升高者占81%,60岁以上年长组较60岁以下青壮年组黄疸重,持续时间长,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明显升高(84.85%),ALT恢复正常时间较TBIL快,一般单纯戊肝感染愈后良好,临床治愈率为72%.
作者:黄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重庆大足地区孕妇TORCH感染状况及其与不良妊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60例孕妇血清中TORCH-IgM.结果孕妇血清中TOXO-IgM阳性8例,阳性率为1.43%;RV-IgM阳性5例,阳性率为0.89%;CMV-IgM阳性6例,阳性率为1.07%;HSV-Ⅱ-IgM阳性13例,阳性率为2.32%.结论孕期TORCH感染是不良妊娠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田时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样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拷贝数,了解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不同免疫标志物组合时,其对应的HBV-DNA阴、阳性及阳性的拷贝数.方法采用FQ-PCR和ELISA分别检测276例血样.结果127例HB-sAg(+)、HBeAg(+)、抗-HBc(+),其HBV-DNA阳性为127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靶值为7.61;65例HBsAg(+)、抗-HBe(+)、抗-HBc(+),其HBV-DNA阳性为42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靶值为4.73;15例抗-HBc(+),其HBV-DNA阳性为2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靶值为3.22.结论FQ-PCR能快速、特异、灵敏地定量检测血液及各种体液中病原体的DNA或RNA,对疾病诊治过程的监测、预后监控及疗效评价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郑曦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