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中西医研究进展

杨丽;徐菲莉;张洪亮

关键词:肺癌, 理论及实验研究, 生存期, 中西医结合, 相关性研究, 拓展和深化, 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 现代医学, 生存质量, 耐受能力, 免疫功能, 恶性肿瘤, 恶性程度, 伴随治疗, 中医药, 中晚期, 治愈率, 放化疗, 发现率
摘要: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早期发现率低,总治愈率不超过10%,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因此对手术、放化疗的耐受能力较低,如何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在肺癌综合治疗及终身伴随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也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现就肺癌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温阳利水、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期与恶性肿瘤相仿.中医学自古以来对本病未设专篇论述,但已有心衰之名.

    作者:闫虹;阿勒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50例临床分析

    1 一般资料50例住院患者,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岁以上;合并脑梗塞35例,并脑出血15例;颈动脉斑块在5~30 mm之间,平均10~15 mm左右.

    作者:张成新;杨茵;乐德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分析测定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可直接测定无干扰.结果:线性范围2~20 μg·mL-1,回归方程△A=0.0375C-0.0067,r=0.9998,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54%和1.38%.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彭燕;王本富;苗爱东;陈九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注重过程控制,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活动是由一系列复杂而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的.这些过程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好坏.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过程的结果是产品.医院的产品就是服务,简言之,即医疗质量.由此可见,过程控制在提高医疗质量方面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李双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消渴健脾胶囊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IGT患者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消渴健脾胶囊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糖耐量减退(IGT)患者在糖尿病(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按ADA诊断标准判定的维吾尔族IGT80例随机分组,进行2年的观察.对照组:按个体情况安排饮食及运动方案,宣传饮食及运动的意义;治疗组:在饮食及运动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消渴健脾胶囊,每日3次,1次4粒.结果:入组时2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2年末,对照组空腹血糖(FPG)、OGTT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甘油三酯(TG)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平均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7.4%,治疗组平均每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资料显示,对照组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7.4%,而加用中药消渴健脾胶囊的治疗组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2.9%.表明在IGT干预治疗中,中药干预治疗可达到减少糖尿病发生的效果.

    作者:肖艳;王冬云;许公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医整体观在中医急诊中的体现浅述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分子生物和基因工程,而大型综合医院的快速发展,又加快了临床科室细化的步伐.这一格局的形成虽然有利于专科的进步,但从长远来看,却对临床医生的个人发展不利.

    作者:张新军;王小鲁;朱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615例体会

    笔者自1998年10月至今,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615例,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沈冰;郭新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针灸操作记录规范化探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针灸事业也应与时俱进,本文针对针灸治疗过程中时有出现起针漏针等问题,结合笔者的临床体验特设计、制定简洁易行的针灸治疗单,以规范针灸操作记录,针灸操作规范化是针灸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规范针灸操作记录又是针灸操作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为针灸教学、科研、临床提供较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对针灸操作进行科学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同时还能强化医生的责任心,使针灸操作过程中责权分明,预防医源性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赵华;米勇;马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聚甲酸磺醛溶液(爱宝疗溶液)治疗宫颈糜烂107例疗效及护理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主要是因为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低,病原体侵入发生感染,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我科门诊从2004年6月到2006年11月,采用爱宝疗溶液治疗宫颈糜烂107例,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此治疗避免了未生育患者不适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缺点,从而为有性生活而未生育的患者开辟了方便、快捷、理想的治疗途径,又避免了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可能引起的宫颈粘连,宫颈坚硬及治疗后阴道流血流水的缺点.

    作者:郝素英;邢金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黄凝血酶对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大黄粉加凝血酶对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大黄粉加凝血酶冲服治疗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30例,并与甲氰咪胍加止血敏组30例作对照.结果:两组治疗后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黄粉加凝血酶治疗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柴秋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疗效观察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发病率占乳腺疾病首位,多见于中青年妇女.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梅;刘肖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涉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涉及距下关节跟骨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85例98侧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并行随访,时间为6~36个月.结果:出现较多并发症,其中皮缘坏死10例,感染6例,慢性疼痛11例,腓肠皮神经损伤2例.结论:认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与术前准备工作、手术时机、手术操作、内固定材料质量、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

    作者:孙荣鑫;姜侃;柴浩;续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2例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42例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34例予口服西沙必利5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随访半年,症状复发率也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较好的疗效,并有减少复发的作用.

    作者:郝拥玲;王华;马丽;陈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喂饲阿胶强骨口服液大鼠的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在新生SD大鼠头颅骨第2代成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低、中、高)的阿胶强骨口服液血清,并与空白组对照,分别观察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结果:阿胶强骨口服液血清具有刺激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可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并增加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结论:阿胶强骨口服液血清具有刺激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功能.

    作者:武嘉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傅青主女科》用药的临床体会

    《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影响较大的现代医学导航的妇科专著,该书对传统药物的运用,颇有独到之处.本人根据傅氏用药特点并结合临床应用,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杨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芒硝复合大黄外敷治疗会阴侧切口30例体会

    自2000年始我们对产后会阴侧切口水肿、硬结、渗液、感染后二次缝合伤口的患者运用芒硝复合大黄外敷,可使水肿消失,硬结软化,渗液吸收,并且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萍;杨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漱口治疗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口腔溃疡是血液病常见的并发症,笔者于2003~2006年对59例该病患者,随机选择32例采用中药漱口(治疗组)和27例益口含漱液(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秦兰;李晓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鱼腥草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4例

    目的:观察鱼腥草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对6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用鱼腥草煎服进行治疗.结果:用鱼腥草治疗后,总有效率达79.69%,且复发率较低.结论:鱼腥草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同时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再吐娜·克里木;樊新霞;周乐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滋肾固本法结合心理调适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0例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与绝经有关的系列症候群.

    作者:黄克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出血63例临床观察

    目的:减少药物流产胎囊娩出后阴道流血量,缩短药物流产术后的阴道流血天数.方法:将我院门诊早孕育龄妇女自愿药物流产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的常规处理相同:米非司酮片序贯、米索前列醇片服用,阴道流血后第2天肌注缩宫素10μ,2次/天,连用3天.治疗组:术后根据流血情况,口服抗菌素及服用八珍汤.结果:阴道流血量、持续流血天数2个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列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流产方法,取得阴道出血量少、持续流血天数短的效果.

    作者:杨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