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日本秋田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护理管理一瞥

王乐

关键词:日本, 秋田, 医科大学, 医学, 附属医院, 医院护理管理, 研修, 新疆
摘要:作为新疆医科大学护理管理研修团的一名成员,笔者于2007年7月17日~7月26日赴日本秋田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短期研修.现将该医院护理管理情况简述如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综合征(附126例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腰4~5、腰5~骶间隙发病率高,约占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1].

    作者:黄异飞;和传霞;艾克拜尔;吴彦生;李建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辨证论治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事件主要的促危因素,是致残和死亡的重要诱因.

    作者:杨臻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注重过程控制,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活动是由一系列复杂而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的.这些过程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好坏.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过程的结果是产品.医院的产品就是服务,简言之,即医疗质量.由此可见,过程控制在提高医疗质量方面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李双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汤剂(心痛宁方),4周后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的改变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改变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在硝酸甘油片停减率方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减少心绞痛发生的次数,降低发生程度,改善冠心病相关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冉亚军;陈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从事针灸教学的心得体会

    针灸学历史悠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中医学宝库中一支瑰丽的奇葩.

    作者:苏菲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45例观察

    新疆地区结核病自80年代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区结核病管治人数逐年增加,肺结核病伴发咯血患者占较大的比例.据笔者观察:咯血患者多出现真阴久虚之象,阴虚则气火失敛,虚火上炎,肺金受灼,肺络受损,故咳嗽夹红,缠绵难愈.因此,我们针对结核病咯血,在常规使用抗结核药的基础上,以中药(丹溪心法)咳血方加减,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周正;王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医整体观在中医急诊中的体现浅述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分子生物和基因工程,而大型综合医院的快速发展,又加快了临床科室细化的步伐.这一格局的形成虽然有利于专科的进步,但从长远来看,却对临床医生的个人发展不利.

    作者:张新军;王小鲁;朱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谈中风肢体痉挛的针灸治疗

    中风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疾病,特别是中风病所致的偏侧肢体瘫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中风后偏瘫肢体的恢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红;李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聚甲酸磺醛溶液(爱宝疗溶液)治疗宫颈糜烂107例疗效及护理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主要是因为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低,病原体侵入发生感染,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我科门诊从2004年6月到2006年11月,采用爱宝疗溶液治疗宫颈糜烂107例,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此治疗避免了未生育患者不适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缺点,从而为有性生活而未生育的患者开辟了方便、快捷、理想的治疗途径,又避免了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可能引起的宫颈粘连,宫颈坚硬及治疗后阴道流血流水的缺点.

    作者:郝素英;邢金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医院盈亏分析与成本控制的探讨

    根据我院2006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就医院成本效益、平均工作量费用对盈亏临界点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对成本控制作如下探讨.

    作者:杨恒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肠道、皮肤等处,在各种医疗设备如导管、雾化器、湿化器、呼吸机等均能检出,是下呼吸道感染、医院内获得性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尤其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居各类革兰阴性杆菌的前3位[1].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及PA在现代生物材料中形成生物被膜,导致PA感染增多,耐药趋势严重,临床治疗困难.了解其耐药机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陈新梅;付丽红;吴建华;曹丽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天灸血清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CK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天灸血清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的影响,探讨天灸对缺血心肌保护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血清组、天灸血清组.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天灸后制备出的大鼠血清进行尾脉注射作为干预手段,以血清及心肌组织肌酸激酶(CK)活性为效应指标.结果:天灸血清可明显降低血清及心肌组织CK的活性.且天灸血清与空白血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天灸血清可减轻肌酸激酶对心肌组织的损伤程度,对缺血性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天灸使血清中保护心肌组织的活性物质增加.

    作者:周钰;郑茜;宋晓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黄连软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黄连软膏中盐酸小檗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42∶58)(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在9.8~196.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5%,RSD为1.05%(n=9),精密度试验RSD为1.2%和1.3%(n=5),重复性试验RSD为1.8%(n=5),稳定性试验RSD为1.5%(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黄连软膏内在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管慧;李永江;马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36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发病过程中长期的高血糖状态改变了周围神经的代谢,加之微血管病变引起供血不足,继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早期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并根据患者伴随症状佐以补肾、益气养阴、健脾等方法,往往疗效显著.

    作者:刘丰;帕丽丹·吾术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护理文书归档管理

    1 护理文书管理的法律意义病案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产物,是重要的医疗信息档案,具有科学研究,指导临床培养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的作用,是作为原始的、真实的疾病治疗经过的证明和证据.

    作者:凌晨;梁凤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温阳利水、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期与恶性肿瘤相仿.中医学自古以来对本病未设专篇论述,但已有心衰之名.

    作者:闫虹;阿勒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分析测定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可直接测定无干扰.结果:线性范围2~20 μg·mL-1,回归方程△A=0.0375C-0.0067,r=0.9998,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54%和1.38%.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彭燕;王本富;苗爱东;陈九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硫酸镁和黄芪注射液预防妊娠晚期体重异常增加发生子痫前期的MP监测

    目的:研究硫酸镁和黄芪注射液预防妊娠晚期体重异常增加发生子痫前期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应用M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监测系统监测仪对孕28~36周妊娠期体重增加≥18kg或≥0.9kg/周,或≥2.7kg/月,或水肿≥++的693例孕妇进行桡动脉血流监测,随机分为对照组353例和观察组340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体重下降、水肿减轻、MP各指标变化、MP阳性率变化及MP预测子痫前期符合率.结果:(1)两组MP各指标对比:治疗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后异常增加的体重均有所下降,水肿均有所减轻,尤以观察组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P阳性对子痫前期的预测符合率两组相近(观察组52.17%,对照组50.50%)(P>0.05).结论:(1)妊娠晚期体重异常增加或水肿明显者与子痫前期临床症状出现前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相近,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关系密切,是子痫前期的信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MP预测子痫前期符合率达50%以上.(2)硫酸镁和黄芪联合应用预防妊娠晚期体重异常增加发生子痫前期的血流动力学作用明显,微循环效应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宁;商辉;蔡志疆;郑永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高血压病临床辨证分型提供参考指标.资料与方法:选择确诊的高血压患者73例,分为痰湿壅盛型和非痰湿壅盛型2组,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高血压患者各证型BMI、FBG、FINS、HOMA-IR、T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痰湿壅盛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H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痰湿壅盛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痰湿壅盛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甘油三酯均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以痰湿壅盛型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壅盛型FINS、TC高于非痰湿壅盛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BMI、LDL-CH痰湿壅盛型高于非痰湿壅盛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中医各证型在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水平方面存在差异,可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依据.

    作者:王萌;刘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8例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96~2006年TAO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中医中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结果:两组治疗20d,疼痛指数变化差异不显著(χ2=0.345,P>0.05),肢体皮肤温度变化带两组差异有一定意义(χ2=3.14,P<0.01),趾/指端氧饱和度测定两组差异显著(χ2=4.36,P<0.05).结论:TAO疼痛除了缺血外,可能还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疼痛及个体内啡肽受体有关,中西医结合组治疗TAO在氧饱和度改善方面较中医中药组有效.

    作者:张建勇;肖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