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水提取液常用精制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胡辉;李冬;彭燕

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 水提取液, 精制, 方法及, 亚微粒, 提取中药, 工艺步骤, 粘液质, 絮状物, 蛋白质, 大分子, 运用, 用水, 物质, 体积, 设备, 鞣质, 溶液, 果胶, 多糖
摘要:用水提取中药是中药复方制剂中运用为广泛的工艺步骤.以水为溶媒,廉价易得,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然而,中药水提取液一般体积大,溶液中存在大量鞣质、蛋白质、粘液质、多糖、果胶等大分子物质及许多微粒、亚微粒和絮状物等.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柴银感冒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

    柴银感冒颗粒是由柴胡、金银花、拳参、射干、僵蚕、大青叶、板蓝根、陈皮、甘草9味药加工而成,是在采用新疆维吾尔民间验方与维吾尔医文献和临床常用传统处方相结合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药效学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

    作者:郑子玉;刘景春;王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析麻醉科进修医生临床教学特点与对策

    目的:探讨麻醉科进修医生临床教学的特点与对策.方法:根据麻醉科进修医生素质参差不齐、进修目的各异和进修时间长短不一等临床教学特点,采取高度重视、周密教学计划、合理安排、人性化管理等具体对策,建立适合麻醉科进修医生的教学模式.结果:进修医生的操作技能、基础理论和麻醉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进修医生教学是麻醉学科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教学模式非常必要.

    作者:古丽斯坦·阿力木江;米南瓦尔·热扎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水提取液常用精制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用水提取中药是中药复方制剂中运用为广泛的工艺步骤.以水为溶媒,廉价易得,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然而,中药水提取液一般体积大,溶液中存在大量鞣质、蛋白质、粘液质、多糖、果胶等大分子物质及许多微粒、亚微粒和絮状物等.

    作者:胡辉;李冬;彭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宣痹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宣痹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治疗组42例宣痹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38例单独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宣痹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远近期疗效可靠,比单纯用西药治疗在临床疗效、生化指标ESR、CRP、RF以及症状缓解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生;马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各家学说》教学方法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医各家学说>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后期开设的一门提高课程,常将它比作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之间的桥梁.2007年,国家16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文中强调了其基本任务就是继承与创新[1].

    作者:张星平;黄刚;刘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金洪元老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金洪元老师是全国名老中医,擅长治疗中医脾胃病、肝胆病、肾病.笔者有幸作为其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近2年,对金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经验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现将金老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彭万枫;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CA),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岩斌;邬海鹏;马超;宋师光;刘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目标管理在护理部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著名企业管理专家皮德.德路克在1954年提出的,其含义为:在组织内管理人员与下属在具体和特定的目标上达成协议,并写成书面文件,定期以共同制定的目标为依据来检查和评定目标达到情况的一种管理方法[1].将此方法应用于护理部工作中,体现出护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作者:万岐江;王淑霞;刘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疆赤芍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测定

    目的:考察新疆赤芍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情况.方法:样品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提取;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m×0.32mm,0.25μm)DB-1701,63Ni-ECD电子捕获检测器;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各农药残留的回收率在86.3%~99.0%,RSD(%)在3.3%~6.0%.结论:野生新疆赤芍的生长环境未受到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危害.

    作者:周钢;马晓康;杨媛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梦游症

    百合地黄汤属于<金匮要略>治百合病专方,笔者用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梦游症有一定疗效.

    作者:何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心理学,是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实际运用的一门学问.本研究以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医学心理学认识一致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应用中医心理治疗理论对突发性耳聋进行临床心理护理,以此阐明心理护理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张伟;吴朝晖;程爱民;高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复方伤寒感冒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伤寒感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伤寒感冒颗粒中甘草、金银花、防风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君药桂枝中的桂皮醛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伤寒感冒颗粒中的甘草、金银花、防风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桂皮醛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在2.0932μg·mL-1~41.864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3%,RSD为0.19%(n=9),精密度试验RSD为0.25%(n=5),重复性试验RSD为0.69%(n=5),稳定性试验RSD为0.76%(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伤寒感冒颗粒内在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曾晓红;吴涤心;于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附子白术配伍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实验观察了附子白术不同配伍比例组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足肿胀及免疫细胞因子TNF-α和炎性介质NO的影响.结果显示附子白术不同配伍比例组可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继发性足肿胀,降低NO及TNF-α水平,且其不同配伍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附子配伍白术在3:1时效果佳.

    作者:扎西草;马成;陈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景天通脉方抗氧化作用的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景天通脉方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大鼠肝微粒体的提取,制备Fe2+-半胱氨酸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检测景天通脉方水溶性部分的样品对丙二醛(MDA)的抑制作用的影响,观察它的抗氧化作用.结果:在Fe2+-半胱氨酸诱导的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中,大孔树脂75%乙醇分离浸膏样品(Z5)、大孔树脂95%乙醇分离浸膏样品(Z6)对MDA抑制率和IC50值均大于50%,并且反应浓度在100μg/mL和50μg/mL时,样品对MDA抑制作用明显.结论:景天通脉方具有抗氧化作用,且浓度较高作用较明显.

    作者:赵翠霞;热娜·卡斯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噪声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噪声是指频率和声强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复合音[1].长期在噪声的环境中,可以危害人们的机体,使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感到疲劳,损害人的听觉,而且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及视觉、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引起疾病.

    作者:刘艳芳;刘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在实验带教模式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体会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完成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努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白衣天使.由此作为一名实验课带教老师就必须想到由书本知识到面对病人这样一个过程,这也是一个人能力的急速提高过程.本人多年从事实验课的带教,谈谈面对中专学生在临床带教实验课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共同进行探讨和研究.

    作者:罗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归脾汤的临床应用

    归脾汤为补心血、安心神、补脾统血的常用方剂.经现代研究,凡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属于心脾两虚者,皆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均获得良效.

    作者:宋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疆胸痹秽浊痰阻证初步调查及防治探讨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现代医学之冠心病心绞痛等病属于胸痹范畴.本文所讨论的胸痹主要以冠心病为主.

    作者:赵明芬;安冬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网络也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崭新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大建设力度,促进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是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作者:阿曼古丽·木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性痴呆(AD)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000万人患老年性痴呆[1],估计我国现有痴呆的老年患者超过400万人,老年性痴呆约占1/3[2].AD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的严重疾病之一.

    作者:贾晓光;杨莉;王果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